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印刷术
答: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源自道家的雕版印刷,它活跃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代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2.卷轴装
答:卷轴装,是我国图书形制之一,是指将印页按规格裱接后,使两端粘接于圆木或其他棒材轴上,卷成束的装帧方式。卷轴装始于帛书,隋唐纸书盛行时应用于纸书,以后历代均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卷轴装是由简策卷成一束的装订形式演变而成的。从装帧形式上看,卷轴装主要从卷、轴、镖、带四个部分进行装饰。
3.经折装
答:经折装,又称“梵夹装”,是图书装订方式之一。主要以卷子长幅改作折叠,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式。它是从卷轴装演变而来的,因卷轴装展开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制作简便,翻阅省时省力,便于保存。凡经折装的书本,都称“折本”。
4.旋风装
答:旋风装,又称“旋风叶”、“龙鳞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之一。唐代中叶已有此种形式 。其形式是:长纸作底,首叶全裱穿于卷首,自次叶起,鳞次向左裱贴于底卷上。其特点是便于翻阅,利于保护书叶。
5.蝴蝶装
答:蝴蝶装,是我国图书形制之一,是指将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准,把所有页码对齐,用糨糊粘贴在另一包背纸上,然后裁齐成书。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蝴蝶装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却很牢固。可见古人对书籍装订的选材和方法上善于学习前人经验,积极探索改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6.包背装
答:包背装,是中国古代图书的一种装订形式,起于南宋后期。包背装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由于包背装的书口向外,竖放会磨损书口,所以包背装图书一般是平放在书架上。包背装图书的装订及使用较蝴蝶装方便,但装订的手续仍较复杂,所以不久即被另一种装订形式——线装所取代。
7.线装
答:线装,是我国图书形制之一,是指在装订时,纸叶折好后须先用纸捻订书身,上下裁切整齐后再打眼装封面。它是我国传统书籍艺术演进的最后形式,出现于明代中叶,通称“线装书”。
8.《九经》
答:“九经”是指在后唐长兴三年二月(932年),冯道、李愚等人奏请依西安的《开成石经》计划刻印的九种经书,即《易》、《书》、《诗》、三礼、三传。这些经书直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六月才全部刻印完,一共用了22年时间,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九经》的刊刻,标志着我国书籍流通和文字传播方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辟了雕印儒家经典之先河,并且标志着印刷术由民间进入官府,从此产生了政府的刻书事业。
9.《永乐大典》
答:《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其编纂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至永乐六年(1408年)完成,正文共22877卷,凡例和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装订成11095册,共约3.7亿字。《永乐大典》收集了许多后世无传本的书,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古籍。因而,它对于历史典籍的整理和保存,是具有巨大价值和功绩的。
10.《四库全书》
答:《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编成。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陆续抄成7部。这部大书收集了从古代到当时的著作3470种、79018卷,分装36078册。至今,世界上尚无一部书籍的规模可与之相比。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还产生了下列各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考证》、《四库全书荟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
