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评比性文化
2.城市社区
3.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4.社会解体
5.社会网络
6.集体心智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2.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3.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4.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5.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
6.简述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虚拟社区的特征。
3.联系转型社会的实际,论述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答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评比性文化
答: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孰优孰劣的文化。诸如科学技术、教育、良好的服务、完善的医疗以及公平、正义、民主等,都可以作为可评比性的文化类型进行比较,而对于一些风俗、仪式、生活习惯,因民族的差异而表现的差便没有优劣之分,自然也就缺乏可比性。
2.城市社区
答:城市社区,又称“都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相对,是指在一定的城市地域范围内生活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产生于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是由城市地域内的人群及其社会关系、社会组织机构、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也是城市的社会关系的区位体系。其基本特征包括:①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集中;②劳动分工复杂,职业专门化程度高;③社会流动频繁;④个体的异质性强,阶层结构复杂;⑤生活节奏快速;⑥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⑦人际关系业缘化。随着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其基本特征也产生着相应的变化。
3.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答: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存在某些障碍或病变而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因此,产生了社会问题。社会结构是根据社会需要自然形成或人为建立起来的,社会结构运行过程也就是社会结构发挥其功能的过程。当社会结构运行遇到某些障碍或产生某些病变时,社会结构预定的社会功能就会随之遭到破坏。或该功能萎缩退化,或该功能扭曲变形,偏离预定的轨道,或该功能嬗变转化等,这些都是功能性失调,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被称之为失调性社会问题。
4.社会解体
答:社会解体是指社会组织程序受到妨碍,发生分裂、崩溃直至瓦解的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它较之社会改组在速度上更迅猛,在程度上更剧烈,在范围上更巨大。该词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提出,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因相互交流、彼此影响而形成社会一体化,缺乏这种交流和影响,就是社会解体。
5.社会网络
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它是由许多节点构成的一种社会结构,节点通常是指个人或组织,社会网络代表各种社会关系,经由这些社会关系,把从偶然相识的泛泛之交到紧密结合的家庭关系的各种人们或组织串连起来。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学视角发端于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社会网络分析不把人看作是由个体规范或者独立群体的共同活动所驱动,相反它关注人们的联系如何影响他们行动中的可能性和限制。即社会网络关注的是人们之间的互动和联系,社会互动会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6.集体心智
答:集体心智是指个体进入群体后,独立的个体意识通过无意识、传染和暗示等心理过程转变为的趋于统一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提出,他认为,聚众在革命过程中的行为逻辑上的情绪化、非理性、破坏倾向就是由集体心智造成的。在集体心智的作用下,个人的才智和个性会削弱,人格意识会降低,从而变得野蛮、残暴而 狂热,通过“集体心智”凝聚而成的聚众自然也容易冲动、多变、急躁、夸张、单纯、偏执、专横、狂妄、拙于推理而急于行动。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答: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和现象。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体现在:
(1)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总是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同质因素较多的人交往,而社会差别所造成的人们之间的异质性则构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分层是根据同质标准而划分的,同一层次的人很容易在某一方面产生共同兴趣、共同爱好、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
(2)分层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隔阂,各层次间距离越大,这种隔阂就越大,他们之间也就越是缺乏共同兴趣、爱好、价值观,他们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的社会表现也就越不相同。
(3)对于分层与交往的上述关系,可以用交换理论加以解释。交换理论认为,社会交往实际上是一种资源交换过程,每个人在交往中总会有意无意地考虑自己的报偿能力和对方的回报能力。而社会地位恰恰是交往各方用以识别各自资源交换量的象征。这意味着,社会地位相近的人所拥有的交换资源大体相等,因此他们之间的交换过程也更加合乎公平原则和对等原则。而社会地位差距悬殊的人则在资源交换量上差距显著,因而,层间交换的频率远远低于层内交换。
2.人的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答: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人的现代化”的角度进行持续的探讨,把现代化看做是一种心理态度和价值观的改造过程。人的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英克尔斯认为,以往的现代化研究,往往只注意了经济的发展,以为只要解决了经济现代化,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国家的现代化问题。他认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如果人民没有实现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向现代性的转变,再完善的技术、管理方式和制度,也会在传统人手里变成一堆废物。当现代性深入到大多数国民性格中去时,会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巨大动力。
(2)英克尔斯从两个角度上探讨了形成现代人格的环境因素,即:
①对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作横向分析
a.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同人的现代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学校中,孩子学会阅读、书写、参与各种公共活动,学会克制和约束自己。通过教师的言行激发起学生接受新思想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向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
