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第12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含名校考研真题)+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商品和货币

一、概念题

1自然经济

答:自然经济是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今某些经济落后的地方,还存在自然经济的残余。自然经济作为人们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

2商品经济

答: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商品经济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这种经济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自身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是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达商品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

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答: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的后期,畜牧部落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意义: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促进了商品交换和价值形式的发展;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主人和奴隶、剥削者和被剥削者;在家庭关系中引起革命,男子在牲畜的生产和交换中处于主要地位,因而在家庭中也处于统治地位。母权制逐渐解体,父权制逐渐固定下来,个体家庭的作用越来越大。

4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答: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在原始社会末期,耕作工具和手工工具进一步发展,引起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现象。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不生产农产品,但他们又必须获得农产品来满足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手工业劳动者要用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产品进行交换。手工业独立出来后,其产品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那时起出现了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恩格斯明确指出:“第二次大分工……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

5简单商品经济

答: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是指以个体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它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简单商品经济的特征是规模小且分散,产量不大,市场只限于当地不大的范围。正是由于上述特点,简单商品经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且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但对社会经济生活没有形成巨大的影响,而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

6发达商品经济

答:发达商品经济是指建立在社会化生产的基础之上,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商品经济,它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特点是为卖而买,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了商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于那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广泛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7商品

答:商品是指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具有两方面的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一物成为商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它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物品,如原始森林,不是商品;它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不用于交换的产品,如农民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粮食,不是商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同时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相互排斥的。只有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交换出去,生产者实现了价值,购买者得到了使用价值,商品的内在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8使用价值

答: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物品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自然属性决定的。一种物品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自然属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这种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往往是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被发现和加以利用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了满足别人需要的使用价值,必须是为交换而生产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定量的价值存在于一定量的使用价值之中,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着眼点不在使用价值本身,而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9交换价值

答: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时的数量比例。一定量的某种商品可以按各种不相同的比例与许多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交换价值不只一种,而是多种。不同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交换,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可以使它们相等的共同东西。这个共同东西是商品的价值。所以,价值是决定商品交换比例即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含有相同的价值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0价值

答: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不同商品所包含的价值,只有量上的差别,因而它们就可以相互比较。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出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11具体劳动

答: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性质上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以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12抽象劳动

答: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耗费。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物质的原子。

13活劳动

答: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在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特别要坚持活劳动是商品价值唯一源泉的理论。

14物化劳动

答:物化劳动是指已经凝结在劳动对象中、体现为劳动产品的人类劳动。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劳动者借助劳动资料进行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生产出新的产品,这个新产品是劳动与物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物化劳动是凝结在产品中的人类劳动;另一方面,劳动物化后的新产品,有的作为生活资料用于消费,有的作为生产资料进入新的生产过程,成为劳动得以进行的物质条件。作为劳动过程的物质条件,物化劳动是物化在生产资料上的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属于物化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借助于活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15价值量

答:价值量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而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值的大小就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来决定。又由于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如天、小时、分等),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就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愈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就愈多,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劳动时间就愈少,因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愈小。可见,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量成正比,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包含了下面几点内容: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生产已经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正常的生产条件不是过去的,也不是将来的,而是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由于商品生产者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不同,他们生产同种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而决定价值的只能是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则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要降低。

17劳动熟练程度

答:劳动熟练程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具备的经验和技术的多少。经验不多、技术生疏的劳动,是非熟练劳动;经验较多、技术纯熟的劳动,是熟练劳动。

18劳动强度

答:劳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消耗。劳动强度大,意味着操作紧张,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多;劳动强度小,意味着操作松弛,单位时间内体力和脑力消耗少。在同样的时间内,熟练劳动和强度大的劳动,可以比非熟练劳动和强度小的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按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计算的。

19简单劳动

答:简单劳动是指事先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的、每个体魄健全的人都能进行的劳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过去的复杂劳动现在就可能成为简单劳动。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全社会来看,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是相对固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表现为倍加的简单劳动。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于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量折合为简单劳动量的比例,是在反复的交换实践中自发形成的。

20复杂劳动

答: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

21劳动生产率

答:劳动生产率也称劳动生产力,是指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或效率。劳动生产力的高低有两种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各种经济和技术因素。如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劳动组织是否合理、生产设备的组合和效能、劳动对象的状况以及自然条件等。劳动生产力越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量却不会变,因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这一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22私人劳动

答:私人劳动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由于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生产商品的劳动是他们私人的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劳动成果也归他们自己所有,经营的盈亏也由他们自己负责,所以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私人的性质。

23社会劳动

答: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社会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都具有社会的性质。

24价值形式

答: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从单个商品本身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在它和别的商品相互交换时才能表现出来,商品价值形式指的就是这种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马克思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考察,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指出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一经产生,商品内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25一般等价物