11.《古今图书集成》
答:《古今图书集成》是清代康熙、雍正时由陈梦雷、蒋廷锡等先后主持编纂的,其中以陈梦雷用力最多。《古今图书集成》共10040卷,525函,5020册,是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该书原名为《古今图书汇编》全书编成后,在修订过程中康熙帝去世,雍正帝继位后,陈梦雷受到迫害,被谪于辽阳。雍正帝将《古今图书汇编》交由蒋廷锡重编。蒋廷锡在原有基础上对此书作了一些校理和补充,至雍正三年(1725年)底重编完毕,雍正帝赐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并让用铜活字进行排印,到雍正六年印成,共印了65部。全书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规模宏大、分类细密、纵横交错、举凡天文地理、人伦规范、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图文并茂,因而成为查找古代资料文献的十分重要的百科全书。
12.刻书系统
答:这里的刻书系统具体指古代的五大刻书系统,即在唐五代奠定的基础之上,刻书进一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形成了官、私、坊、寺院、书院的五大刻书系统。官刻,也称政府刻书,是指中央国家机构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私刻亦称家刻,是指私人出资校刻图书;坊刻,是指书坊刻书,书坊是古代卖书兼刻书的店铺,是一种具有商业性质的私人出版发行单位,由书坊刻印的书称为坊刻本、书坊本或书棚本;寺观刻书,是指佛寺道观刊印本教典籍的出版活动,所刻典籍称为“佛藏”和“道藏”;书院刻书,是指古代的刊印经、史、子、集、丛诸部的出版活动,书院刻书目的明确、层次较高,精善之本所占的比例很大。
13.文字狱
答:文字狱,清代对图书出版的管制方法之一,是指明清时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罗织罪名清除异己而设置的刑狱。清统治者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严密控制的方针,由此产生的文化政策,是以扼杀民主和民族思想,巩固清廷在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为目标的,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版业的发展。清政府对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及著作,毫不含糊地采取严厉镇压的手段,就连无意间触犯清政府忌讳的人和著作也难幸免。乾隆继位后所制造的文字狱,无论从次数到惩罚的严酷程度都超过了康熙和雍正。
14.禁书
答:禁书,清代对图书出版的管制方法之一,是指对凡有民主或民族色彩的著作,一概禁售、毁版的出版管制措施。清代前期大规模的禁书运动是在乾隆年间展开的。由于清朝忌讳甚多,因而禁书的牵涉范围很广,统治者不得不将其按三种方法分类处理,即全毁、抽毁和改窜。全毁即将某书全部销毁;抽毁即将某书中涉及清朝忌讳的部分抽出毁掉,剩下的部分仍予保留;改窜,当时称“酌量改易”,即将某书中触及清朝忌讳的字句改换成其他字句。
二、简答题
1.试析印刷术发明的时代及其历史依据。
答:雕版印刷术发明于我国唐代,其历史依据有:
(1)文献材料
①长庆四年(824年)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自居易之所作……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又自注说:“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余杂诗,卖于市肆之中也。”
②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曾奏请禁止民间私刻日历,其奏文现保存于《册府元龟》卷160“帝王部革弊第二”中。
③唐司空图《司空表圣集》卷九有《为东都敬爱寺讲律僧惠确化募雕刻律疏》一文,题下自注“印本共八百纸”。
④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下)称:“纥干尚书泉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稔。及镇江右,乃大延方术之士,乃作《刘弘传》,雕印数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烧炼之者。”
⑤随唐僖宗逃入成都的柳毗在其《家训序》中说:“中和三年癸卯(883年)夏,銮舆在蜀之三年也,余为中书舍人,旬休,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阴阳杂记、占梦、相宅,九宫五纬之流,又有字书、小学,率雕版印纸,浸染不可尽晓。”还说:“尝在蜀时,书肆中阅印板小学书。”
