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世界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1伯罗奔尼撒战争[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研]
答: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崛起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慌。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期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对于双方来说,这场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斯巴达的胜利使其暂时成为全希腊的霸主,但是各邦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激化。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古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极大地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战争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2托勒密王朝[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研]
答: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称托勒密埃及王国,是在马其顿帝国君主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一世所开创的一个王朝,统治埃及和周围地区。托勒密王朝把原马其顿的具有军事民主制遗风的君主制与埃及古老的法老专制统治相结合,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国王把埃及视为个人的私产,他是国家的化身。政治、军事、财务甚至宗教大权都掌握在他一人手中。国王主要依靠马其顿人、希腊人进行统治,高级官员都由王亲国戚及国王亲信充任。希腊-马其顿人上层统治者的高压控制与垄断榨取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抗,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国内的阶级矛盾主要以民族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从公元前3世纪末以后频频发生的埃及人民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为罗马的征服铺平了道路。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亡于罗马的屋大维之手。
3瓦尔那制度[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瓦尔那制度是指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该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典籍规定了四个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主要为掌管宗教文化权的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主要为掌握行政军权的武士阶层,包括“王”在内;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为平民,与婆罗门、刹帝利同属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形成后,个人地位高低决定于他的家庭出身和职业世袭,各种姓之间原则上不得通婚。瓦尔那制度严重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4封土制[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封土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因在法权形态上受到封臣制的极大影响,所以称为封土制,具有等级性及条件性两大特点。土地层层封授,领有土地须以履行封臣各项义务为条件。从生产关系上看,直接领有封土的封建主享有大部分剥削成果,是土地实际的所有者。西欧的封土制在采邑制的基础上形成,它以封建地产的运动为核心,是中世纪西欧封建生产关系在人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高体现形式,对于维护王权、维持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曾起到过积极作用。
5陶片放逐法[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利斯提尼于公元前6世纪末创立。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
6模范国会[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模范国会是1295年英国封建贵族召开的代议机构。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战争经费召集国会。出席国会的除大贵族、教士外,另有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参加,此后国会仿此例经常召开,这次议会被称为模范国会。模范国会创立了英国国会的雏形,是英国国会的真正开端。
7希波战争[华侨大学2018年研]
答:希波战争是指公元前492~449年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的战争。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宣告结束。公元前6世纪晚期,波斯帝国消灭了吕底亚,并趁机威胁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波斯国王向爱奥尼亚诸城邦提出要改民主制为君主制的不合理要求,找借口宣战。公元前494年波斯吞并爱奥尼亚,雅典出兵救援。前492年,波斯以雅典援助起义为由入侵希腊,希波战争爆发。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公元前480~前479年的两次波斯大军入侵期间,波斯均遭到失败而退回亚洲。以后战争仍时断时续,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才结束。希波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欧亚两洲大规模国际战争,这场战争前后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结果是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
8象形文字[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象形文字是公元前5000年中期埃及人发明的文字。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变而来,它由三部分符号组成: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部首符号。这种文字刻在石碑、石柱、墓碑、金属器和木器上或写在神庙墙壁和纸草上。象形文字十分复杂,只有祭司和贵族家的子弟才有条件学习。到中王国时这种文字演变出一种简化体——祭司体(通常由祭司在纸草上书写)。公元前700年前后,从祭司体又演变出了一种世俗体(写在纸草上,主要用于商业和日常生活)。象形文字、祭司体和世俗体一直通用到罗马帝国。
9德拉古立法[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德拉古立法是公元前621年雅典执政官德拉古进行的立法改革。《负债法》的不合理之处加深了广大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此外,贵族操纵司法权,依据习惯法任意解释法律,引发平民不满。公元前621年,德拉古当选为执政官并进行了改革,他将现行习惯法加以整理编纂,颁布了雅典第一部成文法。改革内容为:修改《负债法》;规定只有能够自备武装的人才有公民权;将贵族会议选拔官吏改为公民抽签选举。德拉古立法表面上是民主改革,实际仍是维护贵族利益。
10英诺森三世[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英诺森三世是罗马天主教教皇(1198~1216年在位)。在英诺森三世任教皇时,教皇权势达到顶峰,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教会管理制度。1215年,他主持召开第四次拉特兰宗教会议,确定基督教圣礼为洗礼、坚信礼、婚礼、弥撒、忏悔、圣职授任礼和临终涂油礼七项,要求每个教徒每年至少向神甫忏悔一次,做弥撒一次。从此,西欧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大大规范化。1199年,他曾向各地教会征税,教皇在全西欧范围内的征税权由此开始,教皇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他还曾迫使英王约翰纳贡称臣,干预德国皇位继承,组织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11《黄金诏书》[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黄金诏书》是德皇查理四世于1356年为稳定德国政局、防止教皇干涉皇位选举而发布的诏书。其主要内容是确定皇帝选举法和规定诸侯权限等。在诏书中,查理四世同意七大选侯在1338年大会上提出的“他们所选举的皇帝即使不经过教皇认可也是合法的”的意见,明确规定德国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皇位虚悬时由萨克森公爵和莱茵的宫廷伯爵摄政,教皇不得兼任代理皇帝,诸侯享有的其他一切特权也得到确认,诸侯的独立地位得到完全的肯定。《黄金诏书》的许多内容承认诸侯领地的独立性,有利于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加强统一和集权。《黄金诏书》的颁布清楚地表明德国的历史已经变成诸侯领地独立发展的历史。
