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武汉大学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意义,有特殊用法的请指出是哪种用法(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吴公子札来聘,见叔孙穆子,説之。
答:聘:访问。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垂:通假字,通“陲”,即边陲.边远之地。
3.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答:莫:没有。
4.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答:诸:兼词,之于的意思,即君其问之于水滨。
5.纣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
答:曾:竟然。
6.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
答:隙:嫌隙,隔阂。
7.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答:怨:怨恨。
8.子良幼植端惠,立性和雅,家人未尝见其愠色。
答:未尝:从来没有。
9.斯亦无赀之礼。
答:斯:这。
10.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
答:粪:弃除。
1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响:回声。
1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13.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答: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勇敢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
14.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答:绥:安抚
15.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答:汤:热水。
16.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答:祥:吉凶的预兆。
17.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答:目:名词活用作动词,怒目而视
18.同志者或不远千里而致。
答: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远,是不以千里为远的意思。
19.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
答:亲戚: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答:离:通假字,通“罹”,遭遇。
二、请写出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并简要回答隶变对汉字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15分)。
答:(1)汉字字体演变顺序
①甲骨文指通行于殷商时代的文字,多是占卜的记录,一般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笔画繁简不一,偏旁不固定,异体字较多;
②金文主要指通行于西周的青铜器上的文字;
③大篆(狭义)是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文字,一般以籀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
④小篆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整理、推行的标准字体,在大篆的基础上整理、简化而成,泰山刻石是小篆的典型代表;
⑤隶书分为两种,一是秦隶,又叫古隶,是产生于秦代的隶书,是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二是汉隶,又称今隶,是汉代通行的字体;
⑥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运用至今,从隶书发展演变而来,又叫真书、正书;
⑦草书包括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东汉章帝时盛行,笔画有汉隶的波磔,虽有连笔,但字字独立。今草产生于东汉末,形体连绵,字字顾盼呼应,贯通一气,笔形没有波磔。狂草产生于唐代,变化多端,极难辨认,变成了纯艺术品;
⑧行书产生于东汉末,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
(2)隶变对汉字结构产生的影响:
隶变是指汉字由篆书向隶书演变的过程。隶变使汉字的线条和结构更加简单化、符号化,使汉字形体彻底摆脱了古汉字象形、象义的桎梏,冲破了篆书线条结构严密的纠缠,由“描绘”符号一变而为“书写”符号,面目焕然一新,简洁明快,便于书写,大大提高了汉字作为汉语工具的功效。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所以人们把它看做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三、请为下面的短文打标点,并翻译为现代汉语(标点10分,翻译10分,共20分)。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答:(1)标点
自齐王毁废孟尝君,诸客皆去。后召而复之,冯驩迎之。未到,孟尝君太息叹曰:“文常好客,遇客无所敢失,食客三千有余人,先生所知也。客见文一日废,皆背文而去,莫顾文者。今赖先生得复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复见文乎?如复见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冯驩结辔下拜。孟尝君下车接之,曰:“先生为客谢乎?”冯驩曰:“非为客谢也,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尝君曰:“愚不知所谓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富贵多士,贫贱寡友,事之固然也。君独不见夫趣市朝者乎?明旦,侧肩争门而入;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非好朝而恶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宾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绝宾客之路。愿君遇客如故。”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闻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
(2)翻译
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驩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驩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驩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驩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了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四、说明下列双音词的类型,合成双音词要注明是偏正式还是联合式或附加式,连绵词则注明其是双声还是叠韵或非双声叠韵(每词1分,共15分)。
天下 荒唐 朋友 有忡 县长 仓促 莞尔 芣苡