⑥宋人王谠在《唐语林》中说:“僖宗人蜀,太史历本不及江东,而市有印货者,每差互朔晦。货者各征节候,因争执,里人拘而送公。执政曰:‘尔非争月之大小尽乎?同行经纪,一日半日,殊是小事。’遂叱去。”
⑦朱翌的《猗觉寮杂记》卷下载:“雕板文字,唐以前无之。唐末益州始有墨板。”
⑧王应麟在其《困学纪闻·经说篇》中引《国史艺文志》说:“唐末益州始有墨板,多术数、字学小书。”
(2)现存的印刷实物
①敦煌发现的咸通九年(868年)的《金刚经》是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刻印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今天可见的最早的印本历书乾符四年(877年)历书,除记载节气和月大、月小及日期外,杂有阴阳五行、吉凶禁忌等,与后来宋、元、明、清的历书无太大差别。此外还有中和二年(882年)历书,印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字样及中和二年的纪年。
③印本《陀罗尼经咒》于1944年在成都市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中发现,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印刷品。
④陕西省唐墓中出土的一片经咒雕版印刷品,与上述成都唐墓《陀罗尼经咒》很近似。
⑤现藏法国巴黎的咸通二年(861年)写本《新集备急灸经》书中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一行,说明其印本时间要早于861年。
⑥北京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中“有”字九号《金刚经》残卷末有“西川过家真印本”七字识语,又有“丁卯年三月十二日八十四老人手写流传”题记。
2.印刷术发明的意义是什么?为何印刷术在国内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答:(1)印刷术发明的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马克思把印刷术的发明称为“最伟大的发明”、“科学复兴的手段”和“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雨果甚至把印刷术的发明认为是“一切革命的胚胎”。
①由于印刷的书籍具有省时省力、制作容易、复本量多、便于收藏及利于流通等优点,所以印刷术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
②有了印刷术,才有了不断发展的印刷出版事业,知识才得以广为传播,珍贵的典籍方可千载流传。
③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的著作大量发行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交流。
④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迫切需求促使印刷术突飞猛进,从而使科学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直至今天,印刷术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
(2)印刷术在国内外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马克思把印刷术的发明称为“最伟大的发明”、“科学复兴的手段”和“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雨果甚至把印刷术的发明认为是“一切革命的胚胎”。
由于印刷的书籍具有省时省力、制作容易、复本量多、便于收藏及利于流通等优点,所以我们说印刷术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有了印刷术,图书才可以说得上“上版”,从此开始有了不断发展的印刷出版事业,知识才得以广为传播,珍贵的典籍方可千载流传。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的著作大量发行问世,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交流。到了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迫切需求促使印刷术突飞猛进,从而使科学文化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直至今天,印刷术仍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支柱。不仅精神生活中使用的图书,包括报纸、杂志、课本、画片、地图等的生产,就是物质生活中用于商品交换的货币、单据、簿册、商标等大量与现代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印刷品的制作,都是一刻也离不开印刷事业的。
