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2015年真题]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答案】A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材料中“书本知识重要,但是种不出水稻来,必须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体现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B项,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水平的提高不能作为实践水平提高的基础。C项,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理论指导会阻碍实践的发展。D项,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更为重要,因为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同时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

2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2014年真题]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答案】B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其次要使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指导实践。认识的发展除了反复性之外,还表现为无限性。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人类的认识也会向前发展。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移永无止境的过程。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材料中在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中的每一次实验时,他认为都不是失败。这是因为爱迪生的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实践,都是实践过程的一部分。A项,由于认识具有反复性,一次具体的实验不一定能够反映出事物的规律。C项,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失败”为后面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D项,没有正确理解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关系。

3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2012年真题]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答案】A

【解析】认识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借助抽象思维,在对收集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于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又有待于转化为理性认识。人与动物都有感性和认识能力,但是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就在于人具有思维能力,因此理性认识是人特有的。BCD三项内容是正确的,但题干考察的是人的感官认识能力高于动物的原因。因为人有思维,能对客观世界进行反映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动物只有感性没有理性。

4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2016年真题]

A.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A

【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指的是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是“由自”,自由是有条件的:一是认识条件,二是实践条件。不具备这两方面的条件,就得不到自由。唯意志论则片面地夸大意志的作用,把意志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和基础。题中关于“自由”的第一种看法,认为需要在规律的指导下把握和运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显然夸大了意志的作用,反映了唯意志论的观点。

5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里的“基础”指的是(  )。

A.价值

B.认识

C.实践

D.事物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实践和认识之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C.客观实在性

D.直接现实性

【答案】D

【解析】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它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而是以感性事物为对象的现实的物质活动,首先,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手段,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也是它高于理论的认识的原因。

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

【答案】B

【解析】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一种客观物质条件,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并不起决定性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搬运夫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异”即指人与人之间先天生理素质的差别,它是客观存在的,但不是人的才能高低的决定因素。“人与人之间的鸿沟(即才能的差别)是分工造成的”,即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

8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案】B

【解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于: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另一方面,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9“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个观点的错误是(  )。

A.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行先知后的关系

C.知行合一

D.知易行难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知”即认识,“行”即实践,实践和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王阳明的观点把行与知等同,错误在于将知行合一。

10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由客体提供的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一方面,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另一方面,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答案】B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AD两项,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和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是能动反映的内在环节和必要途径,但不是认识的本质。C项,把认识的本质看成是主体的内省,完全违背了能动的反映论原则。

1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反映的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

【答案】C

【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各派唯心主义哲学对此的说法和表现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否认认识的客观来源,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本质上是唯心主义先验论,使认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客体是(  )。

A.精神的创造物

B.客观事物

C.物质

D.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答案】D

【解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对客体的反映,都是以观念形态再现客体的特征、本质和规律。在这里,客体即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又称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认识的客体与客观对象不能完全等同,只有当一个客观对象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范围时,才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在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中,一方面就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它把认识的主体只是看作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把认识的客体只是看作人们静观的对象,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只是看作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所以认识就只能是消极直观的反映。

14对事物既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是(  )。

A.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B

【解析】对事物既从客体方面去理解,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认识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是认识主体能动地创造的过程。A项,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论,它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CD两项,唯物主义有三种形态,题干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更不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客体是指(  )。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外部自然界

D.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答案】A

【解析】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活动就是一个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骨架的动态的发展系统。

16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2015年7月23日公布重磅消息: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最像地球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行星与地球相似度之高,被形象地称为地球的“大表哥”。人类此次发现开普勒-452b,以及早前发现一系列地球“表亲”,都得益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从2009年升空到现在,这个以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命名的望远镜已经发现了超过一千颗系外行星。而据NASA专家预计,“开普勒”号可以在银河系中发现50颗以上的类地行星。这一事例告诉人们,认识的客体是(  )。

A.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B.一切客观事物

C.包括外太空在内的全部自然界

D.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答案】D

【解析】在此要区分认识的客体和客观事物,客体与客观事物不是等同的概念,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并为主体活动所指向时才成为客体。A项,题干中的行星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客观实在性,不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C两项,“一切客观事物”和“包括外太空在内的全部自然界”不一定都进入了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因而不一定都是认识的客体。

