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一、填空题
1.从教学性质上看,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______,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2012年真题]
【答案】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而不使用英语、法语等其他语言。
2.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交际能力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它是后天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3.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能力指的是______的能力。
【答案】说;写
【解析】语言交际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说话、演讲、作报告)及书面语言(回答申论问题、写文章)的过程中运用字、词、句、段的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
4.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对“交际能力”提出了著名的四个参数:合语法性、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理可行性;社会文化得体性;实际出现概率
【解析】“交际能力”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海姆斯1971年在其《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的。海姆斯认为若一个人获得交际能力,即他不但获得关于语言规则的知识,而且还具有社交中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
5.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______。
【答案】外语教学
【解析】对外汉语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是一门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汉语的认知方式完全不同于自己的母语。
6.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语言学、______、______。
【答案】心理学;教育学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对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语言学习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同心理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
7.对外汉语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______的教学。
【答案】第二语言
【解析】对外国人来说,本国的语言是自己的母语,而汉语则是一门外语。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则完全异于母语的学习。
8.语言交际能力是由言语技能和______构成的。
【答案】言语交际能力
【解析】言语交际能力是指说话人在社会交往的各种环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如何针对不同环境恰当地得体地运用语言变体,有时也被称为言语得体性能力,是后天的形成的能力,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学会的或在教育中学会的能力。
9.记忆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答案】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解析】长时记忆是由许许多多词语“结节"相互勾连而成的十分复杂的语义网络,它的容量是无限的,持续时间相当长。外界信息经过初步加工达到短时记忆水平,但在这个水平上,信息容量有限,保持的时间也很短暂,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复述、回忆、再编码)才保留在长时记忆中。
10.对外汉语的学科理论主要包括教学理论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基础理论
【解析】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它有广泛的接缘性,跟许多学科都有联系。对外汉语的基础理论包括语言学、教育学、文化学、心理学等。
二、选择题
1.中国正式出版的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是( )。
A.《基础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
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
【答案】C
【解析】《汉语教科书》1958年出版。这部教科书包括绪论、语音、语法三部分,其中“绪论”部分约2500字,简要介绍了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音”包括论理8课、口语练习4课,通过音素、拼音、声调等练习,先系统介绍《汉语拼音方案》,然后再过渡简单的短句和对话;“语法”部分包括60课、170条语法解释点。
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的会刊是( ),该刊物为( )。
A.《汉语学习》
B.《世界汉语教学》
C.《语言教学与研究》
D.《学汉语》
E.月刊
F.双月刊
G.季刊
H.双季刊
【答案】BG
【解析】《世界汉语教学》杂志1987年秋季正式创刊,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央级学术刊物,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刊。《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的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领域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交流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实践经验,提供新的信息,促进汉语教学的理论研究,推动教学实践的开展。
3.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需要专门研究的学科而被提出来的时间是( )。
A.20世纪80年代初
B.20世纪80年代中
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70年代末
【答案】D
【解析】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了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语言学家的支持,形成了会议的共识。
4.第一部以结构和功能相结合的原则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是( )。
A.《初级汉语课本》
B.《基础汉语课本》
C.《汉语教科书》
D.《实用汉语课本》
【答案】D
【解析】刘殉、邓恩明、刘社会三位学者编著的《实用汉语课本》(第一、二册)198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专供国外学校使用的第一部基础汉语教科书。
5.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属于( )。
A.母语教学
B.外语教学
C.第二语言教学
D.对外汉语教学
【答案】C
【解析】第二语言教学在双语社团中进行,既教母语,又教另一种语言。在外语教学中,学生所学的是外国语。翻译要求把原以某种语言写成的作品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用同一民族语言,语音、词汇、语法格式也因地区而异,因使用者的社会地位而异,还因交际场合和使用目的而异。
6.《教非汉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些问题》是建国以来第一篇全面讨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论文,它的作者是( )。
A.王还
B.邓懿
C.吕叔湘
D.周祖谟
【答案】D
【解析】周祖谟,中国文字、音韵、训诂、文献学家。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国学季刊》、《中国语文》、《语言研究》编委,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委员,他在语言文字领域成果最为丰硕的当属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
7.按照先后顺序可以把一个人所习得、掌握的语言划分为( )。
A.母语和外语
B.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C.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
D.本族语和非本族语
【答案】B
【解析】第一语言是指一个人出生之后最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比如一个儿童出生之后首先接触井获得了英语,英语就成为他的第一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通常是他的母语。
8.“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点是由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答案】D
【解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源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杜威极力反对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反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主张解放儿童的思维,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发挥儿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
9.1977年《汉语课本》首先引入了( )教学。
A.语法
B.词汇
C.句型
D.任务
【答案】C
