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建设工程质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检测方法
第一节 质量统计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特征值中,描述质量特性数据离散程度的是( )。[2014年真题]
A.总体算术平均数
B.样本算术平均数
C.样本中位数
D.总体标准偏差
【答案】D
【解析】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根,是大于0的正数。总体的标准差用σ表示;样本的标准差用S表示。标准差值小说明分布集中程度高,离散程度小,均值对总体(样本)的代表性好;标准差的平方是方差,有鲜明的数理统计特征,能确切说明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和波动规律,是最常用的反映数据变异程度的特征值。
2.下列质量数据特征值中,用来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是( )。[2016年真题]
A.极差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极值
【答案】A
【解析】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用数据变动的幅度来反映其分散状况的特征值。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根,是大于0的正数。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是用标准差除以算术平均数得到的相对数。它表示数据的相对离散波动程度。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有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
3.描述质量特性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是( )。[2009年真题]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极差
D.期望值
【答案】C
【解析】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用数据变动的幅度来反映其分散状况的特征值。算术平均数、中位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期望值不是质量数据的特征值。
4.下列造成质量波动的原因中,属于偶然性原因的是( )。[2012年真题]
A.现场温湿度的微小变化
B.机械设备过度磨损
C.材料质量规格显著差异
D.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
【答案】A
【解析】偶然性原因是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5.质量特性值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的波动是由( )原因引起的。[2009年真题]
A.偶然性
B.系统性
C.异常性
D.相关性
【答案】A
【解析】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
6.在下列事件中,可引起质量波动的偶然性原因是( )。[2007年真题]
A.设计计算允许误差
B.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
C.施工方法不当
D.机械设备出现故障
【答案】A
【解析】质量特性值的变化在质量标准允许范围内波动称之为正常波动,是由偶然性原因引起的;若是超越了质量标准允许范围的波动则称之为异常波动,是由系统性原因引起的。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7.对总体不进行任何加工,直接进行随机抽样获取样本的方法称为( )。[2013年真题]
A.全数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答案】B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抽样,是指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直接从包含N个抽样单元的总体中按不放回抽样抽取N个单元,使包含N个个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被抽出的概率都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实践中,常借助于随机数骰子或随机数表进行随机抽样。这种抽样方法广泛用于原材料、购配件的进货检验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的检验。
8.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进行编号,然后抽签、摇号确定中选号码,相应的个体即样品。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2009年真题]
A.完全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A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抽样,是指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直接从包含N个抽样单元的总体中按不放回抽样抽取N个单元,使包含N个个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被抽出的概率都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这种抽样方法广泛用于原材料、购配件的进货检验和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的检验。
9.质量检验时,将总体按某一特性分为若干组,从每组中随机抽取样品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称为( )。[2010年真题]
A.简单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等距抽样
D.多阶段抽样
【答案】B
【解析】分层抽样又称分类或分组抽样,是将总体分割成互不重叠的子总体(层),在每层中独立地按给定的样本量进行简单随机抽样。A项,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完全随机抽样,是指排除人的主观因素,直接从包含N个抽样单元的总体中按不放回抽样抽取N个单元,使包含N个个体的所有可能的组合被抽出的概率都相等的一种抽样方法;C项,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系统抽样,是将总体中的抽样单元按某种次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抽取一个或一组初始单元,然后按一套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元的抽样方法;D项,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上述抽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整个过程中只有一次随机抽样,因而统称为单阶段抽样。但是当总体很大时,很难一次抽样完成预定的目标。多阶段抽样是将各种单阶段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通过多次随机抽样来实现的抽样方法。
10.在收集质量数据中,当总体很大时,很难一次抽样完成预定的目标,此时,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宜采用( )。[2008年真题]
A.分层抽样
B.等距抽样
C.整群抽样
D.多阶段抽样
【答案】D
【解析】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其他抽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整个过程中只有一次随机抽样,因而统称为单阶段抽样。但是当总体很大时,很难一次抽样完成预定的目标。多阶段抽样是将各种单阶段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通过多次随机抽样来实现的抽样方法。如检验钢材、水泥等质量时,可以对总体按不同批次分为R群,从中随机抽取r群,而后在中选的r群中的M个个体中随机抽取m个个体,这就是整群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二阶段抽样,它的随机性表现在群间和群内有两次。
11.检验批抽样方案中合理分配生产方风险和使用方风险时,对应于一般项目合格质量水平的错判概率α不宜超过5%,漏判概率β不宜超过( )。[2010年真题]
A.8%
B.9%
C.10%
D.12%
【答案】C
【解析】合理的抽样方案的制定对检验批的质量验收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制定检验批的抽样方案时,应考虑合理分配生产方风险(或错判概率α)和使用方风险(或漏判概率β)可按下列规定采取:①主控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和β均不宜超过5%;②一般项目,对应于合格质量水平的α不宜过5%,β不宜超过10%。