1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的对立

【答案】C

【解析】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因而题干中二者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A项回答的是世界的状态问题。B项回答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D项中的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18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下列不属于理性认识的是(  )。

A.概念

B.推理

C.表象

D.假说

【答案】C

【解析】ABD三项,理性认识是人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C项,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形式。

19“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出,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伺的观察结果。“观察渗透理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

A.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B.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C.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案】A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现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这表现为二者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一方面,感性中有理性,人的感觉是渗透着理性的感觉;另一方面,理性中有感性,理性不仅以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也以文字符号等感性形式的语言作为表达手段。

20“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  )。

A.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

C.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

D.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答案】D

【解析】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起点,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这种依赖关系,是认识对实践依赖关系的重要表现。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即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21“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哲学上讲,这句话强调(  )。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B

【解析】“观察事物”是获得感性认识的过程,“有准备的头脑”是理性认识的运用与发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互相依存、互相交织和互相渗透。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在理性认识的参与和指导下进行。在观察中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于能否借助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对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正确归纳。

22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逻辑格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下列各项中与这段话的含义不相符合的是(  )。

A.逻辑格式是人脑中固有的

B.主体用以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来源于实践

C.逻辑格式是合规律的实践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积淀而形成的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答案】A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同时,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维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由于亿万次的重复”也就是说明逻辑格式来源于实践,不是人脑中固有的。

23马克思说,认识的真正任务就是“把可以看见的、仅仅是表面的运动归结为内部的现实的运动。”这说明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回归实践、指导实践

C.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D.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答案】A

【解析】A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对事物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发展过程是对感性材料经过理性思考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由于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可以使人们掌握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而获得自由。所以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D两项揭示的都只是认识的目的。C项揭示的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实践。

24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

A.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C.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D.真理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

【答案】A

【解析】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

25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

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深化和发展

【答案】D

【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度的,因而,认识有待扩展。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因而,认识有待深化。A项,真理和谬误存在着原则界限。在确定的对象和范围内,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绝对的,与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与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在确定的条件下,一种认识不能既是真理又是谬误。B项,真理具有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多种不同认识中只有一种属于真理性的认识,即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认识才是真理。C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没有多重标准。

26“拿事实来说话”这一名言体现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答案】C

【解析】“拿事实来说话”表明要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为真理性的认识,因而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哲理。ABD三项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体现,但没有体现真理检验标准这一问题。

27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绝对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答案】D

【解析】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而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用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仍然是在主观范围内兜圈子,达不到检验的目的。即使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尽管对于人们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不承认这一点,依然会陷入主观真理标准论。同样,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在认识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内也无法解决,因为客观事物作为认识的对象,其自身不会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合的问题。可见,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认识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只有那种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把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充当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这种特性的东西,只能是作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纽带或“交错点”的社会实践。

28人们为获得经济利益,不断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结果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洪水泛滥。从认识论说,这表明(  )。

A.真理原则违背了价值原则

B.价值原则违背了真理原则

C.既违背真理原则又违背价值原则

D.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不能并存

【答案】B

【解析】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一尺度体现了人的活动的目的性。材料中人们追求经济利益,体现了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原则;人们为了经济利益去毁林造田,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活动中对真理原则的违背。因此本题中人们的行为追求了价值原则而违背了真理原则。

29“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历史性概念,它是指社会发展的(  )。

A.两条不同的道路

B.两个不同的模式

C.两种不同的选择

D.两种不同的状态

【答案】D

【解析】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30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类(  )。

A.选择的随意性

B.活动的主动性

C.摆脱必然性

D.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

【答案】D

【解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3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  )。

A.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B.从自由走向必然的过程

C.从无为走向有为的过程

D.从实践走向认识的过程

【答案】A

【解析】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

A.摆脱了自然规律的束缚

B.摆脱了必然的束缚

C.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现了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答案】D

【解析】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AB两项,规律是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规律,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利用规律,因此人不可能摆脱自然规律和必然的束缚。C项,人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但是对客观世界能动地改造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之上。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运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创建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实景以及动作仿真的技术,可以给使用者提供沉浸性、多感知性、交互性的互动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环境说明(  )。[2019年真题]

A.物质世界不再具有客观实在性

B.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

C.信息是独立于物质和意识的第三种存在状态

D.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

【答案】B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从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中抽象出了万事万物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创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现实状态。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具有多样性。A项,物质世界不管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客观实在性;C项,信息是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

