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家战略经济区(掌握)
1北部湾经济区
(1)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占地面积4.25万平方公里,2016年末总人口2073万人。2008年1月16日,国家提出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这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建成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2)战略定位
立足北部湾、服务“三南”(西南、华南和中南)、沟通东中西、面向东南亚,充分发挥连接多区域的重要通道、交流桥梁和合作平台作用,以开放合作促开发建设,努力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10到1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3)功能组团
根据空间布局和岸线分区,规划建设5个功能组团。
①南宁组团
主要包括南宁市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首府中心城市作用,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工制造业、商贸业和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建设保税物流中心,成为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信息交流中心。
②钦(州)防(城港)组团
主要包括钦州、防城港市区和临海工业区及沿海相关地区,发挥深水大港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成为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③北海组团
主要包括北海市区、合浦县城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亚热带滨海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滨海旅游和跨国旅游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海洋开发等高技术产业和出口加工业,拓展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保护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居环境优美舒适的海滨城市。
④铁山港(龙潭)组团
主要包括北海市铁山港区、玉林市龙潭镇,充分发挥深水岸线和紧靠广东的区位优势,重点建设铁山港大能力泊位和深水航道,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临港型产业,建设海峡两岸(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
⑤东兴(凭祥)组团
主要包括防城港东兴市、崇左凭祥市城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及周边重点开发区,发挥通向东盟陆海大通道的门户作用,发展边境出口加工、商贸物流和边境旅游,拓展凭祥经济技术合作区功能,建立凭祥边境综合保税区。
(4)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2西江经济带
(1)简介
西江经济带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接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连接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2008年10月,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2010年4月广西公布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规划》,提出到2012年实现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
(2)区位条件
①自然条件
西江的主航道背靠粤西和大西南,出口直通港澳及东西亚腹地广阔,水上交通便捷,是目前南中国最长、流量最大、流域最广、里程最长的河流。
②资源
西江流域下游地区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拥有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区位优势和强大的产业辐射功能。溯西江而上,现代商业文明逐步由广东沿海向西南内地推进,兴起了肇庆、梧州、贺州、南宁、柳州、百色等新兴城市,西江是推动流域经济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轴带。
③经济
西江流域流贯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澳门5个省区,上游有丰富的资源,下游是以穗、港、深、澳为核心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珠江大都会带”,包括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佛山、东莞、江门、中山、顺德、南海等城市和117个城镇。西江轴线东起港澳和珠江三角洲,西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把经济发达的华南和资源丰富的大西南联系起来。西江流域中上游连接大西南经济开发地区,下游河口为珠江三角洲西翼佛山、江门、顺德、珠海、澳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连接沿海发达地区和大西南欠发达地区的黄金地带,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经济带的经济轴线。
④环境
西江流域具备天然的生态旅游基础,从云南、贵州到广西、广东,山川峰林、溶洞、河流、人文景观、民族风情等无数的天然风景名胜构成了域内特有的旅游景观。
3桂林国际旅游胜地
(1)简介
2012年11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日前批复《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第一个旅游专项发展规划,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战略定位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四大战略定位,即:成为世界一流的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
(3)发展目标
其发展目标是,2012年到2015年,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交通条件明显提升,发展环境和质量明显改变。2016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胜地基本建成,成为世界一流山水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4左右江革命老区
(1)简介
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邓小平同志在此亲自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长久以来,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民族解放、边疆稳定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2)区域特点
①区位优势明显,但基础设施薄弱
老区地处桂黔滇三省区交界,是我西南地区通边达海的重要通道和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地带。但区域以山地地貌为主,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铁路、公路的路网密度和等级均低于周边地区水平,快速通道少,区域互联互通能力不强。
②资源禀赋丰裕,但产业潜力尚未充分释放
老区煤炭、水能、铝土、锰、锡、铟等资源丰富,农林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但生产方式相对粗放,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不高,能源资源就地转化率低,贫困问题突出。
③生态环境优美,但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任务繁重
左江、右江、红水河三江汇聚,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密集,森林覆盖率达58.7%,年降水量1300~1600毫米,是国家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珠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区域内石漠化、水土流失、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生态系统较为脆弱,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矛盾突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④旅游资源丰富,但总体开发程度不高
区域内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73%。壮、布依、苗、侗等民族文化风情独特,百色起义等红色文化光照千秋,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具备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巨大潜力。但旅游资源挖掘开发不足,景区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品不丰富,缺乏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
(3)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区域枢纽作用得到发挥;以有色金属、煤炭等精深加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红色旅游等为核心的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取得显著成效,生态补偿机制基本确立;新型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总体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面建成符合老区人民期望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