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
1请简述什么是“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是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对社会角色的一种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的区分是相对的,很多看似是自致性的角色,也往往受到先赋因素的影响。
(1)先赋角色
先赋角色也称归属角色,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比如人的种族、民族、家庭出身、性别等角色就属于先赋角色。先赋角色是个人后天社会行为的基础,无法随意更改。
一般说来,在相对封闭、流动性较低的社会中,很多社会角色都是由血缘关系决定的先赋角色。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贵族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贵族,而奴隶的孩子则永远是奴隶。
(2)自致角色
自致角色也称成就角色、自获角色,指主要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如职业角色、阶级角色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而主要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而获得的,这显示了社会的进步。
2请简述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集中体现“三位一体”的社会分层模式上,对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研究产生深远影响。韦伯主张从经济、声誉、权力三个角度综合考察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三大领域中的不平等。具体如下:
(1)经济地位分层。韦伯也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也就是说,划分阶级的标准实际上就是“市场购买力”,而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这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是不同的。
(2)声誉地位分层。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褒扬到贬低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影响人们声誉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出身门第(身份)、仪表风度、知识教养、生活样式。声誉地位与“同类意识”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它必须经由主观评判的方式来确定。
(3)权力地位分层。权力地位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
在三个标准之间关系问题上,韦伯坚持认为,虽然在一定条件下,这三个标准可能相互强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在理论分析层次上,必须将它们加以严格区分,即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每一个都可以单独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并不必然地存在因果决定关系。另外,虽然在理论上认定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任何社会情势下这三个分层属性都同等重要,特定社会情势常常把某一个属性推到突出的地位上。至于在给定的社会情势下,哪一个属性作用最突出,即如何确定分层中轴的问题,则完全取决于具体的经验研究。
3简述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1)叙事治疗的定义
叙事治疗,也称怀旧治疗或缅怀往事治疗,指通过引导服务对象描述性地回忆生平经历或过去的逸事来帮助解决当前面临的冲突,找到人生的意义,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叙事治疗通常运用在老年社会工作中。
(2)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
①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主要是从老年期社会角色变迁的角度来探讨的。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一般就意味着基本失去了中年期的社会角色以及社会关系,不能再一贯地用社会规则指导自己的行为,被排除在社会的有意义的活动之外,并且这种角色的丧失大多是不可逆转的。因而可以说,成功的老年生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能否适应改变了的角色与任务。
叙事治疗注重人生故事回顾,这对于帮助老年人进行社会复位,即通过叙事回顾感受角色重演,以重拾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②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认为,个性在人适应衰老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个性的人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个性也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之前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老年期。
叙事治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老人在叙述人生故事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成功经验,重新体会自己过往的愉悦情感和喜悦,看到自己的个性优势,从而使老年人能够利用这些感悟来应对当下所面临的困境。
4简述增能理论主要内容及其相对性。(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1)增能理论的定义
增能理论,即增强权能理论,强调增强人的权利和能力,让人们让对自己的问题和需要进行自主判断,并鼓励有相同处境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团体,在团体中促进个体意识的觉醒,摆脱无力感,建立自尊心,共同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2)增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增能理论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对社会工作实务提出的五个基本假设。其内容如下:
①个人的无力感(没有权能)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困难群体之所以会处于弱势地位,并非他们自身有缺陷,而是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经济不安全,又缺乏参与政治机会的环境之中。因此,不利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比其他人群更强烈的压力,形成强烈的无力感。
②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障碍,使个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③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表现为缺乏权能。这种表面看起来缺少权能并不是真的缺少权能,而是环境压迫使个人的权能无法发挥。
④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⑤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
(3)增能理论的相对性
增能理论强调尊重服务对象,看重服务对象的长处、服务对象的主体地位和个人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取向。但是,增能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也存在着相对性。
①增能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过度注重服务对象个人层面的增能,而对社会变革关注不够;
②在实际中,不同个人的权能可能彼此冲突,当两个人处于同一个环境中时,增强谁的权能、如何选择,这是一个难题。
5生命历程理论对于个案社会工作有哪些启发和作用?(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1)生命历程理论
生命历程理论,即人生发展阶段论,该理论由埃里克森发展而来。生命历程理论认为,在个体人格发展的过程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普遍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每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都会经历一次心理一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如果冲突无法圆满解决,那么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
(2)启发和作用
①生命历程理论可以启发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了解个体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有助于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合适的服务。人的个体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都会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导致社会功能的不足,甚至引发危机。
②生命历程理论为个案社会工作提供心理社会治疗的技巧,即人格发展反思技巧。人格发展反思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以往经历、调整自己人格的技巧。强调社工帮助服务对象了解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事件、周围他人对自己的影响等,以此引导服务对象发现和理解自己的问题。
6简述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首都经贸大学2018年研)
答:(1)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女性主义尽管具有较长的历史,但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建构进入社会工作的图景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开始的。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将女性视为依附于家庭的从而忽视了女性自身的生存抗争,将女性视为依附者无疑抹杀了女性的知识、能力、优势和潜能。女性主义经由将女性体验的带入,试图重构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专业关怀和干预模式。女性主义社会工作这一特定名词也于20世纪80年代正式出现,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工作实践理论模式。
(2)传统的理论基础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是伴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而女性主义理论就其本身而言是复杂的。
女性主义发源于19世纪末期,其主要目标是争取女性的政治权力。20世纪60年代开始,女性主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涌现出了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这三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流派。
①自由女性主义在现存政治体制下为妇女寻求平等机会与权利,尤其关注机会的不平等,它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是应该赋予每个女性权利、尊严、自我实现和平等;
②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关注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社会阶层分化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将性别不平等视为更大的社会不平等的一部分,因此主张从更大层面改变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③激进女性主义关注她们试图颠覆的父权制,这个体制维持和再生产了男性的特权和宰制地位,因此改变性别关系和赋予女性更多的决定权是改变的聚焦。
(3)近现代的理论基础
女性主义最近几十年的进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三大传统的范围,兴起了包括后殖民女性主义、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黑人女性主义等在内的理论流派。
①黑人女性主义关注黑人女性所受到的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认为积极行动是必要的;
②后现代女性主义从后结构主义那里获得知识支持,认为要解构那些宰制女性的话语和类别,看到权力(包括社工)的压制和监视作用;
