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81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07年浙江财经学院411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简述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答: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并维持不变的一种状态。其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这里的均衡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这么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在基数效用论者那里,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不变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即MU/P=λ,其中λ为货币的边际效用。

(2)序数效用论者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结合在一起说明消费者的均衡。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在用一定的收入购买商品时,其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尽可能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个消费者的关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组可以覆盖整个坐标平面;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决定了消费者的预算线,在收入既定和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一个消费者关于两种商品的预算线只能有一条。那么,当一个消费者面临一条既定的预算线和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时,只有既定的预算线和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此时满足MRS12=P1/P2

2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行业的长期均衡有何区别?

答:(1)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完全竞争厂商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R=LMC。在完全竞争市场价格给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长期生产中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对最优的生产规模的选择,另一方面表现为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决策。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出现在LAC曲线的最低点。这时,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商品的价格也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即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为:MR=LMC=SMC=LAC=SAC。式中,MR=AR=P。此时,单个厂商的利润为零。

(2)完全竞争行业长期均衡

在长期,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可将完全竞争产业区分为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在此基础上,可推导出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3)厂商长期均衡时和行业长期均衡时的区别

厂商长期均衡时,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厂商的经济利润为0;行业长期均衡时的需求曲线是自左向下倾斜的曲线。

厂商的长期均衡意味着:

a.厂商实现其利润最大化(P=LMC);

b.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P=LAC)。

行业的长期均衡意味着一个厂商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包括:

a.厂商的产出水平是最优的,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P=LAC);

b.该行业中厂商数目是均衡的,除非影响供给和需求的某些因素发生了变化。

3简述形成垄断的原因。

答: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垄断市场的特点: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

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形成垄断的原因主要有:

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这种对生产资源的独占,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

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这便使得独家厂商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垄断该产品的生产。

政府的特许。政府往往在某些行业实行垄断的政策,如铁路运输部门、供电供水部门等,于是,独家企业就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者。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是指某些产业的生产,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使一般厂商无法在生产成本上与之竞争。这样的产业需要巨大的资本设备才能有效地经营,因为生产量极大,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这些都是一般规模的企业无法做到的。这样,这种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就形成了垄断。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行业的产量由一个企业来生产,能够很好的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还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

4简述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答: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表现形式。假设劳动的供给只取决于工资,如图1所示,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

图1 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的函数,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当工资涨到W1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两者组成。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5财政赤字弥补的方式与通货膨胀有何关系?

答:财政赤字是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和公债,政府的支出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当财政赤字产生时,都要有弥补的方式以维持财政收支核算的平衡。财政赤字的补偿方式主要有:向银行透支;增加税收;发行国债。财政赤字正是通过以上不同的补偿方式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

(1)通过银行透支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

当整个经济体系有大量的闲置资源、有较高的增长率或有对外贸易逆差时,采用透支的办法虽然增加了基础货币的供给量,但由于整个经济体有较大的空间来吸收这些货币供给创造的需求,所以只要创造的总需求不超过这个吸收能力,就不会发生通胀。

当整个经济体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如果采用透支的方法弥补财政赤字,由于货币增加所导致总需求的增长没有劳务或商品相对应,则往往导致价格的快速上涨,引发高通货膨胀率。

(2)税收的增加

税收的增加及政府支出的减少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税收的实质是强制性地从私人到政府的收入转移,即把一部分私人支出或消费转变成了政府支出。在做以下几种经济情况分析时假定:货币以与经济增长大体相适应的固定比例增长;其他条件不变。

在有效需求不足(如资源闲置或对外贸易逆差)的情况下,通过赤字和税收实现支出从私人到政府的转移,可以使政府通过支出消除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加强重点建设、引导私人投资的方向,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经济的发展做好铺垫。增税只是收入的转移,并没有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且在有大量资源闲置的情况下,政府的支出往往能够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所以一般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而不会带来通货膨胀。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或贸易顺差的情况下,税收增加所导致的私人资金被占用,往往带来经济效率的降低。所以,当经济增长率降低到货币增长率以下时,就会产生通货膨胀。但由于资源充分利用往往有较高的增长率,即使由于税收的增加所导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也一般不会产生通货膨胀。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通过税收的增加来弥补财政赤字,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3)发行国债

