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农村信用社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复习全书【核心讲义+历年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篇 金融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货币理论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形态的发展演变

1.商品货币

商品货币是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它作为货币用途时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时的价值相等,故又称足值货币。

(1)商品货币的两种形态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典型的足值货币。

(2)商品货币特征

本身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在与其他商品相交换时,以其内在价值量的大小来决定交换的比例。

2.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代表实物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一般指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或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加入到流通领域中。

代用货币是不足值、可随时兑换成金银的货币,背后有充足的金银货币或等值的金银条(块)作为保证,其持有者有权随时到政府或银行将其兑换为金银货币。

代用货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北宋年间四川地区——“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优点:成本低廉、更易于携带和运输、便于节省稀有金银,克服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所产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缺点:早期的代用货币实际上是代表一定金银数量的票据。随着代用货币的广泛使用,一部分货币在流通领域中沉淀下来,足值的金属准备开始变为部分准备方式,一些银行尝试超过其金属准备发行代用货币,可仍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最后演变为与贵金属脱钩。与贵金属脱钩后的代用货币就演化为信用货币。

3.信用货币

概念: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1)信用货币的形式

现金,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以外;

银行存款,主要体现为单位、个人在银行账户上的活期存款,活期存款可用于转账结算,主要流转于银行体系之内。

特点:a.流动性小于现金;b.具有收益性;c.可获得一定利息收入。

(2)信用货币的特征

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信用货币具有管理货币的性质。

【例1】实质上,电子货币是新型的(  )形态。

A.纸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第二代货币

【答案】B

【解析】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行使货币职能,实质上是新型的信用货币。

二、货币制度

1.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

(1)形成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2)构成要素

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不同种类货币的铸造和发行的管理;不同种类货币的支付能力的规定;信用货币和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等。

2.货币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1)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基本内容:

规定以白银为货币金属,享有无限法偿能力;

规定银铸币和重量、成色、形状及货币单位;

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

流通中的纸币可以与银币自由兑换。

(2)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主要有:

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复本位制下,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便于交易。

但是,在金银复本位制下,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致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则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逐良币”,也称为“格雷欣法则”。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

【例2】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的货币。

A.等于零  

B.等于名义价值  

C.高于名义价值  

D.低于名义价值

【答案】D

【解析】劣币是指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是指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当价值不同的金属货币被赋予同等的偿付能力时,实际价值较低的货币必然会取代价值较高的货币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又称之为“格雷欣法则”。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所包括的主要类型有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

金币可以自由铸造;

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金币本位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入和输出。

(4)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包括:

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

纸币的流通完全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

【例3】国家纸币从性质上讲是一种(  )流通的货币。

A.国家信用  

B.国家强制力  

C.国家法律  

D.国家财物抵押

【答案】A

【解析】国家纸币的流通需要国家强制力作为保证,但这是手段而不是性质。从性质上讲,纸币体现了国家信用。现在的纸币都是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不需要国家的财务抵押。

3.国际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和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大体可分: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制度、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当前的国际货币制度(牙买加体系)和欧洲货币体系。

4.我国的货币制度

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是一种“一国多币”的特殊货币制度,即在大陆实行人民币制度,而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人民币是我国大陆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主币“元”是我国货币单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辅币与主币一样具有无限法偿能力。人民币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并以现金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存在。

第二节 信用与信用工具

一、信用的分类

主要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在商品经济的信用体系中,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基本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

1.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账款所形成的企业常见的信贷关系。商业信用的特点在于: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2.银行信用

银行信用是由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授给企业或消费者个人的信用。与商业信用相比,银行信用具有以下优势:

(1)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

(2)规模大、成本低、风险小;

(3)能够创造信用,发放贷款给企业,企业根据需要,可再次贷款给其他企业。

3.国家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因此,国家信用是一种国家负债。它的作用表现在:

(1)调节财政收支的短期不平衡;

(2)弥补财政赤字;

(3)调节经济与借币供给。

4.消费信用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主要有赊销和消费贷款两种方式。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

(3)资金供求关系;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

5.国际信用

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政府间信用通常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向外国政府借款的行为。

【例1】企业开出转账支票偿还债务,这种信用形式为(  )。

A.商业信用  

B.国家信用  

C.银行信用  

D.消费信用

【答案】A

【解析】企业开出的转账支票以偿还债务的方式,不经过银行等信用中介,体现了商业信用。

【例2】(多项选择题)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借贷活动,国际信用体现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直接表现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公债   

B.卖方信贷  

C.政府信贷  

D.买方信贷

【答案】BCD

【解析】国际信用具体形式包括:出口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国际租赁和直接投资等。其中,出口信贷又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

二、信用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信用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中产生的,以偿还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信用在商品经济中具有双重作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商品经济社会的矛盾。

三、信用工具的种类

1.按信用形式划分

(1)商业信用工具,如各种商业票据等;

(2)银行信用工具,如银行券和银行票据等;

(3)国家信用工具,如国库券等各种政府债券;

(4)社会信用和股份信用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2.按期限划分

按期限划分,可分为长期、短期和不定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主要是指国库券、各种商业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等。西方国家一般把短期信用工具称为“准货币”,这是由于其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变现,近似于货币。长期信用工具通常是指有价证券,主要有债券和股票。不定期信用工具是指银行券和多数的民间借贷凭证。

【例3】(多项选择题)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有(  )。

A.发行国家公债

B.发行国库券 

C.发行专项债券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E.出口信贷

【答案】ABCD

【解析】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所取得或提供的信用,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国内的国家信用主要有发行国家公债、发行国库券、发行专项债券以及银行透支或借款。

四、信用工具的特征

不论是短期信用工具还是长期信用工具,主要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偿还性、可转让性、本金的安全性、收益性。其中偿还性是信用工具最基本的特征。

第三节 货币供求及其均衡

一、货币需求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需要量

按照马克思对货币需求量的论述,流通中必需的货币量为实现流通中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所需的货币量。待销售商品价格总额与流通手段货币需要量的关系可以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