当印刷术传入国外后,发挥了极大的作用。15世纪50年代,谷登堡在欧洲率先推出了金属活字印刷术。50年内,这种技术就在欧洲大大小小的商业中心流传开了。到了1470年,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已经建起了14座以上的活字印刷所,接下来的短短10年中,印刷所突破了100所,到15世纪末,已有1100所印刷所遍布欧洲的200多个城市。当时西方社会对印刷术的需求如饥似渴,这项技术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激发了欧洲各民族的理智思潮,促进了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发展,鼓励了民族主义和新型民族国家的建立。
3.宋版书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答:(1)宋版书的特征
宋代刻印的图书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于如下方面。
①从字体上看,北宋早期的刻书多用欧体字。欧字瘦劲、秀丽,字形略长,转折笔画轻细有角。后来逐渐流行颜体字,字形肥胖、雄伟朴厚、间架开阔。南宋以后,运用柳体字日趋增多。柳体比颜体略瘦,笔画挺拔有力,起落顿笔,过笔略细,横轻竖重。从不同刻书地区来看,汴梁和浙本多用欧体,蜀本多用颜体,闽本多用柳体,江西刻本欧体柳体兼而有之。
②从墨色和刀法上看,宋本用墨质料精良,多色浓如漆。宋时刻书对刻工要求严格,其刀法精致认真,字画一丝不苟,不失原书手笔与神气。
③从用纸上看,浙刻本与蜀刻本多用皮纸,闽刻本多用竹纸。另外,还有一种质地厚硬的黄纸,主要用于印刷佛经。
④从版式上看,宋代早期刻书多半是四周单栏。后来,逐渐演变为左右双栏,上下单栏,而且上下栏线细,左右栏线粗。宋版书行宽,字疏,白口,单鱼尾。版心处多记有刻工姓名和字数。有些宋版书小题在上,大题在下。书尾多刻有牌记,问有在左栏外上角刻“书耳”的。宋本书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每行字数虽然相同,但从横向看来,字的间隔排列大都是不整齐的。
⑤从装帧上看,宋时书籍装帧主要是采用蝴蝶装,有少数书是旋风装和经折装。北宋早期还有卷轴形式的纸书,《开宝藏》就是卷轴装。到南宋时就出现了包背装。
⑥从避讳情况来看,宋人避讳尤甚,不但在位皇帝名字要回避,就是皇帝祖上的名字,也必须回避,而且连与他们名字同音的字,也都要回避。这种情况反映在刻书上,尤其反映在官府刻书上,就出现了很多讳字。通常的避讳方式是,凡遇当今皇帝名字,多以镌刻小字“今上御名”的方式回避之;遇到皇帝之庙讳,则多以缺笔方式回避之;个别时候也有以改字方式回避的。
(2)宋版书对后世的影响
宋版书是世所公认的善本,兼具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从学术价值来看,因宋版书是雕版图书中刻印较早者,不少直接脱胎于写本,其内容精确,接近古书原貌。宋版书写、雕镌、印刷非常认真,错讹较少。从艺术角度看,宋版书纸墨俱佳,字画讲究,既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技术,又富有喜人的艺术风格,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宋版书还给后世书籍制度以深刻影响,如今的书籍形态仍可以找出宋版书的痕迹。宋代刻书还对世界文化发展有深刻影响,如北宋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全世界的出版事业影响很大。
4.后世对明刻本的非议主要有哪些?
答:尽管明朝图书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后人往往对明本非议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勘不精,脱误甚多。如北监本《十三经注疏》和《二十一史》,版式凌杂,字体时方时圆,校对草率,舛讹甚多。辽、金诸史,缺文动辄数页。
(2)妄改书名,随意删节内容。万历三十年(1602年)陈嘉猷刻的《回生捷录》,原名《如宜方》;郎奎金刻《释名》,改作《逸雅》。这种乱改书名的现象比比皆是。把书名所包括的内容范围一再扩大的做法,无非是要炫世骇俗,吸引顾客。删节图书内容的例子也很多:李纲《梁溪集》130卷,闽本作《李忠定集》,且只有40卷;《朱子集》原本300余卷,明本只有40卷。
(3)伪撰古人评注。苏时学《爻山笔话》云:“明人刻古人书,往往伪撰古人评注,如《管子》、《庄子》、《朗冠子》、《楚辞集注》等皆有唐宋诸公评,意若古书必借此而增重者,渐而至于经传亦伪之。今市上所传有《苏批孟子》,以为出于老泉,尤可哂也。”这种随意伪造古人评注的现象,在明刻中是不少的。
(4)无用的序跋太多,连篇累牍,徒费纸墨。当时有一种风气,一本书刊印之前,总要攀龙附凤,找一些名人吹嘘一番,其实有的人不学无术,什么也不懂,也硬要凑几句。顾炎武曾针对这种情况指出:“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记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
5.明朝在图书管理上与其他朝代有何不同?
