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缘起
谈到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的缘起,需要阐明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要做地区建筑学的研究;其二,怎样展开地区建筑学的研究。前一个问题是关于地区建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地区建筑学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地区建筑学之所以成为建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于“地区性是建筑的根本属性之一”的事实。自从人类定居以来,建筑就是不可移动的,并且是与特定地区的自然气候、社会经济和文化习俗相契合的,换言之,建筑的地区性,除了自身建造和存在的地点性之外,是与更大的文明的地区性相关联的。甚至可以说,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演进,包括建筑与城市的发展历史,都是以地域的形态呈现的,这种地域形态也是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从本质上说,建筑的地区性,不仅展现了人与大地、建筑与环境整体和谐的价值观,也创造了富于特色和多样性的建筑文化,是传统和当代建筑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然而,在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人类认识世界,特别是改造世界能力的大大提升,建筑地区性所确立的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人类在共享科技成果的同时,文化的单一性和趋同性现象也在加剧,由此带来的建筑与城市的特色危机以及环境危机,使得建筑的地区性重新获得了人们的关注,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西方近当代对地区建筑的重新关注虽然可以追溯到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勃兴甚至更早,但其研究的发端,则始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对乡土建筑的关注。以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为标志的“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文化的全面反思,以及非洲殖民地独立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引发了20世纪60年代末以B. 鲁道夫斯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和同名专著出版为标志的、欧美学者对乡土建筑的研究高潮。这一研究一直延续到80年代“批判的地区主义”理论的提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地区性环境与资源、社会与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全面的关注与探讨,地区建筑学在越来越广泛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础上,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元的趋势。
中国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气候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历史上曾经孕育出丰富多彩的地区建筑文化。随着20世纪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与文化艺术界的“寻根”运动相同步,建筑界以80年代乡土建筑的研究热潮为发端,开始了对地区性问题的关注。作为中国建筑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最早提出“地区性”观念的学者,吴良镛教授于1989年《广义建筑学》一书中明确将“地区论”作为独立课题提出,并于1999年在主持编写第20次国际建协大会的《北京宪章》中,将建筑的地区性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重新推向了世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建筑界对地区建筑文化的关注,已经从最初的对“文化身份”的认同和确立的焦虑,逐渐演变为对“地区性”作为建筑学本质之一的、多元化探索的自觉,近十余年,更是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全面的拓展。
我从1995年起,进行地区建筑学的理论与实践至今已近二十年。从最初师从吴良镛教授做博士论文独立研究,到十年前开始指导博士生,并带领科研团队进行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随着对地区建筑学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愈发认识到地区建筑学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多元的研究前景;尤其是,认识到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口和民族众多、气候与自然条件以及文化差异凸显、地区发展不平衡的中国,地区性课题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也认识到地区建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课题群,急需一个可持续的科研团队,从不同的方面展开系统性研究,才能更加完整地展现其兼具深度和广度的学术价值和意义。这也是我主编这套“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的初衷。
“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作为一个系列研究成果,体现了我们对地区建筑学自身意义和特征的认识,以及具体研究中所注重的方法和模式的建构。
首先,地区建筑学的系列研究是一个持续开放的体系,其研究对象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不仅源于建筑地区性自身的唯一性与独特性、具体性与复杂性等特征,也源于建筑地区性由共性与特性交织而成的在空间尺度上的多层次性。正如本系列丛书所呈现的,各位青年学者研究对象的界定,既可以是一个自然环境条件或社会文化基因相类似的地区,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特定聚落,还可以是同一建筑原型在不同地区文化下的比较研究等。正如印度哲学中由于“梵”的概念难以把握,只能用多角度、钟摆式逼近的方式加以理解一样,对建筑地区性的认知,同样也希望通过研究对象的多样性、研究体系的动态可持续性和开放性,获得对地区性相对完整的图解。因此,本系列研究并不是自上而下的宏大体系建构,而是自下而上的多视角、多维度的理论探索。这一研究体系和对象的确立及相互关系,既体现了建筑地区性的自身特征,也是这个系列研究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其次,地区建筑学的系列研究,以传统聚落的动态演变为重点,并注重研究的当代性与批判性。
一方面,在传统聚落中,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与文化形成相对稳定的共同体,地区性的长时段性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以传统聚落为研究重点,更能揭示建筑地区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对传统聚落的研究,必然是一种动态的研究,只有去探究其逐渐演变的规律,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地区建筑所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其材料工艺和建造方式等,延续至今仍然充满活力的原因。从动态研究的视角看,除了重点研究大量现今存在的传统聚落外,一些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聚居形式,也是我们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两者的研究都需要以当代性和批判性的视角,探究随着文明形态的发展,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城市、聚落和建筑互为参照的基础上,当代地区性所具有的新的特征和意义。
再次,地区建筑学的系列研究,强调田野调查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作为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的基本方法,田野调查通过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境界,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们的普遍需求,是一个文化人类学学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认为,田野调查不仅应该是一位地区建筑学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研究方法,更应该是一种思想方法。它需要考察传统聚落延续至今、“此时”仍然呈现的地区性特征,并结合文献研究等其他方法,将其还原到历史的语境中,去探究其“彼时”所展现的人与环境共存的深刻原因,从而把握地区性至今仍然“鲜活”的本质。
最后,地区建筑学的系列研究,是以地区建筑学为核心的、学科交叉基础上的课题群研究,是地区建筑学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广义的建筑地区性,是建筑及不同空间尺度的人居环境,与地区性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社会经济与文化习俗等内在或外在的相互契合关系,因此,与其他研究相较,地区建筑学本身就具有多学科交叉的属性。它不仅强调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以及民族学、民俗学、行为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环境学、现象学等诸多其他学科的视角研究建筑,更强调在此基础上,地区建筑学与建筑学领域内相关研究的交叉拓展,比如地区建筑学与民族建筑、乡土建筑、景观建筑学研究之间的关联研究。本系列研究所展现的地区性与民族性,以及地区性与环境适应性等的关联研究,是地区—民族建筑学,以及地区—环境建筑学等交叉领域理论建构的初步探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的交叉拓展,相互促进、共同激发,同时深化对地区建筑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认识。
在学术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以史学研究为例,一种是中国古代“经世致用”的思想,做学问须有益于国事;与此类似的是法国年鉴学派所倡导的从现实问题出发研究历史的观点。另一种则主张学者应该强调学术自身的纯粹性,如梁启超“凡真学者之态度,皆当为学问而治学问……不必问有用与无用”,这也是其《清代学术概论》所秉承的基本学术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希望“地区建筑学系列研究丛书”能够承继上述两种学术研究思想的精华,兼具研究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一方面,我们希望主要通过对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阶段建筑地区性特征的研究,能够揭示地区性作为建筑根本属性所具有的深刻意义和规律;另一方面,我们也相信,在地区建筑的营造中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尤其是其所展现的文化多样性,以及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必将会对今天的人类建造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2014年6月6日
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