【解析】在进行句型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句型教学和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语言是人类天生具有的一种本能,而言语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10.运用各种交际策略解决交际困难、弥补交际障碍或增强交际有效性的技能称作( )。
A.应变能力
B.语言能力
C.学习能力
D.话语能力
【答案】A
【解析】应变能力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
三、术语解释题
1.语言教学类型[2011年真题]
答:语言的教学类型主要有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两种,而者是不同性质的两种教学。第一语言教学是指对儿童学习母语的教学;而第二语言教学一般是对成人的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是在母语习得后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学习。而者在教学的起点、教学的对象上有着不同。
2.(第二语言)学习动机[2011年真题]
答:学习动机是激励人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属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或个体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将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分成两种,持工具动机的学习者把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来学习,持综合动机的学习者是想成为目的语社团的一个成员。
3.第二语言
答: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的语言、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4.第二语言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答:第二语言教学通常指在学习者掌握第一语言之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使学习者在学校环境(即课堂)中有意识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5.言语技能与言语交际技能
答:言语技能是指听说读写的技能,受语言规则的制约,通过操练才能获得。听说用于口头交际,读写用于书面交际。
言语交际技能是指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它以言语技能为基础。言语交际技能除了受语言规则制约外,还要受语用规则制约,保证言语的得体性。
6.应用语言学
答: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种交叉性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应用语言学不同于理论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
四、简答、论述题
1.请说说“对外汉语教学”的“名”与“实”,即名称之由来及其本质特征。
答:(1)“对外汉语教学”名称之由来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实际上也包括对第一语言不是汉语的海外华人进行的汉语教学。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l950年,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①1978年,学者首次提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
1978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召开了北京地区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与会学者根据国外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学科的看法,这个建议得到与会语言学家的支持,形成了会议的共识。
②1984年,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学科正式诞生
1983年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国教育学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会”,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正式诞生。l984年12月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在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多年的事实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这就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学科地位及其命名已得到我国政府的正式确认。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本质特征
对外汉语教育是在高等学校进行的一种专业教育,是一种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其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教育主体是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大学生,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让人才,是一种社会教育活动,而非生产活动。
2.1994年12月“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纪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的召开背景
近年来我国涉外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和内涵等问题上便产生了某些不同的看法,甚至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本身也产生了某些怀疑。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学术方向出现了摇摆。在这种背景下,召开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
(2)《纪要》的主要内容
①座谈会经过坦诚的切磋,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达成共识
“对外汉语教学的定性、定位、定量座谈会”明确了对外汉语学科的性质,规定了学科的内涵,维护了“对外汉语教学”这一名称的惟一性、稳定性和严肃性。
②明确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性质
会议指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从而摆正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3.你对最近有人提出的“对外汉语教育学”持怎样的看法?
答:对外汉语教育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语言教育学科下第二语言教育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核心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对外汉语教学。
(1)“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
①教育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方面
不论是“对外汉语教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或“第二语言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正确体现“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指从德智体美方面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主要是学校的活动。教学论通常是教育学中的主要部分、核心部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也是本学科研究的主要课题、核心课题。
②“对外汉语教育学”的提出顺应时代要求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的政府和学者专家都重视教育在科技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国内也正在进行着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研究以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应当顺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向,把本学科的研究提升到教育层面上来。从教育的高度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主张应与其他学科教育学的名称相一致,即用“对外汉语教育学”比较规范。这一名称体现出本学科的性质及其科学定位。
(2)“对外汉语教育学”的学科任务
①“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通过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与学的全过程和整个教学系统中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的本质特征以及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从而制订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方法,并用来指导教学实践,以提高教学效率。
②为第二语言教育学科甚至整个语言教育学科的理论发展做出贡献
现有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教学理论,很多是西方学者们主要以印欧语系语言为基础研究的成果,而汉语与印欧语系语言在谱系关系上距离很远,差别也很大。从汉语的特点出发研究汉语习得和教学的特殊规律,则可以丰富人们对语言教学普遍规律的认识。
4.如何确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地位?