12.在抽样检验方案中,将合格批判定为不合格批而错误地拒收,属于第( )类风险。[2009年真题]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A
【解析】抽样检验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抽样检验必然存在着两类风险:①第一类风险:弃真错误。即:合格批被判定为不合格批,其概率记为α。此类错误对生产方或供货方不利,故称为生产方风险或供货方风险。②第二类风险:存伪错误。即: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其概率记为β。此类错误对用户不利,故称为用户风险。
13.采用排列图法划分质量影响因素时,累计频率达到75%对应的影响因素是( )。[2016年真题]
A.主要因素
B.次要因素
C.一般因素
D.基本因素
【答案】A
【解析】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14.在质量管理排列图中,对应于累计频率曲线80%~90%部分的,属于( )影响因素。[2010年真题]
A.一般
B.主要
C.次要
D.其他
【答案】C
【解析】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排列图又称帕累托图或主次因素分析图,它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连起来的直方形和一条曲线所组成。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
15.在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最能形象、直观、定量反映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的是( )。[2008年真题]
A.排列图
B.因果分析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答案】A
【解析】排列图的应用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有:①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②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③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16.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距离确定不当,将形成( )直方图。[2013年真题]
A.折齿型
B.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答案】A
【解析】凡属非正常型直方图,其图形分布有各种不同缺陷,归纳起来一般有五种类型:①折齿型,是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②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③孤岛型,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临时他人顶班作业造成的;④双峰型,是由于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⑤绝壁型,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17.将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的质量特性统计数据混在一起整理,将形成( )直方图。[2012年真题]
A.折齿型
B.缓坡型
C.孤岛型
D.双峰型
【答案】D
【解析】凡属非正常型直方图,其图形分布有各种不同缺陷,归纳起来一般有五种类型:①折齿型,是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②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③孤岛型,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临时他人顶班作业造成的;④双峰型,是由于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⑤绝壁型,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18.由于分组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是( )。[2011年真题]
A.折齿型
B.孤岛型
C.右缓坡型
D.双峰型
【答案】A
【解析】凡属非正常型直方图,其图形分布有各种不同缺陷,归纳起来一般有五种类型:①折齿型,是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②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③孤岛型,是原材料发生变化,或者临时他人顶班作业造成的;④双峰型,是由于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⑤绝壁型,是由于数据收集不正常,可能有意识地去掉下限以下的数据,或是在检测过程中存在某种人为因素所造成的。
19.在质量管理中,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时,可以判断生产过程的( )。[2008年真题]
A.质量问题成因
B.质量薄弱环节
C.计划质量能力
D.实际质量能力
【答案】D
【解析】在质量管理中,作出直方图后,除了观察直方图形状,分析质量分布状态外,再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从而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
20.工程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是( )。[2016年真题]
A.因果分析图法
B.相关图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答案】B
【解析】A项,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B项,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C项,直方图法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又称质量分布图法;D项,控制图法是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的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
21.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2014年真题]
A.因果分析图法
B.相关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答案】A
【解析】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22.质量管理人员为了及时掌握生产过程质量的变化情况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采用( )进行跟踪分析。[2012年真题]
A.排列图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控制图法
D.直方图法
【答案】C
【解析】A项,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B项,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C项,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D项,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质量数据特征值的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评价过程能力等。
23.通过质量控制的动态分析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变化情况,预防出现废品。下列方法中,属于动态分析方法的是( )。[2013年真题]
A.排列图法
B.直方图法
C.控制图法
D.解析图法
【答案】C
【解析】AB两项,排列图、直方图法是质量控制的静态分析法,反映的是质量在某一段时间里的静止状态。C项,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
24.下列质量管理应用的统计方法中,具有动态分析功能的是( )。[2010年真题]
A.排列图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答案】D