12卡迭什之战[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卡迭什之战是古埃及与赫梯争夺叙利亚地区统治权的系列战役之一。公元前1285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率领3500辆战车和近4名万战士,与赫梯国王穆瓦塔里二世争夺赫梯在叙利亚的主要基地和军事要塞——奥伦特河畔的卡迭什。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以缔结和约的形式结束战争。卡迭什战役是古代军事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会战之一,战后缔结的《埃及赫梯和约》是历史上保留至当代的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国际军事条约文书。这场战役也标志着两国正式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
13陶片放逐法[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公元前510年左右创立,约公元前487年左右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但历史事实表明,“陶片放逐法”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病,这个弊病就是依此法做出的判决,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情绪,而公民的情绪常常因受一些政治家的影响而波动不定。因此,公民对官员优劣的判断未必都能深思熟虑,用陶片投票做出的判决也就未必准确。雅典民主政治后期,党派斗争频繁尖锐,一些政客常常以民主为号召,鼓动民众把“陶片放逐法”作为打击政敌的武器。“陶片放逐法”的弊病更加严重地显露出来,越来越失去了维护民主秩序的作用,相反,加剧了无政府主义的泛滥。
14楔形文字[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楔形文字是由苏美尔人于公元前31世纪左右所创的文字,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由于多使用芦苇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刻画,线条笔直形同楔形;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简化和抽象化为音节符号。在两千年间,楔形文字一直是美索不达米亚唯一的文字体系。到公元前500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成了西亚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商业交往媒介。19世纪以来,楔形文字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学科——亚述学。
15“海上民族”[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海上民族”是指青铜时代末期,特别是公元前13世纪入侵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克里特岛和埃及的任何侵略性的航海者集团。从公元前13世纪下半叶起,在上述广大地区内出现了许多古代文化中心迅速衰落以至灭亡的现象,研究证明,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民族”的入侵。“海上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融合的过程,西西里人、撒丁人、色雷斯人等也曾是海上民族的一部分,而后来活跃于世界古代历史舞台上的雅典人、腓尼基人、以色列人、罗马人等亦是海上民族各部落集团在迁移并相互融合后产生的。
16“轴心时代”[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轴心时代”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的,即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轴心时代”既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思维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应成为研究轴心时代的一个崭新视角或方法。轴心时代假说同马克斯·韦伯有关西方现代社会起源的研究存在着内在联系,故自20世纪60年代后它引起了西方社会学家的广泛注意。
17“奥古斯都”[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奥古斯都”原意为“神圣的”“高贵的”,是罗马元老院赐予屋大维的称号,有至高无上之意。奥古斯都常指第一位罗马帝国皇帝、元首政制的创始人屋大维,但也同样可以用作所有罗马皇帝的头衔。屋大维作为后三头同盟之一,其所采取的一系列顺乎形势的内外政策开创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为罗马帝国初期的繁荣打下基础。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这使得“奥古斯都”带有了宗教与神学式的意味。
18“圣像破坏运动”[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圣像破坏运动”在世界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其中以8~9世纪与16世纪的圣像破坏运动最为著名。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而1566年的“破坏圣像运动”是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最终尼德兰北部推翻西班牙的统治,迎来了独立。
19高句丽[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大多数的史籍认为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或1世纪中期,“高句丽”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出现在《汉书》中的年份是公元前113年。朝鲜前三国时代,高句丽扩张到汉江流域;公元224年,高句丽都城被曹魏摧毁,高句丽王逃往沃沮;在朝鲜三国时代,高句丽与新罗、百济处于军事对峙状态;公元5世纪末,高句丽好太王统治时,高句丽进入鼎盛时期。后因内部纠纷逐渐衰落,但在与隋唐的战争中不落下风,最终在唐与新罗联合攻击下于公元7世纪中期覆亡。
20武士团[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武士团是日本平安时代地方豪族和名主在同族内以血缘关系结成的团体。地方豪族是土地所有者,名主拥有政治实力,他们为了对抗国司,维护自身利益,将团体武装化,于平安中期后初步形成武士团。
21朱熹[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字元晦,又字中晦,谥文,世称朱文公。他是儒学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他提倡义理之学,总结了宋代理学思想,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并提;他提出“理气论”,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理是事物的规律和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他与同时代心学大师陆九渊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举行辩论会,史称“鹅湖之会”。“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也受到尊崇,成为幕藩体制的官学。
22大流士改革[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大流士改革是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为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的专制统治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方面的改革。其具体措施包括:①政治上,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②军事上,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各军区军事长官由国王任命,和行省总督互不相属;③经济上,统一全国铸币制度,④宗教上,对各地原有宗教,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大流士改革客观上也促进帝国内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
23瓦尔那制度[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瓦尔那制度是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的一种等级制度。最初,新来到的雅利安人自称为“雅利安瓦尔那”(雅利安含有“高贵”“富有”的意思,瓦尔那含有“颜色”“品质”的意思),而称当地原居民为“达萨瓦尔那”(达萨含有“雄者”“男人”的意思)。随着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在早期吠陀时代末叶逐渐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分化。到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制度正式形成,即主管宗教祭祀的婆罗门、掌握军事和政治大权的刹帝利、从事农牧业和商业的吠舍、从事低贱职业的首陀罗。