2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  )。[2017年真题]

A.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

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

D.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

【答案】BCD

【解析】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发展提出了认识的新课题,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还锻炼主体的认识能力,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项,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非科学实验。

3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  )。[2011年真题]

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

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答案】AB

【解析】材料体现了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是要从实践中获得和摄取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前提,实践活动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必须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体现。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具有摹写性、创造性,因此认识不只是对原来事物本来面目的反映,也不是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

4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  )。

A.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主体是指一切人

【答案】AB

【解析】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而并不是指一切人。实践活动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不是一切客观事物,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还没有涉及的客观事物,不是实践活动的客体。

5实践的客体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客体的基本类型有(  )。

A.自然形式的客体

B.社会形式的客体

C.一切客观事物

D.精神形式的客体

【答案】ABD

【解析】实践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客体不是指一切客观事物,只有进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的对象才成为实践活动的客体。

6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B.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层次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C.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D.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答案】CD

【解析】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火车、电脑、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A项是实践客体的内容。B项是认识方法,不属于实践中介系统这一范畴。

7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  )。

A.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答案】ABC

【解析】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8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  )。

A.知行不可分割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互促进

D.行先知后

【答案】ACD

【解析】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阻碍实践的发展。题干中的“知”是指知识,“行”是指实践,知识的获得与认识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者相互促进,“知”必须建立在“行”的基础之上,先有实践后有知识。

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

A.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

B.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案】ABC

【解析】实践之所以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其原因如下: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即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和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D项强调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不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问题。

10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答案】ABD

【解析】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使用已有的概念和逻辑框架,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AD项,大树在木匠、画家、植物学家的眼中的感觉不同,这是由于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这些就影响着他们对大树的观察和感受。B项,在观察同一棵大树时,木匠、画家、植物学家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关注点也就不同,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会表现出差异,这也就是人的认识的能动性。C项,把理性认识说成是感性认识的基础,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11主体认识活动包含选择、建构等成分,这里的选择和建构是指(  )。

A.以对客体的反映为基础

B.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

C.在主观范围内的选择、建构

D.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主体对客体的选择、重构

【答案】AB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一种能动的反映论,不仅承认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特性,还认识到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如果把人对于对象的反映活动看成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选择、重组、整合、建构。这种能动反映的创造性对于人的认识来说更为重要。这种能动的反映就是主体认识活动中的选择和建构。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

【答案】ABC

【解析】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

1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世界的可知性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认识起源于经验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BD

【解析】总体来说,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先验(先天经验)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认为实践出真知,并认为实践是对世界的改造,而唯心主义的实践不过是内心反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而一部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是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而唯心主义却以圣人之言等作为判定真理与否的标准。A项,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可知论,但唯心主义认识论并非都是不可知论。C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经验源于认识,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经验有客观来源。

14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反映的创造性表现在人(  )。

A.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B.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还能进一步改变事物的发展规律

C.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D.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答案】ACD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主体在反映客体过程中,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抽象和概括的反映;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即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而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因此,由反映所形成的观念的映象,既是一种反映,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B项,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规律,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认识和利用规律。

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答案】AC

【解析】AC两项,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发展的过程中,要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变。BD两项颠倒了认识的辩证过程。

1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两句话表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上有质的区别

B.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

C.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认识

D.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用感性的认识来说明

【答案】ABCD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具体而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表现在(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辩证统一

【答案】ABCD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主要表现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18古希腊有位哲人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升华

B.感性认识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性认识才能解决本质问题

C.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

D.感性认识对正确认识事物是没有意义的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感性的升华。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D项,感性认识虽然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但它是达到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因而不能否认感性认识对于正确认识事物的意义。

19“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表明(  )。

A.感性认识不可靠

B.由感性认识而来的理性认识反过来促进感性认识的发展

C.感性认识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D.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根本对立

【答案】BC

【解析】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作为“生动的直观”,直接性是感性认识的突出特点。因为感性认识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感性认识具有不深刻的局限性,必须进一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性质虽然不同,但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题干强调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必经阶段,它不具有深刻性而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深化感性认识。

20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  )。

A.认识过程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B.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C.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D.积极的情感、情绪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答案】ACD

【解析】A项,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过程,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B项,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C项,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D项,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美好的心境、坚忍的意志、饱满的热情等往往能调动主体的精神力量,去努力实现认识的目标。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

