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近现代史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题

1“叶九条”[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叶九条,即叶剑英提出的“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为中国大陆对台湾政策文件之一。具体内容为: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两党可以对等谈判;双方在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达成协议;统一后的台湾可保留军队,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特别自治权;台湾社会、经济制度、生活方式与同其他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领导,参与国家管理;台湾地方财政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补助;台湾人民愿回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来去自如、不受歧视;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到大陆投资,保证合法权益与利润;欢迎台湾各界人士与团体,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是。

2东南互保[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东南互保是指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的一份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3李济深[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李济深,原名李济琛,字任潮,1885年11月6日出生于广西梧州,黄埔军校副校长、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早年毕业于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第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一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终年74岁。

4总署[扬州大学2017研]

答:总署是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别称,它是晚清政府为办理洋务以及处理外交事务而特设的外事机构。1861年被批准,1862年初正式成立于北京。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其直属机构有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海防五股,另有司务厅、清档房、电报处等机构,下属机构有同文馆、海关总税务司署,还管辖南、北洋通商大臣,并兼管选派出国公使等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仍位列六部之上。

5琉球事件[扬州大学2017研]

答:琉球事件是指日本为侵略中国台湾和清藩属国琉球而制造的事件。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开始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积极向海外侵略扩张。同治十年(1871年),琉球国一渔船在海上遇飓风漂至台湾,与当地高山族居民发生冲突,54名琉球渔民被杀。日本借此宣称琉球渔民为日本管属之民,派遣日军3000人于1874年5月在台湾南部登陆,发动侵台战争,清政府一面与日本交涉,一面命福州船政局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率军赴台,布置防务。1874年10月,清政府在英、美、法等国的压力下,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约》,承认日本侵台是保民义举,放弃对琉球的宗主权。次年,日本迫令琉球国断绝同中国建立的宗藩关系。1879年,日本趁清政府与沙俄交涉伊犁问题之机,出兵占领琉球,废琉球国王,改琉球为日本冲绳县。

6武昌起义[扬州大学2017研]

答:武昌起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7时,武昌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等率先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营响应。次日占武昌全城,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发表宣言,号召起义。同日起义军占领汉阳。12日光复汉口。全国各地相继响应,形成全国规模的起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标志。武昌起义的胜利,使清朝开始走向灭亡,并最终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它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7直皖战争[扬州大学2017研]

答:直皖战争是北洋军阀直系与皖系间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军阀首领、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向日本大量借款,扩充皖系武力,同直系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张作霖等军阀发生利害冲突。1920年7月,曹吴在张配合下,发动对段的战争。战事在京汉路高碑店和京津路杨村一带进行,结果皖系失败,段下台,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8“工农武装割据”[扬州大学2017研]

答:“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9史迪威[扬州大学2017研]

答:史迪威(1883~1946),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拉特卡市人。他会讲中文,一生曾多次来华任职。曾任美军驻天津第15兵团营长、参谋长、美驻华大使馆武官。1942年任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因与蒋发生矛盾,1944年被调回,后任美国陆军地面部队司令、第10集团军司令。2015年9月2日,史迪威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10“五四指示”[扬州大学2017研]

答:《五四指示》是指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五四指示》揭开了解放区土地立法的序幕,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指明了方向。“五四指示”发出后,各解放区根据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到1947年2月,各解放区已经有2/3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极大地巩固了解放区和加强了对人民解放战争的支援。

11和平赎买[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和平赎买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确定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政策。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方式,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逐步把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社会主义企业。这种赎买政策,在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实行“四马分肥”,在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后,对私股实行定息办法。此外,还给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安排工作,他们的原有工资不降低。赎买政策的实行,不但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而且有利于逐步把资本家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2《新青年》[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开始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机关小组机关刊物。

13同盟会[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简称“同盟会”。1905年8月23日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成员在日本东京组成。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学说。主要成员来自农、工、商各阶层,以中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为多。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掀起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不久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迁至南京,随后又迁回上海。1912年8月改组为国民党。

14廷寄[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廷寄是清代公文传送制度之一,于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后逐渐形成。朝廷给各省高级官员的谕旨,交由内阁传抄者,称为明发;凡属机要文书,不便由内阁明发者,则由军机大臣专办,盖军机处印密封,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字样,用四百里或六百里文书递送各省,称为廷寄。廷寄谕旨较明发上谕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所以成为清代皇帝传旨施政的得力工具。清末,廷寄改由电报拍发,称为电寄。

15《申报》[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申报》是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的商业报纸。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于上海解放时停刊。1909年,《申报》由美查公司转入国人之手。买办席子佩接手后,由于经营不善,于1912年5月转让给张赓、史量才、应季中、赵竹君等五人,由史量才任总经理。此后二十余年,史量才作为中国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孜孜于经营《申报》。1911年创办的《自由谈》是它的著名副刊。《申报》从发刊到终刊,历时77年,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其他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申报》见证、记录晚清以来中国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16北洋海军[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北洋海军是1875年清政府创建的一支海军,又称北洋水师。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建北洋水师。1880年在天津建立水师学堂,次年在旅顺和威海卫先后修筑军港。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丁汝昌任提督,有大小船只20余艘,是清政府实力最强的一支海军。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与日本舰队激战于黄海,后在威海卫军港,因战略失当,全军覆没。

17赫德[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赫德,英国人,著有《中国论集》等,是清末海关第二任总税务司。1854年来到中国;1861年起在上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职务;1863年正式接替担任海关总税务司;1876年订立《烟台条约》时,担任李鸿章的助理;中法战争期间,暗助法国,策动李鸿章与法国公使巴特纳签订《中法新约》;1908年休假离职回国;1911年死于英国白金汉郡,清廷追授其为太子太保。赫德曾担任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达半个世纪之久,在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严格的海关管理制度,制定并推行一套由外国人管理的半殖民地海关制度,控制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以及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干预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他主持的海关还创建了中国的现代邮政系统。

18《中国之命运》[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中国之命运》是1943年由陶希圣执笔并以蒋介石名义出版的论著,由重庆正中书局出版。蒋介石在该书中着力渲染“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政党”;强调三民主义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强调中国国民党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等,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该书公开提出反对共产主义和自由主义,暗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新式封建与变相军阀”,在当时曾遭到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严厉批判。

19盛世才[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盛世才(1895年~1970年),字晋庸,原名振甲,又字德三,辽宁开原人,属汉军旗人。中央军校第九分校(新疆分校)上将主任、国民政府国防部上将参议、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自1933年到1944年间全面控制着新疆的军事、政治,号称“新疆王”,期间在苏联、国民党等势力间反复周旋。1949年后到台湾,1970年病逝于台北。