24布匿战争[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于公元前264~前146年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之间共发生三次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在布匿战争中,罗马彻底击败迦太基,夺得西地中海的霸权。
25西周宗法制度[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族家族制度,是西周时期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西周,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西周的宗法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确定了贵族的亲疏、等级、分封和世袭的关系,保证了嫡长子继承王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诸子、诸弟的继承权争端,成为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按照宗法制度,周王是普天之下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称天子;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其他诸子及异性贵族受封为诸侯,成为别宗的“始祖”,于周天子为“小宗”。诸侯国内,分封以此类推。西周宗法制度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国社会。
26《古事记》[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古代史著作,太安麻吕奉敕于元明天皇和铜5年(公元712年)编成,是日本大化改新后效仿中国“官修正史”做法的产物。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按内容分为“本辞”“帝纪”两个项目。内容上至神代,下至推古朝,以天皇为中心。汉字音训并用,体现了日本早期变体汉文的一些特征,富有文学色彩。
27大流士改革[南开大学2013年研]
答:大流士改革是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执政时期实行的旨在巩固波斯帝国并加强其个人专制统治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内容包括:①将全国分为若干行省,设总督治理,负责行政和税收;②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的军区,每个大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各军区长官由国王任命,军事长官和行省总督互不相属;③改革兵制,将军队分为常备兵和战时临时征召两部分,组织由1万波斯人组成的“不死队”;④改革铸币制度,规定帝国中央铸金币,称“大流克”,行省铸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铜币;⑤设立驿站制度,以便于国王的命令和下情上达;⑥对被征服地区原有宗教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⑦工程建设,开通了埃及法老尼科未曾完工的尼罗河与红海之间的运河,在中亚某些地方修建了水库。大流士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巩固波斯人对各被征服地区的统治。在客观上也促进过帝国内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发展。
(二)简答
1佛教在东南亚的早期传播与影响。[福建师范大学2019年研]
答:(1)佛教在东南亚的早期传播
①传入锡兰。锡兰即今斯里兰卡,中国史籍中称为“师子国”。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上座部佛教开始传入锡兰,以锡兰为基地,进而把上座部佛教传到缅甸和暹罗。5、6世纪锡兰的佛教一直很兴盛。
②传入缅甸。大约在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东南部海港与缅甸之间已经通航。锡兰与缅甸的交通也通过印度东南部海港而发展起来。随着商旅往还,锡兰的上座部佛教也传入缅甸,时间约在公元1世纪初。到6世纪时,上座部佛教已在缅甸流行。在6世纪后期,佛教密宗也传入缅甸。
③传入暹罗(即今泰国)。早在公元以前,上座部佛教已经传入暹罗,后来又有婆罗门教和大乘佛教传入暹罗南部。11世纪中叶兴起的缅甸蒲甘王朝,逐渐把势力扩展到暹罗北部和中部,同时将其国教上座部佛教带到暹罗,并得到广泛传播。暹罗北部地区成为上座部佛教中心之一。1300年前后,南传佛教在暹罗人中已颇为盛行。
④传入扶南。柬埔寨在古代称扶南。公元1世纪扶南建立起第一个重要的印度教王朝。5世纪时大乘佛教传入,与印度教并存。6世纪时扶南的大乘佛教得到较大的发展,影响甚巨。9世纪初,吴哥王朝重新统一柬埔寨。吴哥王朝以大乘佛教为国教,成为东南亚的佛教中心,印度教也并行不衰。
⑤传入爪哇。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也是南传佛教的中心之一。地扼海上交通要冲,经济文化比较昌盛。岛上居民主要是爪哇人和印度人,深受印度文化的熏陶,主要信仰婆罗门教。爪哇在5~6世纪时流行佛法,7世纪末在苏门答腊东南部以巴邻旁(巨港)为中心形成室利佛逝王国,首都巨港是当时的佛教中心。该国佛教盛行,大乘与小乘并举,此外也有密宗佛教的传播。
(2)佛教传入东南亚的影响
印度佛教传入之时,正是东南亚最早的国家开始建立之时。因此,佛教文化对东南亚的政治、宗教、文化、艺术、建筑、雕刻、风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加速了东南亚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①政治上,佛教间接向当地贵族介绍了印度的宗教文化、行政制度、治国思想以及法律原则。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统治者为其统治的需要,主动地接受并推行佛教文化作为其巩固统治的工具。
②文字上,梵文的传入,丰富了东南亚语言的词汇,并且由此产生了民族文字,如占婆文、孟高棉文、爪哇文等。
③文化上,促进了东南亚佛教文学盛行,同时佛教建筑、雕刻等艺术形式丰富了东南亚的文化。
2罗马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马略军事改革是指公元前107年盖乌斯·马略当选为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后对罗马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对罗马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内容
①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
马略为了迅速征集军队,取消了财产资格限制,吸收无产者入伍,即以募兵制代替了公民兵制。马略推行募兵制后,士兵除获得薪饷外,还可得到国家提供的武器给养。
②延长服役年限,明确军饷报酬
马略对服役期限也有明确规定,一般认为服役期限延至16年,期满后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作为补偿。
③改革军团组成,统一武器装备
为了加强军团的机动灵活性,马略在军团中推行联队制,统一军队的武器装备。此外,马略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把当时角斗学校训练方法引入军中,以提高士兵的战术技能。经过军事改革和整顿,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大为提高。
(2)影响
①马略军事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次改革冲破旧的城邦制度的传统,改变了罗马以公民兵为基础的军事制度。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使得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安定。
②通过广开兵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解决当时罗马军队出现的问题,符合奴隶主阶级加强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马略依靠改组的军队,于公元前105年胜利结束了朱古达战争。
③这次改革对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导致罗马军队社会成分的变化,使罗马军队由以农民为骨干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产者为主要来源的职业军队。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也改变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即由破产农民要求恢复土地的斗争变为老兵争取份地的斗争,这就在共和后期罗马社会斗争中增添了新的因素。职业军队长期追随和服从自己的统帅,而统帅则笼络收买军队,并利用军队作为争权夺利乃至夺取政权的工具,这样就为后来罗马奴隶主权贵建立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
3西欧封建庄园的构成及特点。[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西欧封建庄园是指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一般而言,封建庄园的剥削方式都以劳役地租为主,庄园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庄园土地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大部分。