③同性恋女性主义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异性恋及隐匿其后的话语体系,并注意到压制的复杂性,即便是消除了男权制,也并不一定能够终结异性恋主义;
④生态女性主义倾向于认为女性与自然更亲近,而男性是环境破坏的主要力量,人口过多和环境破坏都是源自以男性为主导的生活方式。
从微观实践到宏观政策,所有以上的女性主义理论发展都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工作。
7社会工作的功能。(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助人活动,对于受助者及整个社会都有积极的贡献。
对受助者来说,社会工作具有助人功能。对社会来说,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有重大意义。
(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①助人
社会工作的任务是助人,帮助人摆脱困境是它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它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对于受助者,社会工作有救难、解困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多种功能。
②救难
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在中外历史上,社会工作者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活动十分普遍,社会工作的作用十分显著。
③解困
解困是指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当社会成员遇到一些影响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困难和压力时,除了寻求亲戚、朋友等自然支持体系和政府或者工作单位的正式支持体系的帮助以外,包括社会工作机构在内的各种非政府组织,成为他们寻求帮助的第三条途径。由于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及其对受助者的尊重、保密等承诺,所以它在解决有关个人困境,特别是其不希望他人知晓的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发展
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由此可以说,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2)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关系失调而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现象。而一旦人们遇到社会问题必然又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帮助人们解决问题不但可以使当事人过上正常生活,而且可以从更深层次上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
社会问题的出现必然造成对社会秩序的冲击,社会工作者从预防问题的角度开展工作,不但使社会成员免遭痛苦,也避免了对社会秩序的冲击,从而使社会处于持续稳定状态。
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社会政策是以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福利为目标的政策,它对社会秩序的维持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政策的框架下开展工作的,贯彻实施正确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社会团结。在社会政策不符合社会现实需要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往往通过建议修改原有政策来追求社会公平,并在客观上达到真正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尽管这时社会工作者常扮演着原有政策批判者的角色,但从总体效果来看,社会工作者的行为是积极的。
8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专业发展阶段,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工作的科学化。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标志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下:
(1)国家(政府)对社会福利事务干预的强化推动了社会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并实施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为标志,现代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各国陆续建立并得到迅速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各国建立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与发展对专业社会工作的意义是明显的:
①使社会福利行政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②社会工作作为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受到空前的重视,其提供服务的专业方法得到认可和发展;
③社会工作由主要面向弱势群体的专业开始向面向全体国民的专业转变。
(2)现代社会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元性、层次性,传统社会工作难以满足
社会工作实践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但社会工作发展程度却因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及社会发展趋势与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从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自19世纪后期开始,社会工作进入从“将社会工作视为由政府或私人社团举办的以解决各种因经济困难所导致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向“将社会工作视为一种由政府或私人社团所举办的专业服务”过渡的阶段,服务对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社会工作难以回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因此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出现了不断增强的趋势。
(3)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不论是提姆斯理论基础和实施理论的划分,还是大卫·豪“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还是皮拉利斯提出社会工作理论的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实践理论“三分模型”,都将社会科学乃至部分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从而可见这些学科对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的重要性。
(4)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的依据
格林伍德在1957年提出的专业的五个基本特征便可视为判断标准即:一套理论体系、专业的权威、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专业的文化、社会或社区的认可。以此标准为判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工作开始逐渐形成一门专业,进入专业发展阶段。
9社会工作理论的特点。(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工作理论具有专业性、改良性、操作性、客观性等特点,以下分别加以介绍与讨论:
(1)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
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是指这些理论、知识体系对社会工作专业而言具有独占性和专门性。是根据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总结的理论经验,是社会工作取得社会认可与专业权威的主要来源,是社会工作者取得专家权的主要依据。
(2)社会工作理论的改良性
社会工作理论,特别是社会工作的实务知识,对人与社会资源、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并将其目标设定为帮助他人、改善环境、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社会工作的知识是助人的知识,是改良性知识,这是社会工作理论最突出的特性之一。
(3)社会工作理论的操作性
社会工作理论是有层次的,但即便是最抽象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理论,也是来自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社会工作领域所存在的更多的理论是实务性理论,是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运用的知识,可操作性是实务理论最显著的特点。
(4)社会工作理论的客观性
社会工作理论是经过无数次实践验证而被证明为真实、正确、有效的一些观念和认识,这些理论是可由别人基于充分、健全和合乎逻辑的证据而加以证实的。
10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人类是在环境之中生活的,同时又具有能动性。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二者的关系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具体的空间。社会环境对人的行为来说既是资源获取空间,也是行为约束空间。人从社会环境中获取资源和受到约束这种关系决定了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依赖环境。社会环境中资源的丰饶程度及分配规则引导和规范了人的行为。在这种意义上环境塑造了人,环境也决定了人的行为,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要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认识他所处的环境及环境的性质,要改变人的行为也要从改变他所处的环境入手。
(2)社会环境影响人的行为
社会环境为人的行为提供了参照标准。参照群体不是社会成员生活于其中的群体,而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在社会生活中,参照群体是人们进行比较和评价的标准,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人们通过参照和比较,会产生成就感、满足感或自卑感,也会产生社会公平感或相对剥夺感,形成心理忧郁,影响其心理健康。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脱离生物遗传因素的制约。同样,良好的遗传特性也需要依托适当的社会环境才能发挥作用。人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其路径取决于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由于人类具有很强的能动性,所以人类可以改变生活与其中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社会工作者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要评估服务对象行为方面的情况,还要评估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评估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状况,使服务对象适应社会环境,恢复和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1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功能。(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含义
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一整套指导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正确履行责任和义务并预防道德风险的行为规范。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是从社会工作价值观中推导出来的,它来源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并且与价值观保持一致,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化。
(2)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对社会工作的功能
①评判专业服务是否适当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提供依据和指导,明确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中“哪些是应该做的,应该遵循怎样的准则”,并通过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规范和指导,将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与一般性的助人行为相区别,确保服务的专业性。
