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620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602经济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

西方经济学(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答:需求的交叉弹性也称为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的符号取决于所考察的两种商品的相关关系。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零。

2吉芬物品

答:19世纪,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发现一个现象,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导致土豆价格上升,但居民对土豆的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而这无法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故此现象称为“吉芬难题”,并将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的物品称为“吉芬物品”。

吉芬物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3公共资源

答:公共资源是指不具有排他性但却具有竞争性的物品。排他性是指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竞争性是指如果某人已经使用某个物品,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的性质。由于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因此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使用它,它可能很快就会被过度地使用,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西方经济学称之为“公地的悲剧”。

4摩擦失业

答: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劳动力在正常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或短期性的,它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在一个动态经济中,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劳动需求的变动是经常发生的,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于人们从学校毕业或搬到新城市而要寻找工作,总是会有一些人的周转,所以摩擦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正常的。摩擦性失业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力流动性的大小和寻找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5菲利普斯曲线

答: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得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反比例关系,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后来的学者用物价上涨率(即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以表示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之间也有对应关系:物价上涨率增加时,失业率下降;物价上涨率下降时,失业率上升。这就是一般所说的经过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如图1所示。

图1 菲利普斯曲线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具体的形状,不同学派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替换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

答:劳动供给曲线是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关系的表现形式。劳动供给曲线先有正斜率,后为负斜率,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劳动供给曲线

劳动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因为劳动供给不仅是工资的函数,也是闲暇愿望的函数。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工资上涨对劳动供给的吸引力是有限的。图2中,当工资涨到W1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劳动供给曲线背弯的原因可以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来分析。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两者组成。事实上,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因此,工资率提高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基于以上原因,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背弯的形状。

2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答:货币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但是,货币政策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特别是由于存在着流动性陷阱,不论银根如何松动,利息率都不会降低。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相当微弱。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并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就要打折扣。但是,事实上货币流通速度是变化的,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得到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要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到产生效果却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与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的变化。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例如,一国实行紧的货币政策时,利率上升,国外资金会流入,若汇率浮动,本币会升值,出口会受抑制,进口会受刺激,从而使本国总需求比在封闭经济情况下有更大的下降。若实行固定汇率,中央银行为使本币不升值,势必抛出本币,按固定汇率收购外币,于是货币市场上本国货币供给增加,使原先实行的紧的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3简述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

答:(1)规模经济贸易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与艾瀚南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一书中提出的学说。其主要观点为:规模收益递增为国际贸易直接提供了基础,当某一产品的生产发生规模收益递增时,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由此导致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这一产品。

(2)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企业面对的是市场需求曲线,市场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增加。在参与国际贸易以前,企业所面向的只是国内的需求。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有限,企业不能生产太多,从而使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不得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如果企业参与国际贸易,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就会扩大,国内需求加上国外需求,企业生产就可以增加。由于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量的增加反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降低,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了竞争能力。规模经济效应使资源禀赋即使无差异的国家之间也能凭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形成竞争力,取得贸易利益。

4请用增长核算方法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

答:生产函数给出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F(N,K),若劳动变动为ΔN,资本变动为ΔK,技术变动为ΔA,则产出的变动为:ΔY=MPK×ΔK+MPN×ΔN+F(N,K)×ΔA。式中,MPN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上述方程整理后可得:

根据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因此,表达式MPN×N和MPK×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从而表达式MPN×N/Y就是劳动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劳动份额,并记其为α。同样,表达式MPK×K/Y就是资本收益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简称资本份额,并记其为β。这样,方程就可写为:ΔY/Y=αΔN/N+βΔK/K+ΔA/A。即: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故产出的增长可以由三种力量(或因素)来解释,即劳动量变动、资本量变动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可被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三、计算题(10分)

已知垄断厂商利用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该厂商生产产品的边际成本是个常数,为2。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1=14-2Q1,P2=10-Q2。求:

(1)当该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总利润。

(2)当该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他追求利润最大化前提下的总利润。

解:(1)当厂商实行三级价格歧视时,要达到利润最大化,在每一个市场上均要实现最大化利润。

在市场1中,π1=TR1-TC1=P1Q1-2Q1=12Q1-2Q12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dπ1/dQ1=12-4Q1=0得Q1=3,π1=18。

在市场2中,π2=TR2-TC2=P2Q2-2Q2=8Q2-Q22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dπ2/dQ2=8-2Q2=0得Q2=4,π2=16。

