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生指导
【考纲解读】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核心讲义】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
(一)小学生身心发展概述
1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小学1~2年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①整体特点
小学1~2年级的学生身高约为110~120厘米,体重约为19~20千克,身高每年增长3~5厘米,体重每年增长2~2.5千克。
②局部特点
a.骨骼比较柔软,且容易变形,肌力弱,耐力差;
b.对简单的动作有所控制,动作精确性、灵巧性增强,但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较差;
c.心脏体积较小,心率达到80~90次/分钟;
d.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
e.臂和肩部的力量特别差。
(2)小学3~4年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①整体特点
小学3~4年级的学生身高每年约增长4~5厘米,体重每年约增长2~3千克。
②局部特点
a.骨骼和肌肉发育没有很大变化;
b.心脏体积有所增大,但发育仍然不完全,心率高于80次/分钟;
c.肺活量较小,呼吸频率较快。
(3)小学5~6年级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①整体特点
a.女生10~12岁,男生11~13岁左右开始步入青春发育期,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并带来一系列形态、功能以及心理的剧烈变化;
b.女性性器官在10岁左右开始发育,第二性征也逐渐发育起来,男生比女生发育晚1~2年;
c.5~6年级男女学生的生长发育指标出现了很大的差别,由于大部分女生都进入生长发育高峰期,女生身高急剧增长,每年增长3~5厘米;体重也开始明显增加,每年增长2~2.5千克;男女学生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
②局部特点
a.肌肉逐渐增长,肌肉力量有所增强,但耐力较差;
b.动作的精确性、灵巧性逐渐增强;
c.心率次数达80以上,并出现青春期高血压;
d.肺活量加大,呼吸频率还是比成人快。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发展总趋势
①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幼儿晚期占主要地位的是具体形象思维,上小学后,小学生通过学习许多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定理、规律,这促使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起来。
②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得到发展
幼儿晚期儿童心理活动以不随意性为主,上小学后,学习读、写、算的过程,不仅促使小学生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随着第二信号系统调节机能的增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随意性和目的性也得到了发展。
③集体意识和个性逐渐形成
小学生刚进入小学时,集体意识比较模糊。以后,在教师的教育下,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小学生逐步产生集体意识到,逐渐形成对人、对己、对事物的一定态度,初步形成了意志、性格和个性特征。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
a.一方面,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心理发展是在低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又萌发着下一阶段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b.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从而表现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②方向性与顺序性
方向性表现为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其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尽管发展的速度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③不平衡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既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始与成熟时间上不同,也表现在同一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因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也不尽相同。
④差异性
各种心理功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及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因人而异。所以,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表达。
(3)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认知的发展
a.感知方面
低年级小学生感知事物时较笼统,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小学生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显发展,他们能从知觉对象中区分出基本的特征和所需的东西,对于时间单位和空间关系的辨别能力也逐渐增强。
b.注意方面
虽然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但有意注意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在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c.记忆方面
随着学习、训练的不断进行,小学生的有意记忆逐渐超过无意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式,意义记忆所占的比例逐渐超过机械记忆而在记忆活动中占主要地位。
d.思维方面
小学生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概念的掌握趋于丰富、精确和系统,判断、推理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思维的品质如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也有所提高。
e.想象方面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加,创造性想象显著发展,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想象的现实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高年级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前途已开始出现初步的幻想。
f.言语方面
小学生逐渐掌握口头言语中语音的细微差别,并开始进入书面言语发展时期。小学生词汇增加很快,对词义的理解越来越精确,语法运用逐步趋于合理、完善,言语表达更加连贯、生动和多样化。小学生还有能力学习外语,说明其言语发展有很大的潜力。
②情感的发展
小学生的道德感有很大发展,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友谊感等逐步形成;小学生的理智感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等越来越稳定而深刻;小学生美感发展主要表现在对艺术作品中具体的内容和形象的观赏方面。
③意志的发展
小学生意志的目的性表现在他们已能逐渐确立长远的行动目标,而不为直接目的所左右;行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果断性、坚持性较差。
④个性的发展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分化、稳定,个人志向从直觉的、幻想的、易变的,逐渐分化、稳定且富于理性;智力和特殊能力得到多样化发展;守纪律、忠诚、勤奋、勇敢等优良品质逐渐形成。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1)学习准备的含义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过程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学习准备的内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生理功能、智力、情趣、社会性、学习策略、知识基础六个方面。
①生理功能的准备主要是指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它是其他方面准备的基础;
②智力的准备是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智力上的准备对于儿童的各种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③情趣的准备指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具有稳定的情绪和兴趣,是否对学习抱有积极态度;
④社会性的准备主要是指社会交往需要的水平和技能,与其他方面的准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决定了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
⑤学习策略的准备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⑥知识基础的准备与学习新知识具有最直接的关系,“温故而知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关于关键期
(1)关键期的定义
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2)关键期的重要性
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关键期比较短暂,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可以很小或没有影响。
(3)儿童学习的关键期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在学习任何内容时都有一个最佳年龄。目前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二、小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指导
