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鲁 迅
3.1 复习笔记
一、生平与思想发展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鲁迅在五四时期以创作实绩显示了新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并为之奠定了基础。纵观鲁迅的一生,其思想大体可分为初期、前期和后期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期
1.家庭败落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家庭的败落使他备尝人情冷暖,这对他后来思想的发展和独立创作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同时,由于家庭的变故,他常被送到农村暂避,因而得以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思想状况。这些生活经验成了鲁迅后来小说创作的主要素材。
2.南京求学
1898年至1902年为鲁迅的南京求学时期。此间,他开始接触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各种社会科学学说。通过《天演论》,鲁迅了解了进化论学说,这对他后来的社会思想发展观念的形成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前期
1.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
(1)背景
鲁迅留学日本时期,正是中国两大派思想在日本空前活跃的时期。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对鲁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直接的深刻影响。
(2)经过
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
①弘文期间
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
②仙台学医
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年底决定弃医从文,次年回到东京。
③东京从文
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包括筹办《新生》杂志,编译《域外小说集》,撰写各类文章,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这一阶段的政论,标志着鲁迅独立思想的逐步形成。
(3)思想
留学日本时期是鲁迅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其思想基础同当时广大的正直知识分子一样,是爱国主义的,但鲁迅的爱国主义有其自身的特点。
①异于革命派
鲁迅虽与革命派人士站在相同的革命立场,但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革命派。他并不仅仅把希望寄托在推翻清王朝的政治统治上,而是十分注重国民性的改造。
②异于维新派
鲁迅受维新派提出的新民说的影响,主张改造国民性。但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实质内容与维新派的新民说有所不同。他重视国民精神的改造,强调个性解放。
2.辛亥革命风暴中
(1)经过
①1909年,鲁迅回国,先后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和绍兴府中学堂生物学教员兼监学。
②辛亥革命爆发后,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后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不久又随部迁往北京。期间积极组织革命、声援活动和宣传活动。
(2)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鲁迅创作了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
①人物形象:小说塑造了以金耀宗、秃先生和典型下层人民为代表的三类人物,分别体现中国社会封建地主阶级、封建知识分子和广大无文化下层群众这三个主要阶层的思想特征。
②艺术特色:用文言写成,但思想内容和结构形式已完全具备了现代短篇小说的性质。它第一次以塑造典型人物的方式力图反映中国社会思想的整体面貌。在写作上,它运用第一人称,通过场景和人物的对话展示小说的意义,脱离了单纯的故事框架,与后来的白话小说并无本质不同。
(3)思想
从1909年回国到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的整个阶段,是鲁迅的思想沉淀期。辛亥革命的失败,在鲁迅一生的思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中国国民性问题的思考更加深入细致。
3.投身新文化运动
(1)经过
①1917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爆发,鲁迅在新一代知识分子对封建传统的自觉反叛中受到鼓舞,开始大量创作。
②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的正义斗争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同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文科教授。次年应邀前往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
③1927年9月离开广州,后定居上海,开始了“上海10年”的战斗生活。
(2)活动
1917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给鲁迅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从此进入了思想和创作的丰收期。
①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自己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揭开了中国小说史新的一页。此后陆续发表了《孔乙己》等多篇小说。
②1923年,将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5篇短篇小说辑为《呐喊》。
③1926年,将1924年至1925年所作11篇短篇小说辑为《彷徨》。
(3)成就
新文化运动期间,鲁迅所创作的《呐喊》和《彷徨》收入了他一生所作的全部现实题材的白话短篇小说。不论思想意义还是艺术价值,它们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和经典之作。
(三)后期