答: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的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各种各样,像牲畜、贝壳、布匹、金属器具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一般等价物才固定地由金和银这些贵金属来担当。当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过渡到了货币价值形式。

26货币

答: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它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货币出现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即专门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在货币价值形式下,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商品换成了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解决了。如果商品不能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得不到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发挥作用,价值也不能实现。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也就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可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经济的矛盾更加深化了。

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完备起来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7价值尺度

答: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时执行的职能。价值尺度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货币之所以能够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它本身也有价值;如果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就无法衡量别的商品的价值。商品价值并不是因为有了货币才可以被衡量的,而是由于商品价值就是凝结的人类劳动,所以它本身就可以由劳动时间来衡量。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不过是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就是说要衡量某一商品价值的多少,并不需要把现实的货币摆在那里比较,只要写出或说出值多少货币就可以了。

28价格

答: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所取得的转化形式。价格的本质是从属于价值并由价值决定的货币价值形式。价值的变动是价格变动的内在的、支配性的因素,是价格形成的基础。但是,由于商品的价格既是由商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是由货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一定反映商品价值的变动;同样,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并不一定就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因此,商品的价格虽然是表现价值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商品价格和商品价值不相一致的情况。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直接围绕它的价值上下波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部门之间的竞争和利润的平均化,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价格的基本职能主要有:标度职能、调节职能、信息职能。

29价格标准

答:价格标准也称价格标度,是指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有了价格标准,货币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作用,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所起的作用和价值尺度是不同的。作为价值尺度,它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作为价格标准,是规定贵金属重量的技术标准,是用来衡量和计算货币金属本身的数量的。但二者又有密切联系,规定价格标准是为了使货币能够更准确地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30流通手段

答: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31商品流通

答: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起着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在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采取以物易物的形式,在交换过程中,卖的过程同时就是买的过程,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而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中,某人卖了之后,却不一定马上就买。卖掉商品的人可以握有货币而一时不购买商品,这就相应地会使另外的人卖不出去商品,于是卖和买就可能出现脱节现象。可见,在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出现以后,就已经有了危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需要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32铸币

答:铸币是指经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最早的金属货币是自然形态的金属条块,使用不便,因而逐渐产生金属铸币。早期的铸币是由有名望的商人所铸造,在金属块上铸上印记(包括形状、花纹、文字等),表明其重量和成色。随着商品生产与流通的发展,铸币逐步由国家统一铸造。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铸币主要用做各国的辅币。

33纸币

答:纸币是指由国家依法发行的、作为法定流通手段并且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本身没有价值,而是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纸币数量,相当于所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如纸币发行过量,将会使其贬值,引致物价上涨。

34贮藏手段

答: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们贮藏起来时执行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金属货币。贮藏货币可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重新投入商品流通中。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货币贮藏的这种调节作用是自发进行的。

35支付手段

答: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要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只要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形成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36世界货币

答: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执行的职能。一般来说,作为世界货币只能采取贵金属条块的形式,而不能采取铸币和纸币的形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和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该国的铸币和纸币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支付战争赔款以及财产转移等。

37货币流通

答:货币流通是指货币在流通领域中作为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在买者卖者间不断转手的运动。因为商品是不断由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出卖后就退出流通领域而进入消费领域;但货币却不然,它总是停留在流通领域,媒介商品的交换,这就容易使人感到货币流通是主动的,商品流通反而是被动的。所以从现象上看,商品流通好像是由货币流通决定的,是货币流通的结果,其实不然。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正是因为商品要买卖、要流通,所以才出现媒介商品买卖的工具——货币。可见,没有商品流通,也就没有货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38货币流通量规律

答:货币流通量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项相乘就是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动用货币的地方,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有商品买卖的地方,也不一定都需要动用货币,因为随着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考虑到以上两方面的情况,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售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39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发生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情况。通货膨胀是市场经济中使用非实物性的信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所发生的现象。通货膨胀降低了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引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的发生,归根结底,必然有货币供应量的超常增加。一般说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和引起价格的扭曲,进而影响经济效率。通货膨胀可有以下多种分类:按其程度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急剧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按其是否可以预期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非完全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按其成因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其表现形式可分为:隐蔽型通货膨胀和公开型通货膨胀。

40通货紧缩

答:通货紧缩是指在市场流通中收缩货币供应量或者减少纸币发行量,使之少于市场上媒介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以减轻纸币贬值的程度或使纸币升值,使得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下降,从而提高货币购买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必然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结果。但是,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并非不足,消费和投资支出下降的原因则是由于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行为发生了变化,那么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促使消费和投资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再者,如果货币和信贷供应量并非不足,消费和投资行为也没有发生变化而是融资体制、投资体制或者消费体制发生了紧缩性变化,总需求水平也同样会下降。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总需求体制方面的原因。另外,对于一个对外依存度比较高的经济而言,净出口的下降也可能传导到全社会,引起全面的通货紧缩。这时通货紧缩的最终原因就是国外部门的需求相对下降。