【解析】AC两项,排列图、直方图法是质量控制的静态分析法,反映的是质量在某一段时间里的静止状态,它们都是同一时刻抽样检测所绘制出的图,因此不具备动态分析的功能。B项,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D项,控制图法是典型的动态分析法,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进行过程控制。控制图的横轴是时间,因此能随着时间的变化分析样品的质量情况。
25.质量控制图的用途是( )。[2009年真题]
A.分析并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B.分析判断产品质量分布状况
C.系统整理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D.寻找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
【答案】A
【解析】控制图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它的用途主要有:①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②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26.质量统计推断工作是运用( )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的。
A.质量统计方法
B.数量统计方法
C.统筹法
D.推断法
【答案】A
【解析】质量统计推断工作是运用质量统计方法在生产过程中或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样本,通过对样品进行检查和整理加工,从中获得样本质量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以概率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对总体的质量状况作出分析和判断。
27.( )消除了个体之间个别偶然的差别,显示出所有个体共性和数据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A.算术平均数
B.极差
C.标准偏差
D.变异系数
【答案】A
【解析】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是消除了个体之间个别偶然的差异,显示出所有个体共性和数据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它由所有数据计算得到,是数据的分布中心,对数据的代表性好。BCD三项表示数据的离散状态。
28.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中,随机抽样检验的方法中包括( )。
A.分层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成组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A
【解析】质量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全数检验和随机抽样检验。随机抽样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等。
29.对于施工中砂、石、水泥等散料,抽样检验时样品的抽取方法通常采用( )。
A.完全随机抽样法
B.机械抽样法
C.等距抽样
D.分层抽样法
【答案】D
【解析】分层随机抽样是将总体分割成互不重叠的子总体(层),在每层中独立地按给定的样本量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砂、石、水泥等散料各批之间差异较大,而且材料数量很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
30.极差是表示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之一,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其作用为( )。
A.用数据变动的幅度来反映其分散状况
B.反映数据变异程度的特征性
C.表示数据的相对离散波动程度
D.表示数据的代表性
【答案】A
【解析】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用数据变动的幅度来反映其分散状况的特征值。极差计算简单、使用方便,但粗略,数值仅受两个极端值的影响,损失的质量信息多,不能反映中间数据的分布和波动规律,仅适用于小样本。B项是标准偏差的作用;CD两项是变异系数的作用。
31.数据离散性较小与数据离散性较大相比,σ和S的关系是( )
A.σ<S
B.σ>S
C.σ=S
D.无规律
【答案】A
【解析】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根,是大于0的正数。总体的标准差用σ表示;样本的标准差用S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总体的标准偏差σ:
样本的标准偏差S:
由计算公式可知:N>n-1,则σ<S。
32.施工过程中由偶然性因素引起的质量波动属于( )波动。
A.系统
B.偶然
C.正常
D.非正常
【答案】C
【解析】通常把4M1E因素的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在实际生产中,偶然性原因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
33.次品、废品的产生说明在生产中存在( )原因。
A.偶然性
B.系统性
C.偶然性和系统性
D.不明
【答案】B
【解析】当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如工人未遵守操作规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或过度磨损、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等情况发生时,没有及时排除,生产过程则不正常,产品质量数据就会离散过大或与质量标准有较大偏离,表现为异常波动,次品、废品产生。这就是产生质量问题的系统性原因或异常原因。由于异常波动特征明显,容易识别和避免,特别是对质量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生产中应该随时监控,及时识别和处理。
34.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原因,而不存在系统性原因的影响,这时生产过程处于( )。
A.系统波动
B.异常波动
C.稳定状态
D.随机波动
【答案】C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原因影响,而不存在系统性原因,这时生产过程是处于稳定状态,或称为控制状态。
35.生产处于正常、稳定的情况下,质量数据具有波动性和统计规律性,一般符合( )。
A.正态分布规律
B.抛物线分布规律
C.双曲线分布规律
D.线性分布规律
【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数据分布的规律性,对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大量产品,误差接近零的产品数目要多些,具有较大正负误差的产品要相对少,偏离很大的产品就更少了,同时正负误差绝对值相等的产品数目非常接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质量数据规律性的分布,即以质量标准为中心的质量数据分布,它可用一个“中间高、两端低、左右对称”的几何图形表示,即一般服从正态分布。
36.某承包商从一生产厂家购买了相同规格的大批预制构件,进场后码放整齐。对其进行进场检验时,为了使样本更有代表性宜采用( )的方法。
A.全数检验
B.分层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等距抽样
【答案】B
【解析】分层随机抽样是将总体分割成互不重叠的子总体(层),在每层中独立地按给定的样本量进行简单随机抽样,为了取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可将整批产品分成若干层。
37.某家庭装修时买了1000块瓷砖,每10块一盒,现在要抽50块检查其质量。若随机按盒抽取全数检查,则属于( )的方法。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机械随机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D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是常用于总体差异不大,或对总体了解甚少的情况;分层抽样,由于对每组都有抽取,样品在总体中分布均匀,更具代表性,特别适用于总体比较复杂的情况,多用于砂、石、混凝土等散料的情况;等距抽样适用于生产线、工序间的检验;整群抽样适用于原材料采用箱、盒包装的检查。
38.施工过程中,使用控制图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时,常采用( )的方法收集数据。
A.单纯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多次抽样
D.整群抽样
【答案】A
【解析】控制图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它的用途主要有两个:①过程分析;②过程控制,其中,过程分析是指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为此,应随机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观察数据点分布情况并判定生产过程状态。