②保障服务对象的权利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人际互动关系,其服务的软性特征,使得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在价值观念、契约信任、服务效果、情感理性等方面容易产生冲突。当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发生争执时,专业伦理就作为评判的标准,不仅可以保障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形象,还能保障服务对象和服务的提供者双方能够产生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平和地化解争端与冲突。
③减轻社会工作者伦理抉择上的压力及两难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核心价值观念中对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与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形,这就是伦理的两难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会面临如何抉择的巨大压力,若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决定,不仅影响服务的进一步展开,有时还会危及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者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当伦理议题发生时,守则提供一整套价值、原则和标准以指引社会工作者作出决定和行为,为其提供抉择的基本依据,能够帮助社会工作者厘清思路,从而作出果断的决定。
④帮助社会工作者自我反思及价值澄清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的开展中,不仅是提供服务者,也是学习者和实践者。在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对个人价值的认定问题。专业伦理反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能引导社会工作者开展自我反思,帮助其积累服务经验,并从中寻求和树立与专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减少自我价值丧失感。
⑤奠定社会对社会工作信任的基础
专业伦理是得到业内认可并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同和参照的服务公约。社会工作伦理能够约束社会工作者的言行,保障服务对象的基本权利,以便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帮助建立和维护社会工作者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关系,使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得到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的承认,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形象的树立与社会宣传的开展。
12如何处理角色失调问题?(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产生矛盾,遇到障碍,甚至遭到失败,这就是角色的失调。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冲突类型。角色间的冲突,即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角色内的冲突,即由于多种社会地位和多种社会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内部产生的冲突。
角色冲突妨碍与破坏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因此,应尽力避免。防止角色冲突并没有什么统一和固定的措施,而只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对策。针对一个人因承担角色过多而造成的角色紧张,就应减少他的过多的兼职,使他能把精力用在最重要的岗位上。针对因角色规范不一致而产生的冲突,就应采取使人的角色单一化的做法,即在一种场合只扮演一种角色。
(2)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社会的急剧变迁,常常是造成社会角色不清的最主要原因。
①在社会与文化的迅速变迁时期,很多原有的社会角色都在发生变化。人们会感到,很多角色的行为规范都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那个范围。这样发展的结果是,很多人对这些角色的行为规范究竟应是什么样子,感到“不得而知”。对比传统角色,社会上会产生一些讨论,这种讨论无疑会有助于逐步澄清一些发生变化的社会角色。
②在社会变迁中,总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职业与新的社会角色。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
(3)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
解决这一类因准备不足而产生的角色中断的办法是:从角色承担者个人来说,应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设计,应了解人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相继承担的那些角色的特点,为未来的角色做些准备工作;对于家长来说,应注意对子女的成长进行指导;对于社会来说,应加强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培养、培训和咨询工作,对于那些因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角色中断,应从社会层面上给予帮助。
(4)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它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从角色失败的结果上看,通常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角色失败通常是件坏事,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不是不能把它转变为好事。例如,一对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如果人为地维持一种不和不散的局面,对双方都是痛苦的,这样就不如让双方都退出角色,让他们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这对双方都会是件好事。又如,一个人可以吸取角色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经验,重新振作起精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样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
13如何理解社会分层的合理性?(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
(1)从社会个体层面而言,社会分层是因个人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同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分层是对社会个体之间能力和素质差异的肯定。因此,人们在社会地位方面的差别有其合理性,由于社会分层是对社会成员的不同能力,特别是对社会精英的非凡能力的认可,因而它能激励人们为增强自己的能力而努力,从而提高社会成员整体的素质和水平。
(2)从社会整体层面而言,社会分层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人类社会需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合作。社会分层肯定了人们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声望第位等方面的差别使得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上的人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在社会财富不能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情况下能够保证一批有能力的人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社会创造性活动中去,进而推动社会发展。同时,社会分层也形成了一种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取得较好的社会地位,整个社会则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动力机制,促进社会的的进步。
14如何理解“迟发展效果”?(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研)
答: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为“迟发展效果”。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
①发展中国家一般是在同发达国家的强烈对比中,特别是在与发达国家的种种不平等关系以及屈辱的殖民地历史经历中,感到了自己的落后与贫穷,因而激发和树立了社会现代化的决心和目标,试图使自己的国家也强大和发达起来。这种有目的的社会现代化过程,一般表现为借鉴甚至模仿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存在着借鉴和模仿的可能,因而它们都试图跨越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某些阶段,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赶超”因而成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的一个突出特征。
③为了实现“赶超”的目标,发展中国家一般采用某种程度上的“集中化”和“计划化”,以促进社会现代化过程。因为只有通过某种计划,将国内的资源、有限的财力和生产要素,尽可能有效地组织起来,集中运用于国家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在一个或几个领域中取得突破,启动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当然,这种“集中化”和“计划化”在不同的国家里,特别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里,有很大的差异。
(2)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与“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有一个重要区别,即“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这些国家长期历史发展累积的结果,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般是在前现代社会的基础上,由外部环境引发和带动的,或是受到外来的打击与刺激,或是由外来的殖民主义者引发的。因此,现代化过程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从外部输入种种现代化因素的过程,包括经济模式、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
异质文化和外来模式的引入和接受,会带来许多特殊的效应。
①外来因素,包括现代化因素的输入,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同本国社会原有的传统因素和社会结构发生对抗,引发多种社会问题,甚至导致民族矛盾和冲突。
②基于外部因素引发的现代化过程,会造成社会的急剧变革和发展,使原有社会结构关系解体或重组。因此,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比起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常常表现得更加不稳定,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中断”的情况。造成不稳定的因素:
a.来自传统的社会力量,它们有可能顽固地抵制和反抗现代化过程;
b.来自急于实现社会现代化的社会力量,超出了整个社会所能接受的程度;
c.来自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损害发展中国家的正常稳定发展。
发达国家在物质生活、制度结构、价值观念和消费方面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一方面使这些国家人民产生过高的企望,形成超越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的急迫心理;另一方面,迫使国家和政府采取急功近利的策略。由此,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直至造成政治危机,使得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受挫。
15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的;有人认为,社会工作应该强调的是助人自助。请结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理解。(首都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对于第一种观点的理解: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活动。人们的行动有利己和利他之分。社会工作以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为出发点,是利他的而非出于利己动机的,虽然通过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但是社会工作以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为专业价值观,是利他主义精神的体现,利他主义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
