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社科院2015年研;扬州大学2015年研;西南大学2010年研;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研)
答: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帮助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解决困难,预防问题发生,恢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和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矫治社会工作(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
答:矫治社会工作也称为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矫治社会工作具有福利性、特殊性、系统性、专业性等特点。矫正社会工作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贯穿于对罪犯进行司法矫正的各个方面以及整个过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服务、社区矫正中的服务以及刑满释放后的服务四个方面。
3.家庭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研)
答: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要点包括:家庭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它的目的是帮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关注整个家庭成员的需要。我国开展的家庭社会工作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家庭的救助和帮扶、改善家庭亲子关系的服务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4.残疾人社会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研)
答: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障人士开展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在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残障人士就业、对残障人士实施法律援助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残障人士社会参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环境障碍,使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专业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念是平等、参与和分享。
5.社会救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研)
答:社会救助是指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又称公共救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6.案主(西南大学2010年研)
答:案主即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从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案主的利益高于社会工作者的利益,社会工作者应为实现案主的利益、满足案主的需要而开展工作,绝不允许社会工作者因自身的利益或需要而损害案主的利益,这和一般人际关系强调互惠明显不同。
二、简答题
1.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清华大学2016年研)
答:社会工作领域又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领域可以分为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与之相对应,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的分类包括: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
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
(2)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
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和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对人们产生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
②就业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得到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
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
(3)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从社会工作内容的特点这一角度着眼,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
①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度危机,如贫困、无家可归、犯罪、吸毒等。
②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
③发展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识的增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有哪些?(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研)
答: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现代社会职业的承担者所应扮演的角色,是他们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所应有的行为模式。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
(1)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①服务提供者。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也包括提供心理辅导、意见咨询和关系支持。
②治疗者。传统的治疗对象集中于问题中的个人,现在已经扩展到了团体和社区。
③支持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服务对象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
④使能者。社会工作主要靠对服务对象内在能力的激发去解决问题。
⑤倡导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
⑥关系协调者。社会工作者要承担起协调关系、缓解和处理矛盾的任务。
(2)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①行政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应该对社会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
②资源筹措者。社会工作者常常需要联络政府部门等筹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资源。
③政策影响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提出政策建议以影响和改善社会政策,解决社会问题。
④研究者。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服务实践进行研究,可以提高专业服务水准。
(3)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合并角色是指包含了多种功能的综合角色,这种合并角色既包括直接服务也包含间接服务,而且也可能包括不同角色互相连带的做法。各种服务之间的相关性使得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特点,可以说合并角色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4.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有哪些?
答: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1)普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
(2)实际社会工作
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等,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这类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
(3)专业社会工作
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其工作人员系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这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
5.简述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答: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1)医疗康复工作
医疗康复是指通过治疗、改善、回顾残疾者的各项身体功能,为其重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生理方面的必要条件。残疾人医疗康复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有以下几项:
①协助康复医护人员;
②协助残疾人及其家属;
③启发残疾人及其家属振作精神;
④协助康复医疗部门有效使用各种设施;
⑤参与康复医务人员的教育、训练、推广康复工作计划;
⑥参与康复医疗部门重要的行政决策;
⑦开发和运用社会各种资源。
(2)教育康复工作
教育康复是指对肢残人进行普通教育,对聋哑人、盲人、弱智人进行特殊教育而采取的一切措施。根据残疾人的特性,其教育工作采取的方式包括:①普通教育方式;②特殊教育方式。
(3)职业康复工作
职业康复是指采取各种适当手段,帮助伤残人员恢复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包括:①残疾人的治疗和训练;②残疾人就业前的咨询和评估;③就业后的随访;④持续支持。
(4)社会康复工作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推进医疗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等工作,使他们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社会康复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①协助和推动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
②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
③采取措施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保障其在经济生活中不受歧视;
④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使其有接受教育和得到培训的机会;
⑤消除家庭、社区和社会上的物理性障碍;
⑥提倡和实现人道主义精神,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⑦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参加社会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⑧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政治生活,保障其政治权利。
三、论述题
1.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青岛大学2015年研)
答: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如下:
(1)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①救难。危难是一个人因身体受损、经济破产等原因而危及自身生存的状态。危难涉及的是人的正常生活乃至基本生存问题,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把这项任务放在自己的肩上。
②解困。当受助者遇到困难但尚未达到危及生存的程度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视为解困。解困是社会工作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③助人。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人们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生存、参与社会和发展几个方面。当他们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满足这些需要时,社会工作应该把他们纳入自己的工作领域。
④发展。帮助服务对象实现自身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发展不但发生于人们尚未遇到困难而进行预防性增能之时,也发生于遇到困难但靠自身能力的增强而难以克服之时。帮助个人、社会群体乃至社区更好地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广阔活动空间。
(2)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
治疗就是针对社会病态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和重建其良好的社会功能。治疗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对个人、团体的直接服务,帮助它们恢复受创的社会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原有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得到常态的社会功能。
(3)社会工作的预防功能
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前提是要有准确的预测。要预测个人或团体社会生活所可能发生的障碍,预测对整体社会制度可能产生伤害或阻碍社会进步的任何潜在因素,以便对症下药,不使其成为现实或继续生长而对社会构成危害。预防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采取措施,使问题不致发生。这是初级预防,是预防的最高境界。②在问题刚出现时就采取措施,不使其生长。这是二级预防,是亡羊补牢,犹为未晚。
(4)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功能
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有重大的意义,其主要方式有:①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②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③通过实施和修订社会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2.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
答:(1)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①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又称受助者(又称案主),是指在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帮助的一方,是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从而解脱困难的个人或群体。
②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③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观念,包括社会工作者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以及对自己的看法等。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核心是利他主义,这是社会工作区别于其他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④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又称服务)是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和现实条件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及合作的过程。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承载者和表现者。
⑤专业方法
在社会工作中,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三种重要方法,它们分别被用来处理个人(家庭)的、有共同需求的小群体的和社区的问题。这三种方法的每一种中又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每一种模式又有许多具体方法和工作技巧,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
(2)社会工作过程结构分析
按照韦伯的理论,可以把社会工作看作社会行动,即它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人的活动。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人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实际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这是一个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循环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而相互理解与合理的行动是社会工作过程有效运行的深层结构。
3.试述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2)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1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
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
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
(3)制度背景
1601年英国颁布第一个有关济贫的法律——《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令的颁布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发展,也推动了慈善活动的发展。《济贫法》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出政府对社会救助负有责任,并应直接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工作。
②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乞丐要从事劳动。
③规定要由专业人员从事济贫救助活动,救助人员的专业化为社会工作职业化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