39.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为(N、n、c),其中N为送检批的大小,n为抽检样本大小,c为合格判定数。当从n中查出有d个不合格品时,若( ),应判该送检批合格。
A.d>c+1
B.d=c+1
C.d≤c
D.d>c
【答案】C
【解析】一次抽样检验是最简单的计数检验方案,通常用(N,n,C)表示。即从批量为N的交验产品中随机抽取n件进行检验,并且预先规定一个合格判定数C。如果发现n中有d件不合格品,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当d>C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40.抽样检验中出现的合格品错判将给( )带来损失。
A.监理方
B.检验者
C.业主
D.生产者
【答案】D
【解析】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抽样检验必然存在着两类风险:①第一类风险:弃真错误。即:合格批被判定为不合格批,其概率记为α。此类错误对生产方或供货方不利,故称为生产方风险或供货方风险。②第二类风险:存伪错误。即: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其概率记为β。此类错误对用户不利,故称为用户风险。
41.α一般控制在( )。
A.1%~5%
B.5%~10%
C.10%~15%
D.15%~20%
【答案】A
【解析】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规定:在抽样检验中,两类风险一般控制范围是α=1%~5%;β=5%~10%。对于主控项目,其α、β均不宜超过5%;对于一般项目,α不宜超过5%,β不宜超过10%。
42.常用的统计调查表不包括( )。
A.分项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
B.分部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
C.不合格项目调查表
D.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答案】B
【解析】在质量控制活动中,利用统计调查表收集数据,简便灵活,便于整理,实用有效。它没有固定格式,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设计出不同统计调查表,常用的有:①分项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②不合格项目调查表;③不合格原因调查表;④施工质量检查评定用调查表等。
43.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
A.分层法
B.排列图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答案】A
【解析】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分层法是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他统计方法一般都要与分层法配合使用。
44.在质量控制中,排列图是用来( )的。
A.分析并控制工序质量
B.分析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
C.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D.分析、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答案】B
【解析】排列图法又称帕累托法、主次因素分析图法,它是分析影响质量的主次因素的有效方法。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
45.在排列图中,横坐标表示的内容是( )。
A.不合格产品的频数
B.不合格产品的累计频数
C.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
D.产品质量特性值
【答案】C
【解析】排列图左侧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或项目,按影响程度大小从左至右排列。
46.某混凝土预制厂生产的预制构件中存在着蜂窝麻面、局部露筋、表面裂缝和强度不足等质量问题,为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需进行质量分析。经分析计算,上述质量问题的累计频率分别为44.5%、71.5%、90.5%和100%,则该预制构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是( )。
A.强度不足
B.表面裂缝
C.强度不足和表面裂缝
D.蜂窝麻面和局部露筋
【答案】D
【解析】实际应用中,利用ABC分类法对排列图进行观察与分析,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部分,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B、C三类。A类为主要因素,B类为次要因素,C类为一般因素。题中蜂窝麻面和局部露筋出现的频率为A类,即主要因素,所以预制构件的主要质量问题是蜂窝麻面和局部露筋。
47.排列图的应用中,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 )。
A.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B.找出生产不合格产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C.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D.分析质量措施是否有效
【答案】B
【解析】排列图的主要应用包括:①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②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产品最多的关键过程;③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48.在常用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中,可以用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方法是( )。[2007年真题]
A.相关图法
B.树枝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答案】B
【解析】B项,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A项,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C项,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D项,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
49.在下列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需要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的是( )。[2004年真题]
A.排列图法
B.因果分析图法
C.直方图法
D.控制图法
【答案】B
【解析】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绘制因果分析图时调查方法是以各种形式,广泛地收集现场工人、班组长、质量检查员、工程技术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使因果分析更符合实际。同时还要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主要原因,制订改进的措施和对策,限期解决问题,保证产品质量。
50.直方图的绘制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数据,一般要求数据在( )个以上。
A.50
B.100
C.500
D.1000
【答案】A
【解析】直方图的绘制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数据,一般要求数据在50个以上。
51.根据直方图可以判断质量数据的分布状态,发现质量问题,但缺点是( )。
A.不能用以确定公差范围
B.不能确定质量问题原因
C.不能用于制定质量标准
D.不能反映质量动态变化
【答案】D
【解析】直方图法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而只有动态分析法,才能随时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出现废品的作用。所以直方图不能反映质量动态变化。
52.在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 )。
A.产品质量特性值
B.影响产品质量的各因素
C.不合格产品的频数
D.质量特性值出现的频数
【答案】A
【解析】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质量特性值。
53.当工程产品的质量直方图为( )时,表示施工生产情况正常,工程质量稳定。
A.