鲁迅后期的思想既是鲁迅前期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与其前期思想保持着一贯性与连续性,又是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新的历史抉择,具有与前期思想不同的特点。
1.背景
(1)社会背景
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新文化阵营内部的分化日益加剧,众多风云人物“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
(2)思想背景
鲁迅的进化论思想开始动摇,并且更加深切地感到改造国民性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因而产生新的苦闷、孤独和彷徨。这在《影的告别》《颓败线的颤动》《失掉的好地狱》等散文诗中得到了明确的表现。
2.动力
(1)现实变动
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和转变的第一个巨大推动力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变动。
①表现
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人、进步青年和大量无辜群众的白色恐怖中建立专制统治,推行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政策。
②影响
面对历史大倒退,鲁迅坚持的进化论已经无法认识和说明中国现代社会的实际发展,他的思想开始发生巨大的震动。
(2)革命文学论争
促使鲁迅思想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第二个巨大推动力是1928年的革命文学论争。
①表现
创造社、太阳社提倡革命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反对国民党的专制统治。但他们既没有认真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思想的现实状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也未能深入研究。
②影响
在创造社、太阳社文学革命的推动下,为了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文学运动提出的种种问题,鲁迅开始较系统地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和文艺论著。
3.转变
这一阶段鲁迅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被瞿秋白概括为:“从进化论进到阶级论,从绅士阶级的逆子贰臣进到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真正友人,以至于战士,他是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前直到现在的四分之一世纪的战斗,从痛苦的经验和深刻的观察之中,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
4.活动
鲁迅后期在思想领域内做了激烈的斗争。
(1)表现
①对国民党政府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揭露、批判和抗议。
②对国民党御用文人的抨击和揭露(如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批判)。
③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及其思想倾向的批判(如对“新月派”“自由人”和“第三种人”“论语派”的批判)。
④对“左联”内部一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如对“两个口号”论争中的一些文章和书信)。
(2)特点
这几种斗争在鲁迅思想中有层次之分,甚至有本质区别。
①对国民党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采取不妥协地抵抗和无情揭露的态度。
②对御用文人和专制政治的奴才文人:采取极端蔑视的态度。
③对自由主义文人:极深刻地解剖和揭露其思想本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某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个人的敌视。
④对左翼内部:尖锐地批评其思想倾向,但始终把他们视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对之进行公开的批评,并且为了总体的联合需要而往往不得不以自己有限的让步终止争论。
5.评述
鲁迅后期思想是在极端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中坚定地贯彻他改造国民性、追求中国文化的新生和人民大众的解放这一宏伟目标的产物,既表现了鲁迅思想追求的坚定性,又表现了鲁迅现实选择的勇气,既表现了他一生追求的一贯性和连续性,又表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的特点。
二、《呐喊》与《彷徨》
《狂人日记》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向整个封建传统宣战的一篇战斗檄文,它空前深刻而尖锐地揭示了传统封建思想的本质。以《狂人日记》为代表,《呐喊》《彷徨》所表现的也都是家族制度和封建旧礼教吃人的总主题。《狂人日记》是象征性的总体描绘,其余各篇则是它的各个细部的真实、具体的描绘。
(一)人物形象
《呐喊》《彷徨》中主要包括六类人物形象。
1.权势者的形象
(1)代表
《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离婚》中的七大人等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权势者的形象。
(2)特征
封建传统和伦理道德在本质上维护权势者的利益,而他们也自觉地维护着这种传统及其伦理道德规范。权势者与传统伦理道德在本质的层次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他们的精神特征也体现了封建传统的本质。
①冷酷
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是漠视人、压抑个性,只把人当作封建统治者的工具看待的,体现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就是他们内心深处对人的冷酷无情。如《祝福》中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漠视。
②虚伪
