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为仁由己[华侨大学2017年研]
答:为仁由己意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何为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假外求。为仁由己充分说明了孔子“仁学”中个人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即肯定人的自我,认为自主意志是个人行为方向的决定者,因此人到底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他自主决定的。
2仁[武汉大学2016年研]
答:仁是指孔子倡导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准则。孔子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即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实行“忠恕”之道。孔子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仁义礼智信”五德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正名[西北政法大学2014研]
答:正名是指辨正名称与名分,以使名实相符。孔子提出“正名”主张,力求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森严的局面。公孙龙将正名观点应用于名实关系,认为正名是为了实现名称合乎事实。墨子认为,正名在于使彼此之名各得其当。《管子》则把正名看作使形名相符的手段。韩非认为,实行法治,必以正名为原则。荀子的著作《正名》篇,提出要使名实相当。
4《中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研]
答:《中庸》源自《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庸”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是指不偏不倚的日用常行之理。“中庸”的基本内容是待人处事,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符合“中庸”精神的行为,孔子称之为“中行”。中行者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勇于进取而又考虑全局,为人耿直而又善于与人合作。“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
5与命与仁[中山大学2013研]
答:与命与仁出自《论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谈及“利”“命”“仁”三者的关系,集中表达了他的思想结构,即不太谈及“利”,而认可“命”与“仁”。对“命”的认可是指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盲目的、客观的和必然的,人人都要遵守。承认“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还要遵守仁道,主要表现为对人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二、简答题
1什么是为仁由己?[北京大学2015研]
答:“为仁由己”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理想和标准。孔子认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或不“为仁”)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孔子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而从身边做起,体现的是道德修养的践行性特征。其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点:
(1)“求之于己”
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在他看来,“为仁”本来就是个人的道德追求,其动力应该来自于自己而不是来自于别人,其对象应该是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笃信好学”
孔子很强调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学问,但又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在他看来,学问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是道德的提高。孔子主张“为己之学”,强调“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把做人与做学问紧密结合起来。
(3)“躬行实践”
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即孔子所说的“躬行”。孔子很强调学了就要做,说了就要行,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听其言而观其行”,以是否身体力行来作为检验道德修养的试金石。
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其最终目标是“成圣”。“成圣”构成为他的最高的道德理想,而由之推动统治者以“圣人之道”治国,则构成他的最高的社会理想。
2简论孔子哲学思想的方法论。
答:孔子的思想即仁、礼、中庸。其中仁是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而中庸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即方法论。
(1)中庸
“中庸”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普遍方法论原则,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是指适中、中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标准;“庸”包含平常、不易、用三层意义。《论语》中处处可见孔子的中庸之道。例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此乃文质关系上的中道。孔子评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即哀乐情感表达的中道。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地迎合所有人,更不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2)时中
中庸之中有“时中”的含义。《中庸》中引用孔子之语,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时中”即符合时代的要求。孔子还提出了“权”即通达权变的观点,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动态的平衡统一。孔子主张“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即启发问题时要求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出发。他还提倡“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方法,即在两端之间寻求一个动态的平衡,具体分析、灵活处理问题。
三、论述题
1孔子天命论的主要内容,与上古天命论相比,它有何重大转变?[武汉大学2015研]
答:(1)主要内容
①天命
天命,是指上天的命令以及上天主宰之下人的命运。天命这一名称是由周人确定的,它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神灵“帝”或“上帝”的信仰。周人的“天”的观念常有两种含义:一是广袤的、表现为种种自然现象的“天”;二是指超验的、作为人间祸福主宰的天命。
②命
孔子是在三代天命观的历史背景下,以“吾从周”的定位方式,继承三代天命观的大传统而确定了其天命观的基本内容——“天”作为人格神的形象淡化了,但孔子还承认在人之外的主宰力量,并以“命”的概念界说之。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在孔子看来,自己的主张(“道”)能否实现,是取决于“命”的。“命”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
③天命与时命
在“天道”被认信为成就人的意义上,“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这就是“天命”。这种意义上的“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是构成为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是有目的有指向的,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在《论语》中,命主要指“时命”。承认“时命”,并不意味着消极等待,放弃努力。孔子认为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2)重大转变
他在天命观上的重大转向是将对鬼神的信仰悬置起来,把天命观的主要内容由神学转向人事,把对超越之天的敬畏与主体内在的道德律令结合起来,把宗教性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性。
①孔子在他的天命观里,悬置了“天”的神学方面的内容,而以人事方面的内容来代替
上古天命论者心目中的最高主宰者为“天”。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了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日渐淡化。与这一点相关,是孔子对鬼神的存疑态度。在当时的社会仍然普遍信仰鬼神的时代,孔子却不肯随俗。孔子对鬼神是否存在、如何存在等问题并不在意。对于民间的鬼神祭祀,他甚至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看法。孔子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鬼神,主要考察鬼神对人事的影响和效果。孔子作为中国儒家哲学传统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使儒学远离宗教信仰而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②孔子将商周以来“天”的人格神的外衣脱掉,但却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与必然性,“天命”是具有最高意志的权威
孔子的“天”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孔子将它与现实联系起来,并赋予“天”以道德公义色彩。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是敬畏的意思。畏天命,就是随时谨慎小心,在行为上多作检讨;而小人不畏天命,因而行无忌惮。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知天是对“天命”的自觉、洞察与实践。在知天的基础上,最终达到“顺天”,即“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时,天命既是人性的超越性原则,又内在于人性,二者是合二为一的。
2试论孔子“仁”学思想的要旨。
答:“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观点,还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1)孔子之“仁”的多层涵义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到“仁”,可以通过孔子与当时人的谈话来体会“仁”的多重涵义。
①“爱人”为“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颜渊》)孔子主张仁智双彰,以爱人为仁,知人为智,“仁”的主旨是爱人、同情人、关切人。孔子的“仁爱”是以“亲亲”为起点,从孝敬父母等亲情扩大开来,推己及人,这与早期儒家“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有区别的。
②“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克己”是指约束、克制自己,“复礼”是指合乎礼。“礼”是指一定的社会标准、规范、秩序和制度,可用以约束人的行为,调解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孔子非常注重礼,认为合乎礼、施行礼的过程便是人性化的过程,是“仁”的外在表现。
③“忠恕”近“仁”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忠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仁道原则,“仁”包含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的意义。《中庸》曰:“忠恕违道不远。”忠恕未足以尽仁,是为仁之方,所以说违道不远。
(2)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
①第一层次
最高层次的“仁”,作为人的最高标准、最高道德原则、最高精神境界和价值理想,它是可统摄作为社会普遍道德规范的、与义、礼、智、信并列的“仁”。“仁”有时也指“仁人”“仁者”,“仁者”的最高境界是至善的“圣”,但在现实中很难有达到这种完美境界的仁人。
②第二层次
第二层次的仁人称“成人”,又称“全人”,即通过实践可以达到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也称“贤人”,具有现实性。
③第三层次
第三层次的仁人称“君子”,是指超越自然人的道德人,即区别于小人儒的君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