2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C.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答案】ABCD

【解析】“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说明了认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即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一论断揭示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2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是(  )。

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C.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D.从真理的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答案】ABC

【解析】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D项是真理的相对性的表现。

23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其含义是(  )。

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B.从发展来说,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C.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D.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答案】ACD

【解析】ACD三项,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B项是真理的绝对性的表现。

2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  )。

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

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

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

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

【答案】CD

【解析】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表现为: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所以,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淆,也不可能转化。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互联系的。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特定条件,它就会变成谬误。

2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这里指的实践的特点是(  )。

A.普遍性

B.直接现实性

C.自觉能动性

D.主观性

【答案】AB

【解析】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人们通过实践可以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实践作为真理检验标准的主要依据。

26毛泽东说:“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句话的含义说明(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发展真理的根本动力

C.任何实践都包含着真理

D.任何实践都能发现真理

【答案】AB

【解析】AB两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发展真理的根本动力。CD两项说法过于绝对。

27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B.凡经过实践证明了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

C.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D.实践中产生的逻辑证明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答案】ABC

【解析】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所以,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8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

A.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

B.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

C.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答案】ABD

【解析】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具体表现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因此,我们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做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证明和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也不会完结。C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不能因为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而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9马克思指出:“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以下正确反映自由与必然、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的选项是(  )。

A.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B.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自由是必然的根据和限度

【答案】ABC

【解析】ABC三项,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标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不能摆脱必然性的制约,只有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才有自由的活动,这就是人的自由限度,也是自由和必然的辩证规律。必然性即规律性,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所固有的客观规律。D项,自由受到必然的制约,必然是自由的根据和限度。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工作(  )。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符合目的性

【答案】ABC

【解析】坚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与时俱进品质应有的内涵和社会前进的必然要求。

三、材料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9年真题]

材料1

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时间定格在这一刻。中国上百台印刷机转动,不同的报头之下,出现了同一个标题;校园的阅报栏前挤满年轻的面孔,无数学子闻风而至,阅读同一篇文章;千百人重新铺展稿纸,千百支笔重新抖落尘埃,准备书写同一个主题;被一种沉重的沉默笼罩的中国大地,随着第一声响动,忽然爆发出轰鸣。

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

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

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

材料2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时间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摘自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

(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分)

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要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要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联系和沟通起来,从而使人们能够将二者加以比较和对照,也只有通过对比对照才能达到检验真理的目的。符合这种要求和标准的方式只能是依靠实践。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作为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实践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成直接、客观的现实的事物。如果实践的结果与实践之前的认识相符合,那么,之前的认识的真理性就得到了证实,成为真理;反之则相反。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是实践能够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主要根据。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因此,逻辑证明也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被实践证实了的正确理论和逻辑证明,对于新的认识活动以及探索论证真理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取代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从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谈谈你对“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的认识。(5分)

答:“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说明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即使对于有些认识,当前的实践不能检验,但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终能验证它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由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所决定。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一方面,任何实践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具有相对性、有限性,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往往只是在总体上证实认识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不可能绝对地、永恒地、一劳永逸地予以确证。所以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也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6年真题]

材料1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2015年2月11日)

材料2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摘自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5年1月23日)

材料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它是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们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外延大大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正在进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将来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三中全会对我国改革作出的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确定的主题,是四中全会对我国法治建设提出的战略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获得的经验、形成的成果进行的概括和总结,又是对今后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出的新要求。

“四个全面”既是重大的战略布局,也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不仅是因为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而且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5年4月1日)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参考答案】

(1)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为什么说“‘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考生要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入手,阐述认识的本质、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四个全面”所涉及的哲学理论,从原理入手结合材料解释“‘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的原因。

答: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具有创造性、能动性。“四个全面”重大战略思想是基于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而提出来的,是党中央在实践基础上对我国社会总体发展的客观和能动反映。“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的原因分析如下:

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包括: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基于我国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得出来的正确认识,它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随着我国社会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

认识的发展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的发展过程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a.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四个全面”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b.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四个全面”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丰富的过程,也会不断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用来指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的,它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不断的深化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每一个“全面”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循环往复的演进过程。

