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柯兰的感应线圈
在静电时代,摩擦起电机和莱顿瓶为人们制造高压创造了很多便利,1800年后化学电源被广泛使用,人们又可以方便地得到比较稳定的电流。但是,如果使用化学电源产生高压,则价格极其昂贵,因为化学电源每个单元的电压只有1V多,戴维为了产生高压曾经使用过2500个单元串联起来,从而发明了电弧灯。
1831年,法拉第和亨利各自独立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他们试验中使用的线圈可以说是最早的感应线圈。
而在1836—1838年,仅仅两年的时间,一种利用化学电源来产生高压的组件——感应线圈(induction coil),就发展得相当成熟了。最简单的感应线圈就是在一根铁棒上缠了两个绝缘绕组:一组绕组圈数少,通过初级电流;另一绕组圈数多,通过感应电流。当初级电路突然接通或断开时,在次级绕组里,激发了一个短促的高压电流(见图4-6)。
图4-6 感应线圈的原理。
1836年,英国牧师、科学家、发明家柯兰(Nicholas Joseph Callan,1799—1864,见图4-7)设计出一个具有这种基本形式的感应线圈。柯兰是一位由牧师改行的物理教师,是斯特金(William Sturgeon,1783—1850)的朋友。柯兰当时在英国都柏林(Dublin)附近基力德郡(County Kildare)的美劳斯学院(Maynooth College)执教。他为了研究法拉第所描述的次级电流感应,制作了一个线圈——在一个U形铁棒上,缠绕了50ft(15.24m)长的粗铜线和1300ft(396.24m)长的细铁丝。电源是一只小电池。为了周期地切断初级电流,柯兰采用一种以手摇曲柄操作的断续器。1837年初,一篇记述柯兰试验的文章发表在一份在伦敦由斯特金创刊主编的《电学年鉴》(The Annals of Electricity)上。几个月后,柯兰在同一刊物中宣称,他已制成了“空前最强力的电磁铁”。他的新感应线圈用一根粗2in(50.8mm)、长13ft(3.96m)的铁棒,弯成U形,缠绕的两组绝缘线圈,比他的第一个线圈约长10倍。当柯兰通过断续器急速切断初级电路时,所引发的大电流,足以在连接次级绕组两端的碳棒间产生微弱的电弧光。他让自己感受电振,借此估计感应电流的强度。据说他曾用强烈的次级电流电死过家禽。同一年,柯兰又制作了一个比第二个线圈的输入电流还大20倍的巨大的感应线圈,这个线圈总共使用了150000ft(45.72km)导线,大约可以产生600000V的高压,产生长达15in(381mm)的火花放电(见图4-8)。
图4-7 柯兰,英国牧师、科学家和发明家。
图4-8
(a)1837年柯兰制作的大感应线圈;(b)控制感应线圈的断续器。
《电学年鉴》的发行人斯特金是位电学实验家,他曾经在1825年设计出第一个软铁芯的电磁铁。斯特金是位自学成才并具有发明才智的人,他改进了柯兰的设计,制成两个双线螺旋形式的绕组,缠在木线轴上。他也采用数种新式的初级电路断续器,以手摇曲柄操作。其中的一种用一根可移动的电线伸进一杯水银中,另一种用一面有刻痕的圆盘配上一根跨接线,以便更快速地切断初级电路。
在试验线圈时,斯特金发现,把一根整块铁制成的芯,插入线轴时,能感受较强的电振。他接着又发现,当初级电路以高速率切断时,用细铁丝构成的芯,要比整块铁的芯更佳。大约在同一时间,他在伦敦工艺学院的一位同事巴哈豪芬(George Henry Bachhoffner,1810—1879)也发现制作线圈的芯,铁丝优于整块铁的事实(因为涡流小多了)。
有一项重大的改革,据说斯特金曾在曼彻斯特机械学院(Manchester Mechanics' Institute)的初级演讲中示范过,并曾于1837年10月在他的杂志上提到过,虽然史料的记载并不清楚,但功劳似乎得记在他的头上。这项改革是把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缠在不同的线轴上,这样一来,将初级线圈轻轻推进次级线圈,就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平稳地变动次级电压。这种感应线圈后来被称为双电路空心调谐电感,或疏耦器(loose couplers),广泛用在1920年以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上。
人们不论是为了实验室做试验,或为了假想的医疗用途,都很快把感应线圈当作获得高电压的便利方法(自从1745年莱顿瓶问世以来,就不断有人研究电振对人体的效应)。在感应线圈问世以前,获得高压的方式仅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大量的化学电池;另一种就是转动摩擦起动机的曲柄,使导电的毛皮垫子摩擦旋转的玻璃圆筒或板的表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