对于第二种观点的理解: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解决个人生活困难、增进个人幸福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潜能是人们所具有的、尚未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相信人们都有一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去回应他遇到的困难,而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这些能力、强化这些能力,使服务对象在得到帮助时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以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面对生活。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和目标。
16请运用认知行为理论简单解释青少年的偏差行为。(首都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认知行为理论借用社会学习理论的前置事件、目标行为和结果三个要素来认识和改变人的行为。前置事件,是指环境中出现在目标行为之前的事件或其他相关行为;目标行为,是指不想要的或问题行为,或即将予以改变的行为;结果,则是指在发出行为之后所导致的相关行为和事件。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
按照认知行为理论,青少年出现偏差行为的原因在于:自我效能不足或原来自动化思考形成的错误想法和错误决定,对外在环境事件的认知和解读产生扭曲,以至无法发展正向的行为和正常运作功能的情绪。
17请从社会工作过程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评估具有哪些特点。(首都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工作帮助社会系统与个人提升社会功能,解决或预防问题的产生,都需要经过一个结构化的操作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达到改变的目的,因此,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从社会工作过程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评估具有以下特点:
(1)评估的方向是由社会工作者所采用的理论架构来决定的,同时也受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影响。理论架构不同,评估的切人点也会不同。社会工作者要明白各种理论框架都有长短,要注意综合运用。
(2)评估是一个动态、持续和有焦点的过程。所谓动态是说评估要根据改变过程的进度不断进行,它贯穿于整个助人过程之中,因此说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随时调整工作的步调与目标。评估也是有针对性的,要有具体的焦点,一次针对一个问题,这样比较有成效。
(3)评估是一个工作者与案主一同参与的过程。工作者要与案主一起发掘问题、了解问题的成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因为只有案主最了解自己及处境。在共同参与中,工作者启发案主的潜能,会起到促进成长的作用。
(4)评估是一个分析与行动并重的过程。评估的过程需要运用知识去分析案主的处境,进行抽象的思考,同时要与实际环境接触,不断修正你的判断,达到正确评估的目的。换句话说,评估的进行必须动脑又动手。
18简述戈夫曼的“印象管理”概念。(首都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戈夫曼(E.Goffman)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他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事实上,印象整饰并非互动行为的全部,不少时候人们会表现真实的自我。
19简述沃勒斯坦(lmmanuel Wallerstein)“世界体系”理论。(首都经贸大学2014年研)
答:“世界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沃勒斯坦在批判继承“依附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基本思想:
(1)整个世界是一个以经济为实体、以世界性区域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它有着自己的整体运行规律。
(2)在“世界体系”中,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地位不同而分属于“核心”“半边缘”和“边缘”。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3)发展,就是改变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从边缘位置向半边缘位置或从半边缘位置向核心位置升迁。因此,发展的目标是相对的、变动不居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但这种发展要受到世界体系整体结构的制约。因为核心位置总是有限的,多数国家或地区只能处于边缘或半边缘的位置,而新的核心国家的出现必然伴随着老牌核心国家或地区的衰落,所有的国家或地区同时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个别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虽然可以改变,但由核心-半边缘-边缘三个层次构成的整个世界体系的结构却无法改变。
“世界体系理论”综合了重视内部因素的“现代化理论”与重视外部环境因素的“依附理论”两者的合理之处,因而具有更高程度的合理性。“世界体系理论”既看到了阻碍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的不利因素,又指出了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发展起来的可能性,因而能够较好地解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0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有哪些?(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包括: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价值准则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为有困难的人群提供服务并促进社会公正,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应该以助人为目的,而不是在助人过程中牟取私利。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
(2)从事社会福利服务
社会工作者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其职业或社会生活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偶尔为之。服务是这种职业活动的本质,这与以控制和管理服务对象的行为有本质区别,社会工作者不是靠权力控制和支配他人的行政官僚。
(3)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工作不是靠个人经验,而是更多地使用作为普遍经验的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经过无数次的实践被证明是有效的。
(4)在一定的组织框架内开展活动
社会工作是一种现代职业,需要一定的专业规范和组织约束。一般地,社会工作者要在某种社会服务机构或社会行政部门工作,即使独立工作也应该受专业组织监督。
21小组工作包含哪些发展阶段?(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小组工作是一个由不同阶段而组成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可将小组工作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中期转折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
(1)准备阶段
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必须精心遴选小组组员,了解他们的问题所在及真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主要的工作任务包括:
①组员的招募及遴选;
②确定工作目标;
③制定工作计划;
④申报并协调资源;
⑤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⑥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2)开始阶段
这一阶段是小组组员之间、社会工作者与小组组员之间关系建构的阶段,是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也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小组工作的重点,在于帮助小组组员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因此,社会工作者应重点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①协助小组组员彼此认识以消除陌生感;
②帮助小组组员澄清对小组的期望,提高他们对小组目标的认识;
③讨论保密原则和建立契约;
④制定小组规范;
⑤塑造信任的小组气氛;
⑥形成相对稳定的小组关系结构。
(3)中期转折阶段
中期转折阶段是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利竞争开始的时期。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
社会工作者在转折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处理小组冲突,包括:
①处理抗拒行为;
②协调和处理冲突;
③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④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⑤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4)后期成熟阶段
在后期成熟阶段,小组的关系结构稳定,小组活动运作状态良好,组员之间更愿意了解和被了解,更愿意接纳他人,更愿意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肯定,提出的建议或计划也更加现实。在小组工作的后期即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协助组员解决问题:
①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
②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③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
④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5)结束阶段
小组的结束阶段,是小组的完结期,已达到预期目标,也是小组历程的最后阶段。
在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好组员的离别情绪,帮助组员保持他们获得的小组经验。
①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②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③做好小组评估工作。
22社区工作有哪些模式?(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美国学者罗斯曼将社区工作模式分为:地区发展、社会策划和社区照顾三个实施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
①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
地区发展模式是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分析问题、发挥其自主性的工作过程,目的是提高他们及地区团体对社区的认同,鼓励他们通过自助和互助解决社区问题。
②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
地区发展模式的基本假设,括如下几个方面:
a.为社区居民应该愿意参与社区事务;
b.为社区问题的主要成因是缺乏沟通和合作,所以如果能通过发动居民参与,改善沟通和加强合作,社区问题就能够获得解决,同时也相信社区自身有解决社区问题的力量;
c.为社区是应当也可以实现和谐,社区内不同人群的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有共同利益的,社区本身有潜力和资源解决社区问题。
③特点
a.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社区工作者常以共同性问题为契机,推动大多数居民参与。
b.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c.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d.重视居民的参与。