答:明朝对出版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明政府非常重视出版事业,懂得出版的作用,利用出版为巩固皇朝的统治服务,从而也带动地方官刻、坊刻、家刻的全面繁荣。到了明后期,出版更为开放。当然,明代政府对书籍的生产和流通也不是毫不过问,在书籍校刻质量及流通价格上,它仍发挥着一种良好的监督职能。具体而言,明朝在图书管理上与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书籍校刻质量上,明政府对《大诰》、《四书》、《五经》等重要的常用书,曾先后颁发了一些政府法令,以免其校刻不精,出现文字差错,贻害民间。
(2)在流通价格上,政府对民间一般不加干预,官刻书也没有高价售卖的情况。
(3)在管理机构上,明朝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出版事业进行管理,而是由有关机构分别掌管。
6.试述《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
答:(1)《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编成。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陆续抄成7部。
《四库全书》是按照清高宗乾隆的旨意编纂的。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正月,下诏各省征集图书。次年二月,成立了《四库全书》编修馆,当时领导这项工作的是乾隆特派的三位皇子和几位军机大臣。实际上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总编纂官纪昀和总校官陆费墀。先后任命正副总裁以下官员360人,参加抄写、装订的有3466人。
《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大体可分为6个方面:一是内府本,是原来储藏在宫内的旧刻本和抄本;二是大典本,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有385种;三是采进本,是从各省征集搜求的书,达12054种;四是敕撰本,是清朝编纂的各种官书;五是进献本,是当时藏书家应乾隆之令进献的书;六是通行本,是采购来的社会上流行的书。
对收集来的图书,编辑者分为五种来区别对待:凡清朝皇帝著作、皇帝命写的图书和他们认为是最好的图书,列为“应刻图书”,除了收进《四库全书》外,还要刻印发行;凡有利于清廷统治和君主专制的图书,列为“应抄图书”,收进《四库全书》;凡不符合上述两条标准的图书,又不在禁止之列的,列为“存目图书”,只在《四库全书总目》里保存书名,不收入《四库全书》;凡是不利于清廷统治的图书,都被列为禁止流传和销毁的图书,并编制“禁毁书目”;凡戏曲、小说皆不收录。
(2)《永乐大典》的编纂过程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根据明成祖的指示,解缙汇集学者百余人,博采众书,分门别类,经过一年又四个月,依韵纂辑了一部大类书,于次年冬呈上,成祖赐名《文献大成》。但是,由于编纂匆促,内容简略,“上览所进之书,尚多未备”,遂命重修,并令太子少保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解缙同为监修,开馆于南京文渊阁。永乐五年(1407年),全书大体定稿,姚广孝领衔进呈,朱棣阅后表示满意,亲自撰写了《序言》,正式定名为《永乐大典》,并聘请抄书者誊抄全书。至永乐六年(1408年)冬,《永乐大典》全书抄写完毕。
7.清朝的禁书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答:清朝的禁书运动主要产生了以下几点影响:
(1)禁书政策给典籍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致使大批优秀古代文化典籍毁灭流失,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有些优秀著作,如明末清初著名的经济学家吕留良的《四书讲义》、《四书语录》;有大诗人之称并转变了一代文风的文学家钱谦益的《初学集》、《有学集》;被誉为岭南三大家之一的诗人屈大钧的《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等,它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曾留下辉煌的一页。但是在禁书期间,因其“指陈时政”或“议论偏谬尤甚”或“语句乖戾”而被严重删削,篡改以致面目全非,甚至被排斥在〔四库全书〕之外。
(2)大规模的禁书活动诱发了历史上最大一次文字狱的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在乾隆禁书的近二十年中,全毁书2400多种,抽毁书400多种,删改、挖补书无法统计。禁毁书籍总数在10万部以上,因惧祸而私自毁者尚不在其内;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块;无目可考的各类版书不少于数百种。
(3)幸存的禁毁书以其自身含有的历史真实性和传统文化精华,唤起人们的良知本能。乾隆以后,抗清起义风起云涌,外国侵略纷至沓来,国势日衰,朝廷多事,文网自然趋于疏弛,一些禁毁书于是稍加删削掩饰,甚至以本来面目单行或编入丛书行世。入民国后,这一进程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更宽松地进行。但是劫后幸存的禁毁书,每种书存世的数量都很少,且绝大多数是善本,甚至是孤本。它们都处在濒临灭绝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禁毁书籍的研究和搜集出版工作,给后世研究和搜集禁毁书留下了宝贵线索。而对于极救旦夕濒危的全部禁毁书来说,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历史条件所限,二是传本稀少且分藏在全国各地,三是工程浩大,仅靠少数人或个别单位难以完成。
总之,清代禁毁书中有大量珍贵史科,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经过禁毁的浩劫和其后多年的兵火动乱,这些书籍中得以保存至今的已不及一半,使中华文化遭受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