(一)小学生认知概述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婴儿靠感觉与动作认识周围的世界,并逐渐认知到自己与他人(父母亲)、自己与物体的不同,到本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才渐渐分化为有调适作用的表现,思维也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岁)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有一个质的飞跃。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逐渐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的主要特征: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即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儿童的思维的主要特征: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思维、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
2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1)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
一般认为,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小学生基本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注意力有了很大提高;观察能力明显提高;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要形式;有意记忆发展,记忆容量增大,并逐渐发展出一些记忆的策略。
(2)注意发展的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低年级学生仍然以无意注意为主,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到了高年级,有意注意发展起来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且有意注意由成人强迫逐渐变成自觉的注意活动。
(3)知觉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知觉发展的突出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觉的有意性、精确性逐渐增强。
(4)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随着系统地、分阶段地接受学习教育,儿童的记忆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短时记忆容量发展迅速;由无意记忆向有意发展;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发展;由具体形象记忆向词的抽象记忆发展。
(5)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小学时期新的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等对儿童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儿童思维的不断发展。小学儿童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结构逐步趋向完善。
3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发展的每一阶段,都由一种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来决定学生的行为,教育则要适应于这种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即以学生认知结构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来组织教材,调整内容,进行教学。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育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二)认知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的定义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2)认知方式的差异的具体表现
①场独立与场依存
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赫尔曼·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
a.具有场独立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的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认知方面独立于他们的周围背景,倾向于在更抽象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b.具有场依存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并且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②沉思型与冲动型
这种认知方式是由贾罗米·凯冈提出的。沉思型的儿童一般比冲动型的儿童更少犯错误,前者有较强的首先保证正确的欲望,因此能够忍受不确定性。而后者则倾向于很快地进行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a.美国吉尔福特研究指出,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b.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2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①智力的定义
智力是指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②智力测量
为了对人的智力高低作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a.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它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据此公式计算得到的智商属于比率智商。一般认为,智商在90~109之间为智力中等,在110~119之间为智力中上,在120~139之间为智力优秀,140以上为智力非常优秀;智商在80~89之间为智力中下,70~79之间的智力级别称为临界,70以下为智力落后。
b.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该套量表仍采用智商的概念,但这里的智商是以同年龄组被试的总体平均数为标准确定的,称为离差智商。离差智商假定同年龄组测量成绩总平均数为100,用个人实际得分与总平均数比较,确定其在同龄组内所处的相对位置,以此判定其智力水平。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①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个体内差异指个人智商分数的构成成分的差异。
②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等。
3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1)认知差异的实质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2)认知差异对教育的启示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①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实行最优化结合。
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三)学习兴趣
1学习兴趣概述
(1)定义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状态紧密联系的。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2)重要性
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主导,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
2学习兴趣的分类
(1)按学习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
物质兴趣是由所学材料或学习活动——学习过程本身直接引起的。精神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具有明显的自觉性。
(2)按学习目标,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对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主要指对活动目的或者结果的兴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3)按学习时间,可以分为稳定兴趣和暂时兴趣
稳定兴趣是个体对某些事物具有长久的兴趣,持续时间很长,这种兴趣不容易发生改变。暂时兴趣是个体对某些事物的兴趣是短暂的,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
(4)按学习范围,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广泛兴趣是个体对多方面的事物具有的兴趣。中心兴趣是个体只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3学习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兴趣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兴趣所指向的是什么事物。由于兴趣倾向性的不同,人们的兴趣也各有不同。
(2)兴趣的广阔性
兴趣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兴趣范围的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也可称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广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3)兴趣的稳定性
兴趣的稳定性是指中心兴趣持续的时间或巩固的程度。有些人的兴趣是持久而稳定的,一旦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就始终保持而且长期不变,还会一步一步加深,达到迷恋的程度;而有些人的兴趣极不稳定,经常会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但又不持久。
(4)兴趣的效能性
兴趣的效能性是指兴趣对活动产生的作用的大小。兴趣对人的行动动力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凡是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体身心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就是具有积极效能的兴趣;凡是对社会的进步和个体身心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就是具有消极效能的兴趣。
4学习兴趣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学生眼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使学生喜欢,这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①尊重学生
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动不动就无端训斥、谩骂,甚至横眉怒对。教师应当走近学生,同时让学生走近教师,因为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②常与学生沟通交流