20学衡派[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学衡派是1922年出现的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化保守主义学派。因1922年在东南大学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其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教师吴宓、梅光迪及胡先骕等人,他们都曾有过赴欧美留学的经历,故以“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相标榜,自称其刊物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一个文学复古﹑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流派。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学衡》杂志的停刊,该派最终解体。

21联省自治[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联省自治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提出的政治理念。梁启超首先提出了该项概念,立刻受到熊希龄、谭延闿及部分地方实力派的支持。其主要内容是:容许各省自治,由各省自己制定省宪,依照省宪自组省政府,统治本省;由各省选派代表,组织联省会议,制定联省宪法,建立联邦制国家。联省自治思想是北洋时期军阀割据地方现状在思想上的重要体现,北伐战争后,该思想逐渐没落。

22“苏报案”[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苏报案是清末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6月,邹容、章太炎分别在《苏报》上发表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的“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闻此消息后,上海租界的工部局派巡捕到《苏报》馆捕人,章炳麟和邹容先后入狱,发生了震动一时的“苏报案”。清政府要求工部局将章、邹等引渡,解送南京审讯。列强担心这会影响他们在租界内的特权,拒绝引渡。最后由租界会审公廨,判决章炳麟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二年。“苏报案”发生后,革命分子将《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收集在一起,题名《章邹合刊》,各地交相翻印,进一步扩大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也导致了革命运动的展开。

23黄埔军校[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的军事学校,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市珠江中的黄埔岛上而得名。1924年6月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由苏联提供办校经费和军械武器,共招收了六期学生。黄埔学生军曾参加东征及北伐战争,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4黄炎培[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黄炎培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1965年12月21日于北京逝世。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黄炎培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他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他的结论是采取实用主义,发展职业教育。

2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中国七届二中全会是1949年3月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毛泽东向全会作了报告;全会集中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还着重研究和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

26《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中国共产党于1947年10月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其主要内容有: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民族工商业;设立人民法庭。依据该大纲,中共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它在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独立的国家,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而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奴役和控制,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因素都在不断壮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中体西用”[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初由冯桂芬提出,后由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是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也一度成为清朝对抗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的思想武器。其目的是鼓励人们学习西方,反对顽固守旧。主要内容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的同时,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律例、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措施。

29“问题与主义之争”[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30三湾改编[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三湾改编”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领导的,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进行的一次军队改编。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和探索,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思想的开始形成。在政治上组织上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民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案,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三湾改编的三项重要内容之一——实行民主主义,对团结广大士兵群众、瓦解敌军起到了巨大作用。三湾改编丰富了我党早期的统一战线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31中共八大路线[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中共八大路线是在1956年召开的中国八大上确立的路线,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大会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必须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中共八大的召开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和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贡献。虽然八大路线在实际贯彻时未被真正实行,但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深远意义。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原则,从思想上、理论上为八大的召开做了重要的准备。同年八大预备会议,毛指出八大召开的目的和宗旨是:总结七大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号召全党要继承优良传统,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官僚主义。9月八大召开,主要内容是:

(1)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2)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至1962年)的建议》,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对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也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列强攫取的“协定关税”特权。[扬州大学2017研]

答:(1)“协定关税”亦称“协定税则”,是“固定关税”的对称,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缔结关税贸易协定而制定的关税税则。协定关税有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主协定关税,即通过协议,在自愿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对方以某种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另一种是片面协定关税,即一国在另一国胁迫下签订协议,片面给予优惠待遇的关税税率。

(2)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而在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中,则进一步分别规定为“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和“应与佛兰西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把外国的“议允”提到突出的地位。由于最惠国条款的普遍推行,中国不取得每个国家的同意,就不能修改任何税则。

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强,协定关税的税率又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侵略者的变化。在1843年继《南京条约》之后签订的中英《通商章程》中,进出口货物的课税率, 已较鸦片战争以前有大幅度的下降。例如,进口税率中,棉纱下降了58%,棉布下降了73%;出口税率中,生丝和茶叶都下降了58%,这就大大便利外商对洋货的推销和对内地土货的掠取。

3立宪派三次请愿。[扬州大学2017研]

答:国会请愿运动,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发起的政治运动。运动覆盖了全国多个地区,影响面极大,持续时间长,经历了多次请愿活动,是立宪派发动的争取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群众运动。使少数满族贵族彻底孤立,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1)第一次请愿

1909年冬,江苏咨议局议长张謇公开发表意见书,主张缩短预备立宪的期限,定于1911年召开国会,立即成立责任内阁,并通电各省咨议局派代表组织联合请愿。于是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西、福建、山东、直隶、山西、奉天、吉林、黑龙江等十六省咨议局代表五十多人齐集上海,经过讨论,完全赞同张謇的倡议,决定分道出发,诣阙上书。1910年1月(宣统元年十二月), 各省咨议局代表三十三人组成的请愿国会代表团到达北京,由直隶代表孙洪伊领衔,向都察院呈递联名请愿书,要求“期以一年之内召集国会”。清政府以“国民知识程度不齐”为理由加以拒绝,请愿失败。

(2)第二次请愿

孙洪伊等部署再次请愿,组织“请愿即开国会同志会”,设总部于北京,通告各省设立分会;商定由江苏、直隶、广东三省咨议局派人到邻近各省及海外华侨中进行鼓动,一面向各省督抚请愿,一面派代表进京请愿;并决定在京召开咨议局联合会,创设报馆刊行日报。同时,民政部警官黎宗岳等发起组织国会期成会,也号召各省设立分会,派代表入京请愿。各省在成立请愿同志会分会时,即募集捐款、征集签名,推选入京代表。1910年6月,以直隶咨议局议员代表、商会代表、教育会代表、政治团体代表、绅民及旗籍绅民代表、东三省绅民代表、苏州及上海商会代表、江苏教育会代表、南洋二十六埠中华商会代表、澳洲华侨代表等十个团体的名义,一百五十余名代表持号称二十余万人签名的请愿书,一齐向都察院呈递。清政府又以“财政困难”为由加以拒绝,请愿再次失败。

(3)第三次请愿

立宪派决定发动规模空前的第三次请愿,把运动扩展到群众中去。1910年9月资政院开议前后,请愿运动进入最高潮。直隶、山西、河南、四川、福建等省先后举行数千人集会游行,要求督抚代奏请愿呈稿。湖北数百人集会,倡议“不开国会,不承认新捐税”。奉天各城镇曾酝酿每城派一万人入省城请愿。北京方面,国会请愿代表团迭向资政院和摄政王上书,资政院除代奏外并通过了陈请速开国会专折。在声势浩大的请愿运动压力下,十八个督抚、将军、都统由东三省总督锡良领衔联名奏请立即组织内阁、翌年开设国会。清政府震惊之余,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为五年,国会开设之前先设责任内阁(宣统三年四月组成以奕□为首的“皇族内阁”)。第三次请愿后,立宪派内部出现分裂。江浙立宪派遵旨停止请愿活动,直隶、湖北、湖南、四川、东三省等其他省份的大多数立宪派坚持一年内召开国会原议,继续在省内发动大规模请愿游行。年底,奉天在万余人游行后派出第四次请愿代表赴京,代表路过天津时,天津学界请愿同志会会长温世霖倡议全国学生罢课响应。清政府下令将第三次请愿代表押送回籍,温世霖发配新疆。第三次请愿流产。

