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材精讲+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1.7小时高清视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基础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一、教育的发展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即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二)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及其相应的各项规定。

“各级”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成人教育等。

学制中具体地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出现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

(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体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具有与封建主义教育不同的特点:

(1)从对人的崇拜出发,要求热爱儿童,相信儿童,把他们培育成为体魄健康、知识广博、多才多艺、富于进取精神、善于处理公私事务的人。

(2)主张恢复古希腊的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3)在教学方法上,反对呆读死记和棍棒纪律,主张启发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有维多里诺、埃拉斯谟斯、拉伯雷、蒙田、康帕内拉等。

3.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的特征表现为如下几点:

(1)教育的终身化。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实行全民教育,其目标就是满足全民的基本教育要求,向人民提供知识、技术、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自尊、自立地生活。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工艺、设备、程序、手段等)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目的是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与指导。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儒家的孔子

人的本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

强调忠孝和仁爱

因材施教

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基本科目是《诗》、《书》、《礼》、

《乐》、《易》、《春秋》

2.墨家的墨翟

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

3.道家

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

道家老子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其有关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1)文化堕落论;

(2)“绝圣弃智”论;

(3)人性“复归”论。

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否定文化教育价值。

总的来说,贯穿老庄学派文化教育思想的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是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但是在另一个侧面,它尖锐地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的形式表达了个性自由的企望,这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4.《学记》

被称为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要开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

主张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主张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循序渐进。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经达到很高的认识水平。

5.其他

董仲舒:“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朱熹::一是重视基础教育,二是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三是讲究教育方法。

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王夫之:“行可兼知”。

训练与应用

1.在中国,(  )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答案】B

【解析】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教学主张要求师者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务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2.《礼记·学记》中要求“不陵节而施”,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解析】“不陵节而施”出自《礼记·学记》,即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百,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陵:超越。节:限度。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教育目的: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治国人才。

在教育内容上,他主张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以及教人锻炼身

体,增进健康。

“苏格拉底法”、“产婆术”。

2.柏拉图

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甚至提出了胎教的问题。

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体系,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

第一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成为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是“寓学习于教育”的最早提倡者。

3.亚里士多德

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主张教育是国家的职能,学校应由国家管理。

“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天性发展”的思想,并以之确定了教育的年龄分期。

他赞成雅典健美体格、和谐发展的教育,主张把天然素质、养成习惯、发展理性看成道德教育的三个源泉。

他主张“文雅”教育,使教育服务于闲暇。

三、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是受到人文主义精神影响的捷克教育家。

强调教育的自然性。

《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2.卢梭

自然教育

《爱弥儿》

3.康德

《教育论》

其思想精神直承卢梭。书中屡次介绍卢梭的教育思想,如重视儿童青少年身心之养护、发展等,都是卢梭教育思想的“灵魂”。

4.裴斯寨洛齐

教育者的首要职责在于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他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者对儿童施加的影响,必须和儿童的本性一致,使儿童自然发展,并把这种发展引向正确的道路。

5.洛克

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他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就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与《普通教育学》

1806年,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2.杜威与《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

实用主义

四、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理论中的应用

1939,凯洛夫《教育学》

(三)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使教育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

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在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小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和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教育心理学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七、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