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民法》(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2 课后习题详解

1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答:(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即民法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法的基本概念,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2)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民事法律关系通常根据以下三种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民法调整对象的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

a.财产法律关系,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

b.人身法律关系,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需要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

c.区分意义:两类关系中权利的性质不同。财产法律关系中确立的权利是财产权利,通常是可以转让的;而人身法律关系中确立的权利一般与权利主体的人身是不可分离的,不能转让。对这两类关系的保护方法不同。财产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主要适用财产补救法,通过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的方式加以保护;人身法律关系受到侵犯时,主要通过恢复被侵害的权利的方式来保护。

根据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主体的范围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

a.绝对法律关系,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权利人以外一切不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权利人可直接行使和实现其权利;义务人则是一切不特定的人,其义务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b.相对法律关系,指与权利人相对应的义务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关系。

c.区分意义:有利于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人及其义务,从而更好地适用民法规范。

根据权利的实现方式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可分为:

a.物权关系,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b.债权关系,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

c.区分意义:物权和债权作为两类基本的财产权有不同特点。正是根据这种分类,民法中建立了物权法和债权法这两种财产法律制度,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调整。

2试述民事义务。

答:民事义务,是指法律上拘束的类型化,这种法律上的拘束,可以基于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意志产生,通常是要求民事主体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目的是满足相对人权利的实现。民事义务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核心要素。在绝对法律关系中,民事义务通常表现为不为一定行为,以免侵扰相对人的自由;在相对法律关系,尤其是债的关系中,民事义务的类型比较丰富。以买卖合同为例,当事人通常需要负担以下类型的民事义务:

(1)主合同义务,即直接决定民事主体间交易类型的民事义务。依据《合同法》第135条的规定,出卖人的主合同义务是“应当履行向买受人交付标的物或者交付提取标的物的单证,并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义务”。依据《合同法》第159条的规定,买受人的主合同义务是“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基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主合同义务,可以判定当事人之间的合同类型。主合同义务又称主给付义务,是请求权指向的对象,通常需要基于当事人的特别约定才能产生,属于约定义务。

(2)从合同义务,即辅助主合同义务实现债权人交易目的的民事义务。依据《合同法》第136条的规定,出卖人的从合同义务是“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交易习惯向买受人交付提取标的物单证以外的有关单证和资料”。从合同义务又称从给付义务,也是请求权指向的对象,其产生除了可以依据当事人之间的特别约定,还可以基于交易习惯,也属于约定义务。

(3)附随义务,即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交易习惯产生的民事义务。依据《合同法》第60条第2款的规定,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附随义务大多并非给付义务,因此通常不是请求权指向的对象,合同当事人通常无法请求对方履行附随义务,而只能在对方违反附随义务时,主张其承担民事责任。但在例外的情况下,附随义务,尤其是附随义务中的协助义务等可以作为给付义务,成为请求权指向的对象。与主合同义务和从合同义务都是约定义务不同,附随义务属于法定义务。

(4)间接义务,又称不真正义务,是法律要求民事主体谨慎对待自身利益的民事义务。依据《合同法》第119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对方违约后,都“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即属此类义务。再如《合同法》第157、158条规定的买受人收到标的物时及时检验以及及时通知出卖人标的物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义务,也属间接义务。间接义务并非给付义务,不是请求权指向的对象。当事人违反间接义务,属于自甘冒险的行为,无须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但由此带来的损失要由义务违反者自己承受。间接义务,属于法定义务。

3简述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划分。

答:民事法律事实,是民法的基本概念,指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

(1)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事件,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行为,指当事人的有意识的活动。行为可分为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包括民事行为和准民事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事实行为。具体内容包括:

a.民事行为,指行为人基于其意志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b.准民事行为,指行为人实施的有助于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相关事实因素的意愿表达或事实通知行为。准民事行为主要包括:第一,催告。催告在学说上被称为“意思通知”。第二,通知。通知在学说上被称为“观念通知”或“事实通知”。第三,宽恕。我国继承制度中规定,继承人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或者遗弃被继承人的,如以后确有悔改表现,而且被虐待人、被遗弃人生前又表示宽恕,可不确认其丧失继承权。

c.事实行为,指行为人实施的一定行为,一旦符合了法律的构成要件,不管当事人主观上是否有确立、变更或消灭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都会由于法律的规定,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

(2)民事法律事实的区分的主要价值

民法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调整采取意思主义的调控方式,主要依据民事主体的意思安排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对于事件、准民事法律行为以及事实行为的调整采取法定主义的调控方式,只要符合法律认可的事实构成,法律会直接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安排作出决定。

4案例分析:

2001年1月1日,原告甲某一行四人入住由被告乙食品批发部开办的宾馆502房间。该房为标准间,以甲某两个伙伴名义进行了登记。甲某及另外一人也同居该室,但未办理加铺手续。次日凌晨三时许,该宾馆302号房间失火,火势迅速蔓延,致使宾馆三层以上发生重大火灾,原告等人为逃生而破窗跳楼,身上有多处被火烧伤,另有跌伤等其他损伤,随身所带物品也付之一炬。(案例来源:苏号朋主编.民法总论案例选评.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59.)

请问:本案中存在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每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是什么?

答:本案中,甲某一行四人和宾馆之间存在因合同引起的债权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主体是甲某的两个伙伴和宾馆,客体是行为,内容为甲某的两个伙伴享有入住宾馆和其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应当履行登记并交纳相应费用的义务;宾馆享有收取住宿费用的权利,负有提供住宿、保护其财产安全的义务。具体分析如下:

(1)物权关系或称财产法律关系。主体是甲某等四人,客体是物,内容是甲某等四人对其所携带的财产享有所有权。

(2)人身法律关系。主体是甲某等四人,客体是人身利益,内容是甲某等四人享有其生命健康权不受损害的权利。

(3)因侵权引起的债权关系。主体是甲某及另一伙伴和宾馆,客体是行为,甲某和另一伙伴未办理加铺手续就入住宾馆,侵犯了宾馆的权利;宾馆发生火灾,导致甲某等人人身和财产遭受损害,宾馆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