4简述戴季陶主义的影响。[扬州大学2017研]

答:戴季陶主义是国民党右派理论家戴季陶的反动思想体系。1925年,戴季陶先后发表了《孙文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两本小册子,形成了所谓戴季陶主义。戴季陶这套反动思想的实质,就是要把国民党变为一个资产阶级垄断的反动党派,进行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戴季陶主义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戴季陶主义的出现,是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资产阶级力图分裂统一战线的征兆。它不仅促使国民党新右派形成,为其反共夺权作了理论与舆论上的准备,而且助长了国民党老右派的反革命活动,并从思想上把国民党的新老右派联合起来,对革命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戴季陶的反动观点当然受到了共产党人的猛烈抨击。

(2)对国民党后来政策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时,戴季陶是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代表,具有反帝和反共的两面性。“举起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两句话,生动而深刻地描绘了这类人的阶级性格。其思想得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喝彩,成了国民党右派的精神武器。不久以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反动了三二〇事变,对中共进行了第一次公开的袭击,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戴季陶主义对蒋介石影响的结果。

5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扬州大学2017研]

答:1949年3月5日到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报告,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为实现这个转移,全会号召全党要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任务,努力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在城市工作中,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一切可以合作的人,尤其要坚持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制定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确定了革命胜利后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方针。关于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从1927年到现在,我们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取得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到了城市。”鉴于城市历来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统治的重心,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必然要以各种方式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毛泽东特别指出:我们进入城市后,“必须学会在城市中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资产阶级作政治斗争、经济斗争和文化斗争,并向帝国主义者作外交斗争”。而在这些城市斗争中,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知识分子,争取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民族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代表人物站在我们方面,或者使他们保持中立,以便一步一步地去战胜敌人。

(2)七届二中全会为我党树立了优良的党作风。提出“两个务必”的党建方针——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醒了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生产建设,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做了政治、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准备,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使全党在新的形势下,达到高度的团结统一,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6简述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晚清中国的影响。[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南京条约》

1842年8月29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2100万银元;协定关税;废除“公行”制度。条约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的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中国被迫开放新口岸,允许内江通航通商,使殖民者得以进一步侵入中国进行掠夺,给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进一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中法新约》

1885年6月9日,中法代表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10款。主要内容是:中国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增开商埠;中国铁路修建须向法国人商办。法国势力侵入我国云南、广西,并首先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加深了西南边疆的危机。法军撤出台湾、澎湖后,清政府于当年设置台湾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4)《马关条约》

1895年4月17日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准许日本臣民在中国设厂的规定,适应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列强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增强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长江流域全部向帝国主义开放,刺激了帝国主义掠夺瓜分中国领土的野心,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辛丑条约》

1901年7月25日在北京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条约规定:赔款本息合计9.8亿两白银;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拆除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准许各国在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的战略要地驻兵;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得帝国主义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清政府成为列强在华代理人,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简述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及实践。[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溃败,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当局抗战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致使民怨空前沸腾,舆论空前激昂,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国民党实行根本变革,改弦更张,放弃一党专制统治。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适时提出了结束一党统治,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将宪政运动提到一个新高度,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因而获得了各中间党派和各阶层人士的一致拥护,极大地推动了大后方民主运动的发展。

(2)中共“联合政府”主张的实践:

抗战中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对未来中国的前途进行了探索。毛泽东指出:“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的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1944年9月15日,林伯渠在三届三次国民参政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立即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这也是中共一贯坚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寻求民主政治的主张的具体化。

10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讲,提出了成立联合政府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这一主张,得到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又进一步全面阐述了联合政府的思想。《论联合政府》对中国未来的政权模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中共联合政府思想在中共七大时期最终形成了。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会议最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纪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大文献。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联合政府思想的最终实现。

8简评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拜上帝教”。[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拜上帝教”是清朝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基督教组织。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

太平天国的兴起主要源于“拜上帝教”的宣传,运动之前,“拜上帝教”的实际负责人冯云山长期在两广一带宣传教义,吸收了大量教徒入会,这些人在“拜上帝教”的感召下,后来都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在之后的战斗中,“拜上帝教”也成为团结太平军的重要思想武器。

“拜上帝教”的传教书《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后来都发展成太平天国的建国理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里面的很多思想均来源于传教书。应该说“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乃至建国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依然是以宗教为外衣的旧式农民运动,它没能摆脱传统的思想束缚。在太平天国建立后,“拜上帝教”的思想成为领导层分裂的诱因,加速了太平天国内部的分裂,领导者以宗教为武器,大肆破坏同僚,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最终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9简评洋务运动。[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洋务运动是清朝后期至清末时,清廷洋务派官员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以“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在全国展开的以维护胡清朝统治为目的的自救运动。该运动自1861年底(咸丰十年)开始,最终以1895年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而告终,整个洋务运动持续了近35年。按目标的不同,洋务运动可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洋务运动前期口号为“自强”,后期口号为“求富”。在两次英法联军失利、太平天国起义后,清廷上层为应对内忧外患形成了“洋务派”与“守旧派”两种阵营,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摹习列强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同时创办近代海军,开展新式教育,派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创办的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为当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洋务派企图以器物之变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在封建社会的旧体制下,洋务运动很难有大的作为,因而最终以失败结束。

10简评宋教仁。[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华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会的主要领导。他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也是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民国二年3月20日,时任国民党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老北站)遭枪击,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岁。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国民党。宋教仁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藉选举取得政权。宋教仁路线不仅获得了同盟会多数之支持,并且继续与其他小党合并,终于组成国民党,并且在国会大选中取得了多数席位。这个“国民党”,不同于1924年孙中山主导的联俄容共后的中国国民党,实乃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政党。许多后来著名的民主人士如张东荪、沈钧儒、徐傅霖、罗文干、石志泉等,都是当时这个国民党的核心成员。

宋教仁企图走合法的选举路线,通过组织责任内阁以架空袁世凯的做法在当时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宋教仁一心为革命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世敬仰。

11简评1949年的国内和平协定。[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三大战役后,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渡江作战、解放南京指日可待,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南京解放前夕,为减少战争对人民的伤害,争取人民解放军和平渡江,国共两党于1949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平举行正式会谈。双方在《国内和平协定草案》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反复磋商,终于4月15日达成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国内和平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废除伪法统,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卖国条约,召集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接收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力等。