综上可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2)“四个全面”重要战略思想体现了怎样的辩证思维?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识记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及其方法论,同时将相关原理融合到材料中去。就“四个全面”而言,它主要涉及联系、发展、全面、矛盾的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答: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和矛盾的观点和方法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思想,具体分析如下: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a.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四个全面”揭示了“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之间的联系,也揭示各自战略目标和举措之间的联系,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b.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四个全面”是一个过程,它的提出和形成是一个过程,它的协调推进也将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解决我国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才能推进社会的发展。

c.辩证法启发我们要用整体的、全面的、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应该从动态发展中把握“四个全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各自的发展,用“四个全面”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方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要求人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矛盾分析法启发我们既要看到当前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主要矛盾,抓住发展中的“牛鼻子”,又要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主要矛盾的解决来带动其他矛盾的化解。“四个全面”思想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各个问题和矛盾,因此也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集中反映和深刻展现。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2年真题]

材料1

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但他没有陷入沮丧,而是细心地收集起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他还发现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的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因此他发现了“碎花瓶理论”。这个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和天体的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人就是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1年2月21日)

材料2

迪迪·艾伦年轻时到一家电影公司打工,跟着知名电影剪辑师罗伯特·怀斯学习。她在给电影《江湖浪子》剪辑时,犯了一个非常不应该的错误:在从一个镜头切换到另一个镜头时,第一个镜头中的声音竟然延续到了第二个镜头中去,并且长达三秒钟,导致的结局:主人公驾驶汽车逐渐远去,镜头随之切换到已经到达的目的地场景,而这时依旧可以听见第一个镜头中的汽车声!罗伯特·怀斯非常生气,他把这段影片往艾伦面前一扔说:“把你所犯的错误剪掉!”艾伦沮丧极了,正在她准备剪去自己所犯的那个“错误”时,她忽然看见窗台上的一个小盆景,那是一株地莓,她曾经生长在艾伦家的园子里,只是别的地莓都能长出又甜又红的果实,唯独这株地莓不会结果,可它虽然不会结果,却能开出特别鲜红的花朵!所以艾伦把它移植到了这里,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如果说不会结果是一种“错误”,但就在这种错误中,它却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想到这里,艾伦怦然心动,她开始重新审视起那段影片,猛然意识到:这个错误的本身,其实就是一朵最美丽的地莓花!按照传统的技法,在镜头切换的同时声音也随之戛然而止,艾伦却把声音延续到第二个镜头中,而这不仅能巧妙糅合由镜头切换而产生的断裂感,还能更加有序地连贯电影节奏!艾伦由此想到,有些时候,把第二个镜头中的声音提前一点出现在第一个镜头的结尾处,也是一种能巧妙显示电影节奏的手法。于是,她把这种“错位剪辑”用到了这部影片的每一个切换的镜头中。影片上映后,这种剪辑效果让所有观众耳目一新,并引起了电影同行的关注和沿用,一场电影剪辑艺术的革新悄悄开始了!当86岁高龄的艾伦病逝后,人们对艾伦的人生态度和对电影的贡献作了这样的总结:“她深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即便是一株无法结出果实的地莓,也不要轻易扔掉,因为它可能会开出最美丽的花朵!”

——摘编自《扬子晚报》(2011年6月27日)

请回答: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为什么能帮助人们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原貌的物体?

【分析】重点是以哲学原理中所包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答题。回答问题的角度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以及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个别)、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及其特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答:根据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过程。题中,“碎花瓶理论”是对碎花瓶这一个别事物中所包含的一般特征的概括和反映,这就使得人们能够举一反三地认识和处理其他事物。

根据唯物辩证法,现象与本质是联系和发展的五大基本范畴之一。现象是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多变的;本质是是事物的内在方面,只能运用抽象思维来认识,是稳定的。现象与本质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现象与本质是相互区别的,现象与本质又是统一的,可以通过现象认识本质。材料中打碎的一个花瓶中所体现的碎片重量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现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因此可以通过一个碎花瓶来概括出“碎花瓶理论”。

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上来看,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列宁认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a.认识的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的抽象思维”,这是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b.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飞跃,意义更加重大,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以下两方面: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把观念的存在转变成现实的存在,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理论的终极意义在于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把正确的理论束之高阁,或夸夸其谈而不加以实行和运用,那么,再好的理论也是没有意义的。第二,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是否正确,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中,是没有得到证实也不可能得到证实的。只有将已经获得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的检验,正确的理论才能得到证实,错误的理论才能被发现、纠正或推翻,并在指导实践、实现自身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从打碎花瓶这一现象中所概括出的“碎花瓶理论”就是实践产生认识的过程。“碎花瓶理论”指导和帮助人们用来恢复文物、陨石等布置原貌的物体,这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作用,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这是认识到实践的阶段。