B.
C.
D.
【答案】A
【解析】正常型直方图就是中间高,两侧底,左右接近对称的图形。B项属于左缓坡型,C项属于绝壁型,D项属于孤岛形,BCD三次都是非正常型的直方图,表明生产过程或收集数据作图有问题。
54.在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中,若直方图呈正常型,则( )。
A.可判断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B.可判断产品质量基本合格
C.可判断产品质量部分合格
D.还须与标准规格比较才能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答案】D
【解析】作出直方图后,除了观察直方图形状,分析质量分布状态外,再将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从而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通过正常型直方图与质量标准相比较,若实际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相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则证明这样的生产过程质量是很理想的,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认为全都是合格品。
55.如果直方图的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在质量标准要求界限T中间,但两边余地太大,说明( )。
A.出现不合格品
B.加工过于精细,不经济
C.生产过程有问题
D.对设备、工艺等控制要求应更严格些
【答案】B
【解析】直方图的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B在质量标准要求界限T中间,但两边余地太大,说明加工过于精细,不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原材料、设备、工艺、操作等控制要求适当放宽些,有目的地使B扩大,从而有利于降低成本。
56.在直方图法中,T表示质量标准要求界限,B表示实际质量特性分布范围,当( )时,说明没有出现废品。
A.B=T
B.B<T
C.B>T
D.B≤T
【答案】B
【解析】当B>T,质量特性分布范围完全超出了质量标准上、下界限,散差太大,产生许多废品;当B=T,质量特性分布范围接近质量标准上下界限,没有余地,生产过程一旦发生小的变化,产品的质量特性值就可能超出质量标准,属于出现废品危险情况。
57.在下列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中,应采用等距抽样的是( )。[2005年真题]
A.相关图法
B.排列图法
C.管理图法
D.直方图法
【答案】C
【解析】管理图法(控制图法),一般都是把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计算、打点,根据点子分布情况,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原因影响。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系统抽样,是将个体按某一特性排队编号后均分为n组,这时每组有K=N/n个个体,然后在第一组内随机抽取第一件样品,以后每隔一定距离(K号)抽选出其余样品组成样本的方法。因此,管理图法应该采用的是等距抽样。
58.用动态分析法,能随机了解生产过程中质量变化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使生产处于稳定状态,起到预防出现废品的作用的图形是( )。
A.排列图
B.因果分析图
C.直方图
D.控制图
【答案】D
【解析】控制图法属于动态分析方法,控制图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其中控制图用途中的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在过程控制中,要定时抽样取得数据,将其变为点子描在图上,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失调现象,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59.控制图中间的一条细实线CL表示( )。
A.上控制界限
B.下控制界限
C.质量特性值分布的中心位置
D.控制线
【答案】C
【解析】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在上面的一条虚线称为上控制界限,用UCL表示;在下面的一条虚线称为下控制界限,用LCL表示;中间的一条实线称为中心线,用CL表示。中心线标志着质量特性值分布的中心位置,上下控制界限标志着质量特性值允许波动范围。
60.控制图是利用( )规律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原因,控制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以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A.质量特性值呈正态分布
B.质量特性值呈周期性变化
C.质量特性值的稳定状态
D.质量特性值易于识别
【答案】A
【解析】根据控制图的原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仅仅存在偶然性原因影响,而不存在系统性原因,这时生产过程是处于稳定状态,或称为控制状态。其产品质量特性值的波动是有一定规律的,即质量特性值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控制图就是利用这个规律来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异常原因,控制系统性原因造成的质量波动,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控制状态。
61.产品合格的图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控制图的原理,A项反映产品质量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其分布中心与质量标准中心M重合,散差分布在质量控制界限之内,表明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这时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合格品,可继续生产;B项反映产品质量分布散差没变,而分布中心发生偏移;C项反映产品质量分布中心虽然没有偏移,但分布的散差变大;D项反映产品质量分布中心和散差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质量分布重心偏离标准中心,散差值增大。后三种情况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异常原因引起的,都出现了不合格品,应及时分析,消除异常原因的影响。
62.当控制图上的点子出现( )情况时,生产过程判为异常。
A.控制界限内连续5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B.连续25点中没有1点在控制界限外
C.连续35点中最多有1点在控制界限外
D.点子落在控制界限外或界限上
【答案】D
【解析】根据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的内容,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内,是指应符合三个要求:①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②连续35点内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③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A项出现五点链,应注意生产过程发展状况,不能判为异常。
63.控制图中出现了“链”的异常现象,根据规定,当连续出现( )链时,应开始调查原因。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答案】B
【解析】根据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链是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当出现5点链,应注意生产过程发展状况;出现6点链,应开始调查原因;出现7点链,应判定工序异常,需采取处理措施。
64.如图1-3-1所示的控制图为( )。
图1-3-1
A.多次同侧
B.趋势或倾向
C.周期性变动
D.链
【答案】B
