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课后习题详解
1.郭沫若的《女神》在创作和出版的时间上并不是第一本白话诗集,为什么说《女神》真正开创了中国现代新诗的格局?
答:《女神》的出版结束了一个旧的诗歌的时代,同时也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的时代。
它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
(1)思想内容上的现代化
①《女神》具有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描写具有崇高壮美的事物,许多意象的亘古至今从未出现的。如《地球,我的母亲》、《晨安》——国际精神。
b.对自我的颂扬和对个性解放的讴歌。在《女神》的众多诗篇中,诗人均以“狂飚突进”的精神,在歌颂着反抗、叛逆,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精神。
c.表现一种反抗、破坏和创造精神。如《匪徒颂》是直接歌颂反抗叛逆精神的典型诗著。
d.题材往往是浪漫化的古代题材和神话传说。诗人之所以选取这些题材,是因为这些题材的本身就多是富于幻想的、奇异的、带有传奇性的。
e.诗歌语言形式:想象奇特丰富,语言、形象的夸张。
②《女神》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炉中煤》、《晨安》、《凤凰涅槃》等整首诗都是爱国主义意象。在抒发爱国主义思想的诗篇中,《凤凰涅槃》这首抒情长诗,是具有代表性的。
③《女神》中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大我”)与诗人自我个性(“小我”)的统一。
(2)艺术形式上的现代化
①自由诗体的典范
《女神》总体看,形式是自由的。每首诗的节数,诗行的行数,每一行诗的字数都不固定,押韵没有统一的规律,但在每一首诗中,却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a.外在格律相对严谨,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
如《晨兴》,全诗三节,每节三行,每句末押大致相近的韵。
b.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与某种程度的外在韵律(或不规则押韵,或用排比、复沓、对偶)相结合,使得诗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某种程度的整齐与和谐。
如《天狗》全诗四节,少至二行一节,多至十三行一节,每节字数少至三字,多至十字,形式确实做到了极端的自由;但诗中多次出现的排比与复沓,以及每节不规则押韵,又形成了相对的和谐。
②白话诗歌的杰作
语言上,《女神》采用的是现代白话文。
2.郭沫若认为“神话是绝好的艺术品,是绝好的诗”。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多处可见被赋予了浓烈感情色彩的神话意象。结合《凤凰涅槃》中的神话意象思考诗人为这种古老题材注入了怎样的现代精神?
答:(1)《女神》以其饱满激昂的情绪充分传达出了五四时代高扬科学民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个性解放的时代特质,集中强烈地体现出狂飙突进、焚旧铸新、无所畏惧的时代精神。
在《凤凰涅槃》之中,诗人借凤凰的哀歌面对“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茫茫的宇宙”,发出了对淫秽世界的强烈诅咒和质问:“你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你到底为什么存在?”。在这里,诗人表现出了誓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反叛意识。
(2)在批判旧世界的同时,《女神》还充溢着一种热情的创造精神和更新意识。
①《凤凰涅槃》以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作素材,借火中凤凰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
②这种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和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那种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
③“火中凤凰”的传说给予诗人以现实的启迪,使诗歌的革命精神与历史乐观主义态度紧密结合。
(3)《女神》具有破坏、叛逆精神,集中表现在对自我的歌颂上。
诗人在《凤凰涅槃》中反复高吟:“一切的一”“一的一切”“一切的一切”“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泛神论打破各种神的束缚,具有强烈的破坏精神;同时对自我的歌颂,也是顺应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要求。
3.一般认为郭沫若的《屈原》代表了现代历史剧的最高成就,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评价?
答:我同意这种看法。
(1)《屈原》具有现实主义的价值,体现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精神。
其创作背景是在皖南事变后,国共合作面临解散的情况。郭沫若创作这部剧,用借古讽今的方法,抨击了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恶行,从侧面号召全国人民要团结抗日,保卫家园。
(2)《屈原》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如屈原、婵娟、郑袖、宋玉等。
其中,屈原的形象因寄托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更加生动饱满,感人至深。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光明与正义的化身。
(3)《屈原》的艺术特色
①富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气息。
郭沫若采用“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方法,舍弃细节和有损于人物形象的史料,而大胆凸现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甚至虚构婵娟以及歪曲宋玉,以此衬托屈原的高尚人格。
②具有浓郁的主观性和抒情色彩,是戏剧的诗。
某种意义上,屈原是郭沫若的代言人或抒情的化身,如《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具有浓郁的主观性。
③结构紧凑、集中。
《屈原》把屈原坎坷悲壮的一生集中在一天来加以描写,紧紧围绕爱国和卖国的两条路线的尖锐冲突塑造了屈原的伟大形象,剧情紧凑而集中。
4.郭沫若的作品往往诗中有剧、剧中有诗,表现出“诗剧合一”的艺术特色,这个特色是怎样形成的?这个特色的形成与郭沫若自身的艺术气质有什么关系?
答:(1)郭沫若的作品形成“诗剧合一“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①强烈的主观性
无论是诗歌还是历史剧,郭沫若在创作时都融入了强烈的主观性。如《屈原》采用“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方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因为在屈原身上寄托了本人的理想所以使得屈原的形象极为生动完美。
②强烈的抒情性
郭沫若十分注意在大起大落的情节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将其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如《雷电颂》就是屈原的长篇告白,而《女神》里对自我的歌颂也是抒情的表现。
③在艺术手法上,郭沫若善于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使得诗歌、历史剧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④散文式的诗化语言
《女神》里,通篇都是散文式的白话语言,形式非常自由;但经常运用排比、复沓、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语句形成某种朗读上的整齐效果。而历史剧里,郭沫若的语言也是散文式的,但为了主观抒情的需要,历史剧的语言需要有诗歌般的朗读效果,从而在情感上给人以某种强烈的冲击。
(2)“诗剧合一”与郭沫若的艺术气质有着强烈的关系。
①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深受泰戈尔、歌德、海涅、雪莱、惠特曼等诗人的作品的影响,这些人都是以抒情见长。尤其对郭沫若影响最深的浪漫主义诗人惠特曼,其诗追求自由、平等,打破传统的束缚,给郭沫若以很深的影响。
②身为创造社的创始人,郭沫若始终坚持创造社的创作主旨“为艺术而艺术”,同时也和其他创造社的成员一样,深受西欧19世纪的浪漫主义的影响。
5.郭沫若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中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飚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试述惠特曼的诗风对郭沫若诗歌创作从思想情感到艺术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1)惠特曼的诗风对郭沫若诗歌思想感情的影响:
①惠特曼是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思想方面,他的诗歌唱民主、自由、平等,赞美人类的创造和大自然,情感积极昂扬、雄浑康健。
②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受惠特曼那种男性“粗暴”的声音,那种“军歌、军号、军鼓”一样雄浑的旋律的影响,其情感表达是狂飙突进式的。泛神论使得对自我的歌颂体现出诗人对个性自由的强烈追求。而《凤凰涅槃》里的“凤凰自焚”以求烈火重生则象征着诗人对独立、民主国家的追求。
(2)惠特曼的诗风对郭沫若诗歌艺术形式的影响:
①在艺术表现上,惠特曼打破了诗歌的传统限制,创造了崭新的自由诗体。
②郭沫若的《女神》之所以是现代白话自由体诗的典范,也是在惠特曼的自由诗体的影响下产生的。
在惠特曼诗风的影响下,郭沫若的《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真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全面显示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白话自由体新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