(2)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

【分析】重点是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所要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包括: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等。

答:真理和谬误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相互转化。真理是具体的,超出适用范围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全面的,割裂内在联系会变成谬误;真理是动态的,落后或超越现实会变成谬误。相互对立。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因为真理和谬误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真理中包含着某些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者因素,错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者萌芽。“世界上没有真正的错误,只有被忽略的智慧”并不是抹杀真理和错误之间的区别,而是指没有单纯的绝对的错误,是指由于不能辩证地对待错误而失去在错误中发现真理的可能。

(3)上述两例对我们增强创新意识有何启示?

【分析】强调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即从理论中推导出其方法论的能力。回答问题角度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智慧。二是要掌握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包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偶然中揭示必然等。

答:创新意识在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重要作用。增强创新意识一要注重实践,从中汲取智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我们所有正确的认识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二要辩证思维,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注重事物的全面,以历史的眼光看问题;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科学活动中的某种“偶然”常常可能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

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真题]

2016年3月,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谷歌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阿尔法围棋)的人机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AlphaGo最终以4:1击败李世石,此次AlphaGo的胜利被业界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工智能一般被认为是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产生具有类人智能的计算机系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人类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诸多领域取得了一连串重要突破。1968年,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设计出了第一个专家系统;1982年,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神经网络模型;1997年,IBM“深蓝”电脑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2011年,IBM超级计算机“沃森”在美国电视答题节目中战胜两位人类冠军;2013年,机器在人脸识别上超过人类;仅一年后,机器人在物体识别上也获胜……未来人工智能继续超越人类的可能性很高。

在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充满无限可能的情况下,其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广泛讨论。2016年2月,在美国加州发生了一起无人驾驶汽车因躲避路上障碍物而撞上公交车的交通事故。这凸显出人工智能设备在应对人类社会各种场景时面临的挑战。人们还担心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的问题,比如将机器人用于战争是否会带来像核武器一样的后果。

有学者表示,人机对弈是人类思考自身作用的契机,人工智能的目的是帮助人类,创造出比李世石更优秀的棋手应该是人类的胜利。也有学者认为,在面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陷入不可预知的选择困境。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也发出警告;“我不认为人工智能的进步一定会是良性的。”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所柏林分析所长汉斯·乌斯克莱特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德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在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看来,每个发明都不可避免带来新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不是减少技术的使用,而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供解决方案。他认为,即使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49%是问题,但它首先带来了51%的好处,这正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阿尔法围棋”和李世石无论谁胜谁败,人类都是最后的赢家。总之,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4月12日)、《参考消息》(2016年6月30日)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参考答案】

(1)从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的视角看,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

【分析】本题难度适中,紧密联系现实热点,以人工智能为线索,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一小问考点明确,为“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回答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基本原理、结合材料,呈现出清晰的答题逻辑。

答: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是不是”与“该不该”的问题就真理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在对人工智能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这属于真理范畴的问题;同时,因为人工智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就会存在着因主体的需要不同而产生的价值问题。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看法,这与价值评价主体的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等特点相关。

在对人工智能进行评价时,要坚持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

(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分析】本小问考点发散,可以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唯物辩证法方法论等角度进行思考,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作答。

答:对“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的理解如下: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与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是有意识的,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问题,所以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错误,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依据唯物史观,科技具有双重性。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科技在运用到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而造成的。

人类要想用好人工智能,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结合起来;b.要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c.要正视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矛盾;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但也要抓重点,抓关键,看主流。

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13年真题]

材料1

小学老师雷夫·艾斯奎斯在其所著的热门教育畅销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从事特殊教育的优秀教师获得一个宝贵的签名球,上面有美国著名棒球队——红袜队1967年全体队员的签名。这些球员都是他的偶像,对这样一个签名球,这位教师别提有多珍爱了。当年幼的儿子找他一起玩球时,他理所当然地警告儿子:绝对不能拿签名球来玩。儿子问他理由,他觉得儿子还太小,对球队和球员一无所知,说多了儿子也不会明白。于是,他没有解释原委,只对儿子说,不能用那颗球,是因为“球上写满了字”。

