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智者运动和苏格拉底
一、智者运动概述
1智者
(1)智者的含义
“智者”原义:“有智慧的人”(sophist)。
“智者”:专门指那些以传授智慧为职业、并在公众事业中有所成就的人(公元前5世纪后期)。
(2)智者运动原因
①为适应人们对社会时尚的追求。
②为适应希腊尤其雅典的民主政治的需要。高超的论辩和演说能力是在民主政治的竞争中成功的条件。
2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倾向
智者生活在氏族社会转变为城邦的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世袭观念提出挑战。怀疑主义是他们进行诘难和批判的工具,相对主义则是怀疑的依据和结论。他们认为,一切都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没有不变的真理,一切都可以怀疑,一切被人们奉为规矩的常理都能在论辩中被推翻。
3自然说和约定说之争
(1)自然说
①观点
自然说坚持自然哲学中的本原观念,特指人类本性。认为人应按照自己本性决定自己的命运,不应受外在法律和习俗的约束。
②代表人物
a.斯拉西马库,认为法律是“弱者,即大多数人”约定而成的,法律是大多数弱者限制少数强者本性的枷锁,它禁止一个人通过强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然而,出自本性的真理却是:强者应该拥有比弱者更多的东西。强者打击人,弱者遭受打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是“强权就是公理”的最早表达。
b.希庇阿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没有高低、贵贱、强弱之分。
(2)约定说
①观点
约定说坚持非自然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和动物、社会和自然物的区分,主张用社会力量约束和改善人的本性。
②代表人物
a.普罗泰戈拉,著有《事物的本原》,用约定说观点解释了国家的起源,代表了民主派的政治观点。柏拉图对他的观点理解为:人为了生存而在共同认可的道德原则之下组成国家,这些原则是人为的,需要通过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通过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才能得以维持和延续。
b.克里底亚,著有《西叙福斯》,解释社会约定的过程:最初人生活在无序的野蛮状态,为了向恶人报复,人制定了法律,让正义统治,使暴力屈服。但法律不能阻止人们私下作恶,因此一些更聪明、赋有良好理智的人发明了对神的崇拜,用恐惧和神圣原则阻止人们邪恶的行为和思想。表达了对人为约定的蔑视。
(3)总结
自然说和约定说虽然彼此对立,但它们又都与传统的氏族势力相对立。自然说所要摆脱的约定主要针对落后的习俗,约定说所要约束的本性主要指蒙昧的本能。除此之外,自然说和约定说并无特定的政治归属。
4智者的功过
(1)积极意义
智者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的范围和影响比早期自然哲学家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更加广泛。智者把对神话世界观的批判引向社会政治领域,把哲学的主题由原初的“自然”转向人事。智者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具有批判传统的积极意义。
(2)消极影响
这种思想倾向对以往哲学成果具有破坏作用,对哲学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否认确定的或唯一的真理标准,智者或者片面夸大感觉的相对性和主观性,把知识归结为因人而异的感觉;或者以自然哲学各派学说的分歧为口实,否认理智的思辨可以达到共同的知识。总之,在智者看来,无论感觉或理智都不能告诉人们确定的真理。
二、智者代表人物
1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约公元前490~前421年)
据柏拉图说,他是第一个自称智者的人。
(1)著作
《论神》《论真理》《矛盾法》
(2)观点
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①人们经常引用它来表述各种不同的思想。如果“人”被理解为人类,那么这句话表达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如果“人”被理解为个人,那么这句话表达的是唯我主义的观点。
②对于“尺度”亦可做不同理解:按照自己的欲望,或者依据自己的认识来衡量万物。如果是后者,那么,可以理解为:用感觉,或者用理智来作为判断事物的标准的。
③苏格拉底把“人是万物的尺度”理解为“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那就是一种感觉主义的真理观。
④柏拉图转述普罗泰戈拉的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事物是或不是什么的尺度,世界中的一切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于另一个人,正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向他显现的东西不同于向另一个人显现的东西。”
(3)分析
按照这种理解,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觉,并把感觉等同为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既然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不能就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做出不变的共同判断。再者,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
2高尔吉亚(Gorgias,约公元前480~前370年)
(1)著作
《论非存在,或论自然》
(2)观点
提出了三个命题:
①无物存在;
②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③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三、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
苏格拉底以他的实践和人格为后世哲学家树立了不朽的榜样。他没有任何著作,他的思想在与别人的对话中表达。色诺芬尼在《家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和《回忆录》四本书中记录了苏格拉底的言行。柏拉图的《申辩篇》《克力同篇》《尤息弗罗篇》《拉刻斯篇》和《菲多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在审判和狱中的对话。
1认识你自己
(1)命题提出与智者思潮的关系
①苏格拉底思想并没有完全摆脱智者思潮的影响。
他主张哲学研究由自然转向人事的主要理由还是实用的考虑。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然奥秘的思辨。因此,他的思想始终局限在道德实践领域,他习惯于社会交往的实际行动,没有提出世界观和伦理学的完整理论。
②苏格拉底的批判达到了智者思想所不能及的深度。
他在自然哲学内部挖掘出摆脱自然哲学困境的原则,这就是以心灵为本原的原则。他赞扬阿那克萨戈拉发现了这一原则,同时批评他未能将这一原则贯彻到底。
(2)命题的含义
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为使灵魂不致盲目,必须求助于灵魂内的原则去发现事物的真理。
(3)命题的意义
①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
②重新激发了对真理的追求。
2德性就是知识
(1)命题的含义
①德性是内在于心灵的原则。是指过好生活或做善事的艺术,是一切技艺中最高尚的技艺。他认为这是一种每一个人都能够学会、或可以确定地知道的原则,德性等同于知识。
②“德性就是知识”与“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
③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
(2)命题的意义
强调知行合一、真善一体的道理。
3苏格拉底方法
(1)无知的态度
①实施苏格拉底对话的关键环节,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学习者,这样便能使苏格拉底在对话中只提出问题,却不回答这些问题,把学习变成不断探索新知识的主动过程。
②无知是真诚的态度,承认自己无知的态度使对话者双方处于同等的地位。苏格拉底的对话不是教师的训导,更不是智者的炫耀。他既不先预定一个原则,然后自圆其说地为之辩护;也不先想出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地把对方引向这个答案。
(2)“助产术”
①苏格拉底在对话时并不宣布问题的正确答案,正如助产士的任务是帮助产妇生育,她自己并不生育;
②对话者对自己既有成见的否定好比是临产前的阵痛,这是每一个获得真理的人必经的途径;
③对话的结果是对话者在自己内心中发现真理,正如产妇从自己体内产生新的生命。
(3)意义
①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这反映了希腊人真理观的一个特点。
②每个人的灵魂都蕴涵着真理,但人们未加考察便加以接受的偏见和谬误蒙蔽了已有的真理。反诘的作用在于清除蒙蔽,但不制造真理。蒙蔽一旦被清除,真理便会显露在心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