《国内和平协定》是国民党在其长江以北力量全面崩溃、全国即将胜利解放的背景下,试图挽回败局,与中共划江而治而与中共达成的政治协定,也是我党为避免国家因战争而遭受重大损失而与国民党进行和谈的重要文件。但是,国民党破坏和平谈判、拒绝在协议上签字,我党最终不得不全面进军,解放全国。

1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各国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入侵略中国的行列,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最终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具体历史进程如下:

(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海关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无权自行确定,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1843年,中英又相继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又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关税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领海权;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独立的中国开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国转化。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加深

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中国神圣的领土大片被割占,领土主权遭到空前的蹂躏。资本主义侵略者攫取了增开通商口岸和内河航行权以及压低关税等特权,侵略势力扩展到北方沿海和内地;由于外国军舰“有权”驶入长江和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被西方列强进一步破坏和践踏,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半殖民地化;传教士深入内地“自由传教”,加深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后,鸦片贸易合法化,烟毒危害更深;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中外反动势力进一步勾结,在中国建立起半殖民地的统治秩序,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为了适应半殖民地化形势的要求,清政府增设了新的统治机构:一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一是总税务司,这两个机构的建立,正是清朝统治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3)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大大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双方于1895年4月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设立工厂,其产品免征各项杂税,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放;条约还规定日本军队暂时占领威海卫,赔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条约批准互换后,日本才撤退军队。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一个卖国条约,它的签订使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大大加速,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化。

(4)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在中国掀起了划分势力范围的狂潮

帝国主义列强争先恐后地以中国为宰割对象,俄、英、德、法、日纷纷攫取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和商品的大量涌入,严重地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设厂投资、侵夺铁路、矿山等资本输出的方式,逐渐控制和垄断了中国的金融和经济命脉,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加重了民族危机,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他们强烈地要求设厂自救,主张自办铁路厂矿以“抵制洋商洋厂”。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美、俄、法、日、英、德、意、奥、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朝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可以在使馆区内驻兵,中国人民不许在界内居住;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二十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允许外国军队在北京和京渝铁路沿线的山海关、秦皇岛、昌黎、滦州、唐山、芦台、塘沽、军粮城、天津、杨村、廊坊、黄村等十二个战略要地驻扎;帝国主义还禁止把军火和制造军火的原料运入中国,以两年为限;《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又一副极为沉重的枷锁,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帝国主义通过这个条约,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严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新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原因如下:

(1)1924年1月在国民党“一大”上,国民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2)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民权主义”,在君主专制被推翻后矛头直指一切不民主的政治体制,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强调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将资产阶级民权政治和反帝民族主义斗争相结合;“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反封建的革命性进一步加强。节制资本,民生主义和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国民革命。

(3)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内容,并且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结合起来,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2)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

革命领导权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时代条件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和组成部分。

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生史观;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和趋势: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1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先锋队,在抗日战争中,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提出了符合全民族利益、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抗战主张,并且发挥自己的无限积极性,成为实现政治任务的模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倡导建立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团结在抗日的旗帜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军队和民众,成为全民抗战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抗战实践中,不仅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坚定的维护者。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抗日的旗帜,与日本共产党联合发表声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5年华北事变后,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提出了停止内战,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共同进行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并且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力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反蒋抗战、逼蒋抗战到联蒋抗战的艰难过程,对两党重新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模范实践者。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在抗战中与国民党真诚合作,带动了各方面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定维护者。从抗战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明确提出要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并且依靠这一原则,既妥善处理了国共之间的关系,又维护了合作抗日的局面。

(2)坚持和发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把敌后战场变成抗击日军的坚强堡垒

游击战争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抵抗日本侵略者有效和重要的形式。漫长抗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不仅在敌后战场表现出了“很大的威力”,而且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游击战争在敌后的开展,促成了战略相持阶段的提前到来。

敌后游击战争把大量的日、伪军拖在敌后战场上,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

游击战争变日军后方为前方,极大地破坏了日军“以战养战”的政策。

(3)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努力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自身建设

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国共产党已经过16年艰苦卓绝斗争的考验,这时已拥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初步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已经比较成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独立分析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二是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中锤炼造就出一大批忠诚的、有着丰富革命经验的骨干。这样两个优势,使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形势下,能够以无产阶级特有的坚定性,忠实地代表全国各阶层和各族人民的利益,不仅可以制定出坚持全面抗战的一系列正确政策,而且能够组织起广大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来贯彻实施,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担当起挽救民族危机的历史重任。

先锋模范作用

a.在抗日的武装斗争中,“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多次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的声明,坚决主张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

b.积极组织民众参加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依靠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政治优势,在华北、华中、华南广大敌后战场开展灵活机动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同时,派出数千名干部深入敌后,在日军摧毁的中国政权的废墟上重新建立起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中国战时政权,更有力地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到同日军的殊死战斗中。

16《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重要内容和历史意义。[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重要内容:

同中国共产党被公认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一样,毛泽东同志被公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在党和人民集体奋斗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28年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关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必须坚持它,学习和运用它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决议》指出,党的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这样一个强国的正确道路的基本点是:

a.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量力而行,积极奋斗,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d.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e.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根本任务之一;

f.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g.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这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h.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国际条件下,必须加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

i.在对外关系上,必须继续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j.根据“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

《决议》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重要论断。

(2)历史意义:

《决议》对建国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决议》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努力奋斗。

这次全会是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是总结经验、团结前进的会议。这次会议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

三、论述题

1论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1840~1919)。[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最终战败并被迫打开国门,在国外资本主义势力逐步深入清政府被迫调整政策的环境下,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具体而言,1840~1919年间,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进程如下:

(1)产生阶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甲午海战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产生的。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的生产方式传入中国,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结构日趋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大。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一部分洋务派官僚在“平内寇”“御外侮”的思想指导下,创办了一些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引进西方的设备和自然科学,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60~70年代开始,一部分华侨、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开始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到100多家。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南海开办的继昌隆缥丝厂,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开办的贻来牟机器磨坊,1886年严信厚在宁波创办的通久源轧花厂,叶澄衷创办的燮昌火柴厂和徐润兄弟创办的同文书局等,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构成来看,主要以机器缫丝业为主,其次是食品、火柴、印刷等工业。这表明,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农副产品和倾销商品的需要,然后才是面向国内市场发展起来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轻工业为主,一般投资少,规模小,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对于刚刚诞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极为仇视。他们一方面通过商品倾销和原料的掠夺,使得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又利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竞争中挤垮吞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生存受到威胁,许多企业创办不久就失败和夭折。如上海、厦门等地的火柴制造业,因无法与外国输入的火柴竞争,相继倒闭,仅燮昌火柴厂还勉强维持,但营业十分困难。1875年福州成立的三个砖茶厂在俄商竞争下,仅一年时间就倒闭两个,1882年成立的上海玻璃制造厂,1888年被英商福利公司吞并。到甲午战争时期,原创办的100多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剩下74家。