【解析】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A项,多次同侧是指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的现象,或称偏离;C项,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D项,链是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
65.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 )。
A.点子落在了μ±2σ以内
B.点子落在了μ±3σ以内
C.点子落在了μ±2σ以外,μ±3σ以内
D.点子落在μ±3σ以外
【答案】C
【解析】根据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是指点子落在了μ±2σ以外和μ±3σ以内。
66.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根据散布状况可以得出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A.强正相关
B.正相关
C.弱正相关
D.不相关
【答案】A
【解析】相关图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类型主要有:①正相关;②弱正相关;③不相关;④负相关;⑤弱负相关;⑥非线性相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在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中,反映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包括( )。[2012年真题]
A.算术平均值
B.标准偏差
C.极差
D.样本中位数
E.变异系数
【答案】BCE
【解析】在质量数据统计分析中,反映数据离散趋势的特征值包括:①极差,是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用数据变动的幅度来反映其分散状况的特征值。②标准偏差,简称标准差或均方差,是个体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根,是大于0的正数。③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是用标准差除以算术平均数得到的相对数。它表示数据的相对离散波动程度。
2.工程质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属于系统性因素的有( )。[2006年真题]
A.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规格型号相同的材料
B.机械设备过度磨损
C.设计中的安全系数过小
D.施工虽然按规程进行,但规程已更改
E.施工方法不当
【答案】BCDE
【解析】由于影响工程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比较多,其中任一因素发生变动,都会使工程质量产生波动。如材料规格品种使用错误、施工方法不当、操作未按规程进行、机械设备过度磨损或出现故障、设计计算失误等,都会发生质量波动,产生系统因素的质量变异,造成工程质量事故。为此,要严防出现系统性因素的质量变异,要把质量波动控制在偶然性因素范围内。A项不属于系统性因素,使用不同厂家的规格型号相同的材料是正常的波动。
3.排列图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用于( )。[2013年真题]
A.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B.寻找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C.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D.分析费用、安全问题
E.分析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
【答案】ABCD
【解析】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有:①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②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③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4.在质量管理中,应用排列图法可以分析( )。[2012年真题]
A.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B.各生产班组的技术水平差异
C.产品质量的受控状态
D.提高质量措施的有效性
E.生产过程的质量能力
【答案】ABD
【解析】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有:①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②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③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5.工程质量控制中,采用控制图法的目的有( )。[2014年真题]
A.找出薄弱环节
B.进行过程控制
C.评价过程能力
D.进行过程分析
E.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答案】BD
【解析】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控制图的用途主要有两个:①过程分析;②过程控制。
6.实际生产中,质量数据波动的偶然性原因的特点有( )。[2015年真题]
A.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
B.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
C.质量数据离散过大
D.原材料质量规格有显著差异
E.经济上不值得消除
【答案】ABE
【解析】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因素的微小变化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是不可避免、难以测量和控制的,或者是在经济上不值得消除,它们大量存在但对质量的影响很小,属于允许偏差、允许位移范畴,引起的是正常波动,一般不会因此造成废品,生产过程正常稳定。通常把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这类微小变化归为影响质量的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原因或正常原因。
7.当质量控制图同时满足( )时,可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2015年真题]
A.点子多次同侧
B.点子分布出现链
C.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D.点子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
E.点子有趋势或倾向
【答案】CD
【解析】绘制控制图的目的是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这主要是通过对控制图上点子的分布情况的观察与分析进行。控制图上点子作为随机抽样的样本,可以反映出生产过程(总体)的质量分布状态。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②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即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如果点子的分布不满足其中任何一条,都应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
8.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直方图可用于( )。[2010年真题]
A.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B.分析判断质量状况
C.估算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
D.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E.评价过程能力
【答案】BCE