④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a.推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社区工作者一般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的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如文艺演出、老人书画比赛、青少年兴趣小组等)让居民互相熟悉、交往沟通,并让部分有积极性的社区成员承担一些任务,或参与活动的策划与管理,增强居民处理事务的能力和责任感。
b.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社区工作者一般会组织多元化的活动鼓励居民参与,推动建立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工作者也会建立基层联络网,加强邻里间的沟通,实现邻里关系的改善。
c.社区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或陌生方面的问题,并培养居民骨干。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绘制社区地图、印发宣传单等方式,为居民提供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料,告知居民社区资源的分布。另外,社区工作者也会通过开办一些课程,告诉居民如何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生活。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促使居民认识社区、归属社区、关心社区的目的。
d.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在服务提供方面,社区工作者根据社区的需要,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或教育活动;发动社区资源,开展互助形式服务;对于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居民,也提供转介服务。
e.社区参与。主要解决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如环境和设施问题等。社区工作者一般会通过动员居民集体参与来解决问题,还会建立居民关注问题小组来促进社区力量的系统化。另外,当居民抱怨政府对社区的共同问题应对不力时,社区工作者要提供一些建设性途径让居民表达意见,反映民意,建立政府与居民的联系及沟通,促进甄相了解,同时也要求居民不仅仅表达不满,更重要的是提出改善的建议和方法。
⑤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使能者。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与实现。
b.教育者。社区工作者通过开展培训,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培养居民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c.中介者。协调各方面的社区团体和个人,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调动社区资源,改善社区的问题。
⑥地区发展模式的评价
a.优点
第一,好的社区气氛。地区发展模式注重和谐工作手法,强调居民和团体间的团结、合作、互助,因此可以营造互相关怀的社区气氛。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社区网络(如社会交往小组、娱乐小组、兴趣小组等),联结社区内居民,使他们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减少社区疏离。
第二,提高居民的能力。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区自助自决的目标,可以使居民自己决定及推行切合本社区需要的工作,从而更能有效地满足居民的需要。另外,居民通过自助参与的过程,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够提高其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有助于提升居民自我的信心。
第三,推进社区民主。地区发展模式注重沟通与合作,成为积极推动参与式民主的刺激因素。社区通过居民和组织参与培养了寻求共识与协调的民主意识。
第四,切合中国文化传统。地区发展模式的目标和所运用的手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较多相融之处,如中国人爱面子、不喜欢对抗。所以,该模式较为适合在我国城乡社区施行,可以有效地达到推动社区自助和解决社区问题的目标。
b.缺点
第一,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产生的社区问题;
第二,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
第三,民主参与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
(2)社区策划模式
①社区策划模式的含义
社会策划模式是依靠专家的意见和知识,通过理性、客观和系统化的分析,处理社区问题的过程。
②社区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
a.社会策划模式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要达到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即专门的计划者通过技术的运作,导致复杂的社区变迁。计划者设计各种计划与政策,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加以执行,将各种服务输送给有需要的人群。
b.社会策划模式崇尚理性的力量。“理性”,指在做出选择与决定时,有清晰的目标和假设,运用连贯一致的决策标准,系统而详尽地考虑事实,以客观的理由及逻辑去分析各个可行的方案并估量其后果,最终做出理想的决定。
c.社会策划模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即承认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客观地应付复杂的社会问题,所以,渐进式的策划。这种模式正视资源、权力、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承认政治因素随时可能影响那些清晰并有长远目标的计划。
③社区策划模式的特点
a.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在社会策划模式中,任务目标是解决实质性的社区问题,过程目标是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系统分配时间和动员资源。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以解决实质性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取向。
b.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一方面强调过程的理性化,包括工作中设定清晰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设计可行性方案,预估方案的收益与代价,比较和选择代价最低、效果和效率最佳的方案实施。另一方面强调技巧的科学化,特别是运用科学方法,包括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处理和分析资料,来协助做出决定。
c.注重自上而下的改变。社区工作者扮演着专家的角色,运用知识、科学的决策能力及其权威,推动及策划改变。社会策划的过程主要是收集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发生原因,并用理性的态度决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社区工作者在收集资料、分析事实、决定方案、采取行动等过程中居于主要位置。
d.指向社区未来变化。社会策划是通过分析当前和过去的资料,预测将会发生的事情,并设计应付的对策,其目的是尽量降低社区未来变化的不稳定性。
④社区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a.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b.分析环境和形势;
c.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d.界定和分析问题;
e.确定需要;
f.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g.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
h.测试方案;
i.执行方案;
j.评估结果。
⑤社区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技术专家。包括收集社区资料,进行社区分析及社区诊断,进行社会调查、资讯提供、组织运作及评估等。
b.方案实施者。社会工作者执行有关方案,与有关机构、团体保持良好关系以利于方案的推动。
⑥社区策划模式的评价
a.优点
第一,保证服务质量。因为事先已经考虑清楚如何解决社区问题,加之社会工作者又拥有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所以,以保证其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
第二,较有效率。社会策划模式比较注意专家的作用,因而使决策和行动都可以有更高的效率。除非遇到反对组织,一般而言可以保证服务能较快满足民众的需要。
b.缺点
第一,居民参与率低。首先,在服务目标方面,常常由社会工作者来确定什么是民众的需要,可能未真正代表民众的心声;其次,由于在决策过程中缺少民众的参与,可能导致民众对计划本身缺乏兴趣和投入。
第二,服务对象对所提供的服务的依赖性上升,可能导致被动民众群体的出现。
(3)社区照顾模式
①社区照顾模式的含义
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提供支援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生活的活动。
②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a.协助服务对象正常地融入社区;
b.强调社区责任;
c.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
d.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③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a.在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放在社区内开展的服务,即指有需要及依赖外来照顾的弱势人士,在社区的小型服务机构或住所中获得专业人员的照顾。“在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将照顾者放回社区内进行照顾,使他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
b.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由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动员社区内的资源,发动在社区内的亲戚朋友和居民协助提供照顾。
c.为社区照顾
要成功地进行社区照顾,单靠社区及家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为了不使这些照顾者被“耗尽”,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才能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这些社区服务包括日间医院、日间护理中心、家务助理、康复护士、多元化的老人社区服务中心、暂托服务、关怀访问及定期的电话慰问等。
④社区照顾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治疗者。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也开展家庭治疗和小组治疗。
b.辅导者和教育者。为照顾者提供辅导服务,为照顾者小组提供训练课程,辅导有关的照顾技巧。
c.经纪人。为服务对象寻找有关的服务,如为弱智儿童寻找特殊学校,协助其接受文化教育;为照顾者小组的活动寻找社区资源,例如活动场地;推动照顾者协助服务机构推行服务;向照顾者小组提供经费或社区资源的资料和申请渠道等。
d.倡议者。为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倡议和争取合适的服务;替照顾者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和争取改善措施;通过教育和培训,鼓励照顾者自主争取权益。
e.顾问。就服务对象的情况向有关服务机构提供意见,例如,特殊教育学校介绍弱智儿童的情况并提出服务建议;为照顾者小组提供支援,提供活动及发展方向上的意见。
⑤社区照顾模式的评价
a.优点
第一,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社区照顾注重社区内个人及家庭困难的解决,强调在社区内建立一个由社区居民组成的支援系统和网络,发挥照顾的功能,增强人性化的关怀,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
第二,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社区照顾鼓励社区居民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服务对象加以关心和接纳,号召社区成员参与服务,为有需要的人士编织一个社区互助网络。这些由邻里和社区人士组成的互助网络有助于建立一个关怀互助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发展。
第三,倡导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在社区照顾”体现了服务策略的改变,即通过服务的非院舍化及支援性服务的加强,使被照顾者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中生活;“由社区照顾”则突出了服务资源的综合运用,即发动被照顾者的亲朋好友及邻居等提供协助照顾,建立一个关怀性社区。
b.缺点
第一,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与角色问题;
