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消费税税目属于定额和定率的复合计税方式( )。[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改编]
A.高档化妆品
B.啤酒
C.雪茄烟
D.白酒
【答案】D
【解析】消费税中只有白酒和卷烟实行复合计税方式。AC两项,高档化妆品、雪茄烟适用于比例税率(从价计征);B项,啤酒适用定额税率(从量计征)。
2根据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取得月工资超过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照规定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该5000元的规定属于( )。[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改编]
A.起征点
B.税收优惠
C.费用扣除额
D.免征额
【答案】D
【解析】A项,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B项,税收优惠是指为了配合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政府利用税收制度,按预定目的,在税收方面相应采取的激励和照顾措施。C项,费用扣除额即征税时允许从个人收入中扣除的费用限额。收入低于费用限额时不纳税,收入高于费用限额时仅对超过部分征税。D项,免征额是税法规定的扣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超过免征额只对超过部分征税。
3衡量稳定经济体的主要指标不包括( )。
A.财富分配均衡
B.物价稳定
C.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
【答案】A
【解析】衡量稳定经济体的四个主要指标是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不包括财富的均衡分配。
4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是在于税收制度设计时,采取( )的所得税方式。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答案】B
【解析】当所得税制累进时,税收对经济水平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①当经济高涨时,实际税负会自动上升,从而产生紧缩的效果。②当经济低落时,则税负会相应下降,产生扩张性效果。因此累进所得税制主要通过税率级次以及收入下降幅度的转换来实现对经济的自动调节。
二、多项选择题
1税收政策的目标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7研]
A.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B.经济结构协调
C.经济稳定增长
D.收入分配公平
【答案】ABCD
【解析】总供求均衡、经济结构协调、经济稳定增长、收入分配公平均是税收政策所追求的目标。
2税收支出的一般形式包括( )。[武汉大学2013研]
A.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盈亏相抵
E.退税
【答案】ABCDE
【解析】税式支出是指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这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其一般形式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3在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通过( )使经济运行稳定增长。[中央财经大学2012研]
A.降低税率
B.增加支出
C.提高税率
D.减少支出
E.减免税
【答案】ABE
【解析】税收是保持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实行更多税收优惠、增加支出等途径减少税收,刺激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CD两项,提高税率和减少支出则是应对经济过热的手段。
4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财税政策扩大社会总需求,具体可采用的财税政策手段包括( )。[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A.降低税率
B.提高税率
C.增加政府支出
D.减少政府支出
E.增加税收优惠范围和力度
F.缩小税收优惠范围和力度
【答案】ACE
【解析】ACE三项,在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时应当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BDF三项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5税收“自动稳定器”的实现机制包括( )。
A.中性的流转税制
B.累进的所得税制
C.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
D.严格的财产税制
【答案】BC
【解析】税收的“内在稳定器”是指这样一种宏观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它能在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情况下自动发挥作用,使宏观经济趋向稳定,并且这种效应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果。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的作用。
6相机抉择机制存在的时滞主要包括( )。
A.认识时滞
B.政策时滞
C.行动时滞
D.影响时滞
【答案】ACD
【解析】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相机抉择机制存在一定的时滞问题,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
三、判断题
1现实经济生活中,税收通常是中性的。( )
【答案】×
【解析】税收中性实际上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描述,或者说是建立完善税制的努力方向,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并不存在。
2相机抉择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作出自动反应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累进所得税和政府的转移支付。( )
【答案】×
【解析】自动稳定的税收政策是指能够对经济活动的变化作出自动反应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累进所得税和政府的转移支付。相机抉择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应地采取灵活多变的税收措施,以消除经济波动,谋求失业与通货膨胀都处于较低水平的稳定增长。
3税收的经济稳定机制即税收所拥有的自动稳定机制。( )
【答案】×
【解析】税收的经济稳定机制包括两个方面: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和税收相机抉择机制。
4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具体来说,是指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减少而使总需求减少;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地增加而刺激总需求。( )
【答案】×
【解析】税收的自动稳定机制具体来说是指当经济处于停滞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减少而使总需求增加;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时,税收会自动地增加而减少总需求。
四、名词解释
1税式支出[东北财经大学2014研]
答:税式支出是指国家为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税法中对正常的税制结构有目的有意识地规定一些背离条款,形成对一些特定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的税收优惠,进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放弃或让与的一种税收优惠形式。税式支出的形式主要有起征点、税收扣除、税额减免、优惠退税、优惠税率、盈亏互抵、税收抵免、税收饶让、税收递延和加速折旧等。
2税收中性[南开大学2013研]
答: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即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①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②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3税收自动稳定器[浙江财经大学2011研]
答:税收自动稳定器,又称为“内在稳定器”,指税收能够对经济活动的过度繁荣和衰退萧条做出自动反应,从而达到自动减轻经济波动、稳定经济的目的。这种税收制度对经济波动的适应性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应,“熨平”经济波幅:①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税收随着人民收入的增加而增长,从而压缩人民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自动抑制经济的进一步扩张;②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税收随着人民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相对增加了人民的可支配收入,能够阻止经济的过度衰退。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具体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来实现。
五、简答题
1简述税收的“自动稳定器”效用。
答:自动稳定机制又称为“内在稳定器”,是指税收能够对经济活动的过度繁荣和衰退萧条作出自动反应,从而达到自动减轻经济波动、稳定经济的目的。
