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海省“三支一扶”选拔招募考试《综合知识》考点精讲及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青海省情

(一)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介于东经89°35′~103°04′,北纬31°9′~39°19′之间,全省东西长1200多公里,南北宽800多公里,总面积72.2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十三分之一,面积排在新疆、西藏、内蒙古之后,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第四位。青海四周相邻的省、区,北部和东部同甘肃省相接,西北部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相邻,南部和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毗连,东南部与四川省接壤。因境内有国内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简称青。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被称为“江河源头”,又称“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

2.地形地貌

(1)地形地貌

青海省全省均属青藏高原范围之内,东部地区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地貌多样。西部海拔高峻,向东倾斜,呈梯型下降。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东北和东部与黄土高原、秦岭山地相过渡,北部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过阿尔金山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相隔,南与藏北高原相接,东南部通过山地和高原盆地与四川盆地相连。

(2)地势

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坂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县下川口村,海拔高度为1650米。青南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

在总面积中,平地占总面积的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全省地势总体呈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态势。各大山脉构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

3.气候

(1)总体特征

青海深居高原内陆,地势高耸,相对高差大,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多风、寒冷、缺氧、日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

(2)气温

全省平均气温0.4℃~7.4℃,1月最低平均气温-5.0℃~10.3℃,7月最高平均气温10.8℃~19.0℃。黄河、湟水谷地无霜期为3~5个月,其它地区仅1个月,有的地区无绝对无霜期。

(3)降水量

随着生态建设和退耕退牧还草还林工程的大力推行,一些地区局部环境得到改善,降雨量逐年增加,在全省8个州地市中,有3个地区年降水量超过500毫米,属干旱半干旱型气候。

(4)太阳辐射

青海省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含氧量少,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大。省内年总辐射量仅次于西藏高原,平均年辐射总量可达140~177千卡/厘米,日照时数在2350~290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达51%~85%,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4.自然资源

青海省幅员辽阔,盐湖、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水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优势突出,农牧业资源、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开发前景广阔。

(1)土地资源

青海土地类型多样,垂直分异明显,大致以日月山、青南高原北部边缘为界,以西为牧区,以东为农耕区,自西而东,冰川、戈壁、沙漠、草地、水域、林地、耕地梯形分布,东部农业区形成川、浅、脑立体阶地,地块分散,难以连片开发集约利用。东部耕地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90.8%,宜耕后备资源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环青海湖地区及东部地区。截止2015年,全省土地最新实测总面积共69.66万平方公里(0.6966亿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10.50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75%。农用地中耕地面积58.57万公顷,牧草地面积4081.21万公顷,林地面积354.15万公顷,园地面积0.61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3.9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0.49%;未利用地面积2421.9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77%。

(2)水资源

全省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380条。全省年径流总量为611.2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居全国15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每年有596亿立方的水流出青海。地下水资源量为281.6亿立方米;全省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242个,省内湖水总面积13098.04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二;全省理论水能蕴藏量2187万千瓦,全省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条,可装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241处。

(3)草原资源

全省草地面积4193.33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866.67万公顷,分为9个草地类,7个草地亚类,28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在各类草原中,高寒草甸为2366.16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4.92%,是青海天然草地的主体。在草地总面积中,可利用草地占86.72%,其中夏秋草场1825.35万公顷。在全省173个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品种的草地型有40个面积为2091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57.37%。全省可利用草地每年总产牧草8093万吨。

(4)林业资源

全省林地总面积109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3%。森林面积4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3%,较2010年增加1.0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达到35.29%。天然林资源管护面积367.8万公顷,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496万公顷。现有森林公园23处、总面积54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面积29万公顷,省级森林公园16处、面积25万公顷。国家级良种基地4个,面积0.11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为1903.58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6.5%沙化土地面积为1246.17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7.4%。

(5)动物资源

全省有陆栖脊椎动物类约1100种,有经济价值动物250种,鸟类别294种、兽类103种,分别占全国的1/4和1/3。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动物有69种。珍稀动物有野骆驼、野牦牛、野驴、藏羚羊、盘羊、白唇鹿、梅花鹿、麝、雪豹、黑颈鹤、藏雪鸡、天鹅等。皮毛、革、羽用、肉用动物主要有水獭、喜玛拉雅旱獭、赤狐、猞猁、香鼬、兔狲、金猫、石貂、豹、岩羊、原羚、黄羊等。药用动物主要有马鹿、水鹿、毛冠鹿、棕熊等。家畜家禽主要有“互助黑猪”、“八眉猪”、牦牛、藏系羊、玉树马、贵南黑紫羊、环湖改良细毛羊、骆驼、山羊、黄牛、犏牛、“浩门马”、河曲马、大通马、柴达木马等。其它有益动物主要有灰鹤、鸿雁、豆雁、大鸨、岩鸽、藏马鸡、金雕、啄木鸟、猫头鹰等。