权势者的冷酷无情一旦被封建伦理道德掩盖,其虚伪性也便表现出来。他们都是道貌岸然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最自私、最狭隘、最冷酷的人。他们一向以社会主人的面目出现,但却没有任何真诚的精神信仰、社会观念和政治信念。其理想“是纯粹兽性方面的欲望的满足—威福,子女,玉帛”。
③腐朽
鲁迅站在时代的高度揭露和讽刺了这类人物的腐朽性。他们蛮横而又愚昧。冷酷、虚伪、陈腐是他们的三大特征,也是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三个本质特征。
2.卫道士的形象
(1)代表
《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等封建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2)特征
这类人物的主要特征便是对人、对己的虚伪性。他们的虚伪和权势者的虚伪是同样的,都植根于封建伦理道德自身的虚伪性。如《肥皂》中的四铭因为自己对一个求乞的“孝女”起了淫心便反过头来大骂新学、大骂女学生。
3.社会群体的形象
(1)代表
《示众》中的群体形象,《孔乙己》中嘲笑孔乙己的人,《祝福》中的柳妈、短工等,《长明灯》中的阔亭、灰四婶等,《药》中的茶客们等以群体形式出现的人物都属于这一类。
(2)特征
这类人的主要特点是愚昧,由此传统道德的冷酷、虚伪、陈腐在他们身上都有体现。他们完全是传统的奴隶,思想观念是盲目地追随着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旧观念。他们在盲目中害人害己,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和封建统治者的统治。
4.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这类形象在《呐喊》和《彷徨》中占中心位置,是多数小说的主人公。他们无钱、无权、无势,政治、经济地位低下,在封建等级制的大厦中位居底层。对这些人来说,传统的伦理道德连他们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和人生权利都剥夺殆尽。这类人物最基本的特点是在愚昧麻木中被吃掉。
(1)贫苦农民和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①代表
《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故乡》中的闰土、《阿Q正传》中的阿Q等,都属于这种类型。除阿Q之外,闰土是这类人物中很具有典型性的。
②特点
他们没有文化,思想愚昧麻木,但是鲁迅以深刻的同情描写了他们的悲剧命运。
(2)中国传统妇女的悲剧典型。
①代表
《明天》《祝福》《离婚》可以视为描写中国传统妇女悲剧命运的三部曲。
②特点
她们没有独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也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其存在是从属于丈夫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在从夫,夫死从子,一生都不具有自己的独立性。此外,贞节观念更是束缚她们的一种道德桎梏。
(3)下层旧知识分子的典型。
①代表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就属于这一类悲剧的典型。
②特点
这类人是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观念的牺牲品。当无法成为统治阶层时,他们便成了社会上的废人,备尝世人的嘲弄和奚落。
5.觉醒者的形象
①代表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中的“疯子”、《药》中的夏瑜、《头发的故事》中的N先生、《故乡》《祝福》中的“我”、《在酒楼上》的吕纬甫、《伤逝》中的子君及涓生、《孤独者》中的魏连殳等都可归于这一类。其中,《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则是现实地表现觉醒者悲剧的力作,是觉醒者悲剧的三部曲。
②特征
觉醒者有自己独立的社会追求和人生追求,但暂时还无力改变那个世代相传、吃人与被吃的社会系统。“人醒了无路可走”是他们共同的命运。
③意义
鲁迅通过觉醒者的悲剧所要表现的重心在于,整个社会思想环境不改变,个别人的理想追求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个人的改造与社会的改造总是彼此联系在一起的。
6.其他
①代表
《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少年时的“我”,《社戏》中的六一公公与农村少年们。
②特点
这类人心地纯洁、朴素单纯,代表着鲁迅对美好人性的理解和追求。
③意义
鲁迅虽然赞美这类人淳朴的自然人性,但他把改造国民性的希望,仍主要寄托在“狂人”这类反封建战士身上。
(二)艺术贡献
鲁迅完成了从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到现代小说艺术的根本转变。他的小说创作,成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艺术的第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小说艺术的一个崭新的时代。
1.结构形式
鲁迅首先打破了古典小说的故事性框架,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形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创造。鲁迅的小说创作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小说的正式诞生。
(1)矛盾性质
鲁迅极少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单纯利害冲突作为小说矛盾的主线,更多的是描写一个人与整个社会环境的特定关系,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上升为小说的主要矛盾,使故事性的框架被社会状态和人的命运的展现所代替。
(2)叙述角度
鲁迅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角度,有不同的人称和视点。
①第三人称:《药》《明天》《肥皂》《离婚》等。
②第一人称
《孔乙己》《故乡》《伤逝》《孤独者》《狂人日记》等都属于第一人称。其中,前三篇小说只有一个确定的视点,后两篇则交错使用两个不同的视点。
③第一、三人称有机地结合
《祝福》中,开头结尾用第一人称,主体部分用的则是第三人称。
(3)时序安排
①顺叙:如《药》《阿Q正传》《离婚》等。
②倒叙:如《头发的故事》《祝福》《伤逝》等。
(4)时空关系
鲁迅小说较之中国古典小说更重视在空间上的横向拓展,横断面切割的方式在鲁迅小说中已成为经常运用的主要方式。如《示众》只是一个场景的描绘,展示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横断面。
2.表现手法
(1)发展传统手法