b.工厂环境
工厂是培养和促成个人获得现代性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英克尔斯认为,现代工厂里蕴藏着改变人、迫使人适应现代社会的力量和条件。
c.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也是促成个人成为现代人的一个主要条件。一个现代人经常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并且对于新的现代大众传播工具比较相信。
②对促成个人现代化的环境因素作纵向分析
a.城市生活的经验
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人们工作性质决定了经常要与公众和各种不同的人进行接触、交往,这种交往提供了更多的取得新知识的学习机会,听到不同的观点,提高了表达意见和作出判断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发展一个人的现代性。
b.家庭
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一个人现代性形成并无直接影响。那些来自家庭教育条件较差的人,通过以后的学习和教育可以取得同那些家庭教育条件优越的人在个人现代性方面的同等地位。
c.农业合作社
英克尔斯通过对孟加拉和以色列的农业合作社的调查,认为合作社是促成农民现代化的有利环境。合作社给人们带来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效率感。
现代人的上述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是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的性质所决定的。同时,人们在现代制度和现代组织中的经历,会有助于形成上述现代人的特征。由于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和程度不同,人的现代性也会有相对的差别。
3.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答:文化冲突理论将引起社会越轨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宗教、职业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认为不同民族、阶层、地域的人,信仰、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当不同集团的利益和目标发生矛盾时,往往会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导致越轨。文化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塞林。赛林的文化冲突力量的主要观点包括:
(1)文化冲突的分类
①纵向文化冲突是指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文化互相冲突时产生的法律规范的冲突。
②横向文化冲突是指在同一时期内,由于两种文化准则对立而产生的法律规范的冲突。塞林认为,文化准则的冲突必然导致行为的冲突,而犯罪就是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
(2)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的情形
①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文化规范被扩展至另一个文化集团的领域之时;
②当某个文化集团的成员迁移到另一个不同文化的区域时;
③在相邻两种文化领域的边界接合处;
④当社会结构由简单趋于复杂化、文化价值由单一趋于多元化之时。
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是极富启发性的。他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指出了社会越轨的相对性,并将社会越轨归结为文化冲突的产物,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社会越轨状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各种文化交流、融合都很迅速的时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时,文化冲突日益激烈,人们从心理到行为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难以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犯罪率上升就是这种变化的副产品之一。用文化冲突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城市里外来人口的犯罪率较高”之类的问题。
4.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答: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资金来源、保障对象、保障内容、支付方式等方面来看,都有很大的差别,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其中的主要模式包括:
(1)就业保障制
这是一种与工作相关联的保障制度。职工享受养老金和其他保障项目主要取决于工作的年限和交纳保险费时间的长短。个人领取养老金、伤残恤金、遗属恤金和失业救济金、病残补助、生育补助、工伤补助等通常与职工在事故发生前的收入水平有关。这种保障制度,通常由国家通过立法来实行,具有强制性。
(2)普遍保障制
普遍保障制又称人头补助制,即每一个公民或居民,无论其是否就业,是否有收入和收入多寡,政府按统一的标准发给现金补助。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从财政收入中的拨款,也有一部分资金来自雇主和雇员交纳的保险费。
(3)以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的补偿制
政府根据当地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水平,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制定一个最低生活需要标准,又称“贫困线”。然后,逐个调查那些生活水平较低的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和经济状况。凡低于贫困线的,给予一定的现金或实物补偿,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
(4)储蓄基金制
一种强制性的储蓄保险基金制度。政府通过立法,要求雇主和雇员按工资的一定比例交纳储蓄保险费。这些费用在银行建立专用账户,当雇员发生法定保险事故时,将这笔专用基金连本带利一次性付给受保人,或按规定分期支付受保人年金或支付给其遗属。这是一种自助式社会保障模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实行。
(5)雇主责任制
政府用法律规定,雇主对雇员有保险责任。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其保险费用由雇主直接承担:职工年老退休、伤病医疗、工伤事故、生育或家属津贴等。雇主没有和其他人合伙保险的可能,只能向保险公司为自己保险。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有加强雇主责任保险的趋向。
5.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
答: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往往是由于自身生理、家庭环境或地域等特征形成的。而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则主要是指在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个群体因其较弱势的社会地位,思想相对比较复杂,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色彩。转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剥夺心理较突出。由于改革开放以后,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打破了传统的平均主义。物质上的差距,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习惯于平均主义的思想很难一下子调整过来,就会产生一种相对被剥夺的心理。
