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哲学史考点归纳与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易传》的气化流行论

6.1 考点归纳

一、六种术数

1方术

先秦的阴阳家源自古代的方术,行方术的即是术士。《汉书·艺文志》根据刘歆《七略·术数略》,把方术分为六类。

2术数的分类

(1)天文

“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

(2)历谱

“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

(3)五行

“其法亦起五德(金木水火土,谓之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

(4)蓍龟

由巫史取蓍草,每两株为一份,最后所剩,非奇数即偶数。如是六次,得出每三个一组的组合,再查《易经》卦象、爻象,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为“筮”。

在龟甲或平骨上钻一洞,放在火上烤,小洞四周受热后出现裂纹,管占卜的巫史据以判断所问事项吉凶,称为“卜”。

(5)杂占

卜筮之外的占卜术。

(6)形法

包括相面术和后来所称的“风水”。

3“方士”的由来

周朝初年封建制全盛时期,每个贵族都有世袭的术士。贵族有任何重要行动之前,必先问卜。随封建制的逐渐没落,这些贵族世家的术士渐渐失去地位,散落社会,但继续以方术为生。这是“方士”的由来。

4术数或法术的作用

(1)术数或法术本是来自迷信,但它们往往是古代科学的萌芽。

(2)方术和科学都试图以积极态度解释自然现象,使人得以征服自然,使自然为人所用。

(3)方术对超自然力量不再迷信后,它便开始试图解释自然现象,从而向科学转变。人类最初对自然力量的观念尽管十分原始简单,但它终究是科学的开始。

5理解宇宙的两种思想路线

(1)以阴阳家为代表的思想路线。

(2)由一些佚名的儒家,以“易传”(注释)的方式,写在《易经》正文的后面。

(3)这两种思想似乎各自独立地发展。《洪范》和《月令》,注重五行,而不曾提及阴阳;在“易传”里则谈及阴阳的地方很多,而不提五行。后来,这两条思想路线渐渐融会在一起。

二、《洪范》所描述的五行

1五行的含义

五行的本义是五种动因、五种活动。在中国古籍里,又称“五德”,意思是“五种能力”。

2五行的具体内容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3“九畴”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然后是“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义,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4对《洪范》中五行观念的评价

(1)在《洪范》中,五行观念还处于粗糙阶段。作者在谈到五行时,所想的还是具体的水、火等,还没有如后来那样,以水、火等代表抽象的力量。

(2)作者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联结在一起的,国君的恶行伴随有自然世界的不正常现象。这个理论在后代发展成为“天人感应”学说。

5“天人感应”

(1)基于目的论的解释,认为国君恶行使天地震怒,天地震怒便造成自然界的不正常现象,以给国君警告。这种学说更多反映了它来自方术的社会根源。

(2)机械式的解释,认为整个宇宙乃是一个机械的整体,其中任何一部分失去平衡,其他部分势必受到牵连。国君的过失必然造成宇宙天地失去平衡,于是就产生不正常的自然现象。这种学说反映了阴阳家中的科学精神。

三、《月令》

1《月令》

阴阳家的另一部重要文献是《月令》,首见于《吕氏春秋》。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著述,后来又载入《礼记》。它告诉国君和大众,每个月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以求得与天地万物的和谐。这也是其名称的来源。

2《月令》的具体内容

(1)四季与方位的结合

春季和东方结合,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夏季与南方结合。

秋季和西方结合,那是太阳落下的地方。

冬季和北方结合。

(2)四季与日夜的结合

早晨代表春季,中午代表夏季,傍晚代表秋季,午夜则代表冬季。

(3)“五德”、方位和季节的联系

南方和夏天之所以热,因为热在南方,就时间说,夏季是炎热季节,火德盛。

北方和冬天则冷,因为冷在北方,冬季是严寒季节,水德盛,水和冰雪是连在一起的。

东方是春季,木德为主,因为春天万木茂盛,故此,东方总是和春天联结在一起。

金德则代表西方,又和秋季相连,因为金属代表坚硬、严酷,秋季又是肃杀之气盛,万木萧条,走向衰亡。

土德在五德里是居中的,因此,在地理上,土德代表中央,它统治的时间,据说是夏秋之间的一段短暂时间。

四、阴阳五行说的发展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1“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和传播

(1)“阴阳”观的生成与发展

《易经》虽没有直接讲到“阴阳”,但用“-”和“--”两爻代表宇宙间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显然即与阴阳观念相一致。

西周末年三川地震,伯阳父认为是“阳伏不能出,阴迫不能蒸”所引发,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业已基本形成。

春秋时期,“阴阳”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已提出了阴阳相克的观念。

《老子》进一步把阴阳二气看做是万物生成、演化的内在根源,也就把阴阳理论发展为先秦最深刻的哲学形上学。

(2)“五行”说的起源与发展

“五行”源出于殷人对“五”的数字崇拜。

西周末年,史伯始创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又以“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为说。

春秋战国,五行相克(相胜)、五行相生的观念出现。

(3)“阴阳”说与“五行”说的结合

《管子·四时》篇

“春气曰风,风生木与骨;夏气曰阳,阳生火与气;中央曰土,土为火之子,故摄于夏;秋气曰阴,阴生金与甲;冬气曰寒,寒生水与血。”木、火、土、金、水的排列顺序就体现了五行相生的关系。