在鲁迅小说中,古典小说已经具有的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语言行动描写、景物描写、环境描写等表现手法获得了新的发展,所有这些表现手法都在挖掘人的灵魂的总目的下具有了新的特色,而心理描写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伤逝》几乎全篇都是涓生心理变迁过程的描写,抒情、叙事与人物心理描写融会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2)运用现代手法
鲁迅广泛运用了象征、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纯属现代形式的表现手法。
①象征主义
《药》《长明灯》等小说就使用了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大量现实的描绘同时具有了象征性的意义。
②意识流
《狂人日记》带有现代意识流小说的特征,“狂人”非理性的心理变化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他的意识流动过程。
③精神分析
《肥皂》《高老夫子》《弟兄》的表现重心则是揭示主人公的潜意识心理动机。
3.艺术风格
鲁迅小说不但具有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也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呈现出热烈与冷峻相结合的总体风格。
①形成原因
怀着对人类、对民族、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民众的深厚感情而对现实、对中国广大社会民众的精神面貌作高度严格的现实主义描写,是鲁迅小说总体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②表现形式
把深厚的感情有机地融于冷静的客观描写,则是这种风格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阿Q正传》
《阿Q正传》被公认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自发表以来,它不仅在中国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而且享有很高的世界声誉;阿Q则成了世界著名的文学典型之一。《阿Q正传》有着不朽的思想价值,主要表现为它高度概括地表现了在数千年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性的弱点,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者。
(一)文学典型阿Q
1.形成背景
阿Q作为受压迫、受剥削的广大劳动群众的一员,之所以能够集中体现整个国民性的弱点,是由中国当时整个社会思想的状况决定的。直到产生阿Q的时代,中国社会的文化思想(主要是一套伦理道德观念)仍然主要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建立的儒家思想学说。
(1)基本特征
儒家思想学说的基本特征是在封建等级关系的基础上维系整个社会的封建秩序。它建立在抑制人的欲望要求的基本前提之上,后来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
(2)影响
这套思想学说窒息了中国思想的发展。中国国民的思想,不是在自身的生活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简单因袭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结果。思想和个人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分离成了中国广大社会群众思想意识的一种根本特征。
2.思想特征
(1)自我意识的缺乏
阿Q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意识的严重缺乏。
①内涵
缺乏自我意识即整个思想观念不是在自身的生活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而是为传统的、因袭的思想观念所束缚。
②表现
个人的一切思想观念都与自己的本能欲望没有任何联系,并且常常处于严重对立的状态,而自身也没有能力走出这种思想意识的怪圈。
(2)“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是阿Q的主要特征,这是一个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的人的整个人生观的产物。
①内涵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维方式。
②原因
a.外因
封建等级观念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一种本质。对弱者的残忍与对强者的卑怯都是缺乏平等观念的表现,都是封建等级观念的必然产物。
b.内因
传统思想观念的长期束缚造成了自我意识的缺乏。
③表现
a.“实力政策”
凡是不能正确判断自我价值而单纯地从别人对自己的歌功颂德而获取自我荣誉的“死要面子”的行为,都是“精神胜利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b.“怒目主义”
凡是在实力的斗争中遭到失败而仅仅满足于对对手的情感反抗、不再追求实力斗争中的实际胜利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拥有者。
c.空洞言词
凡是以空洞的言词代替实力斗争中的失败,不再追求实力较量中的胜利的人,在本质上都是“精神胜利法”的拥有者。
d.内部语言
凡是在实力斗争中失败而仅仅在私下里把敌人骂为“坏人”“贱种”并以此为满足的人,在本质上都是用“精神胜利法”抚慰自己的人。
e.“自轻自贱”
凡是受人欺侮而又不得不公开承认别人欺侮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并且把“服从”“忍让”“委曲求全”当作骄傲的资本的人,本质上都属于“精神胜利法”的拥有者。
f.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凡是在实力斗争失败之后不再谋求实际的胜利而满足于自谴自责、自怨自艾的人,都是在用“精神胜利法”抚摸自己的精神创伤。这种人格分裂的极端表现就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最高表现形式。
④意义
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在封建中国影响的普遍性,“精神胜利法”对当时国民性的弱点有普遍的概括意义。鲁迅通过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写,既揭露了强权统治的暴虐专横,也严厉针砭了阿Q精神上的弱点。
(3)革命观