寡人 夭夭 缓急 离离 踟蹰 仓庚 足下
答:天下 复合词中的偏正结构
荒唐 连绵词中的叠韵词
朋友 复合词中的联合式
有忡 复合词中的动宾式
县长 复合词中的偏正式
仓促 连绵词中的双声词
莞尔 连绵词中的非双声叠韵
芣苡 连绵词中的非双声叠韵
寡人 复合词中的偏正式
夭夭 单纯词中的叠音词
缓急 复合词中的联合式
离离 单纯词中的叠音词
踟躇 连绵词中的双声词
仓庚 连绵词中的非双声叠韵
足下 复合词中的偏正式
五、请比较下列词语的用法(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5分)畏、惧
答:畏,通常指对威势威严的害怕,指情感上的,比如对鬼神、权势的敬畏,语义倾向是向外的;惧,本义指因害怕而心跳加速,如“惊惧’,通常是指心理、生理上的反应,语义倾向是向内的。
2.(5分)从而、进而
答:“从而”所在的语句有条件或因果语意(这里的因果的“果”略有进一步行动之意),常常关联一件事的始末,句头往往有表事件缘起的“通过”“经过”等介词;“进而”所在的语句有层进语意,前句说明完成了某事,后句是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它关联的是两件事,句间关系相对松散,所以“进而”前可加“并、才、又、再”等副词。
3.(5分)据、根据
答:“据”,作动词用有占有、占据的意思,如“乃入据陈”(《史记·陈涉世家》),有依靠、凭借的意思,如“北据汉沔”(《三国志·诸葛亮传》),同时包含“根据”意思,如“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商君书·更法》);作名词用义同“根据”,如“有理有据”。“根据”意为①把某种事物作为结论的前提或语言行动的基础:~气象台的预报,明天要下雨ㄧ~大家的意见,把计划修改一下。②作为根据的事物:说话要有~。
4.(5分)对于、关于
答:(1)“关于”和“对于”都可以将一个行为事件引进来,比如“关于扶贫工作,上级已经有了指示”,也可以说“对于扶贫工作,上级已经有了指示”。因为“扶贫”是一个行为事件。
(2)在引进一个事物关系上,只可以说“关于”而不能用“对于”,比如“这本书是关于环保方面的”而不能说“这本书是对于环保方面的”。
(3)一般说,涉及到一个问题的大范围的,用“关于”,比如“关于织女星,民间有一个传说”,而不能用“对于”。
(4)而对象性比较强、范围比较清晰的的事情,用“对于”不用“关于”。比如,“对于制订条约,大家都赞成”而不能用“关于”。
六、普通话和方言在声调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答:(1)方言是古汉语的遗存,其语音面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汉语的发音面貌。普通话和方言在声调上的差异首先体现在种类上,古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入,后语音发展变化,又按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调、阳调两类,清声母字归阴调,浊声母字归阳调,而普通话分为四类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方言相比,少了入声这一调类。
(2)普通话的阴平声字,大致跟古清声母的平声字相当;阳平声字,也大致跟古浊声母的平声字相当;上声字包括古清声母上声字和部分浊声母上声字(指声母是边音、鼻音和今读零声母的阳上字);去声字包括了古去声字和另一部分古浊声母上声字。古代入声调类在普通话里已经消失了,古清声母人声字在普通话里分别读成阴平、阳平、上声或去声,古浊声母入声字在普通话里读成去声或阳平。
七、请举例说明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10分)。
答:(1)词根据义项的多少可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例如“宽”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横的距离大(跟“窄”相对):马路很宽;②放宽,使送缓:听了他的一席话,心就宽了一半;③不严厉,不苛求:对他要从宽处理;④宽裕、宽绰:生活水平提高了,手头比过去宽多了。多义词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义项适用,如果在同一个语境中可以适用两个或更多的义项,这个词就会产生歧义了。例如:“他的担子不轻。”孤立地看,这句话有歧义,不知道指的是他挑的东西不轻,还是他的责任不轻。
(2)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有联系。同音词则是语音相同而意义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是多词同音。如“别”有三项意义:①别离,如“别了,我的母校”;②绷住或卡住,如“别上校徽”;③不要,不用,如“别去了”。这几个意义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例句中的三个“别”是三个同音词,只是用同一个字书写罢了,这种是同字同音词。还有许多是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字同音词,它们较易分辨,如“公事——公式——工事——攻势”、“淡——蛋——但”等。不论何种同音词,都必须声母、韵母、声调完全相同。
八、论述题(20分):
为什么说现代汉语的语序重要?请与你所熟悉的某种外语作比较。
答:(1)重要性
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关于语序变化这一语法手段,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①语用的语序变化。这是在语言交际使用时出现的临时性的移位,实际上基本语义和语法结构关系都没有变化,只是增加了一些语用色彩,这属于句子的一种动态变化。例如:
a.你快走吧!——快走吧,你!
b.他也许已经去日本了。——他已经去日本了,也许。
②语义的语序变化。词语的次序替换,虽然没有引起语法结构关系的变化,但是语义却有明显的不同。这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属于词汇上的变化,但词语在句法结构中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变化。例如:
a.猫捉老鼠。——老鼠捉猫。
b.他们班不都是中国人。——他们班都不是中国人。
③语法的语序变化。词语次序变化了,语法结构关系也随之变了,语义也跟着改变。例如:
a.眼睛大大的(主谓关系) 大大的眼睛(定中偏正关系)
b.吃饭了(动宾关系) 饭吃了(主谓关系)
(2)与英语的比较
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通过形态变化形式、相对固定的词序及丰富的虚词来表达语法关系。综合分析语的词序比分析语要灵活,主要表现在:
①定语。现代汉语的定语,无论是单用或是几个连用,通常都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英语的定语则不同,主要有前置、后置两种情况。后置的如:
a.The picture on the wall is beautiful.
b.He was the only guest awake at midnight.
c.We have tried every means possible.
②状语。英语中副词修饰动词时,其位置可在动词之前或之后,修饰及物动词时,一般放在前面;修饰不及物动词时,常在其后。如:
a.She quickly shut the door.
b.Jim runs fast.
③补语。汉语的补语是谓语补语,都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英语的补语分为宾语补语和主语补语,宾语补语的位置固定在宾语之后,主语补语的位置在谓语动词之后。如:
We clean the window clear.
英语中无论定语、状语和补语置于什么位置,都不改变句意,而汉语则不同;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得出,现代汉语语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