(1)构成
①庄园是中世纪时期西欧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形式。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
②庄园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农民份地由分散各地、相互交错的条田组成,耕作时各地条田统一轮流进行。封建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建有仓库、马厩,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的收益全都归封建主所有;而农奴则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生。
③庄园上还有供集体使用的牧场、水塘、森林等。
(2)特点
①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产品很少拿出去卖。
②庄园的地租形态主要是劳役,同时也有少量实物及货币。从12世纪开始,劳役地租改为货币地租已开始流行。封建主把自营地改行租佃制,要求农民直接交纳货币,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③封建主对其领地上的农奴拥有行政和司法权力,这也是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的一大特点。
4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梭伦改革是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进行的宪政改革,其主要内容为: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为四个等级;设立新的政权机构,贵族会议大受限制,新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四百人会议,除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都可当选;制定了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法规。梭伦改革是雅典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为:
(1)政治方面:雅典的贵族政治和债务奴隶制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平民开展武装暴动,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权力,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改革势在必行。
(2)经济方面:尖锐的社会矛盾严重阻碍了雅典社会经济的发展,邻邦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赶上和超过了雅典,打击雅典的海上贸易。
(3)个人方面:梭伦拥有丰富的知识,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领导收回萨拉米斯岛,得到人民拥护。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承担起改革的重任。
综上,雅典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使得梭伦改革成为历史的必然,而梭伦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又使他的改革成为可能。
5古代两河流域的法治文明的主要成果。[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称为两河流域文明,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是指在新月沃土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所发展出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主要由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古代两河流域由许多文明成果构成,其法治文明成果有:
(1)《乌尔纳姆法典》
《乌尔纳姆法典》由乌尔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乌尔纳姆制定,是已知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法典,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残片。基本内容为:不准非法占用他人的田地;不许女奴擅居其女主人的地位和对女主人出言不逊;反对行巫术;对逮住逃奴的人,主人要给予一定报酬等。
(2)《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并颁布的一部法典。该法典是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法典原文刻在一个黑色玄武岩石柱上,石柱上部是浮雕,下部是法典铭文,由序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法典正文共282条,内容广泛,比较全面地反应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社会等级制度、奴隶制度、土地制度、租赁制度、雇佣制度、财产继承制度以及婚姻与家庭制度等。
(3)《赫梯法典》
《赫梯法典》是制定于赫梯古王国时期并在赫梯帝国时期得到扩充的法典,该法典现在看到的有200条。从法典可知当时赫梯王公贵族拥有很多奴隶,奴隶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家务劳动,有的奴隶还放牧牲畜。从法典还可以看出,当时的土地已经可以买卖。法典中有关死罪的量刑在赫梯帝国时期大为减少,惩罚变得较为人道。
6简述公元3~6世纪民族大迁徙对古代世界的冲击和影响。[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1)公元3~6世纪民族大迁徙对古代世界的冲击
①欧洲的民族大迁徙
公元375~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西欧民族为主的诸外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
a.375年春,西欧民族的另一支西哥特人遭到匈人袭击。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的恩准后,以“同盟者”身份渡过多瑙河,移居巴尔干半岛北部的色雷斯,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次年,西哥特人因不堪罗马官吏的压迫,起义反抗。378年8月亚得里亚堡一战,匈人联合西哥特人使罗马军队惨败,皇帝瓦林斯阵亡。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被迫让步,准许西哥特人定居巴尔干半岛。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亡,罗马帝国分裂。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395~410年在位)统率下重起反抗,南下希腊,西进意大利。410年8月24日,阿拉里克联合匈人攻陷罗马。为了占领罗马帝国的粮仓西西里和北非,阿拉里克于27日离开罗马南下,不久在途中死去。西哥特人和匈人遂回师北上,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占高卢西南部。419年西哥特人以图鲁斯为中心建立西哥特王国。
b.继西哥特人之后涌入罗马帝国的是西欧民族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非西欧民族的匈人和阿兰人。406年底,他们在美因茨越过莱茵河,经高卢,于409年秋进入西班牙。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后,苏维汇人被迫退居伊比利亚半岛西北角,建立苏维汇王国。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由盖塞里克(428~477年在位)率领,联合部分匈人于429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439年汪达尔人和阿兰人攻陷迦太基,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随后,汪达尔人又征服西西里西部、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利群岛。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城,大肆焚掠,全城文物毁坏殆尽。
c.紧接着越过莱茵河涌入罗马帝国的是西欧民族中的勃艮第人和法兰克人。约457年,勃艮第人在高卢东南部建立勃艮第王国,定都里昂。486年法兰克人在克洛维(481~511年在位)的统率下,联合匈人在苏瓦松击败罗马军队,占据高卢北部,建立法兰克王国。5世纪中期,匈人在阿提拉率领下,横扫欧洲直达莱茵河,给没落的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6世纪起,法兰克王国西南逐西哥特(507年),东南并勃艮第(534年),占有高卢全境,逐渐成为西欧早期诸王国中力量最强的国家。
d.继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之后,5世纪中叶,西欧民族中的盎格鲁-撒克逊等各部落在匈人的强大压力下横渡北海进入不列颠。在粉碎当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后,占据该岛的东部和南部,建立许多小王国。7世纪初,不列颠岛上的小王国合并为7个王国。
②亚洲的民族大迁徙
