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上海地区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经历了从海滨渔村到现代大城市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6000多年前,上海西部地区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战国时期,今上海地区属楚,为春申君黄歇封地。相传黄歇疏凿黄浦江,故黄浦江又称春申江,上海亦别称“春申”、“申”。古代上海一带为海滨渔村,松江(今吴淞江)下游一带,有“扈渎”之称,后“扈”演变为“滬”,是为上海简称“沪”的由来。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勃兴,上海一带生产也开始发展。因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运输便利,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贸易港口。上海地处吴越古地,自古承袭吴越文化薰陶,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不包孕着吴越文化的特色。上海又是外国人首先进入中国的门户,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上海的文化中又渗透有一些西方文化的特色。
崧泽文化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60年起发掘的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而于1979年定名。分布范围以太湖平原为中心,西起镇江一带,北达通扬运河,南至杭州湾北岸。年代为公元前4000至前3200年左右。在遗址发现有水井遗迹,吴县澄湖为圆口土井,松江汤庙村的圆井井壁竖排芦苇并横连竹箍作为支护。原始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石器工具多见弧刃穿孔斧、扁平锛,晚期始有三角形两侧刃穿孔犁状器。狩猎工具中以鹿角制三端有刃的三叉形投掷器(飞去来器)最为新颖进步。陶制饮器羼和料主要是稻草屑、谷壳和少量介壳末,多呈红褐色。盛行用鼎,釜则少见。饮食贮存类泥质陶器绝大多数为灰色,主要有细高或粗矮圈足豆、矮领鼓腹或折腹罐、壶、筒腹圈足杯等。器表纹饰富有特色,有图案编织状压划纹、瓦棱纹和花瓣状圈足底沿。装饰品以玉石磺(颈饰)最多,分半环形(窄式)和半壁形(宽式)两类。清理墓葬近300座,在各有近百座墓葬的草鞋山和崧泽两墓地,还都可细分为墓区或墓群,当与氏族或家族单位有关。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晚期出现很少的一对成年男女(夫妻)合葬墓。少数墓发现木质葬具痕迹。崧泽墓地发掘一座似为上下两块弧形整木的扣合式棺材。随葬品开始时比较贫乏、平均,后来在多寡优劣方面出现了一定差别,但尚无很大悬殊。崧泽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其后继者是良渚文化。
崧泽文化·玉璜
崧泽文化早期玉器基本延续了马家浜文化晚期玉器的风格,所见器型仍较单调,以玦、璜为主,但玉钺等突破装饰品范畴的新器形也偶有所见。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原址建立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广富林遗址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于1959年发现,试掘发现2座良渚文化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99~2000年、2001~2005年上海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将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广富林遗址第一阶段大致相当于良渚文化的第四期。第二阶段陶器中有一些不见于良渚文化的因素,如侧扁三角足鼎、乳钉足壶、饰弦断绳纹的大口深腹罐等,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因素。第三阶段即“广富林遗存”,在太湖周围的湖州钱山漾、宜兴骆驼墩和昆山绰墩等遗址也发现了同类遗存。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遗址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于1959年发现,试掘发现2座良渚文化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99~2000年、2001~2005年上海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将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
马桥遗址
在上海市马桥镇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1960、1966年两次发掘。在良渚文化层中发现居住遗迹和墓葬10座。出土有穿孔石铲、石镰、有段石锛,均磨制较细。陶器以泥质灰陶、黑陶为主,轮制,造型精巧;主要有弦纹、划纹、针刺纹和镂孔,极少彩陶;典型器物有丁字形足的鼎、柱足盉、浅盘高圈足豆、双贯耳圈足壶、带盖三贯耳簋、宽把杯等。青铜时代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大部分遗存相当于商代,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
马桥遗址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田野调查,认为将马桥遗址的文化遗存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良渚文化阶段、马桥文化阶段、春秋战国以后。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市境内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又称松江唐代陀罗尼经石幢。据幢身所刻文字记载,松江唐经幢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为本地人李嵩为其已经过世的父母及二弟荐福而建,属于墓幢类。近代时,该经幢只有土墩上的部分幢身及以上10级裸露,同时幢身因风化而多处开裂损毁,幢上勾栏部分完整的仅剩原有的八分之一。经幢整体上也发生严重倾斜,最大偏距为23.93厘米。1959年,经幢的基部一度被从土内挖出,但当时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相关清理和修复工作。1962年9月7日,松江唐经幢被以“唐陀罗尼经幢”之名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批专款对唐经幢进行修缮。在维修所必经的拆卸过程中,幢顶凹穴内发现有“开元通宝”125枚,“乾元重宝”8枚,“五铢”2枚。接近底座几层的边缘缝隙中也发现有铜钱,其中“圣宋元宝”1枚,“崇宁通宝”2枚。1964年11月,经幢的修复已全部完工。维修过后的经幢高出地面1.6米。1977年12月7日,松江唐经幢再次以“唐陀罗尼经幢”之名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松江唐经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江唐经幢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元代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遗址深藏于地表以下7~12米深处,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遗址发现于2001年5月,历经多次发掘整理,于2006年完整揭露遗址全貌,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解古代水利建造的工程技术流程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对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特别是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吴淞江流域的历史变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成长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道婆
黄道婆又称黄婆,系中国元朝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是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革新能手。黄道婆幼年为生活所迫,流落到崖州,跟当地的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在1295年~1296年间,返回家乡着手改革家乡的纺织生产工具,传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和织机技术。黄道婆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棉纺车,比英国1764年创制的西方第一架手摇纺织机早400多年。这使上海当地的棉纺业兴旺繁荣,“乌泥泾被”全国闻名。
黄道婆铜像
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朝时上海县徐家汇人。他43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一生好学不倦,从事过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和农学的研究。著作有《农政全书》《测天约说》《浑天仪说》《勾股义》《古算器释》,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他是最早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鲁迅墓
鲁迅墓坐落在虹口区东江湾路146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在上海万国公墓, 1956年国务院作出迁建鲁迅墓于上海虹口公园内的决定,同年10月迁葬于此。鲁迅墓前临大草坪,后枕土堆假山,气势开阔。进入墓地,两边墓道中间是一块长方形草坪,草坪中央矗立着一座高3.7米的鲁迅塑像,草坪前沿安放了一块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设立的花岗石标志。草坪后是一长方形大平台,可容数百人谒墓。平台后面是一座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照壁式大墓碑,宽达十多米,上镌毛泽东手书“鲁迅先生之墓”6个金字。墓碑下面,安放鲁迅先生灵柩的墓椁上覆盖着花岗石。
鲁迅墓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卢湾区兴业路76~78号(旧为法租界望志路106~108号)。这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二层石库门楼房,建于1920年,它原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城的寓所。建党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李寓76号楼下客厅秘密举行。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成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58年将会址恢复原貌,并在近邻会址的房屋内辟设辅助陈列室。1967年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