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1.2010年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主要经济数据,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10月份我国CPI涨幅扩大,其中城市上涨4.2%,农村上涨4.7%;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5.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5%(资料来源:新华社)。请问:
(1)请回答消费物价指数衡量什么?
(2)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4%传递哪些信息?
(3)结合通货膨胀定义,讨论食品价格变动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
(4)讨论食品价格上涨对于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2011研]
答:(1)消费物价指数(CPI)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劳务总费用的衡量指标,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2)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说明:
①我国2010年10月份的消费商品的加权价格水平相比2009年10月份消费商品的价格涨幅为4.4%。
②CPI指数4.4%的上涨幅度是固定篮子商品的价格的加权平均涨幅,并不代表所有的消费商品的价格都上涨4.4%,有的商品的价格可能上涨也有可能下降。
③CPI涨幅在商品内部和不同地区之间的上涨幅度并不相同。
(3)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为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计算两年之间的通货膨胀率的方法为: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因此,食品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食品价格上升,则通货膨胀率升高;食品价格下降,通货膨胀率下降。
(4)食品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影响有:
①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升的物价水平,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
②对储蓄者不利。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随着价格上涨,存款的实际价值或购买力就会降低,那些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保险金、养老金以及其他固定价值的证券财产等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③还可以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如果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就为负值。
2.请说明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区别(拉斯派尔指数与帕氏指数的影响)。这两种价格指数哪一个倾向于高估通胀,原因是什么?[南开大学2009研]
答:(1)CPI是消费者价格指数,表示的是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所支付的成本的价格指数。这一篮子商品通常包括食品、衣服、住房、燃油、交通运输、学费及其他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价格指数的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GDP平减指数可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一种重要指标。
(2)CPI与GDP平减指数这两种衡量指标之间的区别
①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的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并不反映在CPI上。
②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
③最微妙的差别产生于这两个指数对经济中许多价格加总的方法。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而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换言之,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部分变动时,一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
(3)这两种价格指数中,CPI更倾向于高估通胀。在现实中,由于以下多种原因,CPI倾向于高估通胀:
①替代偏差:由于CPI衡量固定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出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进行替代的能力,所以相对价格变动时,其真实生活费用的上升比CPI慢。
②新产品的引进:当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消费者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进提高了本币的实际价值,但本币购买力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在CPI的下降上。
③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化:当一个企业改善自己出售产品的质量时,产品价格的全部变化并不是对生活费用变化的反应,如果无法衡量的质量改变是有代表性的,衡量的CPI的上升就应该比CPI上升快。
因而,在这两种价格指数中,CPI更倾向于高估通胀。
3.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三者之间有何区别?[北京师范大学2007研]
答: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都是物价指数,其区别主要在于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1)消费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物价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点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反映全貌。
(2)生产者物价指数也称为出厂价格指数,是反映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重要指标。它衡量企业而不是家庭购买的典型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生产者物价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
(3)GDP平减指数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变动。用公式表示为:
GDP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广泛,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趋向。缺点是资料较难搜集,需要对未在市场上发生交易的商品和劳务进行换算,并且可能受到价格结构因素的影响。
4.试比较消费物价指数(CPI)和GDP平减指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4研]
答:消费物价指数(CPI)和GDP平减指数都是反映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通常差别不大,但这两个指标提供的有关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变动是有差异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GDP平减指数衡量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格。因此,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的上升将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而不反映在CPI上。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进口品并不是GDP的一部分,也不反映在GDP平减指数上,但却反映在CPI上。因此,进口品价格的上升会影响本国CPI,但并不影响GDP平减指数。
(3)CPI和GDP平减指数对经济中价格加总的方法存在差异。CPI给不同产品的价格以固定的权数,而GDP平减指数给予变动的权数。换言之,CPI是用固定的一篮子产品来计算的,而GDP平减指数允许当GDP组成成分变动时,产品权数随时间变动。
5.假设一个经济只生产和消费两种物品,如下表所示。
以2007年为基年,计算2007、2008的名义和实际GDP,以及GDP平减指数,然后说明2008年物价上涨了多少,上涨的原因是什么?[深圳大学2009研]
解:(1)名义GD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生产。实际GDP是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等于基年价格乘以现期产量的和。
2007年的名义GDP为:50×3500+2×5000=185000;
2007年为基年,实际GDP等于名义GDP,为185000。
2008年的名义GDP为:60×4000+3×4000=252000;
2008年的实际GDP为:50×4000+2×4000=208000。
(2)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实际GDP比率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用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再乘以100。2007年的GDP平减指数为
2008年的GDP平减指数为
(3)GDP平减指数衡量相对于基年价格的现期物价水平。用2008年的GDP平减指数减去2007年的GDP平减指数再比上2007年的GDP平减指数即为2008年物价上涨百分比。
2008年物价上涨率或通货膨胀率为:
即2008年物价上涨了21.15%。
(4)2008年物价上涨可能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①由于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
②因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主动提高价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上涨。
③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