缺乏起码的平等意识和个性意识不但构成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精神特征,同时也决定了阿Q的革命观。
①表现
在革命党未得势时,阿Q视之为不如自己的下等人;当革命党即将获胜时,阿Q又主动投奔革命党。他的革命根本不是谋取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而是把自己提高到统治别人、压制别人的上等人的地位上去。
②影响
阿Q的这种革命观,无法带来中国社会的根本变化。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铲除造成不平等的种种现象和原因,在“革命”名义下重复的不过是历史上的“造反”,与中国的前途、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盛无关。
(4)两性观
阿Q的两性观也是《阿Q正传》重点描写的对象之一,这表现为相互矛盾的两端:一端是对封建两性观念的盲目维护,另一端则是他的本能欲望。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使他显现出极为荒谬可笑的特征。
(二)艺术价值
1.塑造文学典型
《阿Q正传》在艺术上的成功首先在于注重现实主义文学典型的塑造,它把文学典型塑造的方法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1)表现
阿Q的世界包括了整个传统封建文化的特征以及整个封建社会中各色人等的精神因素。鲁迅开掘了阿Q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就开掘了中国整个社会及其思想的状况。
(2)意义
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一个人物,同时也就展示了整个现实世界,表现了一种文化的弊害和在这种文化窒息中形成的国民性的弱点。
2.结合辛亥革命
《阿Q正传》的深刻性还在于它把对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同辛亥革命这个中国的历史大变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1)表现
在《阿Q正传》中,对阿Q精神特点的描写构成了辛亥革命的整个思想背景,而辛亥革命这个历史的大变动又构成了展示阿Q精神弱点的社会背景。
(2)意义
阿Q的精神弱点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争取政治民主的深刻历史变动面前变得更加明显;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也在对阿Q精神弱点的挖掘中得到了更深刻的说明: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变动,便不会有一个深刻的社会变动。
3.结合悲、喜剧
《阿Q正传》在艺术上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把喜剧与悲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1)表现
在《阿Q正传》中,一切可笑的,同时也是可悲的;一切可悲的,都同时又是可笑的。传统的悲剧和喜剧的差别消失了。
(2)意义
这种艺术方法,极好地体现了鲁迅对阿Q、对软弱而又不知进取的国民和对在帝国主义强权侵略威胁下不求自强的整个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
四、《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野草》
1924年至1926年间,鲁迅在《语丝》上连续发表了23首散文诗。1927年,鲁迅将其结集出版,增写《题辞》一篇,总题名为《野草》。
1.创作背景
《野草》写作期间是鲁迅心情极为苦闷的时期。《野草》是时代苦闷与人生苦闷这两重苦闷的结晶,但它们都具有超越时代和个人生活范围的普遍意义。
(1)时代苦闷
《新青年》的团体解散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转入低潮期。鲁迅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一个文化战士的孤独和寂寞的感觉笼罩在鲁迅的心灵中。
(2)生活苦闷
由于家庭内部的矛盾,鲁迅与自幼朝夕相处的二弟周作人的兄弟关系彻底破裂,这对鲁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并且成了《野草》中一些篇章的写作动因。
2.主题
《野草》中的24篇散文诗就其题材而言各自成篇,彼此不相连属;就其情感情绪而言又浑然一体,相互沟通,极难分类。从表达的主题内容来看,《野草》可以大体分为五类。
(1)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
①代表
《影的告别》《风筝》《好的故事》《死火》《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腊叶》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a.《影的告别》
这一篇表现了鲁迅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痛苦感受以及一个先觉的文化战士的历史悲剧意识。他清楚地感到像自己这样一个文化战士,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不过是一个“影子”。
b.《颓败线的颤动》
这是一篇以恢弘壮丽之笔写成的一个伟大母亲的悲剧,表现了爱人者的悲剧。《
c.《好的故事》
这一篇实际上表现了作者自己的理想以及这种美好理想的虚幻性。
②特点
这类主题的小说中虽有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但以作者的苦闷、痛苦以及自剖、自省的意识为主。
(2)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①代表
《秋夜》《雪》《过客》《这样的战士》可以归入这一类。《秋夜》中的枣树、《雪》中的“朔方的雪”、《过客》中的“过客”、《这样的战士》中的“这样的战士”,都是鲁迅的自我写照。
a.《秋夜》
《秋夜》中鲁迅以孤独而倔强的枣树自喻,充分体现了鲁迅对自己存在的骄傲,这是一个坚韧的文化战士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b.《这样的战士》
“这样的战士”是鲁迅的自况,它体现了与一般所说的“战士”不同的意义,是真正的战士。
②特点
这一类作品虽然流露出一些孤独情绪,但主要表现了鲁迅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肯定。
(3)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愤懑揭露和无情鞭挞
①代表
《求乞者》《复仇》《复仇(其二)》《狗的驳诘》《立论》《死后》《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可以归入这一类。