(2)初步发展阶段:甲午海战后到一战前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加紧侵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爱国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开采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的主张,出现了一个兴办工矿企业的浪潮,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这个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多的仍然是以缫丝为主的出口商品加工工业,其次才是面向国内市场的面粉、纺织、日用消费品、食品等轻工业。比甲午战争前进步的是,后者的发展很快,自来水、电灯工业的资本总量甚至超过了缫丝工业,占的比重最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虽然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在小农经济仍占主要地位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还是十分有限的。甲午海战后,外国在华直接经营企业,并向中国大量输入商品,控制中国市场,因而民族资本主义处境十分困难。在外国资本的排挤下,常常亏损乃至破产,难以获得充分发展。如1898~1913年民族资本开办的18家纱厂,同期被日商兼并的即有3家,其余各家很多也频繁改组或出租。上海的华高缫丝厂因与外资丝厂争夺丝茧遭受亏损,26家丝厂到1898年能够开工的寥寥无几。

(3)一战期间短暂的“黄金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称为民族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据统计,1912~1919年的八年中,新设立民族资本工矿企业470余家,资本近95000千元,超过过去四十年设立工矿的总和,棉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最为突出,半殖民地国家很难发展的重工业,在此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即使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仍然受到外国资本的排挤。如当时的中国棉纺织业的产值虽已高达5000万银元,但外国棉纺织品的输入仍在1亿银元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在帝国主义低税率廉价的冲击下,加上军阀混战和滥发公债对国内市场的破坏,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立即转入萧条与停滞状态。

综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非常艰难,基础极不稳固,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论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倡导和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

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巨大的倡导和促成作用。简而言之有以下几个阶段:

(1)九一八事变后到八一宣言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提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活动,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控制了上海和华北,准备进一步灭亡中国,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但是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对内仍在致力于内战。中国共产党在进行反“围剿”的艰难情况下,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把团结全国人民的一切爱国力量共同抗日放在首位。

为此,中共于1933年1月发表了《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三条件下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1934年4月又提出了抗日救国六大纲领。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发表。宣言指出,在日本疯狂侵略和国民党加紧卖国的情况下,亡国灭种的惨祸迫在眉睫。因此无论各党派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和利益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都应该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2)瓦窑堡会议之后共产党任务和策略的调整

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通过会议所作《关于目前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决议》和毛泽东所作题为《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分析了形势,向全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策略。

党中央认为,在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和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为了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党中央一方面调整了过去的方针政策,具体如下:

用反蒋抗日的方针代替武装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方针,用人民共和国的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的口号;

在政策上把限制富农改为不没收富农的财产(但不包括用于封建剥削的土地);

把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改为对民族工商业者给予经济保护和一定的民主权利;

到1936年9月又进一步将反蒋抗日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的方针。

另一方面,党中央采取团结抗战的切实措施,如在对张学良、杨虎城奉命进攻红军予以回击的同时加强了统战工作,于1936年1月发表了毛泽东、朱德等红军将领《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明确提出与东北军联合抗日的主张。随后与张杨多次秘密会谈,达成默契,不仅终止了双方的敌对状态,而且张杨还同意中共代表叶剑英常驻西安,帮助他们改造部队,准备抗日。又如1936年2月毛泽东、彭德怀等组织和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准备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在受到国民党军队阻拦后则力避内战冲突,主动向国民党政府发出了《停战议和一致对外》的通电,电文首次不提反蒋,迈出了由反蒋抗日转向逼蒋抗日的重要一步。接着中共中央又发出了致国民党书,表示愿就抗日问题与国民党谈判。

(3)西安事变之后国共协议及其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在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下,张学良、杨虎城在说服蒋介石停战联共抗日被训斥拒绝,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对蒋实行“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逮捕了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如何解决,国民党内意见不一:宋美龄等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以保蒋介石的生命安全;何应钦等亲日派则调兵遣将,力主武力讨伐,打着维护“领袖”的旗号,实欲激化矛盾置蒋介石于死地,以便取而代之。在南京与西安的战火一触即发之时,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确立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联蒋抗日的方针。

在张杨扣留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的当天,中共中央立即通电全国,提出了停止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接着为此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接受张杨的邀请,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参加三方会谈;二是将红军主力开赴关中,配合张杨部队准备抵御亲日派的军事进攻;三是通电南京国民党政府,劝告他们接受张杨的主张。由于共产党的方针正确和措施得力,所以由宋美龄宋子文代表南京,张杨代表西安,周恩来代表延安所举行的三方会谈不久便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为条件达成协议,使“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1936年12月24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为了落实协议,共产党继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在1937年2月蒋介石于南京召开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讨论国共关系和对日政策之时,共产党发出电文向国民党提出了五项要求:

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

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

召集各党各派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终同救国;

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

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中共中央对于本党的政策方针也向国民党作出了四项保证:

在全国范围内停止推翻国民党政府之武装暴动计划;

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

在特区内实行普选的彻底的民主制度;

实行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之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在“七·七”事变的第二天,周恩来就率中共代表团在庐山和南京与国民党进行了长达二个多月的谈判。在谈判中一再重申四项保证,并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这个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表示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日,这标志着以第立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全国军民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坚持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建立“三三制”政权,即在政权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及其它分子(代表中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针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从而克服了国民党当局制造的反共摩擦,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3毛泽东说过:“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恐怕要有前面这部分的材料说明共产党的前身,这前面的部分扯远了嫌太长,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请结合史实,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关系。[中山大学2018年研]

答: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不是一朝完成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步的发展过程,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着深厚的关系。20世纪初,清政府腐朽不堪的统治已无力延续,各地的民主人士与革命人士的活动愈发紧密和频繁,辛亥革命的爆发,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继展开,客观上都为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其中,辛亥革命又是后续所有革命活动的基石。

(1)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这就从“破”和“立”两个方面为近代意义上的政党的出现创造了基本条件。而且从宪法和法律上保障了公民参与政治,特别是组建政党提供了法律权利的保障。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律使得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氛围高涨。议会政治的实施,培养了人民的民主精神,吸引和动员人们关注和参与政治生活。

(2)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形成创造了条件。辛亥革命从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促进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为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创造了条件。孙中山先生的实业计划,大力促进了民国工商业的发展,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社会阶层和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3)辛亥革命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政治思想学说之所以能传入中国,正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促进了中国国民的思想解放,扩大了人们对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思潮的接受度和容纳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游离的思想条件。

