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海《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1 复习笔记

一、语文名称的演变及其本质特征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标志,是语文课程之所以成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性质是由语文的本质决定的。

(一)语文名称的演变

1.语文名称演变的历史背景

(1)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语体文与文言文脱离的现象,阻碍了人们日益丰富而复杂的日常交流与交往,抑制了教育的平民化和大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以阐释经传、代立圣人言为目的的传统语文教育,忽视语文学习对个人现实生活及成长的意义。

(3)语文文化的“济世”功能受到了科学文化的严峻挑战。

2.语文名称演变的过程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课程名称,是随着语文课程的建立与发展逐步演变而来的。

(1)清朝末年,废科举,兴新学,实行现代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语文学科开始独立发展。

新式学堂中,“语文”已经作为一门课程出现,但名称并不叫“语文”。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语文从经学、史学中分立开来,专设一科。

1903年,清政府颁发了《奏定学堂章程》,语文类课程,初等小学堂设“中国文字”,高等小学堂和中学堂设“中国文学”,并在全国推行。

梁启超、蔡元培等人认为,“中国文学”一科范围太窄,不能包括所学内容,遂在以后所办学堂里,将“中国文学”改名为“国文”。至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以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的身份,主张中小学的语文课程一律改名为“国文”。

(2)五四运动后,言文一致、国语统一,成为时代的潮流。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中小学课程纲要,中小学分设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改称“国语”。

(3)1932年后,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

(4)1949年,叶圣陶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从此,“语文”成为了基础教育中关于母语教育的课程专用名称。

(二)语文的本质

在教育领域里,关于语文的本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从1962年起到20世纪80年代,叶圣陶先生多次在不同场合对“语文”二字做了解释。

他认为:

1.“语文”就是语言,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的合称。听说读写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学语文就是学语言。

2.“语文”是一个包括语言、文学、文字、文章、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体,其中,“语言”是其本质,。

3.“语文”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科目。“语文”一词仅限于“学校功课的名称”,而非指一般人文范畴领域的“社会语文”。语文是与人们的意志、情感、价值体系交织在一起的,为人们的多元理解和发展性研究预置了开放性空间。

4.“语文”之“语言”是“言语”。叶圣陶先生之“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中的“语言”指人们说的话或写的文,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交际的行为及结果。

综上所述,人们认为,语文是以言语(语言)为本质的包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

(三)语文的特征

语文的核心是语言,探讨语文的特征,就是要探讨语言的特征。

语文(语言)具有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特征:

1.符号性

语言的符号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人是“符号的动物”,而语言又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形式”之一。人类把语言作为创造理想世界的符号,并发明了“声之符”和“形之符”。

(2)语言符号有三种原始状态,即声音符号、图画符号和抽象文字符号。现存语言中,只有汉语言仍保留着人类语言的三种原始状态。

(3)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形式,具有文化性、创造性、理想性、形象直观性和思维适应性。

2.工具性

(1)语言(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语言的本质是言说。

语言、说、思维及思维的结果—思想,是一个作为人而存在的生命体的保障。

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都是其心中所想。想的过程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

语言与思维是完全一致的,离开了语言,人们就无法思维。

(2)语言(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要与他人相互交往,而语言就是相互交往的纽带。

语的交际功能是与生俱来的。

语言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日益繁荣。

语言客观地存在于人类生活中,是联结人类群体生活最基本的手段,这是它的根本属性。

(3)语言(语文)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化社会已经对教育提出挑战,信息能力,和体现传统文化基础的“读、写、算”能力一起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基本的生存能力,共同构成了信息社会文化基础的四大支柱。

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文本不再是信息承载和传递的惟一形式,但语言依然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并且承担着现代化信息手段创造发明及运用的母体职能。

(4)语言(语文)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不仅仅能满足人们表情达意和交际需要,同时它也承载着文化,用于文化的社会传递与传播。

语言的全部内容和灵魂是文化,它是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关键,是文化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文化得以承传的基本途径和保证,是人们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

对于个体来说,文化决定了人的语言品位的雅俗高低;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文化决定了其语言的生命力和活力。

语言是创造文化的工具。人发明并使用神话、宗教、语言、艺术等符号形式创造各种文化,人在不断的文化创造活动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3.人文性

(1)人文性的内涵

从接受主体角度看,学习语言就是为了通过学习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容而获得一种文化精神。因此,一般意义上,语文的“人文性”指的就是语言的文化内容及文化精神。

(2)人文性的表现

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整个文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a.语言表达了人与世界的一切关系,人永远是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

b.语言呈现了我们所感知、体认和理解的世界。

c.语言是人类用于表现自身特点、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是维系民族的纽带,是历史的宝库。