第二,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
第三,激励机制问题。社区照顾显然是把传统责任和利他精神作为照顾行为的道德基础。然而当我们肯定道德承担和约束力量的同时,必须承认道德的承担是有限度的。当家庭、社区网络不可能对被照顾者负起长期责任时,最后会伤害被照顾者的利益。
第四,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社区照顾的范围内,照顾者不再局限于受聘于政府或服务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而是尽量鼓励服务对象的亲人、邻居或志愿者提供照顾服务。在遇到较复杂的照顾任务时,服务质量可能难以保证。
第五,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社会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人士,如残疾人士、精神病患者往往存有很深的偏见和歧视,有的甚至采取激烈的行动反对在社区内设立有关的服务设施,这实际上反映了社区居民对特殊困难群体境况的不理解,也缺乏一份关怀和体谅的态度去接纳他们。
23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具备哪些功能?(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具有三大功能,即行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支持的功能。社会工作实习督导功能的充分发挥是保证实习学生能够有效学习并获得专业知识、能力与专业自我成长的核心条件。
(1)行政的功能
行政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工作计划和分配;工作教授、协调与沟通;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
(2)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
具体内容包括: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3)支持的功能
支持的功能,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感,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工作内容主要面向: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各种情绪,增强被督导者的自我功能;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情绪和士气,并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24简述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信仰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西方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这些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产生于新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由此,新教伦理、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深厚基础。
(1)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信徒可以不必经过牧师和教会组织来建立与上帝的关系,他们可以直接与上帝对话,直接接受上帝的指示。新教的这一信仰破除了宗教的等级制度,在神学领域里树立起个人的权威。这无疑会在世俗领域中产生同样的思想解放作用,诱发自由、民主、自立观念的产生。它包含以下基本假设:
①人要为他们自己的成功或失败负责;
②人性基本上是罪恶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一种意志行动来克服;
③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艰苦工作实现物质繁荣;
④社会的主要目的是维持使物质繁荣成为可能的法律和秩序;
⑤不成功或越轨的人不应受到帮助,虽然应该做出有限度的努力,以便恢复或激发这些失意者为了他们自己更加努力工作;
⑥对变迁的主要激励是在经济或物质方面发现奖赏和惩罚。
(2)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概括起来,有如下组成部分:
①哲学上的人本主义,它是以人为本位的,而不是以神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为本位;
②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是自由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
③政治上的民主主义,是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础;
④伦理上的人道主义,承认人与生俱来的一切权利,包括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公民等方面的全部权利。
(3)社会福利观念
社会福利观念是社会工作价值的灵魂。产生于宗教、社会改革和福利运动的社会福利观念反映了对人的关怀,人和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实观点,是社会工作价值变化的向标。
社会福利具有其描述定义和功能定义。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分为两个范畴:第一,作为非市场经济让渡的社会福利,它以免费的方式向需要者提供食物和服务;第二,作为满足基本需要服务的社会福利。人的基本需要不仅是身体上的和物质上的,而且包括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增强。因此,社会福利服务从直接的关照扩大到社会化、娱乐、法律咨询等诸方面,为人的现实生活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25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工作主要是通过影响服务对象和解决社会问题发挥其功能:
(1)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①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由于社会变迁、家庭或个人原因,有些人可能会一时或较长时间地陷入困境,从而难以正常地进行生活。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以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
②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是帮助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及广大民众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职业。在分析这些困难和问题的成因时,社会工作者既重视服务对象个人方面的原因,也重视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工作分析问题时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之中”,认为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
(2)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制度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而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
①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是具体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活动,对有困难人群问题的解决不但可以给他们以实际的帮助,而且会有助于社会稳定。社会工作通过提供服务而间接地起到社会管理的功能。
②促进社会和谐。在向现代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原来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被打破,人们之间良好的共同体关系受到伤害,利益竞争和社会排斥使人们相互隔离,并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并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社会工作以人为本,积极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这不但可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具体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26简述儿童社会工作内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儿童社会工作,是指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从内涵上来讲,包含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1)儿童社会工作是面向儿童的工作,即是一种面向所有儿童的工作。虽然处于特别困难境地的儿童,如残疾、被遗弃及适应困难等儿童一般会成为工作的重点,但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所有儿童。
(2)儿童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激发儿童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地发展。儿童社会工作通过对贫苦无依儿童的收容教养、对儿童生活环境的改善、对儿童权益和身心的保护以及面向儿童的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增强儿童的幸福与快乐。
(3)儿童社会工作需要运用专业手段,辅之以非专业手段,需要专业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的结合。儿童的成长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儿童的卫生、保健、教育、抚养以及权益保护等几方面的工作,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去进行,需要有一批区别于医生、教师的懂得儿童成长规律的社会工作者。另一方面,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很多内容,如儿童福利设施的建立、儿童成长环境的净化等,又需要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有更多的人参与。因此,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全面而广泛的社会工作:既包括补救性的工作,如对不适儿童的治疗,又包括预防性的工作,如亲子教育;既有局部性的工作,如对福利院、育婴院的建设,又有全局性的工作,如综合育人环境的治理。
27简述我国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我国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社会福利服务、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五个方面。
(1)社会福利服务
①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事业,是指政府和社会对特定的社会福利对象提供的、旨在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求的供养性社会福利服务,主要包括由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和精神病院以及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等。
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国家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主要收养城市中的“三无”人员,包括以下内容:
a.对老人以养为主,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适当开展一些文娱活动和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以丰富生活内容,增进身心健康。
b.对学龄儿童是教养结合,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至少要让他们接受中等教育,有培养前途的应该让他们深造。
c.对婴幼儿以保育为主,使他们健康成长;对智力健全但肢体残疾的,是养治教结合,尽可能给予矫治和康复;对智力发育不健全的,要尽可能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d.对精神病人是养治结合,通过药物治疗和适当参加劳动和文娱、教育活动,进行综合治疗。
②社会福利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是指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提供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福利企业可从事工业、商业或服务业等方面的生产经营并享受税收优待。根据现行政策法规,城镇中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可通过在社会福利企业就业获取劳动收入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并参与社会。政府对社会福利企业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政策。
