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中期
约自隋代开始,历经唐宋,以迄辽、金、元时代,即从公元587年至1368年,历时近800年的时间。这个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二次大统一,后又陷入分裂的局面。这个时期的封建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调整,建筑技术更为成熟,木结构房屋已有科学的设计方法,施工组织和管理方面更加严密。值得庆幸的是至今尚遗留着大量的古建筑实物,可作为分析研究当时建筑发展情况的例证。
隋朝时期,开凿了南起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贯通南北、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并在长安、洛阳、江都(今扬州)等地建造大批奢华的宫殿苑囿。但不久以后,它就被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辉煌灿烂的朝代——唐朝所代替。
唐代手工业和商业高度发展,内陆和沿海城市空前繁荣,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综合反映,唐代建筑也显现了新的突出成就。唐初即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在八千余公顷的土地上有计划地统一布置宫殿、衙署、坊里、市场、庙宇、绿化、水道与道路等建筑与设施,道路系统是方直的方格网系统,主次分明、建筑形象宏伟富丽,是中国城市规划中的“里坊制”的成熟阶段。据文献记载,在洛阳建造了明堂(即万象神宫)和天堂,也是规模宏巨的大建筑物。现存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都是优秀的唐代建筑。佛光寺大殿是一座七开间的大殿堂,斗栱与梁架结合紧密,历经千年,巍然屹立,表现出唐代木构技术的高度水平(图6)。此外在佛塔、陵墓、桥梁方面亦有优异的创造。唐代建筑成就不仅促进中原地区建筑的繁荣,而且流风四被,影响到新疆、西藏、黑龙江等边远地区。
图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北宋时期手工业十分发达,在制瓷、造纸、纺织、印刷、造船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进步,商业活动亦发展很快。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不仅是一个政治中心,也是一个商业城市。千余年来在城市之内用高墙封闭起来的居住里坊,以及贸易必须在集中的市场内进行的制度被打破了——拆除了坊墙,取消了夜禁,沿街设店,按行业成街;还涌现出大量的茶楼、酒店、旅馆、戏棚等公共建筑,新的城市生活给城市带来崭新的城市面貌。这个时期的建筑艺术形象由于琉璃、彩画和“小木作”装修技巧的提高而丰富多彩起来。在一些重要建筑物上使用各色的琉璃瓦和贴面砖。室内外的木构件上普遍涂饰彩色油漆,仅官式彩画在北宋时期即已经有了5种标准格式,分别代表了5种不同等级的建筑。中国古代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历经唐代的改革,至宋代已完全被踞坐所更替,室内家具由低矮的榻案变为较高的桌椅凳。门窗普遍由固定的直棂窗,改为可开启的格扇门窗,并配以多种多样的毬文、菱花纹的窗棂格。整个宋代建筑风格呈现出华丽纤巧的面貌。而北方的辽王朝却较多地继承了唐代传统,著名的应县木塔和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大建筑,都还保持着结构谨严、气势豪放的风格(图7、图8)。在建筑方面,北宋尚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工程技术专著,就是1103年出版的《营造法式》。它是由李诫主持编修的一部国家建筑规范书籍,书中详列了13个工种的设计原则和有关模数,以及加工制造的方法、工料定额和设计图样。这部书可称作是封建社会中期建筑技术的一个总结。
图7: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图8: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内景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在统一中国以后,充分地利用宗教作为统治工具,尤其是喇嘛教占有特殊的地位。中原地区普遍兴建喇嘛寺庙以及西藏式的瓶式塔,俗称喇嘛塔。并在建筑装饰艺术中加入了许多外来元素。但从整体来看,元代的建筑仍然沿着汉族几千年的传统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