科技语体语法、规范与修辞(上、下) (著者长期探究、倾情奉献科技语言写作类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 科技的概念及分类

“科技”是一个名词,意思是“科学技术”,可以理解为是由“科学”“技术”这两个名词组成的一个名词性联合词组“科学技术”的简称。

2.2.1 科学的概念及含义

“科学”源于中世纪拉丁语“scientia”一词,英文为“science”,德文为“wissenschaft”,法文为“scientia”,原意为“分科学问或知识”,但至今对其还没有一个为世人所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给科学下定义是无益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维基(Wiking)对科学的定义是:“Science is a system of acquiring knowledge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method, as well as the organized body of knowledge gained through such research. Science as defined here is sometimes termed pure science to differentiate it from applied science,w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o specific human needs.”(科学是一个探寻知识的系统,而探寻知识的途径必须依靠科学方法,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才能成为一个知识体系。科学可以分为纯科学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把学术研究运用到人类具体的需求中。)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科学的解释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这种解释与《辞海》的解释也是一致的。

“科学”中的“科”指“学术或专业的类别”,即“科目”“分科”之意,“学”指“学问”,即“知识体系”。因此,可将“科学”定义为一种“知识体系”或“知识系统”。这是一种传统的认识,是从研究的结果和已有的形态来概括科学的本质的,相当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人类认识的客体是相当广阔丰富的,可以说对世界上的任何领域或任何事物都可以有学问。因此科学的领域广阔无边,广义上讲它是一个无穷庞大的范畴和体系,只要为人类所需要,对客观世界的任何领域或事物都可以“涉足”。

要注意正确区分“科学”与“科学活动”。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或知识系统,但知识体系和知识系统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随便建立的,需要人们长期不懈的探索和研究来获得。这就是说,科学是由某种社会活动(科学活动、研究活动)得到的结果——一种结果的汇集。在科学得到更大的发展时出现的“科学就是一种社会活动”的观点,就是基于“科学是科学活动的结果”这种认识的一种对科学的理解。按照这种认识,可以认为,科学不在于已经认识到的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是一种产生知识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建立知识体系或知识系统的社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科学生产。

还要注意正确区分科学与学科。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而学科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即学问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等。平常所说的“×学”(如物理学、化学等)中的“学”既可指“知识体系”(×科学),也可指“学问门类”(×学科),具体指哪种意思,取决于具体的语境或所要表达的语义。例如,“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中的“物理学”指“物理学科”,而“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中的则指“物理科学”。实际中,“×学”中的“学”究竟是指“科学”还是“学科”,除非必要,一般用不着区分。

2.2.2 技术的概念及含义

技术源于1615年美国出现的“technology”一词。它与科学一词差不多,在日常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对技术的概念的陈述因对其考察的视角不同而不同。在本质上可以认为它是人在求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与客体(自然界、社会及人类自身)之间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实践活动看,它是对经验的一种科学概括的、可操作的知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技术的解释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或“指技术装备”。注意,实践活动中使用的各种工具,如设备、设施、仪器、机器等,以及使用这些工具的各种生产结果,如各类产品等,不应算是技术,而是实施技术的工具或使用技术的结果。

技术可分为自然技术和社会技术等。自然技术从观念形式的周密计划开始,通过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一般要按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制订规则,经过设定的程序实现物质多种复杂形式的转换、变化、传递、位移等,并最终产生人造物(产品)的系统知识。社会技术是从特定目标出发,通过社会活动,应用社会科学原理形成规则,经过设定的程序,最终建立人造客体的制度、体制和法制等的知识,主要是管理社会的知识。

2.2.3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人自诞生之日起,就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一方面要认识世界,产生知识、学问,积累多了就形成科学;另一方面要用知识、学问来改造世界,产生经验、方法,积累多了便形成技术。可见,科学和技术是人类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的反映,是两回事。技术积累多了会形成技术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技术科学。人们可以在技术的产生、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技术的普遍规律,进而形成技术学;同样,又可形成科学学;技术学与科学学相结合再形成科学技术学。不管是技术学、科学学,还是科学技术学,它们本身又都属于科学的范畴。可见,科学与技术紧密相关,密切地联系着共同向前发展。