亚洲的民族大迁徙,指的是3~5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汉魏之际,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主要有匈奴、羯、鲜卑、氐、羌五支,史称“五胡”。他们从东汉开始不断内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向农耕生活过渡。为了寻求较好的耕地,他们还逐渐向南方农耕世界移徙。魏晋统治者为了利用“胡人”当兵和种地,又往往强制他们迁居内地。至3世纪末,内迁的“胡人”大体分布如下: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人迁至山西南部汾河流域;羯胡是入塞匈奴羌渠的后裔,此时已由西域迁居山西东都武乡一带(西晋上党郡);鲜卑族也分裂为几支,东部鲜卑已迁至辽宁西部地区,西部鲜卑则分布于甘肃、青海;原居青海和甘肃一带的氐族和羌族,部分迁入甘肃东部和陕西境内,部分南下四川。到西晋初年,“胡人”南徙的人数已相当多。内迁的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达40余万。迁入关中的氐、羌族人达50余万,占关中人口的半数。
(2)公元3~6世纪民族大迁徙对古代世界的影响
①历时约2个世纪的西欧民族大迁徙,在当地奴隶、隶农起义的支持下,摧毁了罗马奴隶制帝国,建立了西欧诸封建王国的雏形。这些日耳曼王国虽各具特点,但在本身原始公社制解体和国家产生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罗马帝国生产力的影响,西欧民族封建制度的萌芽与帝国晚期所发生的奴隶制解体相结合,先后确立起新的封建制度,其中以力量最强、存在最久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典型。民族大迁徙的结果导致了西欧古典奴隶制的灭亡和西欧封建社会的开始。
②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建立政权,进行汉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游牧民族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游牧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③不管是西欧的民族大迁徙,还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都对当地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城,大肆焚掠,全城文物毁坏殆尽。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五胡乱华时期,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所统治,在胡人的野蛮残暴的统治下,长期陷于战争,民生经济大受破坏,人口锐减,政治不稳定,战争频繁,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而且造成社会经济的大破坏、大倒退。
7简述古代佛教的产生及其影响。[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1)佛教的产生
①古印度“列国时代”
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是古印度的“早期佛教时代”,由于诸邦林立而无统一国家,又称为“列国时代”。据佛教文献,这一时期的古印度有“十六大国”。北印度落入波斯帝国统治之下,公元前4世纪,波斯帝国灭亡,北印度才摆脱波斯的统治。由于北印度曾是雅利安人的活动中心,这时期却不得不向东转移,恒河流域由此成为古印度的政治中心。
②佛教的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是伽毗罗卫城(在今尼泊尔境内)释迦族首领净饭王的儿子。他自幼就喜欢离群索居并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29岁结婚生子后,抛弃家庭,外出修道。他先后到过吠舍厘城、王舍城,去随那里的修道者学道,但不能感到满足。此后他又修了6年苦行。后来在一次长达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以后,终于认为自己已经得道。这是在他出家修行第七年的事。他被人们尊称为“佛陀”(简称为佛,意为觉者)、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寂默贤者)。
(2)佛教的影响
佛陀80岁逝世(约公元前486年)。佛陀去世以后,佛教继续传播,逐渐至于南亚以外,后来佛教虽在印度不再流传,却成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①佛教的主张
佛陀主张“平等”,从佛陀反对婆罗门教的不平等的主张来看,它的作用是积极的。可是,佛教的平等本质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所起的也只能是一种麻醉人民的消极作用。佛教还禁止收纳负债的人和奴隶出家为僧,因为怕触犯债主和奴隶主的现实权益。这就更可以说明佛教主张的平等是没有实际社会意义的。
②佛教的发展
佛陀所传的教义适应了当时各种姓(尤其是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反对婆罗门种姓特权的要求。佛教反对苦行,并用比较易懂的通俗语言传教。因此,佛教得到了摩揭陀等国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也从各种姓中获得了大批的信徒,很快地就发展成了一个大的宗教。
8简述伯里克利的主要事迹。[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伯里克利(公元前495~前429年)是雅典民主派领袖,公元前461年后,曾执掌雅典政权数十年,他执政时期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伯里克利主要对雅典的民主制度进行了改革:
(1)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执政官候选资格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公民都是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它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即所有公民都能直接参加握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公民大会。
(3)铲除原有氏族贵族势力,剥夺贵族会议一切权力。但这不等于上层奴隶主被赶出政治舞台,实际上雅典国家仍是奴隶主阶级的国家,只不过取消了贵族左右政坛的特权,让工商业奴隶主得到掌权的机会,并将政权向广大公民开放而已。
(4)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甚至五百人会议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皆由国家提供膳费,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经济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生活救济的作用。
伯里克利在主政雅典期间,参与决定雅典的其他重大事务,使得雅典的奴隶制经济、民主政治、海上霸权和古典文化臻于极盛。
9简述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南开大学2014年研]
答:(1)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中古西欧初期王权衰弱,社会秩序混乱,地方豪强互相斗争,战乱不已,盗匪横行。国王和贵族为维持自己的地位,往往蓄养一批武装家丁,由主人供给衣食装备,后来渐改为赐给他们一块土地,以其收入作为服军役的费用。于是,以服军役为条件终身领有土地的“采邑”制度诞生。
墨洛温王朝宫相查理·马特尽量增多自己的封臣,并授给他们土地作为采邑,以后封臣取得采邑渐成惯例。加洛林王朝查理曼进一步推行封臣制度,高级官吏、主教、修院长等也取得采邑,成为国王的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的观念也日益流行,封臣制和采邑制普遍结合,采邑事实上大都成为封臣的世袭财产。
(2)封建制度的特点
①西欧封建主之间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相互负担权利和义务,缔结仪式更为确定和规范;
②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国家权力分散;
③“骑士制度”成为维系封君封臣制度的核心,但这种理想化的制度并未在现实中完美体现。
10雅典民主制度内容、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
①希波战争中,雅典的民主政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元前487年,执政官不再经过选举,而是像五百人会议成员那样抽签产生。到希波战争结束,雅典政治可说是已达到在古代奴隶制条件下最民主的程度。
②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伯里克利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奴隶制民主达到巅峰。
a.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氏族贵族势力则被铲除殆尽,只处理与宗教有关的事务。
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给工资和补贴。
(2)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
雅典民主政治实行直接民主制,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自由发言(无论违法与否),切实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上层奴隶主被赶出政治舞台,雅典国家由公民掌权,将政权向广大公民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工资和补贴不仅为贫苦公民广泛参政提供经济保证,在某种意义上还有生活救济的作用。