(6)植物资源

全省有高等被子植物近1.2万种,蕨类植物800余种,其中,经济植物75类331属1000余种,涉及药用、纤维、淀粉、糖类、油料、化工原料、香油蜜源、野果野菜、观赏花卉等植物种类。药用植物约500余种,其中,著名中药50多种,主要有冬虫夏草、大黄、贝母、枸杞、甘草、雪莲、藏茵陈、党参、黄芪、羌活、莨菪、麻黄等。纤维植物有50余种,主要有紫斑罗布麻、箭叶锦鸡儿、马兰、芦苇、狼毒、芨芨、山柳等。油料植物有香薷、沙棘、文冠果、薄荷、宿根亚麻等70余种。淀粉类植物有蕨麻、锁阳、黄精、玉竹等50余种。化工原料植物主要有油松、金露梅、地榆、柽柳等50余种。香料蜜源植物有丁香、忍冬、百里香、玫瑰等40余种。野果和蔬用植物有草莓、山楂、山葡萄、猕猴桃等40余种。食用菌类有发菜、蘑菇、黑木耳等10余种。

(7)矿产资源

青海地处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衔接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矿地质作用多样,全省主要成矿区(带)由北向南划分为:祁连成矿带、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柴达木盆地成矿区、东昆仑成矿带、“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北段成矿带等。其中祁连成矿带以有色金属、石棉、煤为主;柴达木盆地北缘成矿带以贵金属、有色金属、煤炭为主;柴达木盆地以石油、天然气、盐类矿产为主;东昆仑成矿带以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为主;“三江”北段成矿带以铜、铅、锌、钼等有色金属矿产为主。按矿产种类的区域分,大致有“北部煤,南部有色金属,西部盐类和油气,中部有色金属、贵金属,东部非金属”的特点;全省盐湖类矿产资源(钾、镁、钠、锂、锶、硼等)储量相对丰富。石油、天然气、钾盐、石棉及有色金属(铜、铅、锌、钴等)矿产品的供应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现各类矿产135种,查明矿产88种,单矿种产地数1121个,其中,大型184个,中型224个,小型713个。在已探明的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中,有56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盐(氯化镁和硫酸镁)、钾盐、锂矿、锶矿、石棉矿、饰面用蛇纹岩、电石用灰岩、化肥用蛇纹岩、冶金用石英岩、玻璃用石英岩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5种排在前三位。

(8)风能资源

青海省风能资源较丰富,部分区域属于风能可利用区,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多在50~10O瓦/平方米。全年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小时,出现频率50~70%。青海省规划风电场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丰富、联网及运输施工等综合条件良好的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玉树州以及黄南州等地。

(9)旅游资源

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类型繁多。自然风光雄奇壮美,旖旎迷人,具有青藏高原特色。在这片土地上,以古墓群、古寺庙、古岩画、古城堡为特征的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众多。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据专家评定,青海有三江源、青海湖、昆仑山、万丈盐桥、塔尔寺等10多种世界级旅游资源,有唐蕃古道、日月山、孟达林区、柳湾墓地、瞿昙寺、原子城、马场垣遗址、“外星人遗址”、热贡艺术等50多种国家级旅游资源,有虎台、伏俟城、老爷山、托素湖、南禅寺、北禅寺等80多种省级旅游资源,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截至2014年底,全省共有5A级旅游景点2个,4A级景点20个,3A级景点57个。

(二)人文地理

1.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青海下辖2个地级市,6个民族自治州,27个县,7个民族自治县,3个县级市,6个市辖区,5个行政委员会。基层行政单位有:369个乡,34个民族乡,36个镇。

2.人口、民族与宗教

(1)人口

2016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93.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4.70‰,比上年低0.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6.18‰,比上年高0.01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52‰,比上年低0.03个千分点。全省人户分离的人口为100.7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83.81万人。城镇常住人口306.4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1.63%,比上年末提高1.33个百分点;乡村常住人口287.06万人,占48.37%。少数民族人口283.14万人,占47.71%。年末全省户籍人口579.66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238.01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41.06%;乡村户籍人口341.65万人,占58.94%。

