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过关必做1200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部分 章节习题及详解

第一篇 消防法规及相关知识应用

第一章 消防专业理论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从备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燃烧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四面体”是指可燃物、氧化剂、引火源和(  )。

A.氧化反应

B.热分解反应

C.链传递

D.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D

【解析】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2.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下列不属于静电火花的有(  )。

A.物体静电放电

B.火石摩擦打火

C.人体衣物静电打火

D.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

【答案】B

【解析】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其中,静电火花包括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和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

3.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进行的(  )过程而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答案】D

【解析】自燃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即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本身内部所发生的生物、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然燃烧起来的现象。

4.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

【答案】B

【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闪点。闪点一般采用闭杯法测定,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5.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

A.闪燃

B.燃点

C.沸点

D.自燃点

【答案】B

【解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

6.闪点是衡量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下列关于闪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B.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C.在一定条件下,可燃性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

D.酒精的闪点为11℃,甲醇的闪点为12℃

【答案】D

【解析】A项,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B项,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C项,在一定条件下,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引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着火。D项,酒精的闪点为12℃,甲醇的闪点为11℃。

7.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长72cm,重985g,燃料为气态丙烷,燃烧时间15min,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为25~30cm,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这种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属于(  )。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蒸发燃烧

D.分解燃烧

【答案】B

【解析】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扩散燃烧是指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其特点是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预混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其特点是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的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气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CD两项,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均是固体燃烧的形式。

8.在液体(固体)表面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答案】B

【解析】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发生闪燃的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闪就灭了。但闪燃却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其中,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9.下列现象中属于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的有(  )。

A.闪燃

B.沸溢

C.喷溅

D.烟雾

【答案】A

【解析】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发生闪燃的原因是易燃或可燃液体在闪燃温度下蒸发的速度比较慢,蒸发出来的蒸气仅能维持一刹那的燃烧,来不及补充新的蒸气维持稳定的燃烧,因而一闪就灭了。但闪燃却是引起火灾事故的先兆之一。

10.关于燃烧与爆炸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燃烧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

C.剧烈的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D.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B

【解析】AB两项,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就是燃烧,如灯泡通电有发光、放热现象,却不属于燃烧;C项,剧烈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会引起爆炸,二者缺一不可;D项,爆炸可以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如气球、车胎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11.除助燃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不受以下(  )方面的影响。

A.火源能量

B.初始压力

C.爆炸温度

D.初温

【答案】C

【解析】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几方面影响:火源能量的影响。引燃可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初始压力的影响。一般可燃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可燃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可燃混气均不能发生爆炸。

12.(  )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

A.自燃点

B.爆炸极限

C.爆炸下限

D.最小点火能

【答案】B

【解析】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

13.关于爆炸极限,下列说法错误的包括(  )。

A.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

B.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C.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面积、层数

D.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答案】D

【解析】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意防爆型电气设备。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引火源。企业中常见的引火源有(  )。

A.焊接火、吸烟火、摩擦打火

B.高温加热、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

C.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

D.雷击瞬间高压放电

E.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答案】ABCD

【解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只有达到一定能量才能引起燃烧。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自燃引火源,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E项,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不是引火源,而是助燃物(氧化剂)。

2.下列属于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有(  )。

A.CO

B.醇类

C.SO2

D.醚类

E、H2O

【答案】ABD

【解析】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包括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及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等的变化而不同。

3.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需要的必要条件有(  )。

A.可燃物

B.助燃物

C.可燃气

D.引火源

E.链式反应自由基

【答案】ABDE

【解析】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但研究表明,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3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4.下列属于B类火灾的有(  )。

A.麻

B.乙醇

C.沥青

D.乙烷

E.石蜡

【答案】BCE

【解析】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 6类。其中,B类火灾,即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5.火灾的危害性体现为(  )。

A.危害生命安全

B.造成经济损失

C.破坏文明成果

D.影响社会稳定

E.负面影响大

【答案】ABCD

【解析】火灾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危害生命安全,建筑物火灾会对人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造成经济损失,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以建筑火灾为主;破坏文明成果,一些历史保护建筑、文化遗址一旦发生火灾,将对人类文明成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当重要的公共建筑、重要的单位发生火灾时,会在很大的范围内引起关注,并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火灾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毁坏财物、残害人类生命,而且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6.按照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的不同,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下列各种爆炸中,属于物理爆炸的有(  )。

A.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

B.空气和氢气、丙烷、乙醚等混合气的爆炸

C.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

D.空气中飞散的铝粉、镁粉、亚麻、玉米淀粉等引起的爆炸

E.乙炔、乙烯、氯乙烯等在分解时引起的爆炸

【答案】AC

【解析】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7.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的条件有(  )。 

A.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B.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 

C.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D.通风条件良好 

E.粉尘粒径大

【答案】ABC

【解析】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3个条件,即粉尘本身是可燃的、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其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DE两项,通风条件良好和粉尘粒径大都是降低粉尘爆炸的有效措施,不属于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的条件。

8.粉尘爆炸的特点有(  )。

A.连续性爆炸

B.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

C.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

D.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E.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答案】ABCD

【解析】粉尘爆炸的特点有: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和下降速度都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爆炸的破坏性和对周围可燃物的烧毁程度较严重。粉尘初始爆炸产生的气浪会使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可能会发生二次爆炸。粉尘爆炸比气体爆炸所需的点火能大、引爆时间长、过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