在课余时间,老师不妨当当学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拉近和学生的关系。
(2)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每一堂课,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快乐殿堂。
①注重导入,创设氛围
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
②营造环境,主体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的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③体验成功,产生兴趣
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答题正确时,要加以鼓励;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促使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学习习惯的含义
(1)习惯是先天遗传与后天教育双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持久性、自觉性;
(2)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其基本品质为:计划性、坚持性和独立性。
2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1)课前预习习惯
①提前预习课程,每天晚上和上课前,都要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做简要的预习,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②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过查字典、查资料等途径寻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学、家长询问,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出来,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
③预习时要学会用笔在书上做不同的标记,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多留心;
④预习时要精力集中,培养自己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2)课堂学习习惯
①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
②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③积极踊跃发言,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争论,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④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发问;
⑤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⑥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级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⑦学习要善于举一反三,善于通过学科间的联系理解问题。
(3)制订计划习惯
在家长、教师指导下制订生活、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制订切合实际的每周、每月、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
(4)阅读习惯
①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累计不少于30分钟,善于运用网络资源有效完成学习任务;
②自己订阅的报刊应及时阅读。摘抄课外读物的精彩句段,或在精彩处圈点,写上自己的阅读体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③边读边思考,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请教或查工具书解决。
(5)书写习惯
①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②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③书写时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④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⑤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6)记忆习惯
①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
②对需要记忆的字词句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
(7)作业习惯
①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完成,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前提下,有余力的学生要养成自主设计和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②独立、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抄袭别人的作业。没完成作业主动向老师说明理由,并及时补上;
③写完作业后把作业放入书包中,并整理书包。
(8)总结反思习惯
①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自己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头脑中简要地回顾一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②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收集作业本、试题、笔记、纠错本以及受到的奖励、获得的荣誉等;
③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④每学期结束,写出总结材料,分析学习中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的方向。
3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意义
(1)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习组织性和系统性的最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习高效率的条件;
(2)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一)品德概述
1品德的实质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它不是个体的先天禀赋,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只是偶然表现,则不能称之为品德,只有经常表现出一贯的规范行为,才标志着品德的形成。
(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即认识与行为的统一。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或道德认识,那么即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也不能说是有品德的,反之亦然。
2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简称为品德的知、情、意、行结构。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观念、道德信念的形成有赖于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①定义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既可以表现为个体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表现为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②内容
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③表现形式
a.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由于其产生非常迅速,因而当事人往往不能明显意识到这个过程。
b.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道德形象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情感,是因为它是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因而能使人更容易理解道德规范的要求及其社会意义,也更容易使人受到感染和激励。
c.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保证人能够抵御现实中的各种诱惑,坚持到底,最终达到目标,形成道德习惯。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的自觉、果断、坚持和自制的有力保证。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二)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
(1)具体内容
根据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儿童道德发展可分四个阶段:
①前道德阶段(1~2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②他律道德阶段(2~8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
a.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
b.权威阶段(5~8岁):思维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
③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儿童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表现出合作互惠的精神。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关于惩罚,认为只有回报的惩罚才是合理的。
④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这时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真正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局限性
①皮亚杰认为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的协作,而不是成人的教育或榜样,否定了榜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
②皮亚杰虽然揭示了道德认识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也注意了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却忽视了“行”的因素。