发行国债是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的财政赤字的补偿方式,它同税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均是私人收入向政府的转移,相异之处为国债要还本付息,因此,上一期国债的发行不仅要考虑下一期的偿还能力,还要考虑还债后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平衡。

在资源未充分利用(经济增长率高或贸易有逆差)的情况下,国债的发行可以将私人手中闲置的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从而可以加强重点建设,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即政府当期的支出增加了需求,同时又没有增加供给,但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有一个比较大的缺口,不会产生通货膨胀。

资源利用充分的情况下,发行国债完全“挤占”了私人的投资,在政府投资效率弱于私人投资效率的假设下,同时考虑到政府的投资项目一般是长期见效,短期没有效率,因此,经济增长速度将降低。由于前提是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所以当期不会发生通货膨胀,但在这部分投资到有产出的这一段时间内会导致产出低于需求,将使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发价格的上涨。贸易顺差或平衡时,通货膨胀与债务发行的关系要看国内的资源利用情况。所以又回到上面讨论的资源是否充分利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与不同的财政赤字补偿方式之间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联系:一般认为除非特殊情况,增税与发行国债两种赤字补偿方式都不会引发通货膨胀。银行透支的补偿方式是否导致通货膨胀,往往要看经济体系中是否有闲置的资源,经济是否有较高的增长率,对外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等。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也是不同的。要分析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就要考虑不同的经济形势,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不能说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有确定的关系。

6货币需求曲线斜率的变化有何经济意义?

答:(1)货币需求曲线的三个区域

货币需求曲线上的斜率的三个区域分别指LM曲线从左到右经历的水平线、向右上方的倾斜曲线和垂直线的三个阶段,货币需求曲线这三个区域被分别称为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和古典区域。如图2所示。

由r=kY/h-m/h可看出LM曲线的斜率为k/h。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系数k。h一定时,k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大,LM曲线越陡峭。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k一定时,h越大,LM曲线的斜率越小,LM曲线越平缓。

(2)三个区域的经济意义

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流动性陷阱”的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穷大。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的风险极大,债券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愿意长期持有货币,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在凯恩斯区域,经济一般处于萧条时期,货币政策无效,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在垂直阶段,LM曲线斜率为无穷大,或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已毫无敏感性,从而货币需求曲线的斜率趋向于无穷大,货币需求曲线呈垂直状态表示不论利率怎样的变动,货币的投机需求均为零,从而LM曲线也呈垂直状态。由于“古典学派”认为只有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货币需求的利率无弹性,因此垂直的LM区域称古典区域。在古典区域,经济一般处于繁荣时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

在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在凯恩斯区域为零,而在中间区域则为正值。因此,在中间区域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及经济状况介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

图2 LM曲线的三个区域

7结合实际,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的困难。

答: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执行中有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时滞效应

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时滞效应包括两种:

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

内部时滞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时滞是不同的。从西方国家的情况看,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从决策、议会批准到实施,需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内部时滞较长,但其作用比较直接,见效快,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所经过的中间环节少,内部时滞较短,但它作用比较间接,外部时滞较长。缩短政策时滞,使政策更快地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时滞是客观存在的,无法消除。这样,在决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政策的时滞,以免政策无法达到预定的目标。

(2)预期对政策效应的影响

政策的效应如何,还要受到公众对政策本身和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如果公众认为政策的变动只是暂时的,从而不对政策作出反应,那么,政策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例如,如果公众认为某次减税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那么,他们就不会由于这次减税增加消费或投资,从而减税也就起不到刺激总需求的作用。只有公众认为政策是一种长期的政策,并与政府有大致相近的经济预期时,才会配合政策,使政策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应。实际上,政策如果得不到公众的配合,就会使政策难于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

(3)政府预测能力有限

政府预测经济,要运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为了预测市场和进行政策分析,建立了各种模型。这些模型由一些方程组成。然而这些方程的变量和参数并不会像模型中假设的那样准确。例如,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就不会一成不变。这样,建立在这些模型基础上的经济政策是否能正确调控经济就成问题。总之,经济变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人们的预测能力有限,这给制定政策带来了难度。

(4)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制约关系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既有协调也有相冲突的地方。其中,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这两者正相关: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经济下滑,则失业增加。但除此之外,各个目标相互之间都有矛盾。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首先表现在充分就业与稳定价格的矛盾上。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

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就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而言,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还表现在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上。

经济政策各项目标之间的冲突也体现在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上,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时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利率。但利率的降低,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有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并使资本项目恶化。

(5)非经济因素对政策的影响

经济政策不是孤立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特别是国内外政治因素的影响。

制定政策时所应考虑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有时政治因素比经济因素还重要。

在政策的实施中也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政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会中止或减少这种政策,从而原定政策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

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动、某些重大事件的发生,甚至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都会影响政策的实施与效果。

以上问题说明,运用宏观政策来调节经济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许多困难。

8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些什么优点?