③城市社区服务
城市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城市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的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社会福利服务。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提出了“社会福利社会办”的新思路以来,城市社区组织成了提供社会福利服务的又一个中坚力量。社区服务主要依靠基层社区的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
(2)救灾救济
①救灾
救灾是为帮助灾民脱离灾难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克服灾后生活和生产困难而提供的社会援助。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
②五保
五保,是指由农村社区(集体)负责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援助,即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保教)”,简称“五保”。民政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主要是对五保供养所需经费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并大力发展农村敬老院,实行集体供养,政府给予必要的支持。
③扶贫
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旨在使其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援助。民政部门的扶贫有几个方面:
a.资金扶持。根据政府与扶贫对象双方议定的扶贫项目,给予资金扶持。
b.政策和思想扶持。放宽政策,实行优惠,如税收减免;同时,在思想上帮助扶贫对象树立脱贫的信心。
c.科技和信息扶持。提供市场信息,帮助扶贫对象选好选准扶贫项目;提供科技服务,帮助扶贫对象尽快掌握一种生产技术,使扶贫项目尽快产生经济效益。
d.相应的配套措施有:组织扶贫经济实体,建立干部包户扶贫责任制,资金由无偿扶持改为有偿扶持,建立扶贫周转基金,多渠道扩大扶贫资金来源等。
④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拨款,依法对特定的社会救助对象按规定向他们提供的社会援助。中国的社会救济分为定期定量救济和临时救济两种。享受定期定量救济的对象主要有三种人:城镇中的“三无”人员和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的需要特别给予救济的人员。城市实行低保制度之后,完全取代了定期定量救济;在农村,一部分没有建立低保制度的地区还在对困难户实行定期定量救济。
(3)优抚安置
优抚和安置是政府和社会对现役和退伍军人及其亲属提供现金援助和社会服务的特殊社会保障,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传统的特殊保障制度。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收安置以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六个方面。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激烈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迁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一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贫困问题即是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针对这个问题,1994年第四次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了“对城市社会救济对象逐步实行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济的改革目标”。目前,全国所有城市都已建立了这项制度,并实行了应保尽保。近几年来,中央财政对于城市低保资金的投入连年翻番,地方财政投入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5)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
2003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原有的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关爱性的社会救助管理,体现了政府对于解决社会困难群众生活问题所采取的工作职能和方法的转变。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一些地区还新设立了救助管理站。
全国大部分省市制定了统一的救助工作制度规范,形成了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救助管理工作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共同协商解决流落在街头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
为了方便城市生活无依的流浪乞讨人员求助,一些城市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街头救助,尝试设立街头全天候救助点和“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按特点区分,一些救助站同时设立了少年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改变了原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与救助管理站合一的体制,针对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强化特殊教育功能。
28试比较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撤离理论与活动理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会撤离理论与活动理论可从理论观点、理论主张和社会工作者的对该理论所持有的态度进行相应地对比:
(1)社会撤离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观点:超过一定年龄,人的能力会不可避免地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能力的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地脱离社会。
②主张:老年人减少他们的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关注内心的生命体验,这会使老年人过上一种平静而令人满意的晚年生活。而且,老年人主动地撤离社会,能使社会权力井然有序地实现交接,社会也不会因老年人的死亡而功能受损。老年人从社会主流生活中的撤离,无论这一过程是因老年人自愿还是由社会起动,对社会和个人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③社会工作者对该理论的态度:尽管社会撤离理论不乏其合理之处,但其理论前提(假设所有老年人都愿意脱离社会)是不成立的,也被大多数社会工作者所反对。
(2)活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观点:活动理论与社会撤离理论的基本观点正好相反,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
②主张: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这与社会撤离理论发动老人减少活动水平、减少与人交往、主动撤离社会的主张是截然不同的。
③社会工作者的理论态度:活动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为大多数老年社会工作者所肯定。在老年社会工作者看来,社会不仅在态度上应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应努力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条件。社会工作者对该理论所持有的态度也是明显不同于社会撤离理论的。
29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模式。(华中师大2016年研)
答: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模式包括:
(1)成长与发展模式
①主要特点。采用大量的个别化教学,重视与强调学生的感觉、情绪及心理需要,帮助学生发展专业自我及自我意识,启发学生的自我觉悟与思考。在这里督导是一种催化剂。
②指导思想。主要是采用治疗学的理论,认为专业表现取决于个人的成长。因此,它强调心理学的理论,看重学生成长的过程。
(2)学徒模式
①主要特点。督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紧密的师徒关系,因此,非常强调良好的督导关系。这种学徒式的学习是非结构化的,它是一种全面的、综合的学习方式。
②指导思想。认为学习是一种“干中学”,好的实务来自于不断重复的学习,在干中不断提高。这种理论基于行为理论,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
(3)结构化学习模式
①主要特点。结构化学习模式是一个详细计划好的学习过程,它强调学习开始前有一个课程计划,按部就班,一个课程一种内容,一步步学习。教学方法也是系统化的,强调运用多种不同方法及不同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尤其注重模拟教学法。这种模式的学习事先制定有标准的评估方式。团队教学也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色。
②指导思想。认为直接的观察对于学习的效果有重要影响。而且这种模式的设计基于成人学习理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给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模式是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
(4)管理模式
①主要特点。管理模式是按计划的工作任务进行督导,即是否能完成工作任务是督导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模式是以技术为本的。因此督导是“问题—解决”取向,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此模式强调以机构的政策作为实习好坏的唯一仲裁标准。
②指导思想。认为学习是“干中学”。案主是至高无上的,一切服务都要以案主为中心,保护案主利益。所以,学习如何在机构政策规定下为案主提供服务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模式下,实习者的行动应是计划规定的行为。这种模式看重工作的结果。
30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有哪些层次?(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拟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即社会价值、专业价值、专业伦理和操作守则。
(1)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整个大社会所崇尚的基本价值,它们是由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所决定的,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这八个方面可以成为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
(2)专业价值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国际的普遍性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应包括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和尊敬人。具体内容包括:
①敬业
敬业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和实践的根本态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基础。敬业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社会工作专业的敬业,不仅涉及该专业的性质、信誉和科学精神,而且涉及社会工作者对工作、案主、机构和社会的关系原则。有了敬业精神,社会工作的其他专业价值就会由此衍生出来。
②接纳
接纳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之一,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接受、相信和尊重。接纳不仅拒绝判断,而且积极地追求理解。作为一个积极的动词,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接纳在实践中有时是困难的。英国社会工作教育中央指导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指出,接纳“也许是付诸实践的最困难的社会工作原则之一,并且它是引起最痛苦的道德围绕的一个原则”。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③自决
自决即自我决定。在社会工作中,自决更多的是针对社会工作者而言的。由于其地位关系,社会工作者很容易发生替案主决定的错误。自决就是提醒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力。当事人的自决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当事人绝对清醒,有自决的意志和能力;第二,自决的方向和后果对当事人绝对无害。在这两个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自决权,就是尊重当事人的自由人权。不具备上述两个前提条件,社会工作者则要为当事人负起一定的责任,即在表面上违背自决原则。