③皮亚杰否定成人的强制、约束以及协作在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的积极作用。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对皮亚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应用“道德两难论”的方法研究道德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0~9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
②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9~15岁)
处在这一水平的少年,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取向阶段
处在该阶段的少年,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②遵守法规和秩序取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少年,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后习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达到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准则。
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②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又称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良心、尊严等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并不完全受外在法律和权威的约束,而是力图寻求更恰当的社会规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一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的启示
①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
②对早期少年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少年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要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
③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三)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
(2)在道德品质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1)一般来说,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
(2)年龄较小的儿童,行为比较简单,不善于掩蔽自己的行为,言行比较一致,但这种一致性的水平是比较低的。
(3)年龄较大的儿童的行为比较复杂,逐渐学会掩蔽自己的行为,致使言行脱节。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自觉纪律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
(1)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教师制订具体规定并检查)。
(2)过渡阶段(体会到纪律要求并遵守,但尚未形成自觉纪律)。
(3)将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阶段。
四、小学生德育与美育
(一)德育
1德育概述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即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活动。
2小学德育构成
我国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德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教育。
(2)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与领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正确性与必要性,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3)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的教育。
3德育的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2)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
①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贯彻导向性原则要求德育应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②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③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应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④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b.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c.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⑤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a.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
b.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c.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4品德学习的过程
(1)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①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a.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b.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被迫的服从也叫顺从,即表面接受他人的意见或观点,在外显行为方面与他人相一致,但在认识与情感上与他人并不一致。
②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③内化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①外部因素
a.家庭教养方式
学生的态度和品德特征与家庭教育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家庭教育方式是民主的,家长对儿童的态度是信任的、宽容的,则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相反,如果家庭教育方式过于严厉或放任,就会对儿童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造成消极影响。
b.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
c.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因此,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d.同伴群体
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②内部因素
a.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
b.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因此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c.道德认知水平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及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5德育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①运用说服的原则
a.运用说服要因人而异,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区别对待;
b.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
c.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d.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e.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
f.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
g.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②运用说服的注意事项
a.目的性要明确
说服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做到符合需要、切中要害,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够接受。
b.说服内容要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教师在说服时要注意给学生以理论和观点,使他们受到启示、获得提高。所选内容和表达方式要力求生动有趣,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乐于实现。
c.注意时机
说服的成效与所用的时间往往不成正比,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教育的时机。
d.以诚相待
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教师的态度要诚恳,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2)树立良好的榜样
①榜样的呈现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应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
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②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
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式地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此外,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也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坚决杜绝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
(3)利用群体约定