(3)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①广大奴隶群众毫无权利可言,被列为专政对象,在经济上受到奴隶主的剥削。
②自由民在民主政治的范围内的影响有限,妇女皆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任何权利。
③雅典对内虽行民主,对外、特别是对提洛同盟的盟邦却是极端专横残暴,毫无民主可言,这使公民权本身变成一种特权,堵塞了雅典在政治上自我扩大之路。
④民主政治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奴隶主上层手中,只是上层分子不再反对平民。
⑤体制上的漏洞: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将军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
综上,雅典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主阶级实行统治的一种手段。
11举例说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历史意义。[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
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在吸收古代东西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以巴格达为中心,往西经开罗和科尔多瓦传播到北非和整个欧洲;往东传到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
①天文学和数学
a.天文学
阿拉伯帝国学者们在印度、波斯和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把天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帝国在巴格达、大马士革、设拉子、开罗和科尔多瓦等地,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其中巴格达天文台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天文台。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星盘仪、观象仪、象限仪(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平纬仪、方位仪等仪器。
花剌子密的《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白塔尼在花剌子密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准确地确定了黄道、黄道斜度及回归年和四季之长。由他编写的《萨比天文表》,先后被译成拉丁文和西班牙文,为欧洲学者所重视。
b.数学
阿拉伯人把阿拉伯数字介绍到欧洲,后来为全世界所采用。花剌子密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阿拉伯数字取代罗马数字和算盘,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②医学
阿拉伯医学家在吸收东西方古代医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拉齐斯发明了外科串线法。据传,拉齐斯的著作多达150余种,其中以《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最为著名。阿维森纳,被誉为“医中之王”,他的名著《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
③文学和艺术
a.文学
阿拉伯人爱好诗歌,帝国形成以后,从前的那种文学风格,逐渐被文意优雅、辞藻华丽和精于比喻的波斯散文所取代。查希兹的《动物书》以动物拟人,妙趣横生。哈利利的《麦噶麻特》被誉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名著。故事小说《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b.艺术
阿拉伯的艺术,以建筑艺术最具特色。清真寺装饰华美壮丽,别具一格。大马士革清真寺和萨马拉清真寺,是阿拉伯帝国早期和晚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阿拉伯建筑艺术对欧洲,尤其对西班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④历史和地理
a.历史
阿拉伯帝国时期,历史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泰伯里著有《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和《古兰经注》。马苏迪,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著有《黄金草原》。
b.地理
阿拉伯学者在地理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花剌子密编写了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学专著《地形学》。胡尔达兹贝著有《道程及郡国志》,是研究当时东西交通及商业贸易的重要参考文献。麦格迪西著有《各地知识的最佳分类》,很有学术价值。
⑤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以伊斯兰教教义学为基础、吸收东西方主要是吸收希腊的某些哲学思想而形成的哲学体系。阿拉伯哲学家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同伊斯兰神学,即把新柏拉图的“流出说”同伊斯兰教的真主“神质”观念加以糅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哲学。
(2)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意义
①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②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③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复兴和发展,并且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论述
1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是古罗马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爆发了长达两百多年的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这构成了共和早期罗马社会斗争的主要内容。在斗争过程中,平民联合起来,屡次采取“撤离”运动,即以集体退出公民公社和军队作为斗争手段,迫使贵族逐渐作出让步。
(1)斗争的背景
公元前510年,贵族联合人民起义驱逐了塔克文家族,推翻了王政时代的统治,罗马从此进入到共和国时期。共和国建立后,贵族把持了所有的国家大权,元老院和执政官均出自贵族,平民被完全排斥在国家政权之外。罗马共和国实质上是贵族共和国,贵族不仅在政治和宗教上专权,在经济上也大量侵占共有地来遏制平民。平民没有权利参与国有土地的分配和使用。为了生存,平民常常向贵族借高利贷,这种高利贷通常以人身为抵押,偿还不上则沦为债务奴隶。于是政治权利、土地和债务问题构成了当时平民和贵族之间矛盾的焦点。而公元前6世纪以来的军事战术的重大变化,即普通公民充当的重装步兵取代贵族的骑兵成为战争的主力,使平民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和条件与贵族展开这场斗争。
(2)具体过程
①第一阶段:公元前494年,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拉开了序幕,平民因不堪忍受债务奴役举行第一次撤离,当时罗马面临外敌侵袭的紧张局势,平民的撤离使贵族大为惊慌,只得向平民妥协让步。从此以后,平民每年可选出两个保民官,以保护平民免受贵族官员的专横暴虐,保民官的人身不可侵犯。到公元前474年,平民按特里布斯(地域部落)召集的会议已获正式承认,称作平民会议,经该会议通过的议案称为平民决议,起初只对平民有效,后来围绕其法律效力问题展开了长期的斗争。为了限制贵族滥用职权,随意解释习惯法,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62年~前451年,平民经过10年的斗争,达到了编纂成文法的目的。公元前451年~前450年,“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485年,坎努利优斯法通过。公元前445年,根据坎努利优斯法,“十二铜表法”中平民与贵族通婚的禁令被废除。次年罗马共和国设置具有执政官权力的军政官职位,初为3人,后增至6人,并规定平民也可当选。这是贵族的一大让步,同时也可能出于当时军事上的需要。至此,斗争的第一阶段结束。
②第二阶段:公元前5世纪末和公元前4世纪初,罗马接连不断地进行对外战争,平民和贵族斗争一度沉寂,但不久后重新又爆发,并深入到社会经济领域。传说经过十年斗争,终于在公元前367年通过了著名的保民官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该法案规定所有债务的已付债息折作本金计算,尚欠部分分三年偿清;占有公有地的最高限额为500犹格;取消军政官,重选执政官,两执政官之一须由平民担任。李锡尼和绥克斯图法案的通过,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一个里程碑。既然平民获得担任最高官职的权利,其他原有和新设的官职也都陆续对平民开放。同时,平民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斗争也有进展。公元前326年通过了波提利阿法,禁止以人身抵债,实际上废止了债务奴役制。公元前287年,平民举行最后一次撤离。结果,平民出身的霍腾西阿被任命为独裁官,颁布了一项法律,重申平民决议对全体公民都有法律效力。这一事件标志着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