答:(1)公开市场业务的概念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使得利率的下降,引起投资上升,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上升。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大,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2)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

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

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

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

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

当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3)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点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

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在完全竞争行业中有许多相同的厂商,代表性厂商LAC曲线的最低点的值为6美元,产量为500单位;当厂商产量为550单位的产品时,各厂商的SAC为7美元;已知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是:Qd=80000-5000P,Qs=35000+2500P。求:

(1)市场均衡价格,并判断该行业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处于均衡?为什么?

(2)在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解:(1)在市场均衡价格下,供给等于需求,由已知需求函数与供求函数,联立可得均衡价格。

即有:80000-5000P=35000+2500P,解得:P=6。

在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均衡条件有MR=AR=P=SMC=LMC=SAC=LAC,又P=LAC=6,因此,可判断该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状态下。

(2)在长期均衡下,将均衡价格P=6代入市场需求函数或市场供给函数,可得均衡产量Q=50000。

单个厂商均衡时,产量为500,市场总产量为50000,所以行业的厂商数为:n=50000/500=100。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为I=50,政府购买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

解:(1)由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得:

Y=C+I+G=100+0.8(Y-250+62.5)+50+200=0.8Y+200

解得:Y=1000。

(2)投资乘数=1/(1-β)=1/(1-0.8)=5;

政府购买乘数=1/(1-β)=1/(1-0.8)=5;

税收乘数=-b/(1-b)=-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1。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一般来讲,企业的规模扩张的开始阶段是规模报酬递增,然后经历规模报酬不变,最后达到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请结合实际分析其原因。试说明“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会面临着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一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增。产生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它可以表现为: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而较小规模的企业可能无法利用这样的技术和生产要素。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之为规模报酬递减。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企业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

(2)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企业内部的生产分工能够更合理和更专业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管理,这些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之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可能比较长。在这个阶段之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模报酬递减的阶段。因此即使企业实现了既定产量下最优规模,也可能会由于规模的过度扩张而导致企业内部交易费用的增加,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3)“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边际报酬递减是一个短期的概念,而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即研究的是长期。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而单个要素报酬问题涉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可能面临单个生产要素的报酬递减现象。

2如何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结合IS-LM模型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才能做到这一点。

答:(1)IS-LM模型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即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它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又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的作用。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要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作用如何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IS-LM模型不仅可以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且还可以用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有效性。政策的相对有效性也称为政策的效果,是指政策手段(或工具)变化使IS(或LM)曲线变动,最终对收入变动的影响。它是西方经济学家对凯恩斯经济理论整个体系所做的标准阐释,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2)一般而言,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即LM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IS曲线,会导致利率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如果仅仅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IS曲线不变,而向右移动LM曲线,可以降低利率和增加国民收入。考虑到IS曲线和LM曲线的上述移动特点,如果使IS、LM曲线同方向和同等幅度的向右移动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如图3所示。

通过IS1曲线向右移动至IS2使收入从Y1增加至Y2,利率由r1上升至r2,但与此同时向右移动LM曲线,从LM1移至LM2,使利率从r2下降至r1以抵消IS曲线右移所引起的利率上升而产生的“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更进一步向右移动至Y3。这样,IS曲线和LM曲线的移动才能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而要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相机抉择),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使经济得以迅速复苏、高涨。

图3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根据IS-LM模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IS曲线向右移动,会导致利率升高,国民收入增加。而单纯的使用货币政策,LM曲线向右移,利率下降,国民收入增加。所以要使利率保持不变,收入增加,那么就需要IS曲线和LM曲线相同幅度的向右平移。可以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产出水平升高,利率升高,再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利率降低,减少挤出效应,就能做到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