41价值规律

答: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是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际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具有三方面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二、思考题

1自然经济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自然经济是指在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的社会中,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及其家庭或本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以自给自足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作为人们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经济

自然经济是与极为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单个生产者或经济单位的生产规模较小,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原始社会的自然经济以自然分工为基础,以后其他社会的自然经济,也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很不发达,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基础上。

(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经济

不同时期的自然经济分别以原始部落、奴隶主或封建主庄园、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人们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活动,生产和生活上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都自行生产,各个家庭或经济单位之间是相互隔绝或是基本隔绝的,很少进行经济联系或经济交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就是这种经济形式的形象写照。这就使得生产和生活被封闭在一个个分散而孤立的经济单位之内,从而决定了自然经济是一种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经济。马克思曾指出:“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生产力的自由发展。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

(3)自然经济是发展缓慢、规模有限、对自然界依附性很强的经济

自然经济的狭小生产范围、简陋生产工具和落后劳动方式,使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极大限制。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尚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自然条件稍有恶化则陷于萎缩再生产。生产出的数量很少的物质资料一般只能维持生存的最低需要,或者只有很少的剩余产品,这就使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缓慢,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由于一般自然经济的性质,所以,这种形式完全适合于为静止的社会状态提供基础”。

2自然经济是怎样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的?

答: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社会经济形式从自然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历史进程,这一转变是伴随着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从而社会分工发展,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实现的。在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将其改造成人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实践中,生产经验不断地积累,生产方法和生产工具逐步发展,从旧石器到新石器的使用,从火的使用到弓箭的发明,从采集、狩猎过渡到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一直到金属工具的出现,推动了社会分工的发展。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出现了畜牧部落从其他原始部落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而后农业部落的产生,又扩大和加深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这就有力地推动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产品在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外还有所剩余,而且专门从事畜牧业的部落和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部落之间,互相需要对方的产品来满足需要,从而导致牲畜与谷物之间的交换。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耕作工具和手工工具进一步发展,引起了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为标志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从事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由于不生产农产品,但他们又必须获得农产品来满足生活需要,这就决定了手工业劳动者要用自己生产的手工业品同农产品进行交换,手工业独立出来后,其产品一开始就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从那时起出现了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生产。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到了原始社会解体和奴隶社会形成的初期,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这就进一步推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市场迅速扩展,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一。商品经济自身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1)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

存在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使得各行各业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各自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而每个社会成员在生产和生活上又需要多种多样的产品,为了满足各自的多种需求,必须在分工者之间互通有无,使得各自所生产的不同产品进行交换成为必要。马克思说,社会分工是“构成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

社会分工者之间存在着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

正是由于社会分工者各自有着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因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他们之间相互需要对方的产品时,才不可能无偿地取得,只能通过各自生产的产品进行交换,而且这种产品的交换必须是对等的,彼此之间谁也不能占谁的便宜。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商品之间的交换就是按照商品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社会分工者之间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这一条件最早是伴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不同的生产资料私有者各自都是具有自身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所以,这一条件也可以概括为社会分工者是具有各自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所有者。这个条件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不管是在哪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下,只要存在上述两个条件,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

(2)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是竞争性经济

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必然存在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商品购买者之间的竞争,以及商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的竞争。竞争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一种外部的强制力量,这种外部强制力量必然转化为一种内部的经营机制,迫使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增加商品花色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费用,使生产的商品价廉物美,符合市场需求。这就决定了商品经济是一种进取的、发展的经济。

商品经济是开放性经济

商品生产者的内在利益驱动以及外在竞争压力,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在各地寻求最廉价的原材料来源地,寻找最理想的商品销售市场。商品经济不承认区域疆界,它的生存与发展要求冲破国度、民族和地区的界限,开辟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市场范围不断扩展,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商品经济开放性的必然产物。商品经济的开放性还使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逐渐缩小,并促使社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商品经济是具有自主性和平等性的经济

商品经济要求商品经济的当事人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必须具有独立处理自己商品的权力,这里不存在任何的人身依附关系。商品的当事人具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利益,他要根据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处理商品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商品当事人之间只有双方独立的经济利益都能得到满足,商品买卖才能正常进行。正因为商品生产者具有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因而各个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自己生产的商品时,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交换必须遵循对等的原则,这是商品交换的基本准则,只有这样才不会损害各自的经济利益。

4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答:(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2)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5怎样理解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答:理解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应把握以下几点:

(1)商品的新价值是由活劳动创造的

活劳动是指劳动者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脑力和体力的消耗,即新加入到劳动对象中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加进了人的活劳动,才能使生产资料改变成为适合人们需要的新的使用价值,离开了活劳动,所有的生产资料本身只是一堆死物。一切生产资料的价值,只能转移,自身不可能发生增殖。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凝结在新产品中的活劳动则创造出新的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虽然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和使用价值,但非劳动生产要素不是商品的价值源泉,能否认识这一点,关系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正确理解。

(2)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多方面的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创造价值的劳动不能仅仅理解为体力劳动。商品的生产和价值的创造,固然离不开体力劳动,但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劳动协作关系的不断扩大,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以及生产劳动者的范围相应不断扩大。在创造价值的“总体工人”的劳动中,既包括直接进行生产操作者的劳动,也包括从事生产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既包括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既包括简单劳动,也包括复杂劳动。而且,一般来说,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比一般生产操作者的劳动,是更加复杂的劳动,从而在同一时间内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在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变得日益重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物质资料的生产既离不开体力劳动,又使脑力劳动变得日益重要。特别是与物质生产相关联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新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使得过去被认为与物质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劳动,变得同物质生产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导致创造价值的劳动扩大到那些与物质资料生产直接有关的劳动,这些劳动作为现代社会“总体工人”劳动中必要构成部分,都属于生产劳动,从而都创造价值。

6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答:商品的价值量是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1)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每一种商品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的价值量不可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果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那么,不仅会鼓励懒惰、落后,商品交换也不可能接受这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

(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为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作为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只能是一般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否则,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价值量。

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商品生产者把产品当作商品来生产,因此他的私人劳动必须表现出它的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必须转化为社会劳动;但在生产过程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私人劳动,即劳动的私人性质,而不是劳动的社会性质,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的成功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就产生了矛盾。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的其他矛盾,都是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并且都是由它所决定的。

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而进行商品交换,就必须要求对生产商品的劳动量进行比较和计算。为此,必须把不同的具体劳动还原为无差别的抽象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这样,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因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一切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商品能否卖出去,意味着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被社会承认,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决定了小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少数人发财致富,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变成为资本家,大部分人贫困破产,沦为无产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基础上产生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

随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基本矛盾的解决

私人劳动首先表现为具体劳动,由于具体劳动性质不同,在交换中无法确定交换的比例,因而也无法通过交换表现为社会劳动,而能够确定交换比例的只能是在质上相同的抽象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生产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产品顺利地卖出去,那么他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体现为社会的使用价值,从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得到了解决。

8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答:货币是指固定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由于商品交换是偶然的,等价物是个别的,这种简单价值形式既不完全,也不充分。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加了,商品交换的种类和范围都得到了发展,简单价值形式便发展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取得了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这时,特殊等价物价值就能够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是指以一种商品作为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媒介,从而使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都可以由一种商品来表现。从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的价值形式是质的飞跃。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变成社会劳动的唯一体现者,因而商品价值的无差别的社会性质就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4)货币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是指金、银等贵金属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唯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计算;质地坚固,不易损坏,宜于长期保存;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9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1)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相互关系。货币是在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2)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时执行的职能。价值尺度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化身,用以衡量商品的价值,使之表现为价格。

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时执行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们社会财富贮藏起来时执行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第一,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

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和某些特殊的历史原因,该国的铸币和纸币可以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元。

10什么是货币流通量规律?

答:(1)货币流通量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前两项相乘就是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2)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动用货币的地方,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有商品买卖的地方,也不一定都需要动用货币,因为随着商业信用关系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销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考虑到以上两方面的情况,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1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在现实中,商品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一种偶然情况,不一致则是经常现象。

商品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是市场商品的供求关系。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商品的购买者的竞争,使商品价格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由于商品的出卖者的竞争,使商品价格会降到价值以下。商品供求矛盾的客观存在,使得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a.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始终以它的价值为轴心,价格升降的幅度不会与商品价值相差很远。

b.从个别交换过程来看,虽然有些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有些商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但从较长时期来看或从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的升降是可以互相抵消的。因此,从总体上说,商品的总价格和商品的总价值是相等的。

12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有哪些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商品价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它的价格高于价值从而有利可图时,就会有一些商品生产者把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这一部门中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依靠价值规律来自发调节的。

(2)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来交换的。商品生产者如果改进了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他的个别劳动耗费就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但他在市场上仍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商品,这样他就可以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收入。这会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改善劳动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求降低个别劳动消耗,谋取较高的盈利。

(3)价值规律促使小商品生产者向两极分化,并在一定条件下引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由于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不同,经营管理水平不同等等,导致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的商品盈利大,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的商品盈利小、不盈利甚至亏本,这样,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小商品生产者会发生贫富悬殊,导致两极分化。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不断起义,腐朽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一方面,一些手工业者和商人手里积蓄了相当数量的货币;另一方面,有不少个体农民、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成为具有人身自由的劳动者。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便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