科学不等同于技术。科学是认识世界的知识、学问,其本质在于揭示客观世界的规律,认识、理解世界,它在技术上的应用只是其工具价值。科学具有以下特点:真理性(揭示客观规律);系统性(知识系统化、集成化);交叉性(各学科知识与方法相互关联);发展性(永无止境的前沿探索);统一性(世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可用性(知识就是力量而在于利用)。技术是改造世界的知识、学问,其本质在于利用、改造世界,造福人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功利性(满足特定功利需求);科学性(符合科学原理);创造性(科学知识被创造性地应用);系统性(按一定关系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社会性(符合社会需求、法规、道德和文明规范);经济性(经济上可行);生态性(符合生态环境要求);艺术性(符合文化与美学要求);进步性(不断进步和发展);二重性(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产生负面效应)。

科学与技术密不可分。二者都是人类同客观世界发生关系所形成的经验总结,共同本质在于都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关系:科学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关系,技术表现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控制和改造关系。这就形成科学技术的力量之所在!科学属知识范畴,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以客观世界本来面目为研究对象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而技术是改造世界的手段、方法、技能、经验等(的知识),从知识这一层面讲,也是一种知识或知识体系。因此,技术上升到知识时,是包含在科学的范畴里的,但总体上二者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它们虽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并列时能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突出了人类实践活动的全面性、统一性和阶段性!

科学与技术绝对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对不了解科学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的人,科学往往就意味着真理,心目中的科学也就仅限于书本知识。其实,这种认识有局限性。虽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的状况,但科学在更大程度上也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因此不要因为技术成就常出现在相应的科学发现之后,就将该科学发现看作该技术成就的基础,就认为科学先天是搞发现的,以后再将其用于技术对社会进行物质生产。不少例子表明,很多技术成就不是出现在相应的科学发现之后,而是出现在它之前,或虽出现在相应的科学发现之后,但技术成就并未利用这些科学发现。科学发展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的道理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只是表现形式已有所不同。技术仍向科学提出种种新课题,不断为科学开辟新领域,为科学提供先进装备,促进科学有效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因此可以得出:可以先有科学,后有相应的技术;也可以先有技术,后有相应的科学;也可以只有技术而没有相应的科学;或只有科学而没有相应的技术。例如一个人可以拥有某种技术,如修车、编写程序、组装电脑等,但不一定就有相应的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不单是研究一个个具体事物、现象,而且还要研究这些事物、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极其庞大的知识系统、组织活动和社会建制,并融为一个很严密的综合体系。

2.2.4 科学的分类

科学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由不同领域组成,人们对各个领域分别进行研究,便产生了相应的科学,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当以整个客观世界为研究对象时,产生了哲学;以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时,产生了科学学;有的领域可能说不清楚属于何领域,便产生了可能跨越(或横贯)多个领域的边缘(交叉、综合)科学。(狭义的科学一般只指自然科学,科学技术中的科学习惯上一般指自然科学。)

2.2.4.1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起初是包含在哲学中的,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知的深化和不断积累,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自然科学的内容非常广泛,由于研究对象和目的不同,形成一个庞大的有机结构体系,大体上分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开发科学。

1. 基础科学

基础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理论基础,分为基础理论科学和应用基础科学。

1)基础理论科学

基础理论科学主要指人类在探索自然中长期积累而成的传统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天文学六大领域的纯理论科学,是基础科学的基础。

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物理学(也称物理)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包括力学、声学、热学、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等。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等。生物学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包括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理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地学也叫地理学或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主要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学、水文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天文学研究天体的结构、形态、分布、运行和演化等,一般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和射电天文学等。

六大基础理论科学可以归纳为两种不同的类型。数学、物理学、化学是以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划分学科的,构成基础理论科学中最为基础的部分。数学又具有特殊性,它是以抽象的方法研究物质运动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也是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定量化的重要工具。生物学、地学、天文学不是单独研究物质运动的形式,而是研究不同客体的形态、结构、演化和运动规律,涉及物质运动的各种形式。

六大基础理论科学都在不断分化,每一类又分为更多更细的分支科学、边缘科学,如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等。

2)应用基础科学

应用基础科学主要指定向的或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主要包括由传统基础科学(基础理论科学)向应用延伸及基础理论科学之间交融(相互联系、渗透、促进)而形成的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综合科学),例如农学、医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和能源科学等科学中的基础理论科学。

农学研究农业生产,包括作物栽培、育种、土壤、气象、肥料、农业病虫害等。医学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环境科学研究和探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涉及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学三个部分,通常需要辅以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储、传输、处理和使用。生命科学以生物学为基础,多学科、多分支(如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相互交融,系统、完整地研究生命。材料科学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生产流程和使用效能及其之间的关系,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空间科学研究地球系统、太阳系、银河系、局部宇宙、生命物质起源等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主要包括空间物理学、空间化学、空间地质学、空间生命学、空间天文学等。能源科学又称能源资源科学,研究各种能量资源及其构成能源系统的自然、技术和经济特性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利用、管理中的有关规律。