a.《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这一篇勾勒了三种人的精神特征。其中“傻子”的特征是真诚地同情不幸者,实际地为他们争取生活的改善,他们是鲁迅所肯定的人。
b.《求乞者》
《求乞者》表现了鲁迅对以卑屈的态度实现个人私利追求的人的厌恶。
c.《死后》
《死后》表现的是庸俗势力的无孔不入和鲁迅对庸俗人生的厌倦情绪。
②特点
在这类散文诗里,虽然其重心在于鞭挞社会的虚伪和庸俗,但也有着鲁迅自我写照式的象征性形象。
(4)对反动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
《失掉的好地狱》《淡淡的血痕》和《一觉》可归入这一类。
①《失掉的好地狱》
这一篇揭露了政客们的争权夺利,表明了反动的统治制度不变,人民便没有自由平等的民主权利。
②《淡淡的血痕中》
这一篇纪念的是“三一八”死难的青年。它愤激于怯弱者的淡忘与苟活,呼唤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同时也是对屠杀青年的反动政府的愤怒控诉。
③《一觉》
《一觉》作于“奉天派和直隶派军阀战争的时候”,是对军阀混战的揭露和抗议。
(5)对青年中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
①背景
青年人由于对旧文化的强大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一遇到人生困难便很容易消沉甚至妥协。其中一部分青年则缩小了反封建的目标,将目光仅专注于青年恋爱婚姻问题上,使失恋诗成为文坛的一种时髦。
②代表
《希望》和《我的失恋》可以归人这一类。
a.《希望》
这一篇便是“因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而作的。鲁迅抒发了因青年的消沉而感到的孤独和寂寞,但他又决心与绝望抗争,由自己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
b.《我的失恋》
这是对当时盛行的失恋诗的嘲讽。
3.艺术价值
《野草》中的散文诗是鲁迅的小说、杂文之外的另一座艺术高峰。它们把深刻的人生哲理、独特的人生体验和丰富奇幻的主观想象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1)象征主义艺术方法的广泛应用
《野草》中的多数篇章并不是现实生活的直接描绘,而是把作者深刻的人生感受通过主观想象的作用化为具有象征性的艺术形象,从而对现实世界构成了多义性的象征。
①代表
a.《秋夜》:“枣树”“小粉红花”“瘦的诗人”“小飞虫”
b.《影的告别》:“影子”
c.《求乞者》:“求乞者”
d.《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傻子”“聪明人”“奴才”
②意义
在《野草》中,鲁迅创造了大量象征性的形象,这些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全新的意象创造,较之传统的“松”“梅”“菊”“莲”等意象具有更深厚的社会内涵。
(2)奇幻壮美的意境创造
《野草》中用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创造的大量意境也都是全新的,奇幻壮美是它们的总体特征。《野草》中的很多篇章写的都是梦境,它们都像梦那样朦胧、缥缈、奇幻而美丽。
(二)《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一个回忆散文集,写于1926年,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改题为《朝花夕拾》。
1.主题内容
《朝花夕拾》忆述了鲁迅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一些重要的生活片段,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鲁迅生活经历中的各个侧面,其范围包括从少年到青年、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各个方面的生活。
2.艺术特色
(1)着重刻画人情世态
《朝花夕拾》刻画了一幅幅色彩鲜明、浓淡相宜的风俗画和世态画,浸透着作者深切的人生感受和对中国社会生活、中国国民精神的解剖,给中国的散文创作注入了更丰富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
(2)擅于塑造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的淳朴、藤野先生的亲切、范爱农的孤傲,都写得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叙议结合
①目的
《朝花夕拾》的议论或用于讽刺,或用于针砭时事,或用于评述生活和人物,但总的目的都在于赋予所记叙的生活现象和人物以新的视点,从而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由平凡见哲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升华作用。
②表现
《二十四孝图》记叙了儿时看二十四孝图的情景,正是由于大量议论的插入,才将二十四孝图所宣扬的陈腐思想的荒谬性揭露了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与二十四孝图完全不同的新视角。
五、《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共收入鲁迅以神话、传说、历史为题材的小说8篇,作于1922年至1935年,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为巴金所编“文学丛刊”之一。
(一)主题内容
《故事新编》中的8篇小说根据所表达的主题内容可分为两类三组。其中第一组独立成为一类,包括《补天》《奔月》《铸剑》3篇。《采薇》《出关》《起死》为一组,《非攻》《理水》为一组,后两组组成一类。
1.第一类
《补天》《奔月》《铸剑》这一组取材于神话与传说,情节带有明显的虚构性质,对文献资料的记载也有较大幅度的改造。它们与其说是对中国古代生活的实际表现,不如说是鲁迅自己的主观想象和主观感情的表现。
(1)《补天》
《补天》是中华民族创世者的悲剧。作品通过对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壮举的描写,歌颂了创造精神,同时也尖锐地讽刺了种种没有创造精神的庸俗小人。
(2)《奔月》
《奔月》写的是中国古代英雄人物羿的悲剧。作品表现了一个英雄在没有个性追求精神、没有创造力的社会环境中所感到的精神孤独,以及对那些没有英雄气概但又想出人头地、追名逐利的狎邪小人的愤慨和蔑视。小说将壮丽阔大之笔与漫画式的描写结合起来,在含泪的笑中表现了羿的悲剧。
(3)《铸剑》
《铸剑》写的是一个悲壮宏丽而又诡奇神秘的复仇故事。作品写法独特,想象丰富,诡奇壮丽,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2.第二类