④个别化
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
第一,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确定当事人之间的不同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
第二,在生活(包括饮食起居)、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
第三,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⑤尊敬人
在社会工作文献中,“尊敬人”有时被当作社会的高级价值,有时被当作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作为社会的高级价值,它认为在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更宝贵和值得崇尚的了,每一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工作的三种价值,即个别化、自决和接纳都是和尊敬人有关的,事实上它们是从尊敬人这个基本价值推导出来的。
(3)专业伦理
专业伦理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它们是受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决定的。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规定的社会工作的伦理法典包括六个层面的内容,对于这些具体的专业伦理法典,中国社会工作者可以参考使用。
①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
第一,适当性。社会工作者应该维持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在能力和身份上的高标准。
第二,能力和专业发展。社会工作者努力争取和保持在专业实践和专业表现中的精通地位。
第三,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把服务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首要义务。
第四,诚实。社会工作者应该按照专业诚实的最高标准行动。
第五,学问和研究。从事学习和研究的社会工作者应该由学者质询的惯例来指导。
②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
第一,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责任是对当事人负责。
第二,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社会工作者应该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权利。
第三,秘密和隐私。社会工作者应该尊重当事人的隐私,并且要保守在专业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信息和秘密。
第四,费用。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是公平的、合理的、考虑周到的和相称的。
③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第一,尊重、公平和礼貌。社会工作者应该以尊重、礼貌、公平和充分信任的方式来对待同事。
第二,处理同事的当事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处理同事的当事人。
④社会工作者对雇主和雇用组织的伦理责任
对雇用组织的承诺。社会工作者应该遵守对雇用组织做出的承诺。
⑤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第一,维持专业正直。社会工作者应该坚持和推进这个专业的价值、伦理、知识和使命。
第二,社区服务。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这个专业在使一般大众接受社区服务方面更加方便和可行。
第三,发展知识。社会工作者应该承担起在专业实践中鉴定、发展和完全使用知识的责任。
⑥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促进普遍福利。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的普遍福利的增长。
(4)操作守则
操作守则是在更微观层面上的社会工作价值,是在各个层面上的价值理念的具体应用,表现为社会工作的各种原则和技术。在这个层面上,操作守则更多地体现为价值、知识和技术的统一。
31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有哪些?(湘潭大学2017年研;河北大学2011年研)
答:专业伦理一般又称为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或准则。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者实践活动的指引。由于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存在着不明确或无法明确之处,以及消极义务与积极义务并存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实践活动中通常会遭遇到伦理困境。
(1)这种伦理困境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类:
①目标冲突导致的困境。社会工作最基本的目标在于协助有需要者,并对社会问题予以关注及采取行动。这意味着社会工作同时将关注个人福利和社会问题作为目标。由此可能造成的伦理困境是: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发生冲突、个案工作与社会运动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
②忠诚冲突导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要同时忠诚于案主、雇主、社会机构、职业及社会整体,这些忠诚有时相互冲突。如案主往往相对软弱,依赖社会工作者争取利益;社会工作者相对于机构来说也是软弱的,机构掌握着工作者的工作机会。当案主和机构的利益与要求发生矛盾时,社会工作者应当首先忠诚于案主还是机构。
③责任冲突导致的困境。洛温伯格和多尔戈夫指出,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产生于社会工作者已接受的两个矛盾职责:a.当案主提出确保或增进个人福利的要求时,社会工作者有提供专业帮助的职责;b.不干涉案主自由的职责。既要求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帮助案主,又要求充分尊重案主自决权。当案主自由选择从专业角度来看不利于案主时,或者为了案主福利而须牺牲其自由时,社会工作者应当运用专业知识去干预案主的自我决定吗?
④角色冲突导致的困境。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角色冲突表现在两个层面:a.社会工作者承担多种角色,而每种角色有不同义务。同一社会工作者的时间精力有限,究竟先履行哪项义务呢?b.同一社会工作者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遇到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他们就处于困境中。
⑤利益冲突导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往往影响到不同人和群体的利益,这些利益都是社会工作者须考虑和顾及的,但又往往不能两全。为了保护案主,工作者可能牺牲自己利益;为了保护这个案主,可能牺牲其他案主利益;为了增加案主福利,可能要呼吁社会制度的迁就;为了保持职业的纯洁,工作者可能告发同事的不道德行为。如此的复杂情况需要社会工作者裁决,应当优先考虑谁的利益。
(2)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也可归为“决策困境”和“结构困境”两种。
①决策困境
a.保密的程度与情况。如,案主告诉工作者“他决定伤害某人以发泄心中愤恨”,工作者就可能陷于“保密”则伤及某人安全、“泄密”则伤及案主信赖的两难。
b.自决的权利与尊重。案主自决涉及“尊重个人”,即视“自决”为案主个人之权利;同时涉及“发展个人”,即视自决为案主有权选择的过程,而形成“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之争论。如果坚持案主自由不容干涉,工作者应持“不判断”的态度;如果坚持案主有待协助,工作者应可为案主提供有利之目标。
c.自由意志与环境。个人行为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或出于环境影响,是哲学上讨论伦理价值中分辨善恶与争论人性的焦点。这常对于工作者协助案主的处理方式造成不同判断,因而就有了治疗派与改革派的不同理论与利用。当工作者在衡量案主的问题由来时,需要细心地加以判断。主张理性主义者与研究行为主义者又背道而驰。
d.协助的方式与选择。重视过程者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不惜多用资源与时间,但求能发展案主的自助自决能力。重视结果者,以“事”的解决为目标,考虑节约使用资源和时间,但求当前问题的解决。
②结构困境
a.弱势个人与强势社会的冲突。社会工作者经常代表弱势个人与强势团体进行谈判,由于工作者既要维护个人利益,又要维护社会正义,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工作者即陷于两难之境。
b.案主需求与科层制的矛盾。社会工作者多受雇于福利机构,为组织力量所控制,其工作目标常取决于机构的政策而非案主的需求。在科层体制中“一切制度化”与“决策层级化”的压力下,工作者常会发现他自己对案主不是“照顾”而是“控制”、不是“增权”而是“安抚”,他似乎只能考虑行政效率,而无法谈到道德责任。
c.专业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分际。
d.西方经验与本土文化的差异。
32简述社会福利模式。(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社会福利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的理念、政策与实践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性。在社会服务领域,根据各国社会福利发展状况,按照福利分配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当今社会福利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1)普惠主义(universalism)模式
在这种福利模式下,福利分配采取涵盖所有公民的普惠主义原则,其目的主要是消除差别,建立公民之间的完全平等,从而促进社会正义和社会整合。在普惠主义模式下,公众与政党对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认受性比较高。在这种模式下,社会服务惠及所有公民,社会福利服务涵盖所有社会生活领域。
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并不发达,政府在社会服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社会政策的实施为在社会风险中的公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减少了个人因风险和偶然事件造成的贫困与排斥,从而有利于社会平等与正义的实现。
(2)剩余主义福利模式
在剩余主义福利模式下,国家只为公民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等则承担了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公民与政府之间基本实现了一种以就业为基础的福利和以基本社会救助体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契约关系。
在这种福利制度下,政府实行了比较低的所得税政策,鼓励公民积极就业,为企业参与竞争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为了实现基本的社会公平,政府为社会中的弱势人群提供了需要家计调查的社会救助和相关社会服务。在实行剩余主义福利模式的发达国家,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比较发达,专业服务在为弱势人群服务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
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则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它的社会政策路线是“中间道路”,其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公私混合的模式。混合的社会福利模式既强调政府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又积极主张非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社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在福利服务领域实行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福利津贴和社会服务方面,混合的社会福利模式既采用剩余性的福利取向,为最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保护,同时也在一些领域(比如教育)推行普遍主义的社会服务,以确保公民的社会平等。这种混合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强调的是政府和市场在实施社会政策中的双重作用:①保证社会公平;②保证经济本身的效率,并试图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两者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