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填空题

1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指文学是一种__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

【答案】意识形态

【解析】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具体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等。

2________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要素。[四川大学2011年研]

【答案】语言

【解析】题干这一命题包含两层意思:语言是文学的物质媒体,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用语言创作的,一切文学作品也都需要通过语言来欣赏;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的物质存在。语言也是文学的审美要素,人们阅读文学,不仅是欣赏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形象,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本身也会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因此文学又被称为语言的艺术。

3“酒神精神”是________在《________》中提出的关于希腊悲剧思维方法与艺术特点的重要概念。[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尼采;悲剧的诞生

【解析】“酒神精神”语出希腊神话。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希腊神话中的日神和酒神用来象征两种基本的心理经验。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是两种根本的艺术冲动。自然界本身的日神精神产生、肯定和美化个体生命;而自然界本身的酒神精神则毁掉和否定个体生命。更为原始的酒神精神正是通过否定“个体化原则”对世界的生命意志的肯定,从而使人体验到复归自然界原始统一的欢悦。

二、名词解释

1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复旦大学2013年研]

答:文学语言,又称作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符合规范化的语言,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依赖于书面语的产生,而文学语言也具有口头形式,凡是合乎文学语言规范的,都是口头形式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承担着反映生活、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功能。日常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使用语言的结果,其活动领域局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它适应日常生活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承担着表情达意、相互交流的功能。

2审美意识形态[中国传媒大学2010、2011年研]

相关试题: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简答,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研]

答: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具体表现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是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3艺术形式[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艺术形式是艺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外在的表现形态以及各种艺术手段的总和。艺术形式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内形式,即内容的内部结构和联系;二是外形式,即由艺术形象所借以传达的物质手段所构成的外在形态。在任何艺术作品中,内形式与外形式是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的内容才能够得到表现。艺术形式具有意味性、民族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点。构成艺术形式的要素有:结构、体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

4话语蕴藉[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真题;中央财经大学2017年研]

相关试题:蕴藉[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它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本作为话语蕴藉,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文学的话语蕴藉特点常常更具体地体现在两种较为典型的文本修辞形态——含蓄和含混中。前者是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而后者是指在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

三、简答题

1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它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有什么区别?[首都师范大学2010年研;中国传媒大学2014年研]

相关试题:谈谈你对文学话语的理解。[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文学话语是语言运用中的一种功能变体,它是文学家提炼加工后、藉以集中传达审美意识的语言。文学话语既具有语言的基本特征,又具备高度的艺术特性。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社会职能已从单纯的传递信息转变为给人以美的享受。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它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的区别表现为:

(1)文学话语符合艺术逻辑,日常、科学话语符合事理逻辑

英伽登将文学作品看成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组织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文学话语是文学作品的最外层,也是读者最直观地接触到的一个层面。艺术世界是诗人、作家虚构的模拟世界,尽管它来自客观世界,以现实世界为基础,但并不等同于现实世界。因为它已经融入了诗人、作家的主观情感,所以往往超出现实世界。因此,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它符合艺术氛围中的情感逻辑。

日常话语和科学话语是外指性的,即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事理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和科学规律的检验,并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规则。

(2)文学话语侧重表现功能,日常、科学话语侧重指称功能

文学话语侧重于表现功能,意义复杂多向,必须符合特定的语境才能把握。文学话语常常因其注进了文学家的心理内涵,往往托物寓意,言在此而意在彼,从而呈现出一种话里有话、弦外之音的效果。日常话语和科学话语侧重话语的指称功能。指称功能是指话语符号用来指称客观事物的功能,意义往往单一,它主要由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所确定和传达。表现功能是指话语符号表现说话者心理状态、情绪倾向的功能。

(3)文学话语侧重陌生化,日常、科学话语侧重常规化

在很多情况下,文学话语并不是马上就能看明白。因为这些话语常常打破常规,或者使用一些不为人熟悉的修辞手法,甚至不合语法,从而达到陌生化效果。目的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在经历一番思索后,深感其妙。这是文学话语的文学性、艺术性所在。而日常话语和科学话语相对文学话语而言,则是自动性的、常规化的,一听就能理解,因而缺少艺术性。

总之,文学话语在逻辑、功能以及形态方面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之间产生了差异。文学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和特征,才具艺术价值,充满无穷魅力。

2怎样理解“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这句话出自高尔基。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它和各种事实、生活现象一起,构成了文学的材料。”也就是说,“文学的材料”不止一种,但语言是它的最基本、最有本质特性的材料。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由于这是由作家选择一定的语言材料,按照艺术世界的诗意逻辑创造的特殊言语系统,所以这个系统中的“言语”,总的说来已与一般言语有了明显的不同。语言之所以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因为文学言语具有普通言语不具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文学言语是内指性的