(2)他们可能把自身的弱势地位主要归于各种客观原因,必然导致一种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情绪。当然也不能简单化,需要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他们的不满心理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3)保守消极心理。在社会转型中,认为自己在竞争中失败了,不如别人,于是就容易产生保守消极心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有的下岗职工不是主动地去融入市场寻找机会,而是一味地依赖社会和政府。有的贫困农民习惯一起过一种保守的生活,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这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处于一种不利的状态,对个人和社会发展都是不利的。
(4)怀旧心理。由于自身的弱势地位,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容易产生怀念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人人平等的“吃大锅饭”的怀旧心理。如果自己以前处于较高社会地位而如今降到弱势地位的人,这种怀旧心理更加明显。
(5)浮躁心理。在现在的信息社会里,形势是突飞猛进,因为自身的弱势地位,他们就会产生一种奋起直追想改变自己地位的想法。但如果不冷静分析情况,正确把握自己,就会产生一种浮躁心理,干出许多急功近利的事情。如有的进城民工受到城乡巨大差距的冲击,想自己也像城里人一样生活,但有时把握不住自己,不是通过诚实合法劳动,而是幻想一夜富起来,于是铤而走险,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6.简述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
答:“循环反应”概念是帕克最早提出来的,布鲁默将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
(1)循环反应的含义
循环反应是指这样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个体甲的行为作为一种刺激,引起个体乙的模仿,而乙对甲的模仿,反过来又作为一种刺激进一步强化甲的反应。布鲁默认为,“循环反应”的基本特征在于,人们不是经过一个仔细的思考和解读过程后再做出反应,而直接针对他人的行为即时做出反应。
(2)循环反应的阶段
布鲁默把循环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磨动、集体兴奋和社会感染。
①磨动是指某些个体在那里漫无目的地动来动去,以至目击者都很好奇和不解。磨动的一个基本效果,就是让人们对彼此更加敏感,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到彼此身上,而渐渐把社会制度和常规抛在脑后。
②集体兴奋是磨动的加剧和加速。在集体兴奋过程中,人们的行为更容易受冲动和感情的驱使,从而更加不稳定和不负责任。
③一旦集体兴奋强烈和扩散到一定程度,某种情绪、冲动和行为方式就会非常快速地、无意识地和非理性地释放,这就是“社会感染”。经过社会感染,许多原本表现得超然和漠不关心的旁观者也被吸引到集体行为中来,从而扩大集体行为的规模,推高集体行为的激烈程度。
布鲁默认为,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反应过程,个体性的烦躁才演变为社会性的不安,从而引发集体行为。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联系实际,谈谈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
答:分层结构是一种冲突性社会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着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冲突性社会结构并非必然导致现实的社会冲突。人们在不可能完全消灭社会分层现象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通过某些方法缓解它的消极影响,实行合理的社会流动就是主要方法之一。具体地说,合理的社会流动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协调作用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社会流动的功能弱化了地位与人之间的联系,赋予这种联系以短暂性特点,促使占据各层次社会地位的群体成员处于不断更新轮换的过程中,变分层集团间的隔阂与冲突为个人间的竞争,从而破坏了地位差异与人的差异之间相互强化的中介条件,使两种差异得以分离。因此,合理流动有可能在无法消除分层地位差异的情况下,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实际差异。合理流动由于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缓解了由地位差异而产生的隔阂和冲突,从而发挥着稳定社会的功能。
(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社会流动可以分为一生中的流动和代际流动,这两种流动都能有效地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
①一生中的流动意味着个人同原有社会地位相分离并同新的社会地位相结合。地位变化只是个人的一部分而非全部社会关系的变化。就个人来说,这种流动往往意味着个人人际接触界面的拓宽、人际关系网络的扩大。
②代际流动意味着家庭中相邻的异代成员处于不同社会层次,使家庭内部的血缘关系变为社会层次之间的联结纽带,可以充分利用家庭所特具的凝聚力和整合性来弥合社会层次间的隔阂。此外,大范围的异向代际流动有可能促进各家庭之间相对平等的实现,进一步消除个人之间垂直差异带来的消极影响。
总之,社会流动所带来的具有新质的广泛接触无疑是加深层次间相互理解、消除心理隔阂、加强层间联系、提高社会整合程度的催化剂。
(3)合理流动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封闭式社会分层结构把人们终身乃至世代束缚于某一社会地位层次,很容易依不同地位而形成利益集团,这些集团与社会总目标的利益相关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在提高社会整体功能方面所表现的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合理社会流动使得人们有可能通过改变自身地位来改善切身利益同社会总目标的相关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封闭式分层社会中地位差异抑制人的积极性这一弊端。在提供平等流动机会的社会中,分层地位的差异不仅不足为害,反而能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内在潜能,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才智,发展自己的个性。合理流动所带来的社会成员积极性的普遍高涨,对于实现以系统整体功能不断提高为特征的社会良性运行,无疑是必要的。
2.联系实际,谈谈虚拟社区的特征。
答:虚拟空间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人类提供的一个崭新的数字化空间与符号化交往环境,虚拟空间里的虚拟社区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日常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观念进行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与实在社区相比,虚拟社区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
(1)交往具有超时空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建立超越地域限制的社区成为现实。在虚拟社区中,人们可以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瞬间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互动,这种压缩时空的交流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和沟通方式,为人类交往提供了革命性的新形式。
(2)人际互动具有匿名性和彻底的符号性。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是匿名的,交往以符号作为中介,同时还有“身体缺场”的特点。
①成员可以随意地选择进入社区身份的标识,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身份的区分已没有实质意义。
②人际互动的匿名性使互动有了更多的互塑性和建构性的色彩,成员可以尝试充当不同的角色,塑造不同的行为模式和自我。