(2)民族

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现有54个民族成份,2016年末,在青海的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283.14万人,占47.71%。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仅低于西藏和新疆,高于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青海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所独有。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07.26万人,占52.2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80.34万人,占47.71%。其中藏族148.25万人,占25.23%;回族86.85万人,占14.78%;土族20.84万人,占3.55 %;撒拉族11.34万人,占1.93%;蒙古族10.59万人,占1.80%;其他少数民族2.47万人,占0.42%。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8.91万人,增长2.9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6.02万人,增长6.06%。

(3)宗教

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喇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汉族信仰的还有道教、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3.历史沿革

(1)远古

据在长江源头的三叉口可可西里和沱沱河沿等地发现的旧石器,可断定在数万年以前,古人类曾在那里生活过。从远古起,羌人的祖先三苗就从江汉间流徙至青海,逐水草而居,以狩猎游牧为主。羌族是最早在青海劳动生息的民族。在殷商以前,青海被称为“三危地”。

(2)夏商周

夏时,生活在河湟地区的居民称为西羌,仍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开始使用牛、马耕作。自夏商至周,青海称为“西戎氐羌地”,属雍州地;商代牲畜异常繁盛,羌人与匈奴、华夏关系密切了,接近中原地区的部分羌人逐渐同华夏族融合,成为后来的汉族。

(3)秦

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国即进入封建社会。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河湟地区人羌人由狩猎、畜牧转到农业。由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四方依附的部族越来越多,选爱剑(当时受到羌人尊敬的历史代表人物)为首领,后实行世袭制,由其子孙继承。西羌人首领称为“豪”、“酋长”、“戎王”,是当时部落的统治者。公元前221~前207年,秦灭六国,结束了封建领主的分立局面。爱剑曾孙忍及弟舞仍留在湟中。公元前2100~1000年间,河湟羌人正式进入了青铜时期。

(4)两汉

汉武帝为了截断羌人与匈奴之间的联系,进兵湟中,赶走羌胡诸部落,在青海设立临羌县和破羌县(今乐都一带),同时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汉宣帝元年,令将军赵充国引兵攻先零羌,获胜,羌人降者万余人。同时实行屯田,开地2000公顷。这时羌人分化为生羌、熟羌户。羌汉杂居,促进了河湟一带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东汉建国后七八十年,羌人移居甘肃陇东、陕西西部、宁夏南部等地,称为东羌,陇东以西地区的羌人称为西羌。东汉与羌人曾多次战争。

(5)三国两晋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都力图争取羌人。魏在青海置西平郡(今西宁市)。从天水、狄道以西,黄河以南,均为羌人游牧范围。晋统一后,仍设西平郡,并设将军于茫拉川(贵南境内)挟制羌人。公元397年至414年,鲜卑族势力扩大,并在乐都、西平(西宁)先后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控制了数万羌胡部落。

鲜卑人的一支吐谷浑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设立学校,选拔人才,开科取士,设置官职,开辟了东、西交通孔道,西宁成了交通要道。四世纪为吐谷浑最盛时期,其范围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他们与羌人杂居,从事游牧。此时,青海东部河湟谷地种植业也较发达。青海广大牧业区进入了游牧封建社会的初级阶段,也促进了汉、羌、鲜卑各族人民的互相融合,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前秦、后凉、南凉、西秦、西夏、北凉相继统治过青海河湟地区。

(6)隋唐

公元608年,隋朝进攻吐谷浑,进兵西平(西宁),击败吐谷浑伏允,隋炀帝设西海、河源等郡,但是除了极短暂的控制最东边最小的河源郡以外,其他几个郡并未被隋朝控制。

唐贞观九年,唐太宗派李靖、李道宗、李大亮、薛万均等将领攻打吐谷浑,这些将领多次击败吐谷浑,俘获吐谷浑伏允的心膂之臣慕容孝隽,缴获杂畜数万。吐谷浑王伏允的儿子伏顺率全国投降于唐军,伏允自缢而死,吐谷浑归附于唐朝。

公元638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击败了青海东部吐谷浑,进军到唐朝羁縻少数民族的松州。唐朝派出侯君集、执失思力、牛进达等将领与吐蕃交战,唐军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击败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退兵谢罪,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唐朝恢复了对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的控制。公元641年,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一个宗室女封为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公元710年,唐中宗将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弃隶绪赞。唐与吐蕃立碑于赤岭(今日月山),“交马”与“互市”均在赤岭。公元737年,唐与吐蕃关系恶化,唐遂折毁赤岭界碑。在吐蕃统治青海的三个世纪里,形势比较安定。唐末,吐蕃在青海地区的统治被推翻后,广大牧区出现了许多小部落,形成割据局面,互相争战;杂居河湟地区,民族互相融合,生产发展。