(3)斗争的结果和意义
①经过对贵族的长期斗争,平民在法律上取得了罗马公民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利。
②平民在经济方面也取得一些成果,地位有所改善,尽管土地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随着对外扩张而实行的军事移民和公有地的分配,以及债务的减免和土地集中相对缓和,罗马小农经济得以恢复和维持,从而巩固了罗马城市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增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
③废除债务奴役制,划清自由民和奴隶的界限,促进了罗马公民集体的稳固,从此罗马走上奴役外籍奴隶的道路,这对罗马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④国家高级官职对平民开放,对于平民上层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们担任高官要职,地位提高,遂与贵族逐渐合流。约在公元前4世纪下半期和公元前3世纪初,富有平民和贵族融合为新贵,共同把持政权,使罗马从氏族贵族专权的国家变成新的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从此平民的概念也和以前不同了,以后的平民主要指城乡居民中的下层群众。
⑤在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过程中,共和国不断增添新的国家机构和官职,颁布新的法律,创设新的组织制度,使罗马国家制度日臻完备。
⑥平民与贵族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斗争,内部没有发生武装;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平民反对贵族斗争时间之长,在任何国家是不多见的。罗马早期的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实质上是一场反对氏族制度残余的革命。由于平民的胜利,罗马的公民制度得以巩固,军事力量得以加强,从此走上了奴役外族奴隶的道路。
2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中央民族大学2018年研]
答:1337~1453年,英法两国发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这次战争有着复杂的起因,包括王位继承问题、领土争端以及对佛兰德尔的争夺。
(1)百年战争的原因
①王位继承问题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死,卡佩王朝绝嗣。法国三级会议推举瓦卢瓦家族的腓力继位,是为腓力六世,开始了瓦卢瓦王朝的统治。英王爱德华三世之母是腓力四世之女,他以法王外孙资格要求继承法国王位,但法国以《萨利克法典》中女子无继承权为由拒绝。爱德华三世仍坚持对法王位的要求权。
②领土纠纷
英国的诺曼王朝和安茹王朝都由法国封建主创立,因此英王室在法国有大片领地。后来一些领地相继被法王收回,但这时南部的阿基坦和加斯科尼仍在英国手中。英国想扩大领土,法国想完成统一,便起了纠纷。
③佛兰德尔问题
法国北部的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是封建主垂涎的一块宝地。佛兰德尔一向为法王臣属,腓力六世又在当地建立起直接统治。当地纺织用羊毛一向来自英国,羊毛输出是英王重要财源,所以英王也想控制佛兰德尔。爱德华三世下令禁止羊毛出口,对法国施加压力;而腓力六世则下令没收英王在法国的领地,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2)战争过程
①第一阶段
1337年,英法两国互相宣战,战争爆发。战争开始后,英国先在海上击败法国海军,使英军可以顺利通过海峡,进攻诺曼底。1346年,英军在克莱西大败法军。这次战役显示,英国由民兵组成的优秀弓箭手,远胜仍固守单骑决斗战术的骑士,最终英军以少胜多。1356年,从南部登陆的由英王长子黑太子率领的军队又在普瓦提埃大败法军,法王约翰二世及大批贵族被俘。战争失败使法国内部矛盾激化,随后发生了巴黎起义和扎克雷起义。1360年,英法两国缔结《布雷蒂尼条约》,英国放弃对法国王位的要求,法王不再是英王的封君。法王查理五世即位后,他励精图治、整顿税收,改善军队,组织了炮兵并改组海军。在陆地上他任命德·盖斯克林为统帅,实行据守要塞,避免和英军正面决战,以精锐不断袭扰英军,消灭其有生力量的战术,因而使战局改观。英国这时已到爱德华三世统治晚年,连年战争使国力大为损耗,无力采取更大规模行动。到1380年时,法军几乎收复全部失地,英国只保留一些沿海据点如加来等。
②第二阶段
查理六世即法王位时年仅12岁,长大后又患疯病;法国大贵族趁机争权夺利,形成勃艮第派和阿曼涅克派的斗争。这时英国亨利五世在位,他亲自率领军队于1415年攻打法国,在阿金库尔大败法军;英军很快占领了首都巴黎和法北部地区。1420年英法签订《特鲁瓦条约》,规定查理六世的女儿嫁给亨利五世,查理六世死后由亨利五世及其后裔继承法国王位。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先后死去,英王宣布由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之女所生的不满周岁的婴儿为英、法国王,是为亨利六世。法王查理六世之子查理退守南方,形单势孤。勃艮第公爵这时据守法国东部。他想在法、德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王国,所以和英国友好以换取英国支持。法国支离破碎,形势危殆。1429年,英军攻打卢瓦尔河上重镇奥尔良。在这危急关头,贞德率军攻入奥尔良,经过激烈战斗,击退英军,解了奥尔良之围,扭转战局,挽救了法国。此后,贞德劝说太子查理前往兰斯,在兰斯大教堂加冕为王,是为查理七世。贞德则继续和英军作战,1430年在康边战斗中,她被勃艮第派俘虏,后又转卖给英军。查理七世和法国贵族不愿赎救她,贞德于1431年被英国人组织的宗教法庭判为女巫,烧死在鲁昂。贞德虽然牺牲,但她的英勇精神说明法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在不断加强。而英国却处在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贵族派别争斗时期,势力日衰。1435年,法勃艮第派结束了和英军的结盟关系。此后法军节节取胜,英军不断缩小阵地。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宣告结束。
(3)战争的影响
①对于法国:法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其完成民族统一,更为其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以后法王又经过数十年的惨淡经营,收回一些独立的封建主领地包括勃艮第公爵领地,到15世纪末年完成统一。尽管战争给法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给法国经济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它同时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确定了版图,统一了法国市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长达百年的战争使法国贵族势力的瓦解,有利于王权的集中。
②对于英国:百年战争造成了英法两国的分立。英国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除在法保留加来一港外,英军撤出全部法国领土。同时英国的民族主义也在兴起。英国于百年战争结束后,立即开始了内战,史称玫瑰战争。之后英国对欧洲大陆推行“大陆均势”政策,转往海外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帝国。对英国来说,战争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统一了市场,加强了王权,英王室发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商政策,调整了商业政策、扶持本国商人,大力发展生产,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立海上霸权。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推动了正在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③对于军事战略:百年战争意味着封建社会重骑兵时代的结束。贵族垄断战争的惯例取消,大规模的火药运用改变了军事防御思想,出现了针对火炮设置的要塞。中世纪晚期,防御工事的修建逐渐成为国家大事。
3试论罗马由共和到帝制转变的历史原因。[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研]
答:(1)无法遏制的外部扩张带来了经济问题,造成了平民的不满。共和国在其发展历史上走的一直是一条军事征服、对外扩张的道路,到了晚期共和国,这条道路反而加剧了其体制的隐患,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共和国的灭亡。贵族和地主分掉了意大利大量的公有地,而对外扩张产出的巨大经济利益也被他们攫取了,古罗马的贫富差距因此急剧扩大。除此之外,共和国不停的扩张,地主的自由劳动力常常要入伍打仗(罗马共和国的公民有义务入伍),所以大地主们用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替代了自由劳动力。拥有土地的自由平民的财产也被大地主渐渐吞并,加上税负的压迫,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去财产的平民。
(2)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贵族之间的争斗。在共和国进行急速扩张的背景下,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贵族之间的争斗加剧,但在共和国的政体下,这种斗争是没有办法得到最高权威的遏制的,往往是由最有资源的人说了算。
