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政 治

一、考点精讲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概述

(1)哲学的定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概述

(1)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3.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1)唯心主义

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2)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为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唯物主义的几个不同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否认事物之间联系、发展、变化。

4.辩证法

(1)内涵

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例】下列表述符合辩证法思想的是(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A.

B.

C.

D.

【答案】D

【解析】正确,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体现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正确,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均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符合辩证法思想。错误,是亦彼也,彼亦是把辩证法绝对化,认为事物之间不应当分彼此。

(2)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

(3)联系

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a.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b.联系的特点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c.系统

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a.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4)发展

发展的内涵和根源

发展是事物不断前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根源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过程

a.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b.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性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发展的基本规律

a.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b.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形式上具有的特点,从量变开始,质变是量变的终结。

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它是辩证运动的实质。

发展的两种形式

a.量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着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b.质变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例】欧布利德是古希腊麦加拉派哲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诡辩论“谷堆论证”,即一颗谷粒不能形成谷堆,再加一颗也不能形成谷堆,如果每次都加一颗谷粒,而每增加的一颗又都不能形成谷堆,所以,一粒谷子不成谷堆。

在这里欧布利德忽略的是(  )。

A.内外因关系原理

B.对立统一原理

C.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

D.矛盾客观性原理

【答案】C

【解析】欧布利德忽略了事物量的变化,到了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一”虽然不是“多”,但是“一”的不断重复和积累,就会形成向“多”的转化。欧布利德的论点割裂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他只看到了“一”,而没有看到“一”的不断增加会向“多”的方面转化。因此答案选C。

(5)矛盾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地位

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

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

(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内涵不同

a.辩证法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b.形而上学既指对世界本质的看法,也指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思维方式。

对立表现

a.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b.唯物辩证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静止不变的观点看世界。

c.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

5.认识论

(1)认识的内涵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体知识的主动行为,其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2)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可以指导实践,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误导实践,阻碍实践的发展。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的发展,这是认识发展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3)认识的基本规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的内涵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其局限性是只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忽略了实物真正的本质。

b.理性认识的内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其优点是在形式上超越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正确、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局限在于有可能造成认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

c.区别与联系

第一,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第二,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a.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b.认识过程反复性的原因: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第一,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第二,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c.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创新的必要性及分类

a.创新的必要性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实际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真正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创新的分类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6.真理与价值

(1)真理的涵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标准

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这一标准的社会意识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这一真理标准的社会意识就不是真理。

(3)真理的性质划分

真理的绝对性

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而言

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c.就真理的发展而言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

即相对真理,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包括三层含义:

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4)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的内涵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它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的特性

a.价值具有客观性。

b.价值具有主体性。

c.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d.价值具有多维性。

(5)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价值评价的特点

a.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b.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照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c.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功能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

a.价值评价作为人自身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的自觉反映,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b.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发展的规范因素。

c.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

(6)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辨证统一的。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真理和价值各有不同的规定和特性,又有统一的基础和形式,并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

7.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历史观

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a.唯心史观

主要缺陷:

第一,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

第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b.唯物史观

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构成

a.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b.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第二,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第三,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在哲学上,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b.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

a.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自由地选择生产关系,也不能任意改变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它体现着人们之间的物质经济利益,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

9.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进行了斗争,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2)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和批判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并及时吸取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3.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及活的灵魂

(1)毛泽东思想体系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及内容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以及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根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它是区别以往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标志。

(4)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骤

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

(6)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

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义革命“基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5.工农武装割据

(1)内涵

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2)存在的原因

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也必然向前发展。

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是造成工农武割据的必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3)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争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蕴含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6.农村包围城市

“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革命首先在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发动农民武装暴动,建立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政权结合起来,使之建成支持长期革命战争的战略基地。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

(2)意义

成功地解决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开辟了新的道路,并为其他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榜样。

是毛泽东思想的闪光点,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将中国的革命实际情况同马列主义衔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之一。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贯穿的基本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基本内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核心内容

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简称“一化三改”。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党的建设

(1)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2)党的建设的做法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在党的建设中必须把(  )建设放在首位。

A.执政能力

B.先进性

C.思想理论

D.党风廉政

【答案】C

【解析】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因此答案选C。

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着标志

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b.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

c.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三)邓小平理论

1.理论概述

(1)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观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992年,在全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的科学含义

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因此这个时期社会的阶级关系、主要矛盾和由此决定的根本任务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主要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共十七大做了补充:由原来的“富强、民主、文明”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理论意义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全面坚持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相互关系,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辩证统一关系的内在要求。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内涵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2)改革开放的目的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内涵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

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着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在所有制结构上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b.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c.在宏观调控上

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一切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如果离开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就会走向资本主义。

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理论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

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人民代表大会真正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

在各级领导机关中加强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反对和纠正个人专断现象。

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变权力过分集中、领导人兼职过多、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的状况,发挥政权机关的作用。

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改革干部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的民族自治权利等等。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维护中共领导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3)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4)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

政治体制改革

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培养和选拔干部的时候,必须坚持的用人标准是(  )。

A.德才兼备、以才为先

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C.作风廉洁、与时俱进

D.年轻化、知识化

【答案】B

【解析】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答案选B。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的国情,保证了人民以国家和社会主人的身份充分发挥建设国家、管理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它还很不完善,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领导制度、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还存在一些缺陷。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0.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1)“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a.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意义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意义重大。

(2)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

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3)“两个大局”思想

所谓“两个大局”,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使之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比如二十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思想,就是处理“先富”与“共富”关系的基本指导原则。

11.“一国两制”构想

(1)含义

一国两制,是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亦为于香港及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

(2)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可以避免武力统一会造成的不良后果。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内容

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落实方法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4.“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个代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3)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1.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提出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2)“中国梦”的核心目标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2.“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1)“四个全面”的提出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要求。

2015年1月,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又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强调了“四个全面”对各项工作的“引领”作用。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领导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所形成的“战略布局”。

(2)“四个全面”的内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法治保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

(3)“四个全面”提出的意义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新成果,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