《礼记·月令》篇

《月令》篇不仅把阴阳与五行连结起来,把四时、五方与五行配搭起来,从而建构起一个关于宇宙世界相互联结、互相推荡的完整自然哲学体系。

(4)“阴阳五行”说的具体观点

依阴阳五行家的看法,人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中给出的规则为依据。

社会人事方面的一切举措,包括庆赏与刑罚等种种社会政治举动,都必须遵循阴阳、四时、五行在相互联结的过程中形成的理则,才会获得成功,否则将要引发灾祸。

2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

(1)邹衍的“五德终始”的历史理论

邹衍(约公元前305~前240),本是齐稷下学者之一,他把五行相胜的观念与社会历史变迁相穿凿附会,创立了一套解释朝代兴衰的神秘主义理论。

朝代的更替是受五行生克的规则支配的;而且,在发生更替之前,“天必先见祥乎下民”,以各种征兆预示变化的到来。周朝为“火德”,水胜火,下来取代周朝的必以“水德”胜。

(2)邹衍的“五德终始”循环论的影响

邹衍创设的这套“五德终始”循环论,对当时乃至后来的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秦并天下后,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为年首,色尚黑。此即可见其影响。

(3)产生影响的原因

春秋战国以来社会的变动,使得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释社会治乱的理论。邹衍的理论能够为争夺霸权的诸侯们的“顺天承命”提供神学上的依据,因而很受统治者欢迎。

五、《易传》的“变易”思想与气化流行观

1《易传》

《易传》是战国年间一些儒生在传述《易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全书共有十篇,又称“十翼”,即《系辞》(上、下)、《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易经》,给这部原本用作占卦的书赋予了哲学的意味。

2“生生之谓易”的气化流行观

(1)宇宙的生成过程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易有太极”的提法,与老子一派的“道生一”“太一生水”的观念有关,“太极”被易学家们看作是宇宙的最初本源,是阴阳未分之本然状态。

“两仪”象征从太极分化出来的阴阳二气。

由阴阳二气演化为春、夏、秋、冬(或曰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时,四时在占筮系统中对应于“四象”。

四象再衍生出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八物,八物对应于占筮系统为“八卦”。

(2)《易传》的基本精神

天有开创万物之德,坤有成就万物之功。万物皆因乾坤之功德而生,由“太极”至“阴阳”至“八卦”的演化过程中体现的“生生之德”,构成《易传》的基本精神。

(3)“一阴一阳之谓道”

宇宙万物都处在永不止息的生化过程中,“道”即构成为这种变化的规则。

作为一阴一阳变化规则的“道”,是自行发动、自然生化万物的,不具有目的性。

阴阳及其“道”,其存在变化都是不露形迹的,其生化的万物才是有形迹、可把捉的。

(4)《易传》的宇宙论与阴阳五行家的宇宙论的不同之处

《易传》没有引入“五行”说。因为《易传》的解释受制于筮法的数学递变规则,筮法的递变是以平方的方式增长的,没有办法容纳“五”这个数字。

《易经》的思想与农业社会有关。它的“太极”“阴阳”“四时”“八卦”的观念,及其“生生之德”的基本精神,都显示着农业社会普遍流行的思想与信仰。

3“唯变所适”的“变易”思想

(1)“一阴一阳之谓道”

这意味着承认阴阳是宇宙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阴阳生化万物。

又意味着矛盾统一为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

(2)易经对矛盾对立双方的了解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易经》肯定对立双方的相互转化

《易经》之谓“易”,在《易传》看来包含有简易、变易、不易三义,而变易是其中最根本的一义。

(4)“唯变所适”

《易传》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易传》基于“变易”的这种绝对性而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革理念,并且把这一理念引入社会历史领域。

(5)《易传》与老子宇宙论的比较

《易传》是直面宇宙大化和在大化中变革的意义的,而老子对宇宙大化则取反省与批判的态度。

《易传》认为,宇宙大化由本源向万物的生成过程为一不断丰富、不断增长的过程,故值得赞许;老子认为宇宙大化由本源向万物的生成过程为一不断地为矛盾对立所困扰、肢解,不断走向坠落的过程。

4《易传》与儒家的“性命”学说

(1)儒家的“性命”学说的局限

在《性自命出》那里,由于把“情性”赋予“天命”的意义,虽然“情性”与“天命”有了贯通,然而,在价值取向上却更容易走向自然主义。

在《中庸》那里,“天命之谓性”的说法,也使“人性”与“天命”贯通,然而,对于“天命”是什么和它为什么可以成为人类的价值源头的问题都语焉不详。

《中庸》并未确指“天命”是什么,却称“天命之谓性”,难免费解。

(2)《易传》与儒家的“性命”学说

《易传》从“气化流行”论道德性命,把儒家之“仁”的价值观与气化流行的“生生”联系起来,使“仁”的价值观获得了宇宙论的支撑。

《易传》把“天命”展现为宇宙由太极、阴阳、四时之生生化化。

《易传》立足于宇宙生化来提示道德性命的确当性。“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3)《易传》自身的局限

由于它是对《易经》的传述,不免仍旧带有巫术文化与鬼神信仰的成分。

它借推寻天道以论定人间政治秩序的做法,不仅明显地带有阶级统治的印记,而且也封杀了它自己原本强调的“变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