第二类都是对真实历史人物或真实历史事件的艺术表现。虽然鲁迅将古与今、虚与实、庄与谐结合起来,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精神上的本来面目。
(1)《采薇》《出关》《起死》
这一组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各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倾向和它们的代表人物的精神特征。
①《采薇》
作品重新表现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历史故事,表现了他们行为的虚幻性和可笑性,批判了他们的消极反抗和遁世态度,揭露了中国封建士大夫文人把伯夷、叔齐作为一种完美人格来加以肯定的荒谬性。
②《出关》
《出关》描写了老子、孔子等几类古代的著名思想家。虽然多用漫画手法,但作者的感情格调是复杂的,其中既有作者深沉的苦闷,也有对老子及其他各类人物的嘲笑。
③《起死》
《起死》通过一个幻想性的情节,揭示了庄子无是非观的荒谬性和虚幻性。作品用对话的形式写成,在谐谑的形式中寓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2)《非攻》《理水》
这一组表现了中国古代拯世救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的奋斗精神。作品中塑造的墨翟、禹这两个艺术形象,就是这样的历史人物的典型。他们都不尚空谈,不务虚名,不被名教所束缚,始终着眼于对社会人生有益的目标坚韧地进行追求。
(二)创作特征
《故事新编》在写法上具有独创性,其主要特征是古今贯通。
1.思想基础
古今贯通的手法建立在鲁迅这样一种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古和今在面貌上各异,表现形式上不同,具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在精神特征上有很多一致的地方。
2.艺术价值
鲁迅这种融今于古、古今贯通的写法,打破了客观的时空关系,大大增强了历史题材小说的现实感,也加强了小说的荒诞色彩和喜剧色彩。
六、杂文创作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杂文,杂文集共有16部(如果加上由后来发现的鲁迅佚文编成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共有17部)。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鲁迅一生的主要文化和文学业绩。
(一)创作分期
鲁迅的杂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形成期
(1)背景
①杂文的发展
杂文这种散文文体能够在中国现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主要有两个相互联系的原因。
a.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需要,为杂文的发生和发展准备了思想和精神条件。
b.现代报纸杂志的发展,为杂文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
②鲁迅的自觉实践
鲁迅对现代杂文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最敏锐的感受和最清醒认识,他自觉以“杂文家”的身份积极从事杂文创作,并在理论上加以说明,在实践上予以卫护、扶持。
(2)范围
这个时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的倡导期。从1918年鲁迅发表的“随感录”到1925年“女师大风潮”期间所写的杂文可以归入这一时期。它们大都收入《热风》《坟》两个杂文集中。
(3)代表作
①《我之节烈观》
这一篇作品主要论述了中国贞节观念的荒谬。
②《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作品论述了新的父子关系的建立。
③《娜拉走后怎样》
作品论述了妇女解放问题。
(4)特征
鲁迅这时期的杂文还带有形成期的明显特征。
①艺术表现
《坟》中的杂文更接近“论”,以细密的逻辑层层推进,说理充分;《热风》中的杂文更接近“感”,热情充沛,直抒胸臆,情感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②主题思想
这时期的杂文多是针对带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而发的,其特点是就一些分散的题材解剖或针砭带有高度普遍性的思想观念。
2.发展期
(1)范围
从1925年“女师大风潮”发生后到1927年国民党建立政权之前所创作的杂文可以归入这一时期,它们多数收在《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两个杂文集中。
(2)特征
①思想尖锐深刻
这一时期,鲁迅杂文对中国国民性的解剖已经深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它超出了一般概念和口号的层次,对中国社会各种社会现象和言论的深层本质有了更直接的针砭和解剖。
②艺术个性明确
a.开始出现具有高度典型意义和象征意义的“叭儿狗”一类的意象。
它们成了为社会公众所熟悉的文学意象,并且对中国知识分子的意识发展产生了内在的巨大影响。
b.形式多样化
这一时期,像《青年必读书》《无花的蔷薇》《忽然想到》《通讯》《马上日记》《记念刘和珍君》《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都各有特色,更自由地运用各种形式而又有杂文文体统一的特征。
3.成熟期
(1)范围
1927年以后的鲁迅杂文都可归入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杂文集有《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准风月谈》《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
(2)特征
①杂文拥有更广阔丰富的内容和更凝聚的视点。
这一时期的鲁迅几乎参与了同当时社会各种人物的思想交锋,从而也把社会思想的百态反映在了他的杂文创作中,使得思想解剖范围变得更大了。
②杂文写作成为鲁迅的主要创作形式。
1927年以后,鲁迅才自觉地以杂文写作为主,有意以“杂文家”而存在于文坛。
(3)题材
鲁迅在这个时期的杂文取材极其广泛,其中有九类重大历史事件和思想斗争是这一时期杂文的主要骨骼。
①对国民党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的直接揭露和抨击
a.背景
国民党对内的白色恐怖政策和对外国帝国主义的屈辱投降政策等,把中国变得满目疮痍、民怨沸腾。
b.代表
《答有恒先生》《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友邦惊诧”论》《为了忘却的记念》《华德焚书异同论》和《写于深夜里》等都是直接揭露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杂文名篇。