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或符号体系,其本质上是一种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a.任何语言,都蕴含着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特别是汉语。

b.不同的语言代表不同的精神风貌、认知体系、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塑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和文化心理。语言形式的构造,蕴涵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直接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心理。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内涵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内容

“工具性”主要指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人文性”主要指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1)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2)“统一”,即两者内在地融合于“语文”一体,是语文根本性质的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方。不能机械地脱离了一方去谈另一方,没有脱离了人文性的单纯的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抽象的人文性。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1.理论基础

(1)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

科学主义重视理性及经验和逻辑分析方法,在人格发展上重视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人文主义则主张非理性主义,在方法上强调直觉、体验和释义等,在人格发展上重情、意的发展。无论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在其理论体系内都无法揭示完整的人的本质。

在批判吸收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合理因素基础上,当代哲学研究有了融合的趋势。

如果只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教学就会陷入极端的科学主义;如果只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将陷入虚幻的人文主义。因此两者的融合,已经成为必然。

(2)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进步

注重以人的发展为取向,侧重从理解的角度解释社会进步对人的价值意义,强调社会进步最终以人的发展为尺度,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主导倾向。

重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价值体系,重视人的和谐发展,重视人的全面生活质量的提高,强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应该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

在新的社会发展观和研究思路的影响下,当代教育的使命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传统和信仰,在尊重多元文化的情况下,使每个人提高思想和精神境界,建立超越自我的高度民主。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课程之一,语文课程的研究与实施都必须走文化内涵发展的道路。

(3)关于人的理论研究的发展

人是理性的动物,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人的发展的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理性因素指人精神世界中明晰有序的精神现象、精神形式和精神能力,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及其系统化、理论化的思维、思想、理论、学说等,还包括人脑具有的形成概念、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依据判断进行逻辑推理的逻辑认识能力和逻辑实践能力。

非理性因素指那些与理性因素相对的、理性所不能理解、逻辑概念所不能表达的主体的心理形式,主要是灵感、直觉、感觉、猜测、表象、想象、情感等非理性精神能力和意志、情感、信念、信仰、需要、意向、动机、潜意识、兴趣、欲望、本能等非理性精神力量。

完满的人格是由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组成的功能性整体,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全面、协调、平衡发展的结果。

教育必须摒弃那种以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为惟一目的的惟理性教育,应实施以促使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共同发展为目的的完整性教育。

(4)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的发展

语文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

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判断、想象的体现,言语行为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行为是个体的人由自然的人向社会的人、文化的人的转化过程,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的人文价值。

人们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人文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这些人文因素能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心灵,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及思维言语能力。

2.现实依据

(1)是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国家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是传承发扬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语文课程是担负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它具有鲜活的思想性和生命性特征。学语文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学做人。因此,只有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才能更好地担负起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

(三)语文人文教育的特点、内容及途径

1.语文人文教育的特点

(1)民族性

概说

a.语言被创造之初,便隐含人类某些意识或潜意识,成为人类原始文化的映像。

b.语言作为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被使用时,便带有使用者所属的民族、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阶层的文化特点。

c.语言自身发展时,受各个时期社会文化、人文地理、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d.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神韵、气质、风骨上也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表现

a.语文教育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想情感的教育。

b.与其他课程相比,语文最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个性和神韵。

c.教学主体,始终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主体的民族文化精神深厚程度,影响着主体感受、捕捉民族文化心理的程度。

d.教学主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情感模式、精神理念、思维特征及表达方式,都呈现鲜明的民族特点。

(2)时代性

语文人文教育的时代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社会发展角度

a.语文教育的内容来自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文化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及鲜明的时代特征。

b.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制约着语文教育,这就要求语文教育能够顺应时代潮流,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特质,从而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

教学主体角度

a.“教”的主体和“学”的主体,都是“时代文化精神的体现者”和“时代文化思想的表达者”。

b.紧跟时代潮流,有助于教学主体不断开拓自己的教学思维,扩展教学视野和人文情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摒弃落后、僵化的教学方式,使自身文化意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从而激发教学创造力。

课程实施角度

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教学主体对时代文化精神的感知把握过程,是将时代文化精神融化在自身的教育观念意识里,进而渗透到语文教育中的过程。

(3)复合性

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各种错综交织的、外在的文化信息通过教学主体感知器官、思维器官的同化、顺应过程,被纳入到自我文化构成中,形成复合多元的内在世界。

