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语文课程理论理解不当的是( )。
A.语文素养即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B.语文教学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C.语文课程不应过分进行机械、琐碎的训练,在教学中因注重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D.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不排斥学习语文知识,但其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语文素养
【答案】D
【解析】D项表述有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语文新课程的基本追求是( )。
A.语文的规范掌握
B.回归生活世界
C.语法知识的正确应用
D.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答案】B
【解析】新课程提倡学生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世界,这是语文新课程的基本追求。
3.下面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说法的一项是( )。
A.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
B.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C.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穿着审美追求
D.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实践,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数理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D项中提到“加强与数理课程的沟通”,不恰当。
4.下面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一项是( )。
A.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C.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D.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答案】C
【解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不是其基本理念。
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第一,倡导______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______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
A.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价值
B.全面的、和谐发展评价
C.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审美
D.全民的、基础思维
【答案】B
【解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②重建新的课程结构。③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④倡导建构的学习。⑤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⑥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二、简答题
1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答:(1)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
①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
②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③课程结构: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
④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⑤课程评价:选拔取向;
⑥课程管理:中央集权。
(2)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民主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这种课程既是平等的,又是高质量的。平等与高质量是内在统一、须臾不可分离的。
②国际理解
这意味着我国的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必须追求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观。具体表现在:
a.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公民产生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b.通过课程教育公民面对其他文化,能够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和自己所属的文化体系相对化,发展尊重他人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技能;
c.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持续而深入的交往,发展同他人进行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
③回归生活
a.目标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
b.内容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内容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约束,要首先把科学世界理解为生活世界中的科学世界,生活世界尽管离不开科学世界,但却不只是科学世界。
c.范围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范围上意味着要突破狭隘的学校课程的疆域,要具有一种“课程生态学”的视野,寻求学校课程、家庭课程、社区课程之间的内在整合与相互作用。
④关爱自然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把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这是一种“生态伦理观”、一种“关爱伦理学”。这种价值观应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的重要精神力量。
⑤个性发展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完整性、独立性、具体性、特殊性;个性发展还包含了社会性,个性的成长是在生活中、在持续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因此课程应创设有助于个性发展的社会情境。
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试分析其中的一个理念。
答:(1)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
从“基本理念”这一层面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a.“一”,就是一个根本出发点,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b.“二”,就是语文课程性质的二元融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三”,就是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融为一体。
d.“四”,就是四个具体“理念”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四,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b.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从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即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c.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第一,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
第二,高中语文课程要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第三,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系统,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2)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的分析
语文素养按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分类,可分为:
①言语信息
a.语言文字知识;
b.课文内容知识;
c.课文背景知识。
②语文智慧技能
a.字词学习;
b.句子学习;
c.段落篇章学习。
③语文认知策略
语文认知策略是一套如何学习语文的程序支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④语文动作技能
语文课程中的动作技能主要包括发音技能和书写技能。
⑤语文情感与态度
a.道德,课文中歌颂、赞美的人物可以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从中习得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
b.审美,课文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描绘的美好意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