普通言语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它必须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经得起客观生活的检验,并且必须遵守各种形式逻辑的原则。文学言语则是指向本文中的艺术世界,它不必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而要求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例如,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月是故乡明”,明显地违反客观现实,但它指向诗中特定的情境,因此只要符合艺术世界的诗意的逻辑就行了,不必经过现实生活的检验。

(2)文学言语具有心理蕴含性

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与表现功能。普通言语侧重于它的指称功能,而文学言语则把它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文学言语中蕴含了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因而比普通言语更富于心理蕴含性。文学言语中的词语,虽然表面上与普通言语一样,实际上已被赋予不同寻常的心理内涵。雪莱在《西风颂》中写道:“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里的“冬天”“春天”都已被诗人那种希望、神往、憧憬的情绪浸泡过,与普通言语中的意义大不相同,更富于心理蕴含性。

(3)文学言语具有阻拒性

这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观点,是指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后达到的效果。它针对的是“自动化”语言,即那些过分熟悉的不再能引起人注意的言语。例如,用“弹指间”来表示时间过得快,一开始显得很生动形象,但在被大量重复使用后,人们只把它当作一个干巴巴的符号,而不再有新鲜感。文学言语就是要力避这种言语的“自动化”现象,设法把普通言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言语。这种言语可能不合语法,打破了人们理解的常规,甚至不易被人理解,但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在延长感知时间,增加感知难度的情况下,反而增强了它的审美效果,形成了文学言语的一大特色。

正是由于以上因素,文学言语成了审美性的言语。由这种言语组成的文学作品的言语层面,便具有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文学以语言为符号,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的言语,即作家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包括人物的具体的独白、对话等,是文学审美价值的重要构成要素。

3谈文学语言的文学性,并举例说明。[北京大学2011年研]

答:(1)概述

文学的含义经常发生复杂的演变,正是在这种演变中,通常意义上的非文学有可能会变成文学,这正显示了文学含义的不确定性与不断变化的特点。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并不简单地在于审美属性及语言形式,而主要在于:文学的语言寓有独特表现力;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拟和情感等特性;文学蕴涵着特殊而无限的意味。这些都是文学语言的文学性,而非文学语言则不具备。

(2)文学语言的文学性的重要性

文学性是文学的本质特征

文学性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术语,意指文学的本质特征。雅各布森认为:“文学研究的对象并非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种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在这里,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在雅各布森看来,如果文学批评仅仅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内容和社会意义,那是舍本求末,文学形式所显示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才是文学理论应该讨论的对象。对于雅各布森和他同时代的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来说,文学性主要存在于作品的语言层面。

文学性是对日常语言的“变形”

鲍里斯·艾亨鲍姆认为,把“诗的语言”和“实际语言”区分开来,“是形式主义者处理基本诗学问题的活的原则”。雅各布森则进一步指出,文学性的实现就在于对日常语言进行变形、强化,甚至歪曲,也就是说,要“对普通语言实施有系统的破坏”。一旦语言本身具备了某种具体可感的质地或特别的审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学性。

总之,文学语言使得文学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使其具有文学性。文学性的研究侧重文学的内部研究,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文论流派都是持这种主张,并努力践行的代表。

四、论述题

1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以下两段文字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高行健说:“我想要说明的是,文学也只能是个人的声音——而且,从来如此。文学一旦弄成国家的颂歌、民族的旗帜、政党的喉舌,或阶级与集团的代言,尽管可以动用传播手段,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可这样的文学也就丧失本性,不称其为文学,而变成权利和利益的代用品。”

莫言说:“我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应该超越党派,超越阶段、超越政治、超越国界的。作家是有国籍的,这毫无疑问,但优秀的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

答:(1)文段观点

高行健认为文学应该坚持其独立性,不应成为政治的从属品,阶级或集团的发声器。动用国家机器或许可以造成声势浩大、人尽皆知的局面,但终究会失去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内在规定性。

莫言认为文学可以是没有国界,没有等级,超越政治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的文学,关注人的命运和意义,应该具有人文主义精神。他强调文学创作的自主性和纯粹性。

(2)对两段文字的理解

中国“诗言志”的传统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毛诗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荀子·乐论》中的“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等,都表达了文学作品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思想。不过,在中国,这种“作品是作者情志表现”的观点,与“作品是世界反映”的认识往往和谐共存。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在《诗品序》中也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作品作为“物之感人”的产物,既是对“物”的世界的再现,也是对“人”的心灵的表现。

