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国富兵强,为兼并六国创造了物质条件。秦王政从即位(前247)到称始皇帝的二十六年间,相继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大臣只有参政议事权,无决策权;中央主要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分掌行政、监察、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长官为守、尉、监,县长官为令(万户以上者)、长(万户以下者)、丞、尉,县以下为乡、亭;确立土地私有,统一户籍管理;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全国修建驰道、直道,兴建水利,筑灵渠;又大规模迁移富民集中首都咸阳;迁数以万计的百姓充屯边地,谪判罪犯戍守边防;在战国诸国所建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入侵。与此同时,秦始皇又施行残暴统治,大量征发劳役,大建宫室园林和陵墓,坑杀儒生,烧毁书籍。他穷奢极欲,横征暴敛,求不死药,在全国大规模巡游玩乐。特别是毫无限制地征发徭役,征收重赋,刑罚残酷。始皇末年,全国人民已是怨声载道。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在巡游南方回归山东至河北道上病死。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合谋杀害了太子扶苏,另立其弟胡亥继位,即秦二世。二世昏庸,在赵高的操纵下,其暴政比始皇时有过之而无不及。二世元年(前209)七月,终于爆发了以戍卒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起义烽火迅速蔓延,各地反秦力量都来参加。六国旧贵族的残余势力、秦国的下级官吏和地方势力也都起来反秦。秦军大败。但起义军内部矛盾很快出现,相互仇杀。反秦斗争遂由六国旧贵族之后项羽与原秦下级官吏刘邦分别领导,西入关攻秦。这时赵高已杀丞相李斯,又杀二世,立始皇孙子婴为秦王。公元前207年,项羽大破秦军,巨鹿一战,秦军被歼殆尽。子婴使人杀了赵高。公元前206年刘邦入关,至咸阳城外灞上,子婴出城降,秦亡。历史进入了以项羽为首的“楚王”和以刘邦为首的“汉王”的“楚汉战争”阶段。公元前202年,项羽败死,刘邦即汉朝皇帝位。
秦朝在历史上虽然为时很短,但它对后世的影响却极其深远。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袭至今;始皇时建立的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也基本上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秦代修建的万里长城,至今仍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秦始皇的统治却是历史上少见的残暴统治,因此它很快又被人民起义推翻,成为短命王朝。
01 秦王扫六合
时间:前221
华夏大地上统一的封建王朝是从秦王朝开始的。此前的几千年漫长岁月都是在部落、部落联盟、松散的奴隶制国家以及诸侯争霸、大国兼并的状态中度过的。公元前221年,这一切都改变了:这一年,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在秦王政的统治下结出硕果。这位雄心勃勃的君王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秦王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登上君王宝座时才刚刚13岁。他除掉相国吕不韦后,才真正地掌握了秦国的大权,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
首灭韩国
当时的东方六国中,韩国与秦国接壤,而且实力最为弱小。秦王决定,这套统一的“大餐”先从韩国这碟小菜开始。
一天,秦国的大臣李斯来见秦王政,想向秦王政提议攻打韩国,却发现秦王政正在看书。秦王政见李斯过来,便高兴地对他说:“寡人读到了本极好的书,可惜不知道作者是谁,哎,可惜呀!”李斯惊奇地问:“什么文章能让陛下如此称赞?”秦王政拿给李斯看,原来是《孤愤》与《五蠹》两篇文章。李斯心中大乐,这正是他少年时代的朋友韩非的文章,于是忙告知秦王政。秦王政听到后非常高兴,说:“哎,寡人若能与此人聊聊天该多好啊!”李斯一听,便说:“此人现在正在韩王安的朝中为臣,咱们正好去攻打韩国,岂非一举两得?”于是秦王政派兵攻打韩国。
秦始皇像
秦始皇(前259~前209),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统一全国后,废除分封制,改用郡县制,统一法律、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修驰道、筑长城。这些措施对巩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秦军进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韩国的朝廷,韩国君臣惶恐不安,无奈没有实力与秦国对抗,只好献出韩非。秦王政见到韩非极为高兴,虽然韩非有些口吃,但想到他的文章写得那么好,瑕不掩瑜,然而对于如何用韩非尚未决定。李斯妒忌韩非,便在秦王政面前说韩非的坏话。韩非被关入监狱,李斯进毒药逼他自杀。其后,秦王政再次派兵攻韩,韩国只好割地求和,这让韩国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但在公元前230年,秦军还是攻占了韩国都城新郑,并俘虏了韩王安。这是东方六国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从此,秦王政便更加快了统一的步伐。
剪灭赵国
接下来秦王政的目标是赵国,它是这套“大餐”中一块不大好啃的硬骨头。秦国灭韩之前,就曾派兵攻打过赵国。赵国吃了败仗,损失惨重。第二年,秦军对赵国都城邯郸形成包围之势,赵王迁只好把大将李牧请出来与秦军决战,大败秦军。赵国虽取胜了,但就在秦国灭掉韩国的同年,赵国发生了大灾荒,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秦国又趁机入侵,兵分三路,声势浩大。赵国仍派老将李牧上阵,李牧指挥得法,与敌军相持了整整一年。秦国大将王翦感到压力很大,于是想到了一个计谋,派人携巨资到赵国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郭开就在赵王迁面前诽谤李牧,昏庸的赵王迁于是杀了李牧,改派赵葱为将,赵军很快兵败如山倒。公元前228年秋,在肃杀的西风给赵地带来丝丝寒意的时节,秦国的军队开进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也灭亡了。