(4)辛亥革命的成功使得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民众思想得到了解放,对于民主和共和思想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援助和群众基础。

(5)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干部条件。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的形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环境。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中,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这批知识分子的出现离不开辛亥革命的影响。

(6)中国共产党人从来都以孙中山的后继者自励,从来都尊崇孙中山为中国民族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孙中山及一切革命者们憧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变为现实。

综上,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必须将其放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之下。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立以来轰动性最大的革命运动,在各个方面为后续的革命进程带来了积极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也要得益于辛亥革命创造的社会环境。

4试论《资政新篇》的时代意义。[扬州大学2017研]

答:《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在1859年向洪秀全提出的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资政新篇》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或者说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一些先进的观念和方案。

在政治方面,它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法”,就是制定法律、制度。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认为英国之所以成为当时“最强之邦,由法善也”。它反对“结党联盟”,针对当时存在分散、离心的倾向,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

在经济方面,洪仁玕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包括兴建铁路、公路、修浚河道、行驶轮船、兴办邮政等;发展金融事业,包括兴办银行、发行纸币、推广保险等。他还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定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在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他主张设学馆、医院,建跛盲聋哑院、鳏寡孤独院、礼拜堂、育婴堂,禁庙宇寺观,革阴阳八煞,除九流堕民,禁溺婴及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严禁鸦片入口。他还批判了那种“不务实学,专事浮文”的学风,主张“文以纪实”“言贵从心”,提倡“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的浅明文体。

在外交方面,洪仁玕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内政和“国法”。

这些观念都是当时的中国人所未曾想到的。

(2)《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展未产生显著作用。

(3)《资政新篇》作为太平天国继续反封建反侵略的纲领,它有强烈的革命性。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具有进步性。

后世学者往往对《资政新篇》多以空想主义的失败进行评价,一方面肯定了其长远的历史意义,但是另一方面却往往忽视了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意义。可以说,洪仁玕的先进思想启迪了后人,对以后的救国救亡道路的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个近代化方案逐渐变成现实。

5试论义和团在山东的兴起。[扬州大学2017研]

答: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从某种意义上是自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是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由民间自发的暴力运动。面对八国联军的侵略,义和团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

(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7年11月,德国以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为借口,挑起巨野教案。并在沙俄的支持下,派舰强占胶州湾,进据胶州,即墨等地。第二年3月,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此后胶州湾沦为德国的殖民地,几乎山东全省都变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随后列强纷纷抢占势力范围,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1898年英国租借山东威海;而在德国和英国的控制下,山东这片土地并不太平。

洋教侵略的加深,势力猖獗

传教势力庞大,传教士猖狂,教案频发,清政府镇压反洋教斗争更加激起了山东人民誓死反洋教以保卫家园的斗争热情。

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

据统计,1895年~1898年,山东每年总有一半以上的州县遭灾。从1898年起,黄河连年决口,山东,河南两省被洪水淹死的就有十多万人,无家可归者不可胜数。1899年,山东,直隶,山西,河南等黄河流城六省又发生特大旱灾,使得农民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帝国主义的商品倾销手工纺织业,运河运输业难以生存。清政府的残酷搜刮繁重的苛捐杂税。

山东人民具有悠久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传统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山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飘扬过赤眉军,黄巾军,黄巢起义军,捻军等农民起义军的大旗。在山东流传着不少的民间团体,他们秘密结社在山东流传广的大刀会和义和拳在19世纪80年代也开始转战山东各地,发起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英国占据威海卫以后,山东义和拳的反洋教斗争和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结合起来,终于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帝爱国运动。

(2)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过程:

由于德国在山东的侵略行径,使得山东人民对外国侵略者极为反感。早在1897年就发生了巨野教案,山东巡抚李秉衡因此被贬职。在此之后,山东的民教矛盾有增无减。

1897年,山东冠县飞地梨园屯村民与教堂因历史上的土地纠纷引起冲突。威县梅花拳师赵三多应村民阎书勤等的邀请,前往援助。后赵三多将梅花拳改名为义和拳。

1898年6月,山东巡抚张汝梅上奏朝廷,认为义和拳本属乡团,建议“改拳勇为民团”。并明确说义和拳就是“义和团”,在清朝官员中首次提出了“义和团”的概念。同年10月赵三多等人在冠县飞地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起义”,遭清军镇压而失败。

次年(1899年),山东平原县知县蒋楷镇压义和团,当地义和拳首领李长水请求荏平、高唐等地的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支援,朱红灯在杠子李庄整齐队伍正式竖起了“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旗帜。10月11日,蒋楷率领勇役数十人前来镇压,被义和拳打败。这次事件后来被称为“平原起义”。

后来清廷加派袁世敦等人前来镇压,在森罗殿战斗中击败义和拳。其后清军游击马金叙活捉义和拳首领朱红灯、心诚和尚等人。当时的山东巡抚是毓贤,他仇视外国侵略者,对民众反基督教情绪比较同情。他罢免了蒋楷、袁世敦等,对义和拳采取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措施,有说法指出正是毓贤改拳为团,还向朝廷上奏将民教矛盾的责任归结于教会一方。其态度遭到外国敌视,在列强交涉下毓贤被革去职务。但毓贤对义和拳也进行了镇压,在其离职前下令将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义和团首领杀害。1899年12月,袁世凯代替毓贤署理山东巡抚。

1899年,袁世凯在济南就任山东巡抚后,对义和团始终持敌对态度,在其任山东巡抚后严格限制义和团的活动,并从1900年6月开始血腥镇压复起的义和团。在山东遭遇不利情况后,义和团开始向直隶等地转移。

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述论。[扬州大学2017研]

答:长征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长征的背景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2)长征的过程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

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历时13个月零2天,纵横11个省份,长驱二万五千里,途中总共爬过18座山脉,走过入迹罕至的茫茫草地,渡过24条河流,打过大小战斗300多次;红二方面军长征从1935年11月至1936年10月,历时11个月,转战九省,行程一万六千里,进行大小战斗110次;红四方面军长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历时长达18个月,转战数省,行程八千余里,进行过大小战斗千百次。

(3)长征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军事史上旷古未有的一次战略大转移。在历时两年、辗转数万里的浴血征战中,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以长征胜利为标志,红军实现了军事战略方针的重大转变,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被动局面,从此翻开了我党军事斗争发展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同时,它又像一处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吸引着中外的新闻记者、战史专家和艺术家。长征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还是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壮美的写照,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及它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战无不胜的。长征精神,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将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7评《抗战建国纲领》。[扬州大学2017研]