西方表现论和模仿论

在西方,强调文学与作者的联系、进而强调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文学思想产生得较晚。表现论与模仿论的区别表现为:

a.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b.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式批评。

c.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文学的表现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活动是有区别的,后者可能是率性而为,而文学表现要想取得成功,则要经过深思熟虑。有些作者可能出口成章,这要靠平时的经验和学识上的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无疑也是付出了很多心血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珊·朗格指出: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艺术家将那些在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到了20世纪60年代,福柯的话语理论对作者做了谱系学的研究。他认为,写作的本质并不涉及与写作行为相关的崇高情感,更不是为了把作者用语言表现出来。写作不过是在制造开局,开局之后,作者便不断从文本中消失。

2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的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武汉大学2011年研]

答:(1)含义

文学的话语蕴藉的属性是指对文学语言和意义状况的概括,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的可能性。不仅单个的文本,而且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文学话语蕴藉特点集中表现在文本“含蓄”与“含混”两种修辞形态上。

(2)文学作为话语蕴藉的两层含义

整个文学活动都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a.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等环节组成的整体,无论其中心任务或目的如何,都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活动构成的话语系统。

b.从作者的创作来看,任何表述意图,任何社会权力关系的纠缠都必须蕴含到话语系统中,通过话语系统去显现。

c.从阅读和批评来看,处于社会语境中的读者对立学意义和属性的任何理解,都必须依据这种话语蕴藉。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不存在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作为话语蕴藉,主要是指文学的属性和意义存在于特定话语系统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中,仿佛具有无限的生成与阐释的可能性。

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文本,即有待于阅读的具体对象,毫无疑问是由话语系统的蕴藉构成的。离开话语系统的蕴藉便无文本。文本作为话语蕴藉,则是指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这就是说,文本是特定的,但文本的意义似乎是无限丰富的。这两层意思在文学中是统一起作用的,不便分开。

整体的文学话语蕴藉活动需要沉落为具体文本的话语蕴藉,而文本的话语蕴藉也应当纳入完整的社会话语蕴措实践中去阐明。文本中的话语蕴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时看起来用得平常的词语,也有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

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更”字至少可以表达出三层意义:

一是再次登楼,比喻人生行为的重复出现;

二是继续登楼,比喻人生境界的继续提升;

三是永远不断地继续向上登楼,比喻人生境界永远向上继续提升。

一个“更”字,聚合了登楼可能体现的三重意义,使得这一平常动作能同至高的人生境界追求紧紧地联系起来,从而使诗人的登楼体验能越出平常的同类体验而生发、开拓出更为丰富而深长的意义空间,造成丰富的话语蕴藉效果。

3比较分析以下三种关于文学性质的定义:

诗歌是为了达到一种审美目的,而用有效的审美形式,来表示内心或外界现象的语言的表现。(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诗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百度百科网)

文学就是一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也就是由文化来裁决,认为可以算作文学作品的任何文本。(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1)第一种关于文学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定义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作为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普遍的属性,也具有特殊的属性。文学的普遍属性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属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人们的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审美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做意识形态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并与它们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意识形态不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审美表现过程中审美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情形,这种情形表明,任何审美表现过程并不可能脱离特定的社会生活状况的最终支配。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巧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地说,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在,文学成为具有无功利性、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话语与社会权力结构之间的多重关联域,其直接的无功利性、形象性、情感性总是与深层的功利性、理性和认识性等缠绕在一起。如果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方面来看,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为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性与理性、情感性与认识性的相互渗透状况。

(2)第二种关于文学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反映论

文学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文学是人的一种活动。马克思主义从哲学的存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理论出发,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马克思、恩格斯都认为,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清楚地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不同,就在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列宁、毛泽东关于文学反映论的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被运用于对文学活动性质的解说,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会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在这段话中,艺术和艺术家应当反映生活(革命的生活)的观点被鲜明地提出来。谈到列夫·托尔斯泰时,列宁又说:“托尔斯泰的思想是我国农民起义的弱点和缺陷的一面镜子,是宗法式农村的软弱和‘善于经营的农夫’迟钝胆小的反映。”在列宁的论述中不但强调文艺反映生活,同时也肯定文艺的反映不是刻板的,文艺也反作用于生活。

文学反映论的观点在毛泽东那里,得到了更直接和更鲜明的表述。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惟一的源泉。”毛泽东在充分肯定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后,同时也强调这种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因此他又说:“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能动的认识,这是有根据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基石。

(3)第三种关于文学的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文学文化论

文学是文化的象征,这种观念采用社会文化视角。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社会政治批评等,都属于这种观念下的不同流派。这种观念的基本点是把文学理解为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事物,文学是文化的象征,文学必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而纠正了那种不注重文学的社会历史维度的“内部研究”的偏差。目前这种观念在国内外都逐渐成为“显学”。文化诗学是可能的,它的优势也是明显的。但是,这种观念并不是没有弱点,它较难切入文学固有的审美特质,也有脱离文学作品的实际而单纯关注社会文化问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