(1)这种税收制度对经济波动的适应性无需借助外力就可直接产生调控效应,“熨平”经济波幅。当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税收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增长,从而压缩人们的投资与消费能力,自动抑制经济的进一步扩张;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税收随着人们收入的减少而减少,相对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阻止经济的过度衰退。
(2)税收自动稳定机制具体通过累进的所得税制和公共支出尤其是社会福利支出来实现。
①累进的所得税制机制
a.当所得税制累进时,税收对经济水平的变化反应非常敏感。当经济高涨时,实际税负会自动上升,从而产生紧缩的效果。
b.当经济低落时,则税负会相应下降,产生扩张性效果。因此累进所得税制主要通过税率级次以及收入下降幅度的转换来实现对经济的自动调节。
②公共支出尤其是公共福利支出机制:这种支出可以看作是负所得税。
a.如果经济局面不景气,具备申请失业救济金资格的人数必然增加,政府必须对失业者支付津贴或救济金,以使他们能够维持必要的开支,防止国民经济中的总需求的过度萎缩,从而促使经济趋于稳定。
b.如果经济运行至繁荣时期,失业者重新获得工作机会,救济金数量减少,在总需求接近充分就业水平时,政府就可以停止这种救济性的支出,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
内在稳定器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减轻萧条或通货膨胀的程度,并不能改变萧条或通货膨胀的总趋势;只能对财政政策起到自动配合的作用,并不能代替财政政策。
2简述税收的相机抉择机制。
答:相机抉择机制是指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运用税收政策有意识地对经济进行人为的逆向调节,消除经济中不稳定因素。相机抉择税收政策包括税收的增加、减少,或是同时辅之以政府支出规模的增减。
(1)不同经济形态下的税收政策:
①在萧条时,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税政策刺激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如增加政府购买,减少各项税收等;
②在繁荣时,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税政策抑制总需求,减少经济热度,如减少转移支付,增加税收等。
(2)相机抉择多表现为一种补偿机制,需要政府决策者准确把握经济形势,灵活运用各项政策的搭配,保持经济的稳定。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相机抉择机制存在一定的时滞问题,即认识时滞、行动时滞和影响时滞,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机抉择机制稳定经济作用的发挥。
六、论述题
1试述西方税收原则理论中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谈谈我国今后应当实施怎样的税收政策。[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答:(1)西方税收原则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威廉·配第提出税收应当贯彻“公平”“简便”“节省”三条标准。配第特别强调税收的经济效果,反对重税负。
②尤斯迪在威廉·配第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税收原则,是第一个比较系统论述税收原则的人。具体包括税收六原则:赋税应当自愿缴纳;税收不得侵犯人民的合理自由,也不得增加对产业的压迫;平等课税;课税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征收迅速;赋税的征收费用不能过度;税收应便于人们缴纳。
③亚当·斯密是第一个明确而系统地提出税收原则的人,他提出了“平等原则”“确定原则”“便利原则”和“最少征费原则”。其在《国富论》中系统地阐明了应当限制国家职能、政府应充当经济生活的“守夜人”、应尽可能削减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等观点。
④瓦格纳在总结吸取前人理论基础上,提出“四端九项”的税收原则。
a.财政政策原则:收入充分原则、收入弹性原则;
b.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
c.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
d.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和节省原则。
(2)我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为税收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为其改革提供了经济基础。
①税制完善和调整:
a.构建科学、完备的税法体系。科学、完备税法体系的价值取向在形式上应建立形式多样、配套齐全的税法体系,在内容上应建立在税收基本法统率下,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并行的税法体系。
b.按照分税制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立法权限,立法征收尚未在全国开征的税种,为全国性税收立法积累经验,为中央税、共享税和全国统一开征的地方税种之外开征仅适合本地区的税种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中央税的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地方税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
c.协调国家权力机关立法与委任最高行政机关立法的关系。重要的基本的税法或立法条件已成熟的税法,应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不能一概委任立法,以提高税法的效力,维护税法的严肃性。
②基于不断完善的税制,我国实施的税收政策:
自2008年以来,我国再次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旨在扩大内需,调整经济发展结构,进一步减轻居民和企业的税收负担。作为扩大内需的最有力工具之一的新一轮结构性减税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针对特定群体、特定税种进行的税负消减。与全面的、大规模的减税不同,结构性减税涉及的税种是有选择的,该政策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优化税制结构,使税收政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新一轮的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增有减,但以减税为重点,而且具有明确的导向性,注重税制结构的优化调整。结构性减税政策既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之一,更是加快改革财税体制、优化税制结构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应加大实施力度。
2论述税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武汉大学2012研]
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这主要取决于科技进步、人力资本的形成、产业结构的提升和资源的节约使用。税收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杠杆,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促进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形成
由于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人力资本投资,都具有公共性、外部性、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致使市场机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产生失灵。即市场不能提供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社会最优水平,这就为政府在这一领域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而税收政策是政府在这一领域发挥作用的重要激励工具。税收政策可以通过对推动技术进步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和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给予各种税收优惠,刺激投资意愿,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的。
(2)促使产业结构提升
税收对要素流动的影响是通过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发挥作用的。对收入征税会直接减少纳税者的可支配收入,对收入按高低不同的税率征税会改变不同收入者的相对收入地位,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商品或非商品流转额征税会改变商品(或服务)的相对比价,也会产生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因此,税收可以改变不同产业要素收入的相对水平,从而使资源按照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流动。
(3)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资源的节约是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用效果。从需求角度看,税收通过影响商品的价格,对能源的需求量及消费量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起到节约资源与能源的作用。研究资料显示,税收与能源消费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能源采取低税率、低售价政策的国家人均消耗能源量越大,对能源采取高税率、高售价政策的国家人均消耗能源量越小。因此,可以对一些高污染或者稀缺的资源、能源实施高税率。一方面,由于成本增加,企业必然会节约使用该资源;另一方面,企业会逐渐选择一些低污染低税率的资源来取代现在的高污染的资源,进而推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污染、粗放型向低污染、节约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