2. 应用科学

应用科学是以工程为研究对象,关于工程的基本理论、把基础科学转化为实际运用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介于自然科学与工程之间,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如应用力学、凝聚态物质、电子学、核反应、核能和核工程、燃烧、金属塑性加工成形、运筹学、工程控制论、计算技术、工程光谱学、工程经济学等都可囊括其内。其对象的核心是技术,是基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而形成的直接应用于物质生产中的技术、工艺性质的科学,与技术科学没有绝对的界限。因此应用科学一般是从技术的角度来讲的,又称技术科学。

应用科学在整个科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科学理论和生产实践有机地联系起来:一方面着力探索基础科学实际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将基础科学的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流程及新产品;另一方面研究生产实践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技术理论问题。应用科学要应用和发展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手段,解决工程面临的实际问题,主要任务是领导工业的发展,即从战略上应以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来武装工业,带动工业前进,并促使其不断发生质的飞跃。

应用科学的方向性很强,目的性非常明确,与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直接体现人的需求,有的可看到自身实际应用的可能,有的还可用来直接指导劳动,与人类生活、生产直接关联。应用科学的分支科学很多很广,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为基础科学的运用开辟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技术科学带头人要根据自然科学与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远见地选定超前的研究课题,不断开拓新领域,解决工程中面临的问题。

注意,这里的应用科学仅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考察的,其实从广义上讲它还应包括超出自然科学的其他科学,如通过对社会科学等实际运用的研究,产生的应用社会学、科学管理学、科学政策学、决策方法论、价值分析法等。目前,应用科学正获得越来越丰富的内容,各种应用学科不断涌现,为基础理论科学的运用开辟着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3. 开发科学

开发科学指将实验室已经试验成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通过中间试验或扩大试验,推广到实际生产中所形成的科学。它比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更为普遍,是科学理论通过应用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环节。其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研究周期较短,容易获得成功,可以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发展生产开展的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所获得的科学多数属于开发科学。

科学分类中一般不将开发科学单独列入,这里列入是为了区分应用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还是在实际条件下。这是因为,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只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成功了,还有一个付诸实际生产应用的问题,实验室能成功应用,不见得在实际中也能成功应用。

2.2.4.2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包括语言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军事学、历史学、文艺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美学、考古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宗教学等。

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包括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义学、语用学、文字学等语音学研究的对象是语音,词汇学研究语言或一种语言的词汇的组成和历史发展,语法学研究语法结构规律,修辞学研究如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语义学研究词语的意义及其演变,语用学研究语言的使用及其规律,文字学研究文字的性质、结构、演变和使用等。。政治学研究各种社会政治现象、政治思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各方面问题,包括理论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还指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法律学也称法学,以法律、法律现象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军事学研究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历史学也称史学,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文艺学以文学和文学的演化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包括文艺理论、文学史和文艺批评。伦理学研究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社会生活、社会制度、社会行为、社会变迁和发展及其他社会问题。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艺术学研究艺术的整体,即系统性地研究艺术实践、艺术现象和艺术规律等关于艺术的各种问题,包括文学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绘画学、雕塑学、建筑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学、电影学、曲艺学、美术学等。美学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的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主要探讨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及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考古学根据古代发掘出来的或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研究古代历史。民俗学以氏族、部落、部族、民族等人们的共同体为研究对象。新闻学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包括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发展规律及其管理等。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包括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宗教学是关于宗教的普遍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的系统或体系宗教学属于科学,因为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或学问,但宗教本身并不是科学,只不过宗教学是以宗教作为研究对象罢了,因此宗教学与宗教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

2.2.4.3 思维科学

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活动规律和形式的科学,着重揭示人脑通过思维活动,怎样加工处理从客观世界和人类知识宝库中获得的各种信息,从而得到正确的认识和知识,并能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思维是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和认知能力,是人的意识掌握客观事物的高级形式。思维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造成合乎逻辑的理论体系,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思维过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认识。思维规律取决于外部世界的规律,是外部世界规律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的反映。

思维科学主要包括思维学、逻辑学等。思维学分为抽象(逻辑)思维学、形象(直感)思维学和灵感(顿悟)思维学等。个体思维的累积和集合构成社会群体的集体思维,研究社会群体集体思维的是社会思维学。逻辑学旧称名学、辩学、论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思维的形式和规律。