【解析】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对质量数据特征值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率,评价过程能力等。A项是因果分析图的作用,D项是控制图的作用。
9.在质量管理中,直方图法的用途有( )。[2009年真题]
A.分析判断产品的质量状况
B.估算施工生产工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
C.评价过程能力
D.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E.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答案】ABC
【解析】直方图法即频数分布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通过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可了解产品质量的波动情况,掌握质量特性的分布规律,以便对质量状况进行分析判断。同时可通过质量数据特征值的计算,估算施工生产过程总体的不合格品率,评价过程能力等。
10.根据抽样检验分类方法,属于计量型抽样检验的质量特性有( )。[2016年真题]
A.几何尺寸
B.焊点不合格数
C.标高
D.条数
E.强度
【答案】ACE
【解析】有些产品的质量特性,属于连续型变量,其特点是在任意两个数值之间都可以取精度较高一级的数值。它通常由测量得到,如重量、强度、几何尺寸、标高、位移等。此外,一些属于定性的质量特性,可由专家主观评分、划分等级而使之数量化,得到的数据也属于计量值数据。
11.一组随机抽样检验数据做成的直方图,要能说明生产过程质量稳定、正常且合格,其直方图的构成与特点应反映出( )。[2011年真题]
A.明确的质量标准上下界限
B.直方图为正态分布型
C.直方图位置居中分布
D.直方图分布中心与标准中心重合
E.直方图与上下界限有一定余地
【答案】CDE
【解析】如图1-3-2所示,B在T中间,质量分布中心与质量标准中心M重合。实际数据分布与质量标准相比较两边还有一定余地。这样的生产过程质量是很理想的,说明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的稳定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认为全都是合格品。
图1-3-2
12.控制图法是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用途包括( )。[2007年真题]
A.过程控制
B.评价过程能力
C.找出薄弱环节
D.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E.过程分析
【答案】AE
【解析】控制图是用样本数据来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有效工具。它的用途主要有两个:①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为此,应随机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控制图,观察数据点分布情况并判定生产过程状态。②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为此,要定时抽样取得数据,将其变为点子描在图上,发现并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失调现象,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BD两项,评价过程能力、掌握质量分布规律属于直方图法的用途。C项,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属于排列图的主要应用。
13.控制图按用途分为分析用控制图和管理用控制图,管理用控制图( )。[2008年真题]
A.可以用来控制生产过程
B.可以用来控制质量成本
C.可以找出质量问题的原因
D.是静态的
E.是动态的
【答案】AE
【解析】管理(或控制)用控制图。主要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稳定状态下。当根据分析用控制图判明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一般都是把分析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延长作为管理用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样、计算、打点,根据点子分布情况,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有异常原因影响。
14.当质量控制图同时满足( )时,可认为生产过程基本处于稳定状态。[2009年真题]
A.点子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
B.点子分布出现链
C.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
D.点子多次同侧
E.点子有趋势或倾向
【答案】AC
【解析】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我们就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如果点子的分布不满足其中任何一条,都应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
15.下列有关总体、样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总体是由无限个个体组成的
B.若把质量特性值视为个体,则产品的全部质量数据的集合即为总体
C.样本是从总体中有规律的抽取出来的
D.样本容量是样品的数量
E.可以根据对样本的研究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特征
【答案】BDE
【解析】A项,总体是所研究对象的全体,总体中含有个体的个数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C项,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并根据对其研究结果推断总体质量特征的那部分个体。
16.质量检验中的随机抽样可分为( )。
A.分层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等距抽样法
D.全数检验
E.整群抽样
【答案】AB
【解析】检验是指用某种方法(技术手段)测量、试验和计量产品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特性,并将测定结果与判别标准相比较,以判别每个产品或每批产品是否合格的过程。检验包括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随机抽样可分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和分级随机抽样等。其中,多阶段抽样又称多级抽样。
17.通常采用的样本数据抽样法包括( )。
A.顺序抽样法
B.分层随机抽样法
C.等距抽样法
D.多阶段抽样法
E.简单随机法
【答案】BDE
【解析】抽样的具体方法有: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随机抽样;③分层随机抽样;④多阶段抽样。
18.在整个抽样过程中只有一次随机抽样特点的质量数据收集方法是( )。
A.全数检验
B.分层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多阶段抽样
E.系统随机抽样
【答案】BCE
【解析】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的共同点是整个过程只有一次随机抽样,因而统称为单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是将各种单阶段抽样方法结合使用,通过多次随机抽样来实现的抽样方法。全数检验是对总体中的全部个体逐一观察、测量、计数、登记,从而获得对总体质量水平评价结论的方法。
19.计数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为(n1、c1、r1;n2、c2),其中c为合格判定数,r为不合格判定数,若n1中有d1个不合格品,n2中有d2个不合格品,则可判断送检品合格的情况有( )。[2005年真题]
A.d1=c1
B.d1<c1
C.d2<c2
D.d2=c2
E.d1+d2<c2
【答案】ABE
