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商品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若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形式称为( )。
A.简单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答案】B
【解析】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个别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②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这种商品的价值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③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统一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某一种商品上(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飞跃);④货币价值形式,即当一般等价物最终固定在一种商品上时,这种商品就成为了货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2.在现实生活中,价值规律对市场中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价格运动
B.交易规模
C.交易范围
D.交易方法
【答案】A
【解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销售者就会竞相求售,价格就会低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购买者为获得所需商品,就会竞相购买,价格就会高于价值。商品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使得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但是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因此价值规律表现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 )所决定的。
A.劳动的二重性
B.劳动的差异性
C.生产和交换
D.生产和消费
【答案】A
【解析】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但同时又存在差别和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和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相互联系。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让出去,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才能为社会所承认,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才能被还原,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4.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 )。
A.使用价值的大小
B.交换价值的大小
C.剩余价值的大小
D.价值的大小
【答案】D
【解析】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也可以比较,从而使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
A.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B.生产过程中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中的两个方面
【答案】C
【解析】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付出了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6.个别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着( )。
A.商品价值量的减少
B.商品价值量的增多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D.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答案】D
【解析】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该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缩短。但是,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企业劳动时间的变化不会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也不会改变商品的价值量。
7.货币的本质是( )。
A.交换手段
B.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C.剩余价值实现手段
D.资本具有剥削功能的中介
【答案】B
【解析】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揭示了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8.货币在执行( )职能时能够发挥“蓄水池”作用,自发调节货币流通。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答案】D
【解析】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形式而保存起来的职能。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9.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签。这个价签表明货币是在( )。
A.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充当价格手段的职能
C.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答案】A
【解析】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可以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价签表明了商品包含价值的大小,所以货币是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10.关于商品价值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C.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反比
【答案】C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1.从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 )。
A.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
E.剩余价值形式
【答案】ABCD
【解析】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2.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商品价值是指商品所特有的( )。
A.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
D.独立属性
E.质量属性
【答案】AB
【解析】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价值
B.只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不能成为商品
C.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E.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然有价值
【答案】AB
【解析】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于商品之中,缺一就不称其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商品的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决定。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不同的用途,是无法比较大小的。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未必有价值,如阳光、雨水等。
4.抽象劳动是( )。
A.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形成商品的价值
C.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D.劳动的自然属性
E.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答案】ABCE
【解析】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惟一源泉,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经济特有的历史范畴;而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5.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过程的劳动时间
C.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
【答案】ACDE
【解析】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等。劳动时间和劳动效率没有必然的联系。
6.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包括( )。
A.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买卖
B.商品赊销
C.预付货款
D.银行信贷
E.清偿债务
【答案】BCDE
【解析】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买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来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A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买卖是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体现。
7.当流通中纸币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会出现( )。
A.物价上涨
B.纸币贬值
C.物价下跌
D.通货膨胀
E.通货紧缩
【答案】ABD
【解析】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出现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如果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货币价值量上升,物价普遍下降,这就是通货紧缩。
8.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价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商品的价值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商品交换的比例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D.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E.商品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
【答案】BCD
【解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决定于价值,价格围绕价值自发地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