答:《抗战建国纲领》是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行政纲领。内容包括抗日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一方面被迫对人民作了某些形式上和口头上的让步,如规定组织国民参政机关,许诺给予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同时又继续坚持国民党一党专政,对于共产党仍采取不信任和限制政策,导致国共合作出现一些激烈矛盾。纲领除前言外,分为总则、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运动、教育等7项32条,提出整饬弊政,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团结和发动全国力量,巩固抗战的政治和社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鼓励投资,扩大战时生产,实行计划经济等基本政策,以应战时需要。

对《抗战建国纲领》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纲领》体现了国民党初期的抗战主张,体现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它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抗战的。它明确提出了依靠自力,艰苦奋斗,以自拔于危亡,决不稍有侥幸之念的主张。提出以抗战促进国家建设,以加强国家建设来支持抗战。确立三民主义为一般抗战行动及最高准绳。对外要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对内则要求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当前抗战正是为了贯彻民族主义的要求,正是实现民族主义所必需。规定抗日的外交政策为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之势力,制止日本侵略。

(2)在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民族矛盾和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对于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国共两党来说,有一个共同纲领是十分必要的。而《抗战建国纲领》正是中国国民党领导全国从事于抗战建国之大业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出“欲求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固有赖于本党同志之努力,尤须全国人民戮力同心,共同担负。因此本党有请求全国人民捐弃成见,破除畛域,集中意志,统一行动之必要,特于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外交、军事、政治、经济、民众、教育各纲领,议决公布,使全国力量得以集中团结,而实现总动员之效能”。《抗战建国纲领》作为国民党抗战初期的主要纲领,它以“三民主义”为最高准绳,要求全国抗战力量要在国民党及蒋介石领导之下,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等方面制定政策方针,坚持抗战并同时完成建国,这对于团结全国力量进行抗战具有重要意义。

(3)《抗战建国纲领》表明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推行“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主张,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依靠政权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的纲领,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采取种种限制和消灭的做法。这使国共合作矛盾冲突不断,对以后的抗战起了消极的作用。它还表现出单纯的政府和军队抗战的倾向,缺乏真正动员全国人是,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勇气,但也表现出国民党政府坚决抗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民主的决心,对于鼓舞士气,振奋民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8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和建设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1)各个阶级的探索失败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农民阶级的抗争:鸦片战争后,农民阶级发起太平天国运动,然而,这场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其失败的原因在于,一是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二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薄弱;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群众基础薄弱。

地主阶级的自救:农民阶级的抗争之后,洋务派进行了洋务运动。力图拯救清朝统治大厦。洋务运动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官吏都积极参与。但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中体西用”论治标不治本;二是洋务运动的群众基础几乎为零。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资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一是维新派的主张摇摆于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缺乏明确的理论主张;二是阶级的局限性,仅是寄予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依靠的力量太过薄弱。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然而,革命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纲领未提出反帝的要求,孙中山未认清封建军阀袁世凯的反动性,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2)共产党具有解放中国的有利因素

毛泽东思想成为共产党解放中国的旗帜:毛泽东思想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成果。毛泽东科学地总结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明确地指出了它和共产主义的异同,汲取了其中的有益的东西来发展无产阶级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同时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批判地汲取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思想精华,使它们融为一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成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

独创“农村包围城市”的特色道路:

a.无产阶级革命发展道路的传统模式。俄国十月革命从实践上证明了无产阶级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发展道路的正确,成为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传统模式的成功典范。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共一系列的武装起义的失败,再次向中国共产党人表明:首先夺取大城市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c.由以城市为中心到以乡村为中心的转变。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建立了大型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建立了东北根据地,发展了华北、华东、等广大解放区,解决了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扩建,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革命统一战线是共产党解放中国的保障:

a.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基本上是由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群众基础是共产党解放中国的坚强后盾: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的得力助手和强大的后备力量,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9简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湘潭大学2016年研]

答:(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明确提出马列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苏联和别国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等论述。这是毛泽东同志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冲破对苏联模式的迷信,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早在1945年4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指出,要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学会管理城市,在城市工作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956年1月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随后在党的八大决议中又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957年2月,还提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

这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围绕这个方针,提出要处理好涉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十个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把国内和国外的、党内和党外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指出“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的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这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4)提出了经济建设的一些基本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

明确提出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这不是简单地把原来的重、轻、农的颠倒,而是突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既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实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重要步骤,并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坚持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举;农、轻、重并举;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在经济建设发展战略问题上,毛泽东在1955年10月的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50年到75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以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形成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雏形。

(5)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

针对当时高度集中的体制,地方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情况,提出了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

提出了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问题,提出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

提出了可以搞国营经济,也可以搞私营经济,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

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6)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其它一些独创性的探索

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在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同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明确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

初步提出了对外开发和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

10论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革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这一概念是由毛泽东于1939年12月首次提出,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a.革命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革命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c.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领导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

e.革命的具体步骤。基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

a.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b.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

a.统一战线

近代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人数少,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人数少但力量强,广大中间阶级人数多。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广大中间阶级,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才能获得胜利。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因此,无产阶级能够与其他革命阶级阶层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c.党的建设

中国革命要获得胜利,必须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毛泽东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这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显著特点。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同时,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两个基本武器以实现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2)历史意义:

建立了民主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发生巨大的影响。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使帝国主义殖民制度遭到一次致命的打击,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它对国际局势的发展和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推翻三座大山。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

(3)现实意义: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一样,都必须走自己的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1论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条件。[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1)政治原因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重要因素。生产力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只在本质意义上、最终意义上体现,在历史的某一点上可能其他因素更具决定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角度:

从历史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正处在中国历史发展的特殊点上。当时社会主义生机勃勃,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没有从它的种种危机、诸多社会矛盾以及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历史上惨遭各个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国人民不会赞成在中国搞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高度热情、坚定的信念、必胜的信心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突出成就,又极大地增强了广大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既然确立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又认定搞资本主义没有前途,加上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社会主义国家大力援助,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外在的压力,也有内在的动力。

从现实情况看,新中国的政权基础很不巩固,国际上西方国家虎视眈眈,国内在土地改革后的两极分化已经出现,城乡资本主义势力有日益扩大之势,危及新生共和国政权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不得不把巩固新生政权的任务放在突出的位置,必然对危及政权统治基础的私有制进行限制甚至消灭。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不能单纯地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思考。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环境与苏俄相比具有某些相似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们可以把它称为中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推行计划经济的必然要求。国民解放初期,由于受国际局势的影响,经济建设环境相对封闭,物资严重匮乏,形成经济短缺时代,国家必须大量投资搞建设。同时,国民经济生活比较简单,推行计划经济,有利于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统筹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从理论上来说,计划经济与工业化时代是相适应的。事实上,计划经济在国也产生了奇效。50年代国仿效苏联模式推行计划经济,巩固了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基础,这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而推行计划经济必然要求把私营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对私营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整体经济环境的客观要求。