【解析】AB项,根据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程序图即可判定。若样本n1,检验出不合格数为d1,则判断送检品合格的条件有:d1≤c1和需进行第二次取样的判定条件:c1<d1<r1,E项,若抽取第二个样本n2中有d2个不合格品,则判断送检品合格的情况为:d1+d2≤c2。
20.在抽样检验中,将不合格品错判为合格品将给( )带来损失。
A.监理方
B.检验者
C.业主
D.生产方
【答案】C
【解析】从数理统计的观点看,抽样检验必然存在着两类风险:①第一类风险:弃真错误。即:合格批被判定为不合格批,其概率记为a。此类错误对生产方或供货方不利,故称为生产方风险或供货方风险。②第二类风险:存伪错误。即:不合格批被判定为合格批,其概率记为β。此类错误对用户不利,故称为用户风险。
21.排列图是一种常见的质量控制统计分析方法,它可用于( )。[2004年真题]
A.分析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B.评价生产过程的能力
C.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规律
D.分析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E.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答案】ADE
【解析】排列图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主次因素。其主要应用包括:①按不合格点的内容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②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③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④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措施是否有效;⑤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
22.下面关于因果分析图概念及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
B.在绘制因果分析图时,一般来说应围绕影响质量因素的五大方面来绘制,即人、材、机、法、环五方面
C.在绘图过程中应尽量选择较多的影响大的关键因素,做出标记
D.绘制因果分析图找到影响质量问题的因素后,不用制定对策即可
E.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答案】ABE
【解析】C项,在绘制因果分析图的步骤中有一步是选择出影响大的关键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做标记的因素不可太多,若太多了,重点就不能突出了。D项,绘制因果分析图不是目的,而是要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主要原因,制订改进的措施和对策,限期解决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具体实施时,一般应编制一个对策计划表。
23.在质量统计分析方法中,属于静态分析方法的有( )。
A.因果分析图法
B.控制图法
C.排列图法
D.直方图法
E.相关图法
【答案】ACD
【解析】B项,控制图又称管理图,它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的原因,判明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方法称为控制图法,属于动态分析方法。E项,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24.下列对直方图分布状态的分析,正确的有( )。
A.呈绝壁分布,说明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某种人为因素
B.呈左(或右)缓坡分布,说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不太严
C.呈双峰分布,说明可以剔除不合格品、等外品或超差返修后造成的
D.呈孤岛分布,说明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可能发生了变化
E.呈折齿分布,问题往往是由短期内不熟练工人替班所造成的
【答案】AD
【解析】B项,左(或右)缓坡型主要是由于操作中对上限(或下限)控制太严造成的。C项,双峰型是由于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两台设备或两组工人进行生产,然后把两方面数据混在一起整理产生的。E项,折齿型是由于分组组数不当或者组距确定不当出现的直方图。
25.控制图中,如果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则点子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
A.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
B.连续35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
C.多次同侧
D.同期性变动
E.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
【答案】ABE
【解析】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点子几乎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是指应符合下列三个要求:①连续25点以上处于控制界限内;②连续35点中仅有1点超出控制界限;③连续100点中不多于2点超出控制界限。
26.通过绘制控制图可以观察和分析生产过程质量分布情况,虽然点子都在控制界限内,但可能出现下列( )不正常情况。
A.点子集中在一侧
B.点子均匀分布
C.点子曲线型变化
D.点子连续向上或向下
E.点子集中在均值周围
【答案】ACD
【解析】点子排列出现不正常情况,即异常现象是指点子排列出现了“链”、“多次同侧”、“趋势或倾向”、“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情况。链是指点子连续出现在中心线一侧的现象;多次同侧是指点子在中心线一侧多次出现的现象,或称偏离;趋势或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连续下降的现象;周期性变动即点子的排列显示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
27.根据控制图上点的排列,下列各项能说明生产过程正常的是( )。
A.连续30点中仅有1点超差
B.连续17点中有12点在中心线的同侧
C.点无规则在界限内地排列
D.连续7点中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
E.连续7点呈上升趋势
【答案】BCD
【解析】根据点子排列出现“链”、“多次同侧”、“趋势或倾向”、“周期性变动”、“接近控制界限”等异常现象情况的规定:多次同侧——在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同侧,在连续14点中有12点在同侧,在连续17点中有14点在同侧,在连续20点中有16点在同侧时,说明生产过程已出现异常;趋势或倾向——连续7点或7点以上上升或下降排列,就应判定生产过程有异常因素影响,要立即采取措施;点子排列接近控制界限——连续3点至少有2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7点至少有3点接近控制界限,连续10点至少有4点接近控制界限。则判定生产过程为异常。
28.相关图中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一般有( )。
A.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B.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C.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D.质量特性与质量目标之间的关系
E.质量特性与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
【答案】ABC
【解析】相关图又称散布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一般有三种类型:①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②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③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