过了几天,儿子又找他一起玩球。当老爸再次提醒儿子不要拿写满字的球来玩时,小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已经把问题解决了。爸爸问怎么回事,儿子说: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气得想痛打儿子,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儿子根本没有做错事,因为自己并没有告诉儿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义。从那天起,他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带着那颗空白的签名球。这颗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学一研究生凭借着设计“醒目药瓶”,摘得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2011年度“国际红点奖”概念设计类奖。

在她提供的设计图上,常见的塑料瓶盖的顶上一圈,变身为一块圆圆的玻璃。“这是一面凹凸镜,有放大的功能”。她解释说,有了这个药瓶盖,老年人不需要戴上老花镜来区别药的类别、服用量等。她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中老年人群体的关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药,可是药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不见了,急得这位老人团团转。就这样,该同学很长一段时间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灵感迸发,想到“醒目药瓶”这个点子。

有了灵感后,从设计,到写英文翻译说明,再到制作动画,一共才三天时间。也许有人要问,这样的设计看上去很简单,为什么能拿“国际红点奖”呢?她坦言,设计很简单,关键在于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这一设计胜在实用,按照测算,不会给药瓶本身带来额外的成本,推广起来很容易,使用方便。“希望将来这款设计能推向市场,让更多人得到帮助。”

这位研究生说她没有想当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红点”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颁奖晚会上说的那样:从同学们优秀的设计中,他高兴地看到的是他们所描绘的未来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编自《扬子晚报》(2012年3月17日)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两事例所体现的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分析】该题主要考察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回答此问题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指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是从实践中来的;其次说明认识主体的含义;最后结合材料指出认识主体能动作用的体现。

答: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认识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这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人在进行实践之前就已经明确了自己实践活动的目的,并且在头脑中形成了关于实践的计划。

b.认识具有选择性。世界是无穷无尽的,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无穷无尽的。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我们的认识能力与认识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就具有了选择性,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认识的对象。

c.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能够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具有两面性。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有可能导致实践失败。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树立正确的意识,即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而实践反过来也会促进对我们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反映不但具有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是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这两者具体体现在:

a.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反映特性是指人的认识必然要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和模本,在思维中再现或摹写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结底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所以,反映的摹写性表明了反映的客观性。

b.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是一种在思维中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而不是主观对客观对象简单、直接的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人们为了在实践中实现预定的目的,不仅要反映事物的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人们运用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观念中分解、加工和改造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人类思维探寻把握本质的抽象劳动,鲜明体现了认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种认识,人们结合自己的需要在头脑中创新出新客体的理想形态和功能更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如众多人类重大科技成果的问世,都彰显了人的认识活动的创造性意义。总之,能动反映的创造性对于人的认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尤为重要。

因此,“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就是认识的主体能够能动地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不仅仅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直接的描摹或者照镜子式的原物映现,而是能够选择性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去体会建立在客观物质上的不同的反映形态,这种主观能动性是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2)“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对我们从事实践活动有何意义?

【分析】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自己的设计”向“改变生活”的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存在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实践在认识指导下进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实现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决定性环节。所以“设计”一定是为了改变生活,也一定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

答: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含义

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a.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实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坚持这种统一,归根到底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密切结合起来。

b.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不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都是不可取的。

c.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也不会满足于世界的现存形式。人类主体总是受着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矛盾,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动力,正是这一矛盾的驱动,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呈现出不断深入和扩展的过程。矛盾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也只能在实践中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如上所述,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用自己的设计”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目的是“改变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则对应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注重认识世界的作用,同时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实践在认识指导下进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实现认识飞跃到实践的决定性环节。

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

上述论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答:(1)以上论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认识论,它认为科学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实际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又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实际,使客观实际向有益于人们的方向变化发展,这就是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是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相统一的理论。

认识是全面的具体的,同时也是无限的。因为认识是具体的,我们要注重真理的适用范围;因为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们不能僵化地对待理论,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2)该认识论原理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经验证明只有坚持理论和实践、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我们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取得成功。相反,如果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照抄照搬外国经验,不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在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关于理性、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观点,请阅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笛卡儿: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

——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材料2

“只要是科学,理性就不可能是普适的,非理性也不能加以排除。科学的这个特点要求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如果不频频弃置理性,就不会进步。”

