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全球通史系列征服与扩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疯狂的国会——《牛津条例》的颁布

牛津大学而闻名于世的英格兰小镇牛津,在中世纪曾上演了一场英国版的贵族“逼宫”历史大戏,被逼无奈的国王亨利三世,在贵族的胁迫下接受了所谓的贵族请愿书——《牛津条例》,从而掀开了早期英国议会的神秘面纱。

危机四伏的英格兰

中世纪的英国,王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中心地位。在“失地王”约翰统治时期,经历了1215年贵族反叛和《自由大宪章》的签订后,封建贵族已不再仅仅把自己看作国王的“直属封臣”,而是看作对国王有天然发言权的国民代言人。王权至上的观念无形中受到了挑战,英格兰上空阴霾笼罩,弥漫着国王和封建贵族斗争的气息。

英国国王亨利三世

亨利三世虽贵为国王,但却活在教权与贵族的夹缝中,而也是从他开始,国会开始成为英国的实际统治机构。

亨利三世在1216年接替父亲约翰成为英格兰国王。由于年幼,由威廉·马歇尔监护,权力集中于御前会议。亨利成年后,渴望大权在握,开始摆脱御前会议,使用自己的私玺来进行统治。1234年至1236年,亨利三世在各郡设置管理土地没收事宜的官员,并要求国王对私人猎场和渔场藏匿的罪犯有司法权,这无疑引起了贵族的不满。1237年,亨利三世为自己和妹妹的结婚费用开征新税,又受到市民阶层的反对。他被迫召开威斯敏斯特会议,重新确认男爵们的特权,即开征新税必须得到男爵们的同意。1238年,对妹妹违背宗教誓约而再婚一事,亨利三世予以批准,这又激怒了教俗两界的贵族。面对怒火中烧的贵族群体,国王一度被迫逃进伦敦塔避难。

1236年,亨利三世与法国普罗温斯伯爵的女儿结婚后,便宠信母后和王后的法国亲友,使御前会议常常处在“外国人”的控制下,这使得英国贵族更加忍无可忍。同时,为了夺回父亲在法国失去的广袤领地,亨利三世在1230年和1242年的对外作战中,两次进攻大陆,但寸土未得,以失败告终。加上1252年以来,英国年景不好,连续三年粮食歉收,民生更加艰难。

碌碌无为的亨利三世

国国王亨利三世(1207~1272)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说起来,亨利三世性格和善、为人不错,但头脑简单,才智平平。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虽然统治时间长达50多年,但平生碌碌无为。关于英国议会,虽然不得不提到他,但大家不要以为议会是亨利三世专门召开的,其实是他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接受的既成事实。不过,他在建筑上却“很有成就”。为了安置自己喜爱的天主教圣徒的遗物,他在位时期改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采用了哥特式风格,光彩夺目、气势不凡,成为伦敦地区,乃至整个英格兰的一大人文景观。许多英国历史上的名人,如牛顿、狄更斯,都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安息地。

贵族“逼宫”

此时的英格兰已危机四伏,而亨利三世为了取得教皇的支持,对教权在国内的征税不加限制。1258年为了协助教皇干预意大利内政,为自己的儿子夺得西西里的王位,他竟然要率兵去征服这块遥远的领地。为此他不顾国内的危机,在1258年准备召开御前扩大会议,要求为这个不切实际的远征举债纳税。在这一关键时刻,那些利益在威尔士的男爵,其中包括亨利的妹婿西门·蒙特福特,联合起来于1258年4月武装出席会议,拒绝国王的要求。由于此次会议对国王的不妥协态度,王党称之为“疯狂的国会”,从此英国便有了“国会”这一名称。这次武装的国会迫使国王做出让步,同意由廷臣12人和男爵12人组成委员会,起草新的政治改革条例。这个改革条例于6月11日在牛津举行的贵族大会上通过,历史上称之为《牛津条例》。

《牛津条例》

1258年8月4日,亨利三世正式批准了《牛津条例》。从那时起,《牛津条例》被断断续续地执行了四年。

《牛津条例》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1.成立主要由男爵组成的永久性的15人会议参与王国管理,国王处理国务时必须遵从其劝导,15人会议还有权指定王国的首席政法官、秘书长和财政大臣;2.国家的一切税收均交付度支部而不是王家金库管理;3.郡法庭设置4个骑士组成的陪审小组听取对王室官员和郡守的指控;4.每年举行三次大议事会,没有大议事会的同意,国王不能任意没收地产、分配土地和监护土地,也不能出征。此外,关于法官、郡吏、土地没收官的权力,以及伦敦城的税收,条例都有所规定。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牛津条例》承认了由贵族组成的议事会拥有一定的议政权和决策权。这表明,大议事会已经从亨利二世时期主要起司法作用、不定期召开的“御前会议”性质,向亨利三世时代主要起议政作用、定期举行的“议会”转变。《牛津条例》的颁布,进一步限制了王权。至此,议会开始成为一个独立于国王、定期召开会议的国家机构,并且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