人文底蕴的复合化,构成教学主体的教学个性与特色。

在教材文本中,人文内蕴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这也体现了人文教育的复合性特征。

2.人文教育的内容

(1)借助语文本体的人文构成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塑造。

(2)在文化塑造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选择与创造能力。

(3)人文教育具体表现为:

接受和理解语文本体所承载的各种民族历史文化信息。

体验和吸收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

挖掘汉语汉字本身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

追求自由精神和独立意识。强调每个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3.人文教育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教育的实施主要有四种途径:

(1)通过对内容的设置及教学主体对内容的理解来实施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主要通过课文内容,及对它们的阐释、评价,读什么、写什么、听什么、说什么中的“什么”来进行。

(2)通过言语蕴涵的文化意识来实施

通过语言(言语)本身所蕴涵的“人文性”——汉民族的文化意识来实施人文教育。

(3)通过观察矫正言语行为及言语态度来实施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折射其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情感倾向及价值取向。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读、写、听、说的行为及态度,即怎么读、怎么写、怎么听、怎么说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来实施人文教育。

(4)通过感受语言的形式美来实施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学习者能够发现、欣赏汉语言文字的字形美、音韵美、修辞美、意境美,并从中感受中国语言文字背后的人性美和思想美。教师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形式美来实施人文教育。

三、语文课程的功能

(一)概说

1.语文课程的功能界说

语文课程的功能,指对受教育者表现出的具体功用,即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语文获得的益处,语文对他们的全面发展所发挥的作用。

2.语文课程的功能分类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语文课程在人才培养整体系统中发挥着特有的功能。

语文课程的功能细分为:丰富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知识的功能;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功能;启迪思想、开启智慧及人文教育的功能等。这些功能又可以概括分为两大类,即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人文教育的功能。

(二)关于语文课程功能的不同认识

1.单功能论

(1)工具本位。这种观点是突出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把语言教育放在首位,把提高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水平和能力作为语文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代表人物有:

陈启天

他将国文教授目的分为主目的和副目的,其中,主目的包括:要能说普通言语;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能作现代应用文;副目的包括:要启发思想,锻炼心力,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他是典型的工具本位论者。

胡适

胡适曾提出四条“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如作文,演讲,谈话等,并且都能明白通畅,没有文法上的错误;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人人能有懂得一点古文学之机会。他也属工具本位论者。

(2)人文本位。这种语文价值观认为,语文教育的最大功用在于教化,最大价值在于弘扬人类和民族的优秀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入世精神。

(3)两种观点的争论

在1997年10月的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上,对汉语教育的功能观和价值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工具本位论者认为:

a.语文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语言,因此,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b.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等,虽然都是重要任务,但都是“派生”的任务,它从属于根本任务。

人文本位论者认为:

a.语文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在于没有弘扬人文。

b.要走出语文教育“少慢差费”的误区,就必须抛弃“工具论”而代之以“思想性和人文性”;

c.“人本思想”是教学思想现代化的核心,一切教学内容、环节、步骤、方法、教材都必须围绕这个根本核心展开。

2.语文课程的复合功能论

(1)概说

工具本位论和人文本位论,两派各成体系,但都属单功能论者。他们承认汉语文教育有着多种功能,但总要确立一个核心功能或基本功能。

语文课程本质属性和汉语文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的功能是复合功能,而不是单功能。

(2)内涵

就本体而言,语文课程对人的学习与成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这多方面的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立体化复杂关系,各因素之间互为基础、互为目标、互为手段和途径。

就教学而言,既要关注语文课程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功能,又要发掘每个因素的特有价值,有意识地将汉语文教育的各种功能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实施整体系统装置下的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课程复合功能的内部结构是由多种功能要素融合而成。语文课程内部结构为由两大类要素组成,即工具性要素和人文性要素。两类要素的组合没有高低主次之分,它们借助汉字或汉文这一中介,使要素之内涵发生联动和整合,融合为一个整体。打通整合工具性内涵与人文性内涵既是汉语文教育的目的,也是汉语文教育的手段。

(3)特点

多维性和开放性

语文课程的复合功能是一种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具有立体建构的理念。它是一个有机开放的组合系统,是一种弹性机制,在对外信息交换过程中不断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和应对,系统也因此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系统性和层次性

语文功能因素是一个各组成部分有机融合的系统,它的系统性作用有赖于内在各部分的恰当配置及协调互动。

辐射性和延展性

语文课程功能的发挥,应拆除语文自身的壁垒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隔断,建立一种具有实际联系的新语文课程,甚至不限于学科互融,面向课本以外的真实的生活,树立并实施一种“大语文”思想。

(4)意义

有利于铸就民族文化特征;

有利于实现民族文化传承;

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