2.2.4.4 人体科学

思维是人的大脑的一种功能,也是大脑运动过程的产物,因此与大脑密不可分,但思维科学并不是研究大脑的生理活动的,研究大脑生理活动的科学属于人体科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人体科学是从脑科学、精神学、心理生理学、人机功效学、医疗卫生学、人体与生态环境学等多种角度,研究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态如何承受客观世界的影响和作用,侧重探索和阐释人体与人脑如何能及时、正确地获得各种信息。研究人体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人体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奥秘,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人体潜在的体能和智能。人类还远远没有认识清楚自己,人体科学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4.5 边缘科学

科学在发展进程中,各类科学相互联系、渗透和促进,就出现了一些边缘科学(交叉科学或综合科学),如心理学、管理学、人类学等。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指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客观规律。心理学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与物理、数学等纯自然科学相比不是一门“硬科学”,但与纯人文科学相比又有更多鲜明的“硬科学”特性,所以心理学从某种角度更偏向社会科学。心理学分为传统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传统心理学分为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一般规律;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自身的潜力,旨在发掘使个人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管理学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点上,研究人类社会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及规律,涉及自然科学(如生理学及数学中的概率论、统计学、运筹学等)、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伦理学、法律学等)、应用科学(如计算机科学、工业技术科学中的工程技术科学)、新兴科学(如系统论、信息科学、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以及科学学、领导学、决策学、未来学、预测学、创造学、战略学、心理学、哲学等。

人类学研究人类的起源、进化和人种的分类等,大致分为主要研究人体形态、遗传、生理等的人体人类学(也称自然人类学),以风俗、文化史、语言等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文化人类学,以及专门研究史前时期的人体和文化的史前人类学。

2.2.4.6 哲学

哲学是关于整个客观世界(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它是在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抽象性、反思性、普遍性,其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根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两大派别。人和世界的关系已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深深扎根于科学技术中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最高概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哲学可以是各个门类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但不能超越各个门类科学。科学属知识和学问体系,一般来讲是为公众所接受的。如果某一“科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错误的,但后来又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是科学。例如,在哥白尼之前说地球是转动的,或者在达尔文之前说物种是变化的,就违背了科学常识。这反映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积累,在理论上不断总结与概括,就构成了科学的发展过程,同时又不断积累着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又不断地用这些经验和技能改进劳动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这就形成技术发展的过程。

哲学是一种学说,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一定能为大众所接受,有的可能只为少数或部分人所接受或信仰,只有上升为“体系”的哲学才是科学。黑格尔曾指出:“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定是带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许多哲学著作大都不外是这种表示著者个人的意见与情绪的一些方式。”(参见段德智《宗教概论》。)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哲学和科学的内在关系。

哲学来自科学技术,本质上是科学技术的概括,也是以人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不能反对或否定科学技术的发展,只能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哲学指导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2.2.4.7 科学学

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是一门非常特殊的科学领域,它以科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探索和研究现代科学自身结构和演化规律,预测各个学科的发展趋势,其目的在于揭示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为科学活动提供最佳决策和最佳管理。

科学学的产生起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社会性研究,其发展表现在对自然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发展上。现在有人提出把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扩大为包括哲学在内的所有科学的设想,也有人开始了社会科学学、哲学学等方面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多数人认为科学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广义上可以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而且也涉及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的技术与工程问题。

实际上,科学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科学自身,理论上还可以扩展至包括更多的领域,例如关于科学技术研究的研究,关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研究等。这些方面的综合就是社会、国家中的整个科学技术事业。从这个角度说,可以把科学学理解为是一门以整个科学技术事业为对象,研究科学技术自身以及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相互关系的客观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如何利用这种客观规律以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应用原理、原则和方法的科学。

以上是对科学的大体的概括性分类。不同的人按不同的标准或从不同的角度,相应的概念必然呈现出某种灵活性、变化性,科学因此就有不同的分类。毛泽东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种。西方学者则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种:其中社会科学以人类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人文科学一般研究人类精神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法学、艺术理论学等。还有人根据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的观点,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四种。拿语言学来说,按毛泽东的分类法应属于社会科学,按西方学者的分类法应属于人文科学,按另外一种分类法则可归入思维科学。(窦文宇、窦勇《辩证逻辑通论》)

2.2.5 科技分类体系

基于以上对科学与技术的分类,本书建立了如图2-1所示的科技分类体系,便于读者更加系统、直观地认识科技的概念与分类。

图2-1 科技分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