所以总利润π=π1+π2=34。

(2)当厂商在两个市场上实行统一价格时,由于Q1=7-P/2,Q2=10-P,所以总的需求函数为Q=Q1+Q2=17-(3/2)P,反需求函数为P=(2/3)(17-Q),因此总利润为:π=TR-TC=PQ-2Q=(28/3)Q-(2/3)Q2

由利润最大化条件dπ/dQ=(28/3)-(4/3)Q=0得Q=7,π=98/3。

政治经济学(7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劳动二重性

答:劳动具有二重性: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其中,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界才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具体劳动和自然界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具体劳动是指在特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千差万别的劳动。不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人类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事各种具体劳动,生产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各式各样的具体劳动,分门别类,形成社会分工。当然,具体劳动也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所以,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2资本经营

答: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值的一系列市场行为。与一般生产经营领域中的资本运动相比,资本经营有其相同的目的即价值增殖。但它们在内容、对象、方式、市场等方面存在差异。并且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较大,更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同时资本经营者的能力也很重要。

资本经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对资产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无形资产经营,在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内实施控股或参股。

3平均利润

答:平均利润是指投入各个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取得的等量利润。平均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额×平均利润率。

平均利润是部门间竞争和利润率平均化的结果,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投入各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条件下,因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利润率也不同。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不断把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利润率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却发生相反的变化,利润率上升。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在竞争中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资本主义社会,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利润来自剩余价值这一本质联系。因为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一个部门获得的利润量与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往往是不一致的。

4二元经济

答: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出的实现过程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之所以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其原因在于:

(1)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也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可以重新购买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的再生产。否则,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2)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就是说,社会资本所获得的价值总量要足以用于重新购买所需补偿和替换的生产要素,从市场上得到的使用价值必须符合再生产继续进行的需要。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剩余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之所以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因为:

(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是为生产剩余价值服务的,并且是由获得剩余价值的多少决定的。

(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追求剩余价值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3为什么要实现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1)之所以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由粗放转向集约,主要原因在于:

粗放型增长方式效益低下,集约型增长方式效应相对较高,因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内涵式增长方式。

由于受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建国初期只能实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等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

(1)国家支付危机。这是一国范围内的政府财政支付短缺而形成的危机状态,或是无法清偿到期的国外债务,或是银行系统已不能满足国内存款者的普遍提存要求继而进一步导致挤提甚至是银行破产,严重的将使国民经济崩溃。

(2)金融风险。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金融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工具的产生和创新,投资和金融自由化速度加快,国家游资和投机资本的大量出现,使全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3)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随着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外贸依存度加大,外贸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加大,国家产业的开放,日益对民族产业带来强大冲击,产品和贸易被外资控制,一旦国际市场波动过大,就会将潜在的危机演变成现实的危机。

(4)资源被侵害。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发展中国家的得天独厚的经济资源往往受到大国的觊觎,国家间为争夺资源,甚至可能演化成战争。

(5)信息和技术损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信息和技术共享和自保并存。在一定时效内,经济信息和技术具有排他性,也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国际范围内的经济信息和技术的外泄也将危害经济安全。

六、论述题(15分)

试论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

答:(1)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在实践中曾经形成多种宏观调控模式,其中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模式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逐渐形成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很多社会主义国家新的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指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则应该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

这种模式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这种宏观调控模式中,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并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种模式中,指令性计划的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主要是扩大指导性计划范围,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即使有限范围内的直接计划管理也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作用,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市场调节在国家总体计划和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发挥作用。大体来说,国民经济发展目标、总量关系、重大经济结构和布局调整、货币发行等关系全局的重大经济活动,主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而大量的一般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及小型建设,主要由市场调节。

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特点和运动规律的要求,必须使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即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活动大体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再进行直接干预。只有这样,政府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解决战略性、全局性的大问题,才能既真正管好宏观经济,又放开搞活微观经济,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

调控手段实行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历史和现实的状况都表明,经济落后就会被动,就会受制于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是我国长期的突出矛盾,经济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都会使这种矛盾显得十分突出,所以通过宏观调控,尽可能地增加就业,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稳定物价,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绝对稳定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既不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也不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出、流入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和工具开始受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供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

(3)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以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

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经济计划因而成为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和中长期计划为主。

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严格地说,法律是实行宏观调控和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但从一些法律条文对经济也能起调节作用的角度看,法律也可被视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