(7)宋

公元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公元11世纪初,青海东部的封建势力拥立吐蕃普约后裔为王,称“唃(音古)厮啰”,号为宗喀王,建都“青唐”(今西宁)。到公元1099~1104年间,北宋中央政权力量到达河湟地区,并将鄯州改为西宁州,于是西宁名称开始使用。北宋政权在河湟地区屯田,直到1127年,金兵攻入陕西时,北宋才放弃在青海的屯田。

(8)元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由中亚细亚回师,亲率大军经临洮进占西宁州,并在河州(今临夏县)设置“吐蕃宣慰司都元帅府”,管理甘肃、川北、青海一带吐蕃等族广大牧区,湟水流域各县,均受制于西宁州。当时牧区推行土司制度,并封吐蕃部落的上层分子为土司、千百户等职,以统治所辖地区。这时,在成吉思汗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在青海逐渐盛行起来,并建立了许多寺院。

(9)明

公元1370年,明军进入青海东部地区。公元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并采取“裂土分爵,俾自为守”的办法,使他们互相牵制。公元1386年,在西宁州旧城址的基础上建筑新的城垣。公元1371年,在秦、洮、河、雅诸州设茶马司,专管以内地茶叶换取西宁、河州、洮州、甘州等地的马匹。

明代末年,李自成起义军贺锦部曾挥戈西进,控制西宁地区达1年之久,势力达青海湖地区,其后在西宁遭地方豪强势力杀害。

(10)清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清朝统一全国。16世纪初,厄鲁特蒙古4部之一的和硕特部移牧青海,一度成为统治青海的民族。17世纪,顾实汗控制青海。1653年(清顺治10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顺治皇帝返藏途中,清政府派员赐给金册金印,从此,达赖的地位得到正式确认。同时又册封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赐金册金印,使顾实汗在青、藏的统治地位合法化。1713年(康熙53年)又册封后藏班禅喇嘛为“班禅额尔德尼”,也赐金册金印。

清雍正初年,清政府平息顾实之孙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事件后,于1725年(雍正3年),改西宁卫为府,设西宁县、碾伯县和大通卫,并设立钦差“总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管理蒙古各扎萨克和果洛、玉树等藏族部落,其前哨设于今茫崖新镇,由驻西宁大臣直辖管理。

咸丰末年,太平天国派人到陕甘联络回民,西北回民反清斗争爆发,撒拉族首领马尕三率众起义,乐都、西宁、大通、贵德、湟源等地纷纷响应,清廷派左宗棠率军镇压了起义。

(11)民国

辛亥革命后,马麒历任“西宁总兵”、“蒙番宣尉使”、“甘边宁镇守使”等官职,马家势力开始深入到青海。直到1949年,马氏家族统治了整整40年。

1928年,国民党进入青海,决定新建青海省,将甘肃省原西宁道属之西宁、大通、乐都、循化、巴燕、丹噶尔、贵德等地划归青海省管辖。1929年1月正式成立青海省,由孙连仲任主席。

(12)新中国

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1949年9月26日,青海省人民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1950年1月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正式组成,以西宁为省会。

4.社会经济

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572.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1.1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1249.98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1101.32亿元,增长8.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3531元,比上年增长7.1%。

(1)第一产业

2016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61.3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94千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81.05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99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4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8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3.45万吨,比上年增长0.7%。全年全省猪牛羊肉产量34.67万吨,增长3.9%。

(2)第二产业

2016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901.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9.1%,重工业增长6.2%,占80.9%。按门类分,制造业增长9.7%,采矿业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8%。全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中,26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6.9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348.67亿元,实现利润13.37亿元。

(3)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6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3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59.56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投资1302.67亿元,下降10.9%,其中工业投资1193.44亿元,下降8.5%;第三产业投资2070.96亿元,增长31.5%。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419.13亿元,增长21.4%。

贸易

全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6.31亿元,增长11.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0.99亿元,增长11.3%。

全年全省货物进出口总额100.78亿元,比上年下降15.9%。其中,出口额90.29亿元,下降11.2%;进口额10.49亿元,下降42.1%。

交通

2016年年末,全省铁路营运里程2274公里,与上年末持平,其中高速铁路218公里;公路通车里程7857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98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00公里,增加377公里;民航通航里程120057公里,增加27368公里。

旅游

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876.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3%。实现旅游总收入310.30亿元,增长25.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07.24亿元,增长25.1%;旅游外汇收入4415.67万美元,增长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