①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②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③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④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⑤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⑥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①奖励的类型
奖励有物质的(如奖品),也有精神的(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
②给予奖励的注意事项
给予奖励时,首先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应选择、给予恰当的奖励物。最后,应强调内部奖励。
③惩罚的方式
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二)美育
1美育概述
(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2)美育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
(3)美育的作用在于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
2小学美育的要求
(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即对自然、社会中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说是提高人的整体性的精神素养。
(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即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分辨美与丑、优与劣的能力,具有区分美的程度和种类的能力,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陶冶情操。
(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即能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既包括艺术美的创造,也包括生活美的创造。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
3美育的方法
(1)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各学科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教师应认真挖掘,把美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去感知和欣赏美。
(2)积极挖掘环境的美育功能
校园环境、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形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教师应重视校园建设,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建校劳动,增强创建校园美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珍惜美的观念。此外,社区环境、自然环境等都可以成为美育的资源。
(3)充分发挥教师角色的示范作用
教师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形象、教育教学过程和人格修养等对于有效地实施美育至关重要。教师应有高尚的职业人格,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形象,塑造集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和人格美于一体的美,成为美的体现者和创作者,对学生实施潜移默化的美育。
五、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
(一)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概述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小学生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
1小学1~2年级健康与安全教育
(1)目标
①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
②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
③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
④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
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
⑥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
⑦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基本内容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②疾病预防;
③心理健康;
④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⑤安全应急与避险。
2小学3~4年级健康与安全教育
(1)目标
①进一步了解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眼的知识,学会合理用眼;
②了解食品卫生基本知识,初步树立食品卫生意识;
③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作用,初步学会合理安排课外作息时间;
④初步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⑤了解肠道寄生虫病、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等疾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方法;
⑥了解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熟悉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预防与简单处理方法;
⑦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掌握简单的避险与逃生技能;
⑧初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树立保护生命的意识。
(2)基本内客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②疾病预防;
③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④安全应急与避险。
3小学5~6年级健康与安全教育
(1)目标
①了解健康的含义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健康意识;
②了解营养对促进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意义,树立正确的营养观;
③了解食品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④了解烟草对健康的危害,树立吸烟有害健康的意识;
⑤了解毒品危害的简单知识,远离毒品危害;
⑥掌握常见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方法,树立卫生防病意识;
⑦了解常见地方病如碘缺乏病、血吸虫病对健康的危害,掌握预防方法;
⑧了解青春期生理发育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
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学会体育锻炼中的自我监护,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基本内容
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
③心理健康;
④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
⑤安全应急与避险。
(二)小学生预防传染病安全常识
1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
(1)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肝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
2预防传染病的环节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3小学生中多发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
(1)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传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可达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患者从刚出现症状到疹子出现后4天内有传染性。任何诊断为麻疹的患者,必须从学校或工作中隔离,直到疹子出现后的第4天。
麻疹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③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④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不挑食,多喝开水;
⑤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力。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流腮、痄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①最佳的预防是在适当的年龄接种疫苗;
②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
③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④药物预防。
(3)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流感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重度流感表现为:高热、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亡。普通感冒的传染性较弱,症状较轻,一般人在受凉、淋雨、过度疲劳后,因抵抗力下降,才容易得病。
流感的预防措施有:
①注意体育锻炼,保证休息,增强体质;
②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喷洒漂白粉液消毒;
③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这是预防流感的基础措施;
④预防流感的最好办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4)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脓血样大便。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该病常年散发,夏秋多见,人类对细菌性痢疾普遍易感,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易感人群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以发热、咽炎、全身弥漫性猩红热样皮疹及脱屑为特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潜伏期为1~7天,一般为2~3天。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有:
①猩红热病人要严格隔离至咽拭子培养阴性为止;
②猩红热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③不要让孩子与猩红热患者接触。
(6)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24小时可遍布全身。
风疹防治措施有:
①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②接触风疹病人后早期注射免疫球蛋白有预防效果;
③发现病人后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三)小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防范
1跌落碰撞
(1)不在楼梯台阶上玩耍、奔跑;不在黑暗或视线不明的地方奔跑;不在光滑的地面或有积水的地面相互追逐、奔跑;
(2)走路时不东张西望,尤其在斜坡、转弯处要注意安全;不从楼房的窗户和阳台栏杆处向外探出身体往下看;
(3)体育活动中遵守活动规则,佩戴适当的护具,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活动,不单独做有危险的动作;
(4)遇到紧急事件要听从老师指挥,按学校制定的预案行动,尤其是下楼时要顺序而下,以免造成拥挤、踩踏。
2淹溺事故
淹溺是夏季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后果往往很严重。游泳池、景观水池,以及上下学路上的池塘、湖泊等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淹溺事故。具体的防范措施有:
(1)学习游泳要有成人陪同,不要私自去游泳;
(2)游泳要去正规游泳池,不要到池塘里游泳;
(3)在水池边玩耍要小心,不要捞取水中的东西,以免跌落水中;
(4)有同伴落水,要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前来营救,尽量不要擅自下水救人,以免发生多人淹溺事故。
3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入有毒或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有神经、血液系统功能紊乱或器官损伤。具体的防范措施有:
(1)不买、不吃马路边、学校旁无证摊贩出售的食品;
(2)不买、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水果要洗净后食用;
(3)不买与玩具混装的食品;
(4)讲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4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多发生在小学生上下学的路上。具体的防范措施有:
(1)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养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对于步行上学的孩子,应要求他们走人行道,或靠边行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注意观察过往车辆,不要突然横穿马路;不要闯红灯;不要在马路边玩耍;
(3)雾天要尽可能穿颜色鲜艳(比如红色、黄色)的外衣;使用带有反光条的书包将有助于减少孩子夜晚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
(4)不要骑自行车上马路。
5校外暴力
(1)老师和家长应在上学之初就将这一可能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们;
(2)教会孩子防范方法,比如上学、放学尽量走大路,不走偏僻小路;尽量结伴而行,不单独行走;不与陌生人搭讪,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3)如遇打劫的坏人,应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并大声呼救。当情况不利时,要尽量保持镇静,不要过于在意钱物的损失,应首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做无效的抗争,以使自己免受不必要的伤害;注意周围情况,一有时机,便呼救或逃脱;
(4)被欺侮、殴打、勒索后不要私了,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警察;
(5)要对孩子进行法律知识教育,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人格,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独立应对事件的能力。
六、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健康概述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由于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依据不同,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判断标准是有差别的。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米特曼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①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个人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有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地夸耀或苛责自己;
③生活目标、理想切合实际;
④与现实环境能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能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有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估计,不过分地否认或压抑自己违背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欲望;
⑦能保持人格的和谐与完整,个人的价值观能随社会标准的变迁而改变,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在个人的生活目标中,含有利己与利人两种成分,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而改变自己;
⑩在团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团体的需要,接受团体的传统,并能控制为团体所不容的个人欲望或动机;
⑪在不违背团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对人不过分谄媚,也不过分追求社会的赞许。
(2)我国教育工作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a.对自己有信心,即对自己有基本的了解,能作正确的自我评价;
b.对学校生活感兴趣,即喜欢自己担负的学业和工作任务,能在学习和工作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认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从而热爱学习和班级工作;
c.喜欢与人交往,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家里,关心家人,与父母有良好的沟通;在学校里,与同学和老师有比较多的接触,与他们建立友好和谐的关系;喜欢结交朋友;帮助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d.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积极地适应环境变化;能面对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习调整自己;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过分焦虑不安和颓废丧气,具有一定的挫折承受力。
②确立心理健康标准的六条依据
a.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b.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c.自我调控能力;
d.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e.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f.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二)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1儿童多动综合征
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在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
①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
②注意力不集中,即他们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③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甚至会突然喊叫,袭击别人。
(2)多动症的原因
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例如,父母经常干涉儿童活动,批评指责过多,由此引起的焦虑会使儿童发生分心、冲动与多动表现。
(3)多动症的治疗
①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药物治疗。
②采用各种行为疗法,如强化奖励法、代币奖励法等可以减少儿童的多动与冲动行为。
③研究者采用自我教导训练方法,即发展儿童的自我对话,加强内部言语对自身行为的引导与控制作用,用以处理儿童的冲动行为,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2学习困难综合征
学习困难综合征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19%的男童和3%的女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诵读困难(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一种表现)的症状。
(1)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
①缺少某种学习技能。儿童在阅读、计算等单一方面的能力下降,而其他技能均正常。
②诵读困难。儿童的阅读能力大大低于同龄人,表现为不能正确辨认字母、单词或按逆向阅读,不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进行阅读。
③计算困难。儿童加减乘除的运算能力差,心算能力差。
④绘画困难。儿童难以把看到的、想到的事物形象地画出来。
⑤交往困难。儿童由于在某一学习技能发育方面存在障碍,而常遭到同学的嘲笑或捉弄,因此该类儿童很难主动与人交往,社交能力较差。
(2)学习困难综合征和多动症的不同
在诊断学习困难综合征时,应当注意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多动症儿童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好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障碍造成的。而患有学习困难综合征的学生,则没有上述多动症的表现,他们在个性发展上是健康的,不存在多动症儿童所表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1)儿童过度焦虑的主要表现
