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考点归纳、习题详解、考研真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5.2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1:生产率

生产率指用以衡量每单位投入要素的产出量的指标。如一个工人单位小时工作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数量。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

(1)人均物质资本。物质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2)人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3)人均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自然资源有两种形式:可再生的与不可再生的。

(4)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指的是自适应的、可在公众间传递的信息与技巧。

考点2: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

(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它有两层含义:

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经济总产量的增长;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2)储蓄和投资

储蓄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所剩余的部分。储蓄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储蓄包括政府机构储蓄、企业储蓄和个人及家庭储蓄三种。

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等。在经济学中,购买证券、土地和其他财产不能算是投资,而只是资产权的转移。决定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等。

(3)收益递减和追赶效应

收益递减是随着资本存量的增加,增加的一单位资本生产的额外产量减少。由于收益递减,随着高储蓄率使积累的资本更多,从增加的资本中得到的收益一直在减少,因此增长放慢。

追赶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开始时较穷,之后更易实现迅速增长。在贫穷国家中,工人甚至缺乏最原始的工具,因此生产率极低。少量的资本投入会大大提高这些工人的生产率。与此相比,富国的工人用大量资本工作,而且,这部分解释了他们的高生产率。但由于每个工人的资本量已经如此之高,所以,增加的资本投资对生产率只有较少的影响。

【名师点读】

本考点为基础知识考点,考生需准确把握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研究和分析的“经济增长”是指人均产出的增长,而不是总产出的增长。对于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内涵,考生应牢记于心,考试中常考查某一活动是否属于投资行为,考生应能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