(3)赶超西方国家的强烈愿望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主观动因。1840年以后的中国处于全面衰退的现状,西方列强的侵略、连年战争、赔款割地等使得人民生活已穷困不堪。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人民,对改变贫穷面貌、建设强大国家的渴望更加强烈。为了迅速地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必然要求确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其制度保障就是计划经济,可行的途径就是对私营企业的改造,使其能迅速地为国家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服务。

总之,从巩固政权的客观需要,到国家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再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中国人民赶超西方国家、建设强大祖国的主观意志,必然要做出对私营经济进行改造的正确选择。

12论述科举制度的废除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

(1)对近代教育制度建立的影响:

全国各地的新学堂数量大增;

随着新学堂的大规模开办,现代教育体系开始逐渐建立;

传统“读书做官”的教育模式逐步开始解体;

以经学为主导的传统学术格局慢慢解体,学科的分化和独立成为现实,通过新式学堂培养出的人才开始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

它使教育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个方面人才结合起来,教育向着更加多样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

科举制度的废除促进了近代意义上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2)对晚清政局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废除使读书人摆脱了对清王朝的人身依附,士人阶层作为一个群体在社会上的消亡,意味着清王朝赖以生存的阶级基础不复存在;

读书人失去了科举入仕、读书做官的进路之后,必须寻找其他安身立命的退路,他们开始把注意力从古典文章的记忆注释转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开始接受西方涌入的各种思潮,逐渐形成一个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团体。他们中很多人迅速倒向了革命派或者成为地方士绅、督抚以及立宪派的坚定支持者,还有些读书人为谋求生路加入了新式军队,他们由于接受了革命派的主张,对满清政府的强烈不满使得他们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主力军;

废除科举制度意味着读书人这一群体由自上而下进入上流社会的道路被阻断,梦想和希望的破灭使他们由清王朝的支持者变成了它最终的掘墓人。

(3)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传统学术格局的打破,儒家独尊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以经学为主体的学术传统被以分科教育为特色的近代学术规范系统取代;

传统的学术规范被遭到批判和否定,而新的近代学术规范系统取法于西方,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迅速建立得起来的,这就造成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无法释怀的文化危机感,他们迫切需要找到新的文化资源来整合已经风雨飘摇的民族精神大厦,使其获得新的生机,而五四新文化运动可以看作是做出这种尝试最集中的体现,其中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影响最大,他们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建设方案,但要使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再次焕发生机,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继续认真的思考。

13论述国民政府为抗战做的准备。[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1)整顿军备

成立国防委员会

1937年3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条例》规定:“国防委员会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对于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负其责任。”同时也规定“国防委员会为便利决议之执行,直接秘密指导国民政府之军事及行政各高级机关,并督促其完成”。国防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以中央政治委员会正、副主席兼任之。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的设立,表明了国民党政府从国防决策机构方面开始初步调整。

拟定作战计划

在原有作战计划的基础上,国民党政府参谋本部最终拟订《1937年度国防作战计划》,并于1937年3月修订完毕。战前备战的战略设计已基本完成。

整编陆海空军

a.1935年3月,蒋介石在武昌成立军委会委员长行营陆军整理处,总理陆军整理事宜。陈诚被任命为处长,负责全国陆军的整顿和训练。到全国抗战爆发时,国民党政府陆军已整理与未整理部队共计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加上特种部队,共约170余万人,预定使用于第一线作战者,计步兵80个师又9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b.到1936年底,国民党政府空军增至31个中队,编成9个大队和5个直属中队,此外还有4个运输机队。全国空军总计各类飞机600余架。全国有飞机场262个,飞机修理厂6个。

c.海军建设由于耗资较大,并没有太大建树。

(2)加快经济发展

1935年4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的报告,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决定通过“人力”“地力”“资力”“组织力”的配合,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组织机构方面,中央、省、县各级均设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市镇设立各种同业公会,村设立农业协会,各规定其职责。1936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通过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抗日战争积累了一部分宝贵的资源。

(3)加快交通建设

为了适应军事和经济的需要,国民党政府着手进行交通建设。1935年,国民党政府提出为流畅货运,要“尽量发展各县各省区间之道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力谋货物流通之便利。”规定“交通运输之建设应使其适合经济建设及国际形势之需要”进一步整理旧路,修筑新路,并对各主要铁路增设防空设施。国民党“五大”还通过了《请兴筑滇省通江通海通缅铁道以应国防需要而辟经济泉源案》。到1937年上半年,交通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4)寻求欧美援助

为了谋求美国的经济援助,政府同意加入美元集团,并得到大量贷款。华北事变后,英、美帝国主义对华问题态度渐趋积极,国民党政府的对外政策也开始着重于努力寻求外援,加强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加快在国内进行币制改革,国民党政府的币制改革获得了英国的支持后,继续谋求英国对华投资和贷款。同时政府还大量从欧洲其他国家贷款,尤其是争取德国的支持。

(5)改善中苏关系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对苏联远东地区构成威胁。鉴于中苏在这方面的共同利害关系,自1932年2月26日起,中国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外交,签订了中苏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同年12月12日,中苏恢复正常外交。苏联以武器贷款的军事援华方针,对国民政府走向抗日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中苏关系的改善,也为中国抗日战争创造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尽管国民政府在抗战前的准备工作十分仓促,但这些准备仍然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南京政府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其一定的防御能力,对于抵抗日寇的侵略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1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1)鸦片战争,打破了完全封建化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

(2)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

(3)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5)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并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说过“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由中国军民独立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开始,发展到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为一体,始终把日本陆军主力牢牢地牵制在中国战场,造成了日军的重大伤亡。中国抗日战争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1)历史地位: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因外敌入侵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世界民族解放史上的灿烂篇章,为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解放树立了光辉的旗帜,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第二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它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2)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大弘扬。

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台湾、澎湖列岛等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七七事变”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方的起点。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

中国战场牵制和毙伤日军主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付出代价最大。

16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研]

答:为了加强共产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争取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共产党于1942年开始进行整风运动。

(1)整风运动的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整风的步骤:

首先认真学习研究文件,掌握思想武器,然后联系实际检查思想、检查工作,开展自我批评和互相批评。在此基础上,写出个人思想总结。接着开展对于自己所在地区和部门的工作的检查。以后又发展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确地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上的、特别是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经验教训,分析错误的内容和产生错误的环境及社会根源、历史根源,从而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论水平。

(3)六届七中全会与整风运动的结束:

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延安整风胜利结束。

(4)《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义:

六届七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通过了《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系统总结了我党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和教训,对党史上重大问题做出了结论,并且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杰出贡献。《决议》的通过,增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为“七大”的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