③人际互动的匿名性还为人际互动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空间,摆脱了实在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人们可以自由、随意地表达观点,宣泄自我。网民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使用符号的动物”,他在上网的同时更把自身化为符号。
(3)人际关系较为松散,社区群体的流动较为频繁。虽然在频繁的互动中社区成员会形成共同的价值意识和对社区的归属感,但是这种凝聚力是建立在松散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①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选择进入还是退出社区,而且不同的社区具有不同的功能,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的社区内流动,以实现购物、交友、娱乐等目的。
②在有些情况下,成员的交流对象具有不稳定性,交流过程也具有短暂性。
③社区内维系社区组织和制约社区成员的制度和机构的力量都较为薄弱。
(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的准则。虚拟社区成员的身份获得不再受地域、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的局限,世界各地的人都可能成为同一社区的成员,成员之间基本上都是平等的关系。由于网络人际互动的匿名性和人际关系松散,传统社会里的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近乎消解;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网络上每一种文化产品都具备“世界性”与“全民性”。同时,社区实行民主化与自治性的管理。虚拟社区为成员在社区管理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创设了自由、民主的环境。一方面,虚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和投入,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的权利和负有为社区发展尽责的义务,社区成员成为创造信息、资源和发展设施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社区成员在社区的管理和建设中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治权利。
3.联系转型社会的实际,论述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
答:目前社会学界对于社会建设概念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但是,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有代表性的理解,这些理解体现了对社会建设不同方面的关怀,主要包括:
(1)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
①秩序关怀强调社会建设主要是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追求社会秩序与和谐。
②我国政府在提出社会建设实践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秩序关怀,这种关怀充分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中。在学术界,很多学者也从强调秩序建设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建设。例如,郑杭生指出,社会建设就是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就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2)对社会建设的民生关怀
民生关怀主要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实际情况,强调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进步以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性。由此,社会建设的重点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得到了很多学者的支持,一些学者还作出了更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理论和政策回应。事实上,前辈社会学家孙本文也将社会建设与发展社会事业联系起来:“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谓之社会建设”。
(3)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
①风险关怀与对社会建设的秩序关怀、民生关怀密切相关,在实际政策中,有时也被整合到秩序关怀与民生关怀中。
②对社会建设的风险关怀直接受到2003年“非典”危机的影响。那次危机促使人们关注中国高速经济成长过程中的社会风险,并寻求相关的理论支持,尤其是以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和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这种关怀认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是反思现代化进程,建立健全社会风险的识别、处理和防范机制,改进国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确保社会安全。
(4)对社会建设的结构关怀
结构关怀主要是针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快速和失常的结构分化现象,强调优化社会结构的重要性。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社会建设实际上就是指优化社会结构或者协调社会关系,其中主要又是优化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的三大部门结构。
(5)对社会建设的价值关怀
①价值关怀主要针对的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出现的价值观念多样化以及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强调建设主流价值观念对于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性。
②有的学者强调我国社会建设的深层理念,指出中国社会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共赢互利等基本理念。
(6)对社会建设的历史关怀
①历史关怀强调社会建设的历史性,也就是说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建设进行具体分析。社会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社会建设是一个普遍的实践过程。另一方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制度背景下,社会建设的路径和效果有很大差异。
②由此,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就不能忽视历史。
a.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实践一直进行着,不过在不同的阶段遵循不同的模式,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为突破口,带动社会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也存在突出的问题。进入21世纪,政府在新的基础和条件下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政府和社会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推进社会建设,这是对以往社会建设实践的延续。
b.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应当看到它与以往社会建设,特别是与前社会主义各种制度条件下的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为突出的就是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发挥人的能动性,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才有了真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