过度焦虑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表现担心害怕,甚至惶恐哭闹,显得很不安宁。
(2)儿童过度焦虑的原因
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同患儿的焦虑型人格特质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关系。患儿焦虑性人格的一些表现往往在其父母身上也可以找到。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期望过高、要求过严等不适合儿童自身发展水平的教育措施,也容易加剧儿童的焦虑反应。
4儿童厌学症
厌学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
(1)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
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和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
(2)儿童厌学症的原因
①学校教育的失误。如强迫学习、滥用惩罚、考试频繁等都有可能引起儿童的厌学情绪。
②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只看分数,不看能力,导致儿童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绪。
③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等都会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容易使儿童产生“上学没用”的错误意识,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儿童厌学症的治疗
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予以矫正。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家长也要改变不合理的教养态度,创建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同时,尽量避免不良社会风气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5儿童强迫行为
儿童强迫行为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又一表现,强迫现象在正常儿童的发育过程中也可看到。研究发现,7~8岁是继2岁之后正常儿童出现强迫现象的又一高峰年龄。
(1)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
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主要表现包括:
①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持续十几分钟。
②强迫性计数。例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等。
③强迫性自我检查。如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等。
④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2)引发儿童强迫行为的原因
强迫行为的诱因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如学习过分紧张、家长要求过严等,这些因素都可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强迫症状。其他个人的因素,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等,也可能导致强迫行为的出现。
(三)心理辅导概述
1心理辅导的定义
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2心理辅导的途径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3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
(2)寻求发展。
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4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功能在于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践证明,从小抓起,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辅导,防患于未然,是可行的。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教师要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相信学生具有成长和发展的潜力,对学生的未来持乐观的态度,对学生身上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必大惊小怪。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即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承认他是不同于其他人的独立的个体,承认他与教师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按学生的所作所为、思考、感受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心理辅导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辅导活动主体的作用。
(5)个别化对待原则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的目的不是要消除学生个人身上的这种独特性,而是要使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独创性在积极的方向上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体现。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在心理辅导中必须树立系统观、整体观,考察学生成长的各种相关因素,充分考虑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分析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四)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
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作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代币奖励的优点有:可使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代币不会像原始强化物那样产生“饱”现象而使强化失效。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有时候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在某学生身上很少出现或很少完整地出现,此时教师可以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行为的出现。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模仿学习的机制是替代强化。替代强化的含义是:当事人(学习者)因榜样受强化而使自己也间接受到强化。由于范例的不同,示范法有以下几种情况:辅导老师的示范,他人提供的示范,电视、录像、有关读物提供的示范,角色的示范等。
(5)暂时隔离法
当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后,教师将他立即置于一个单调、乏味的地方,直到定时器响了以后方可离开。暂时隔离意味着奖励、强化、关注、有趣活动的终止。
通常实施暂时隔离法的要点是:
①此法适用于纠正2~12岁儿童的冲动性、攻击性、情绪性及充满敌意的不良行为;
②选择一个无聊的、刺激单调而又安全的地方作隔离地点;
③使用定时器,而隔离时间遵循“一岁一分钟”原则;
④暂时隔离期间不与儿童交谈和争吵;
⑤定时器响后,立即结束隔离,并询问儿童被隔离的原因,但不要求儿童道歉与保证。
(6)自我控制法
自我控制则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从理论指导来说,它是一种经过人本主义心理学改善过的行为改变技术。其好处是:强调当事人(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增加了改善行为的练习时间。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法
①全身松弛法,又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②全身松弛法有不同的操作方式,紧张、松弛对照训练是最常见的一种。这种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经后人修改完成;
③全身松弛法的要点是:训练者要学会接受自身生理状态的信息,辨认肌肉紧张、放松的感觉,对肌肉做“紧张-坚持-放松”的练习,从紧张与放松的感觉对比中学会放松。训练时,对全身多处肌肉按固定次序依次放松,每日练习,坚持不断。
(2)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首创,其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教师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3)肯定性训练
肯定性训练,又称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请求。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
②拒绝。拒绝他人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表现出的是不肯定行为。
3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1)理性情绪辅导方法
①概述
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理性情绪辅导方法,他认为人的情绪是由本身的思想决定的,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的、不稳定的情绪。人有许多非理性的观念,如我“必须”成功,并得到他人赞同;别人“必须”对我关怀和体贴等等。
②ABC理论
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
B: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
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
③理性情绪治疗的ABCDE步骤
人们的情绪反应C是由B(人们的信念)直接决定的。可是许多人只注意到A与C的关系,而忽略了C是由B造成的。B如果是一个非理性的观念,就会造成负向情绪。若要改善情绪状态,必须驳斥(D)非理性信念B,建立新观念并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E)。
(2)理性情绪教育课程
台湾吴丽娟在此基础上编拟了“理性情绪教育课程”,该课程首先让学生分辨理性观念与非理性观念,然后试图驳斥非理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