答: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个学科。当我们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具有独立的资格时,首先要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要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再次要看它有无独特的科学体系,最后要看它有无独特的研究成果。综观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对象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都与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它与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一样,都归属于应用语言学。
(2)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独特的研究方法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自然要对教学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严格讲来,这并非学科建设。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研究,是要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可能严格体系化的那个部分”。也就是说,对外汉语研究,尤其应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般原则、方法和规律,以建立自身的科学研究体系。
(3)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独特的科学体系
按照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同汉语言并列的、二级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之下的独立专业。后来经调整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属应用语言学,学科归属不言自明。
邢福义先生认为:“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具有两属性、三要素。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要素,‘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两属性、三要素的相互制约,形成学科的内在机制,编织成学科的自身系统。这一学科的发展与成型有赖于两属性、三要素的有效结合。”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渐拥有独特的科学体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4)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趋向精细化、专门化。90年代以来,习得教育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并且出现了众多的研究论文。
5.对外汉语教学与我国境内的其他门类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何?
答:按照l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同汉语言并列的、二级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之下的独立专业。后来经调整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属应用语言学,学科归属不言自明。
对外汉语教学同我国境内的其他门类的语言教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6.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
答: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要解决“怎样教”这个核心问题。而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什么”和弄清学生“如何学”这两个基本问题。
7.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哪四个层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1)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四个层面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它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地带。
对外汉语教学包括四个层面的研究:
①本体论,即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②认识论,即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③方法论,即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④工具论,即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2)四者间关系
我们认为应走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单向模式,走向四个层面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格局,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应有开拓性、原创性,把对外汉语研究看成一个系统工程。
①本体论,即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②认识论,即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主要解决如何学的问题。
③方法论,即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主要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④工具论,即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主要说明用什么技术手段的问题。
总之,各领域间是相通的,不是封闭的。四者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8.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有何特色?
答: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汉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研究“对外汉语”与研究作为母语的汉语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上均有很大的差别。
(1)旨在培养外国友人的汉语交际能力
研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2)内容上要求阐明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通之处并揭示汉语的独具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特别应点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3)研究方法多用语言对比分析、教育测量与统计等
这种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体现了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
9.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关系如何?
答:按照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的学科门类划分标准,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同汉语言并列的、二级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之下的独立专业。后来经调整中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下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学科归属不言自明。
10.简要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
答:实践性原则是指根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原理,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自觉的实践来掌握汉语,以培养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实践性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
11.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研究的状况如何?
答: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任务型语言教学,既是在教学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活动,又是在学习行为理论指导下的习得活动,其本身体现为一种过程,是一种职业行为。
(1)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关乎“教什么”的问题,关涉到以下几个方面:教谁、教什么、教多少、何时教、如何教。
①“教谁”
首先,要注意学习对象,即外国留学生。他们不同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
②“教什么”
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其他知识与技能正日趋完善,他们善于类推,精于比附,故而难免把已知的语言规则的某些部分用于学习之中。所以我们说,教师不是教他们习得语言,而是教授某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培养新的语言习惯。
“教什么”是汉语本体研究的中心,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彼无我有”或“彼有我无”的语言现象。
③“教多少”
“教多少”是个“量”的问题,比如对汉语语法,我们就有取与舍、详与略之分,这个问题需要在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权衡斟酌之后方可定夺。
④“何时教”
“何时教”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陆俭明先生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汉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来说,需进行以下一些基础研究:各年级学生应该掌握多少汉字、词语和语法要点?各个汉字、词语、语法要点在教材中出现时孰先孰后?复现率为几?递增率为几?以及怎样根据不同母语地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字表、词表、语法要点表?
⑤“怎样教”
“教无定法”,因时、因人、因目的不同而异,归纳法、演绎法、解释法、操练法……方法各异,惟我所用。
⑥“教学过程”的逐步完善
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教学过程首先是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所持教学理论的实践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求最有效的学习框架。它包括四方面:大纲制定(用以指导教材编写及规范课堂教学);课程研究;教法研究;测试与评估。
总之,“怎样教”的问题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围绕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研究,涌现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对教学原则、教学法路子、形形色色的教法,乃至各种各样的教材和教学技巧,讨论相当热烈,成果颇丰,这都充实并完善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
(2)对外汉语学习理论的发展
对外汉语学习理论与学习规律的研究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它已迈出传统语言学的范畴,而广泛地借鉴了许多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3)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有待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于是从认知过程的角度,结合当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重新审视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学与学习问题,发现过去对一些问题有所忽视。总体来说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意不够。
例如在探索语言教学与习得共性的时候较多地考虑了教与学中的共性问题,而对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关注不够,忽视了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研究。
又如就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观察,限于条件,不少学校多是各国学生混合编班,使用的是通用教材,往往采用了一种教法一以贯之,最后应用统一试题进行测试。不仅难于“因材施教”,甚至不能针对不同母语及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实施不同的语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