灰陶跪射武士俑
俑高130厘米,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出土。武士屈右膝挺身跪姿,双手作持弩的姿态,目视前方,似正准备随时张弩发箭。人体和衣物都仔细地塑制得与真人实物完全相同,连武士所穿鞋的鞋底上的线纹,都一丝不苟地塑得仔仔细细。
刺秦不成反为祸
燕国地处北方,一直是秦国远交近攻中常常拉拢的国家。但是,赵国的灭亡让燕国统治者坐卧不宁,而且听说王翦要趁灭赵之机来灭燕。燕国太子丹便找到了勇士荆轲,想派他去刺杀秦王嬴政,以此来挽救燕国。当时秦国有一个将军叫樊於期,他得罪了秦王,于是逃到燕国。荆轲找到了他,问他说:“将军与秦王政有深仇大恨,难道不想报吗?”樊於期说当然想报,荆轲便说:“你的仇我可以帮你报,但我要借阁下一件东西。”樊於期知道荆轲是有名的勇士,于是说:“只要能报得了我的仇,我还会吝啬什么呢!”荆轲说:“我想借你的头!”樊於期说:“我相信你不会失信。”说完便拔剑自刎。荆轲拿了樊於期的人头,又拿了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的地图,以献头与献地求和为借口去见秦王政。同时,荆轲还招募了燕国勇士秦舞阳和自己一起出使秦国。燕太子丹亲至易水为荆轲送行。高渐离击筑(古乐器),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秦灵渠示意图
秦灵渠全长30千米,沟通了江南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在当时是为了解决攻南越秦军的供应问题。
秦王政听到燕国献图求和的消息,颇为高兴,忙召见荆轲。荆轲本来计划先由秦舞阳献上地图,后用藏在地图中的匕首刺杀秦王政。但秦舞阳见到了秦宫的威仪,却吓得面无人色,战战兢兢,不敢上前。于是荆轲亲自捧图给秦王政看。当图打开到最后露出匕首时,荆轲立刻拿起匕首刺向秦王,但没有刺中。当时秦国有规定,大殿上群臣不许带兵器,所以大臣们眼看着荆轲行刺而无能为力,也来不及调殿外的兵士进来。秦王政本来佩带着一把长剑,但他的剑太长,情急之中怎么也拔不出来,只好绕着大殿的柱子转,以躲开荆轲。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秦王政的医生夏无且急中生智,将手中提着的药囊向荆轲的头上砸去,就在这一瞬间,秦王政拔出佩剑砍断了荆轲左腿。荆轲无法行动,就以刀首掷向秦王政,又没有掷中。秦王政就命闻讯而来的卫兵杀死了荆轲,这一年是公元前227年。
荆轲刺秦王政不仅没有挽救燕国,反而激怒了秦王政。秦王政急命王翦加紧攻燕。公元前225年,秦军攻入了燕国都蓟城(今北京),燕王喜逃到了辽东。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以后,又派王翦的儿子王贲进攻辽东,俘获燕王喜,燕国灭亡。
最终统一,始皇称帝
秦在攻破燕都蓟城后,东方六国已有一半归入了秦国版图。秦王政开始将兵锋指向六国中最为强大的楚国。秦王政召集将领们商议攻楚的事。年轻将领李信很有把握地说:“楚国已奄奄一息,何足挂齿,小将愿以20万人马攻下郢都。”老将王翦却极冷静,他说:“攻楚没有60万兵马是不行的。”秦王政听了哈哈大笑,他以为王翦上了年纪,对于打仗之事越来越保守了,于公元前225年命李信率20万人马攻楚。可李信不是楚将项燕的对手,吃了败仗。秦王政只好亲自到王翦家中,请老将出马。王翦于次年率领60万大军南下攻楚,终于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还杀死了项燕,并于公元前223年占领了楚国都城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这个称雄一时的强国,由于几代君主的昏庸无能而积贫积弱,终于也与其他几国一样,遭遇了灭亡的命运。
在秦国攻楚的同一年(前225),秦将王贲进攻魏国,采取引黄河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的战术,魏王假出降,魏亡。公元前221年,王贲率秦军从燕南攻入齐国都城临淄,俘虏齐王建,齐亡。就在这一年里,秦王政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咸阳城张灯结彩,秦国的大臣们都在欢庆胜利,秦王政也很高兴,觉得自己比以前六国的王都要伟大,再叫“王”不能显示出自己的功德并传之后世,于是询问群臣。李斯等人建议:“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尊贵,陛下就称泰皇吧!”但秦王政还不满意,决定把“三皇五帝”综合起来,称自己为“皇帝”,而他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叫“始皇帝”。
云纹玉杯·秦
杯高14.5厘米,口径6.4厘米,陕西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玉杯深腹圆筒形,上阔下狭,下有豆形矮足。杯外壁雕琢精细,口下饰一周以柿蒂纹为中心的装饰图案,其下壁面满布勾连云纹。
延伸阅读
秦朝修建灵渠
灵渠位于今广西北部,又称零渠,是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修成的人工运河,它与陕的郑国渠、四川的都江堰并称为秦代的三大水利工程。始皇三十三年,秦国军尉屠睢指挥50万秦军,分5路南下,对居住在今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为了支援征服南越和西瓯的战争,解决进攻南越秦军的供应问题,秦始皇派监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凿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这就是著名的灵渠。灵渠选择湘水和漓水最近的地方开凿,全长34千米,沟通了江南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灵渠的修成保障了秦军作战的需要,为秦军取得统一南越的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到始皇三十三年末,秦军终于将包括西瓯及南越在内的“百越”之地全部占领,建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灵渠的建成,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直到明、清时代,灵渠还被称为“三楚两粤之咽喉”。由灵渠连结起来的两大水系,南北延伸约2000千米,灵渠在世界航运工程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