②革命文学论争中对创造社、太阳社部分激进青年知识分子的批评
a.背景
创造社、太阳社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盲目反抗现状,对现实社会制度和社会思想的本质关系缺乏深切的认识,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容易脱离对整体社会目标的追求。
b.代表
《“醉眼”中的朦胧》《文艺与革命》《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等著名杂文就批评了激进青年知识分子的这种倾向,批评了他们的教条主义作风、盲目主义和唯我独“革”的态度。
③对“新月社”的批判
a.背景
“新月社”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倾向于避开整个社会的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而讲个人的尊严,企图与现实的政治专制和文化专制达成有限的妥协。
b.代表
《文学与出汗》《卢梭与胃口》《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好政府主义”》《“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言论自由的界限》等著名杂文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和政治倾向的虚伪性和反动性,显示了高超的战斗艺术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
④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揭露和批判
a.背景
“民族主义文学”的倡导者是一群公开卖身投靠的文人,他们不仅鼓吹国民党的反动卖国主张,而且充当了反革命“文化围剿”的打手。
b.代表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沉滓的泛起》等著名杂文中彻底剥露了这类人的丑恶嘴脸。
⑤对“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批判
a.背景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以“无党无派”相标榜,在严酷的现实中取“超然”的态度,鼓吹“艺术至上”和“文艺自由”,攻击左翼作家“左”而不作。
b.代表
《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等杂文分析了这类人的心态,批驳了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文学倾向。
⑥对“论语派”的批评
a.背景
“论语派”对国民党的专制主义统治采取退让的态度,试图把这种压制合法化、合理化。
b.代表
《谈金圣叹》《“论语一年”》《小品文的危机》《小品文的生机》《从讽刺到幽默》《从幽默到正经》等杂文对“论语派”所倡导的“闲话的幽默”作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⑦“两个口号”论争中对某些左翼领导人的批评
在“两个口号”论争中,鲁迅同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不同意放弃左翼作家的独立思想追求和文学主张。鲁迅与“左联”部分领导人的矛盾不是政治上的敌我矛盾,而是两种思想原则的矛盾。
⑧对各种文坛小丑的讽刺和揭露
文坛小丑是一群没有任何真诚的社会追求、人生追求和艺术追求,而在专制主义淫威下投机钻营的人。鲁迅有大量杂文是对他们的讽刺和揭露。
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综合解剖
这类杂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和各种腐朽丑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综合性的解剖。并且在现实解剖的广阔性和丰富性以及社会思想综合分析的尖锐性和深刻性上,相比于前期取得了较大发展。
(二)艺术成就
鲁迅杂文不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性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1.思想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只有鲁迅的杂文堪称中国现代史诗性的作品,它反映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也解剖了这个时代的各种社会思想现象,是中国社会思想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2.艺术性
(1)两结合
鲁迅杂文的特色是把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生动的社会现象及生活现象的描述结合起来,用强烈的主体意识记录客观事实。
①客观事实
鲁迅杂文与现代的摄影艺术相近,通过角度、图像的选择和不同对象的组合等艺术手段,使所论事物的本质显露得更加充分,更具典型意义,更启人深思。
②主观意识
鲁迅杂文比现代摄影艺术更尖锐、更泼辣,战斗性更强,其中加入了作者的议论和抒情,把理性的启迪、情感的感染和形象的刻画熔于一炉,自由奔放,不拘一格。
(2)新文体
鲁迅杂文不是中外文学史上固有的文体形式,而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繁荣、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民族特点和现代特点的新的文体形式,是鲁迅不拘一格的大胆创造。
七、评述
鲁迅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将毕生主要精力贡献给文学事业的一位巨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最富有独创性的。
1.作品的先锋性
(1)小说
《呐喊》《彷徨》中的现实题材小说在中国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传统,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也具有独创性的风格。
(2)散文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3)杂文
鲁迅的杂文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无人能与之媲美。
2.作品的独立性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和杂文,各呈异彩,有着不同的体式和格调,而又具有一贯的作风和气派,这充分表现了鲁迅的巨大创造才能和创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