(3)古代罗马由共和制转变为帝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从表面上看,共和制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民主政体,而帝制则是以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个人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治体制,从共和制到帝制,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不复存在,似乎是历史的倒退。事实并非如此。罗马的共和制是建立在城邦基础上的共和制,它的民主权利只授予罗马公民——原罗马氏族成员以及不断吸取进来的部分外邦自由民,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版图的扩大、区域内民族成份和人数的增多、奴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罗马共和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也日益复杂地相互交织在一起,并逐渐演变到危机四伏的程度。虽然统治集团曾一再通过扩大公民权的办法来缓和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的矛盾,但是收效不大。推行高度集权化的军事强人政治,建立罗马帝国,是突破城邦狭小的统治基础、吸纳广大被征服地区的上层贵族参加各级官僚机构、扩大统治基础的现实选择,是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
4试述公元前后至15世纪亚欧大陆主要游牧帝国的兴衰。[四川大学2016年研]
答:(1)匈奴国
匈奴国最早由中国西北边境的匈奴人所建。匈奴人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4世纪不间断地入侵,主要方向是欧亚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欧亚大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都被卷入这场来势汹汹的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浪潮中。
公元前后,匈奴人占领中亚,2世纪以后,匈奴人由中亚继续向西,占领伏尔加河、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一带。374年匈奴人跨过顿河,进入东哥特人等日耳曼游牧部落的活动领域。野蛮的日耳曼游牧民族抵挡不住更为强悍的匈奴游牧者的强大攻势,日耳曼各部落纷纷像潮水一般涌入罗马帝国,最终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古典文明的终结。
在东方,汉帝国在抵御匈奴人的艰难而漫长的过程中虽然获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到了汉代末年,一度臣服于汉朝的南匈奴和其他游牧民族乘机再度崛起。316年,匈奴首领刘曜夺取长安,晋朝遂告结束。此后形成“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
由匈奴人引起的游牧民族大入侵和大迁徙的“多米诺骨牌运动”的余波在中国晋王朝、西罗马帝国和印度笈多王朝灭亡以后又持续了一两个世纪之久。直达7世纪,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中国大唐王朝才从混乱局面中真正确立和重建起来。
(2)蒙古帝国
1206年,蒙古首领铁木真通过数次艰苦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随后,成吉思汗占领了西夏、西辽、花剌子模,一直推进到里海地区和高加索,向南跨越帕米尔高原,掳掠了印度的信德和拉合尔。1227年,灭西夏,以喀剌和林为都建立起一个幅员辽阔的蒙古大帝国。继任者们相继征服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东欧的大部分地区。1260年忽必烈继承大汗位,把首都从喀拉和林移至北京,蒙古帝国达到鼎盛。随后蒙古帝国分裂为四个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和元朝中国,各行其政,互不干涉。
1368年元朝覆灭,蒙古人被逐出中原,其四大汗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均衰落走向灭亡。
5论述从罗马帝国到中古时期的过渡。[北京大学2014年研]
答:(1)罗马3世纪危机
①政治上的危机
政治混乱和内乱外患加剧,中央集权的帝国政府陷入瘫痪状态。安敦尼王朝末帝康茂德被杀后,罗马就发生争夺皇位的内战。近卫军在半年内换了两个皇帝,行省驻军也拥立皇帝,互相攻伐。
广大劳动群众所遭受的深重的苦难,激起他们不断进行反抗斗争,起义烽火几乎遍及帝国各地。如以布拉为首的出没于意大利的“强盗”;公元273年的罗马造币工厂工人和奴隶起义;公元238年阿非利加奴隶和隶农起义。
②经济上的危机
奴隶主阶级穷奢极欲、生活腐化,贫富分化加剧,大量农民破产,成为流氓无产者。在经济衰退,财政负担加重和税收缩减的情况下,帝国政府强令各城市议会负责征集赋税,欠税则由市议员补足。小农把土地献给大地主以求庇护,成为佃农,从此庇护制逐渐盛行。
③民族问题日趋严重
罗马帝国社会发生的危机,严重削弱了边防,日耳曼部落乘虚而入,突破边境防线大批涌入罗马境内。这种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罗马采取以蛮制蛮的政策,导致罗马军队逐渐蛮族化,把大批蛮族部落居民以军事移民方式迁到罗马边境,又为后来蛮族大规模入侵开了方便之门。
(2)基督教的产生及变化
①基督教的产生
基督教大约产生于公元1世纪中叶,最早出现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下层群众中间,是受罗马统治的人民特别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的群众运动的产物。原始基督教的根本特点是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一种新的世界性信仰。基督教不分民族,不分阶级,只要信奉耶稣,遵守教义,都可成为教徒,得到上帝的拯救和赐福。一些基督教社团实行财产公有,彼此互助,一起聚会、听布教、祷告和享圣餐。
②保罗派“三位一体”教义
在基督教流传过程中,其教义也逐步变化。保罗派将斐洛学说中的逻各斯与救世主思想结合起来,演化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接受新斯多噶派的关于神主宰一切,以及忍耐顺从、精神忏悔、禁欲主义、宿命论等观点,作为基督教义的思想元素,从而使原始基督教义加入新的内容。到公元2世纪中叶基督教正式形成后,便开始成为统治阶级愚弄人民的工具。
③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态度的变化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和当时统治帝国东部的李基尼乌斯联合发布了“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并存,使其取得合法地位,并归还从前所没收的基督教堂和财产。以后,他还颁布诏令,赐给基督教会许多重要特权,如教会有权接受遗产和馈赠,教会神职人员豁免赋税和徭役,等等。公元323年,君士坦丁在尼西亚召集了318名主教举行会议,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会议制定了所有基督教徒必须遵奉的教义即“尼西亚信条”,确认基督与圣父圣灵同体,因而是永恒的,树立三位一体派为正统,斥责阿里乌斯派,并革除阿里乌斯教籍,予以放逐。
④基督教被定为国教
392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关闭一切异教神庙,禁止献祭活动。历史上一般以392年作为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国教之年。基督教后来又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
⑤蛮族皈依基督教
公元341年,早在东、西哥特人入侵罗马帝国前,作为异端的基督教阿里乌派传教士已经将基督教传给东哥特人。法兰克人入侵罗马后,公元496年,国王克洛维率3000名战士皈依基督教,标志着他与罗马教会、同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在政治上的联合。尔后,西欧教会逐步封建化,并在与世俗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优势,以教会文化为主的中世纪开始了。
(3)罗马帝国的衰亡
①罗马帝国的暂时稳定和分裂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登上皇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机器,以巩固帝国的专制统治。公元332年,君士坦丁成为全国唯一的奥古斯都,续加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君士坦丁使帝国得到暂时的稳定,但无法挽救罗马奴隶制社会的没落。提奥多西一世把帝国分给两个儿子,在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城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都城的西罗马帝国。
②西罗马帝国灭亡
4世纪下半叶,匈奴人从里海附近的草原出发,向西突进,推动了日耳曼诸部落大迁徙浪潮。西哥特人躲避匈奴兵锋,于375年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境内避难。因不堪忍受罗马官员的欺压和勒索,西哥特人举行起义,于419年建立了以土鲁斯为都城的西哥特王国。公元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克废黜了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罗慕路斯,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最后灭亡。西欧和北非奴隶制社会历史宣告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