——摘自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

材料3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摘自《列宁全集》第43卷

材料4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法文版序言

(1)材料1和材料2观点的区别。

(2)分析材料3、材料4的观点,并回答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观点的区别。

答: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材料1和材料2的区别在于:

材料1只看到理性因素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的唯理论,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排斥、拒绝非理性因素的参与和介入;

材料2夸大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认为不断弃置理性才能使科学取得进步。

(2)分析材料3、材料4的观点,并回答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答:材料3、材料4的观点

材料3、材料4说明,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材料3强调了想象在数学学科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材料4则突出了信念、意志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非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于认识活动的发生和停止、对主体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a.动力作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而实践对认识发生作用,还得通过情感、意志这些非理性因素。

b.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

c.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产生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在经验里扎着根基,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摘自洛克:《人类理智论》

材料2

“感觉对于我们的一切现实认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不足以向我们提供全部认识,因为感觉永远只能给我们提供一些例子,也就是特殊的或个别的真理。然而印证一个一般真理的全部例子,不管数目怎样多,也不足以建立这个真理的普遍必然性。……‘只有理性才能建立可靠的规律,并指出它的例外,以弥补不可靠的规律之不足,最后更在必然后果的力量中找出确定的联系。这样做常常使我们无需看实际经验到影像之间的感性联系,就能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见,而禽兽则只归结到这种影像的感性联系’。”“灵魂原来就包含着多种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是靠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

——摘自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

材料3

认识是人对自然界的反映。但是,这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的构成、形成过程。

——摘自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1)说明三则材料中各自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用的不同态度。

(2)运用所学知识,简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说明三则材料中各自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作用的不同态度。

答: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用问题上,材料1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属于经验论;材料2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而忽视了感性认识的作用,属于唯理论;材料3的观点则正确地揭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运用所学知识,简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答: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者相互区别

a.含义不同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b.特点不同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二者密切联系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两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9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摘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材料2

在这里不要忘记: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16世纪时,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斯台文(1548—1620年)第一个向这一说法提出挑战。他拿了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铅球从30英尺的高度同时抛下,结果仅需1.4秒便同时落地。但是,当时难以测定精确的结果。后来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先进行逻辑分析,指出A物比B物重,A物应当先落地,如果把两物捆在一起,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就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形。一方面,因为A+B比A重,它应先于A落地,另一方面A快B慢,B就会减慢A的下落速度,A+B比A后落地。这样,从同一前提出发就推出了截然对立的两种结论。这一矛盾表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不能自圆其说。进而,伽利略采用了一个很光滑的斜面,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金属球滑落,结果还是同时落地,这才彻底推翻了流行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伽利略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摘自中国战略网:人物介绍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2)材料3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参考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是否矛盾,并说明理由。

答:材料1与材料2的观点不矛盾。

材料1的观点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材料2在肯定实践标准的唯一性和权威性的同时,指出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2)材料3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答:材料3说明不能把实践标准抽象化、绝对化,实践的历史性、条件性决定了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以及逻辑证明的重要作用。

逻辑证明是实践标准的重要补充,但不是与实践并列的两个标准,归根到底,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同时,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

1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对这个政策有一些人感到不那么顺眼,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农村改革开始的一两年里有些地区根本不理睬,他们不相信这条路,就是不搞。观望了一年,有的观望了两年,看到凡是执行改革政策的都好起来了,他们就跟着走了。这里指的不是农民群众,主要是一些领导干部。所以,改革的政策,人们一开始并不是都能理解的,要通过事实的证明才能被普遍接受。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155页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拿事实来说话”的依据;当一些人对党的政策开始不理解时,“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2)“拿事实来说话”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有关原理分析“拿事实来说话”的依据;当一些人对党的政策开始不理解时,“允许不同观点存在”。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拿事实来说话”,就是用实践的结果即事实来证明党的政策的正确与价值,所以这一名言的依据就是实践标准。

“允许不同观点存在”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实践检验真理和价值是一个过程,实践对政策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检验同样是一个过程,人们对政策的理解也是一个过程,所以应当允许对政策的不同观点的存在。

(2)“拿事实来说话”这一观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答:“拿事实来说话”这一观点的启示:

“拿事实来说话”是对实践标准的深刻、生动的表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求真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