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闻与传播硕士《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自媒体

2.涵化理论

3.舆论监督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微博和微信中的使用。

2.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与其优缺点。

三、案例分析题(45分)

运用媒介伦理知识,分析李天一案件中的媒介表现。

参考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试题分析

一、参考教材(8本)

1.《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与外延》(段鹏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传媒法规与伦理》(王军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媒介管理学》(邵培仁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6.《新媒体传播》(马为公、罗青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7.《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E.M.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8.《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二、试题特点

1.题型及分值分布

主要题型分为: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

(1)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2)论述题(共2题,每题30分,共60分)

(3)案例分析题(共1题,45分)

2.考试内容

(1)传播学基础知识(60分)

涵养理论、舆论监督、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

(2)传播学热点(75分)

微博、微信,李天一案件,自媒体。

(3)新闻传播综合考点(15分)

舆论监督。

三、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

1.2014年334试题特点

(1)题型方面

较往年题型保持不变。

(2)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传播学的基础知识仍然是考查重点,尤其是将基础知识与热点相连,并且在基础中也涉及到冷僻考点和超纲内容。要回答出学科考点的来龙去脉并将基础的知识与现代的传播变化情况相结合。

热点时事:对新理论和业界热点问题的考查比重越来越大,已经占到三分之二的分数,要对新闻传播界的时事一直持续关注,并对自己的专业化见解进行总结归纳。

综合能力:在考查334时试题中加入了440的考点,在对热点案例的分析的时候也是新闻与传播分不出界限,需要将两者的考点相结合,在回答334的时候语言组织要更加的灵活化。

(3)难易程度

与2013年的试题相比难度提高,需要考生思考和动用日常知识积累的题目增多。

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单比较:题型、考试内容、难易程度等。

(1)题型:题型简单,没有特别的组成结构,更为灵活。

(2)考试内容:皆朝着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

(3)难易程度:近年来难度一直在不断加强,2014年334与人大、复旦等学校新闻专业考试题目相比,难度仍处于适中地位。

真题详解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自媒体

【分析】超纲题,属于热点题,分析角度与方向自由选择。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概念→特点→分类。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化程度的提高,BBS、播客、博客、微博、SNS等普通大众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的“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们通过这些平台随时随地用文字、声音或图像在互联网上传播信息,信息被自由的传播者随意的传播,影响力迅速攀升。

(2)自媒体的传播特点

平民化、个性化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低门槛、易操作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而在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和可选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交互强、传播快

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

(3)自媒体的种类

自媒体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个人、法人单位和官方组织。个人自媒体主要是以自发性个体发布,法人单位自媒体主要以社会各单位、组织发布,官方组织自媒体,主要以政府机构发布。

2.涵化理论

【分析】基础题,属于传播学大纲内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背景→内容→延伸。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涵化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

(1)理论诞生

电视媒介的兴起与其强大的吸引力是许多关于社会经验效应理论化的来源。其中一项不断被提及的主题就是“透过当代主流媒体语言和图像,我们的经验被名副其实地中介”的程度如何。在大众传播领域将这方面的研究称其为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又译为教养理论)。

这一领域的研究最早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安南堡传播学院的格伯纳及其同事发展起来的。他们对电视效果进行的研究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长期、最大规模的研究。格伯纳及其同事的出发点是,电视已经变成美国社会的文化中心,“电视机已经成为家庭的中心成员,成为在多数时间最重要的故事讲述者”。格伯纳及其同事认为,对重度观众来说,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信息、观念和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相同信息所产生的效果,便是格伯纳等人所称的涵化作用,或者教导共同的世界观、角色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2)理论内容

涵化理论认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目的是为了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涵养理论肯定了共识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强调了大众传播在形成这种共识中的作用;揭示了大众传媒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传媒带有的倾向性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共识”方面,已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的作用。

(3)理论修正

格伯纳及其同事重新审查了涵化理论后又提出了两个新概念——主流化和共鸣。这是考虑到不同的社会团体大量看电视的结果可能有不同。格伯纳说,主流化(main streaming)表明,不同社会团体的大量看电视者的意见趋同。共鸣(resonance)发生于人口中的某些特定人群,涵化效果在那里表现得非常突出。

主流化与共鸣这两个概念是对涵化理论很大的修正,涵化理论不再宣称电视对所有重度收视者都具有统一和跨界(across-the-board)的效果了。它现在的主张是,电视与其他变量是相互作用的,看电视只对某些次级群体的人有很强的效果,而不是对其他所有人都有影响。

(4)理论改进

涵化理论最近的一个改进是将可能的效果分为两种类型的变量: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第一级信念(first-order beliefs)是指对外在世界事实的信念,第二级信念(second-order beliefs)是指从以上事实推论得出的关于期望与倾向的信念。这两种信念可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级信念可能来自对第一级信念的推论。但是,一些研究显示,第一级信念和第二级信念并不总是有明显相关的。

(5)理论批评

对涵化理论有许多批评意见,批评者的主要论点是,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会产生涵化效果的结论是不合理的。据此,一些研究者也指出,涵化理论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但可能适用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

3.舆论监督

【分析】基础试题,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考点。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含义→功能。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舆论监督的含义

舆论监督,是指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以公开的方式反映公众对某一社会现象、某个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意见。舆论监督是代表公众的意志对社会现实作出的强有力的主动回应,因而在实施社会监督方面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2)舆论监督的功能

舆论监督最大的功能在于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舆论监督的社会监视功能,首先表现在它对社会发展具有“晴雨表”和“候风仪”的监测作用。其次是对社会发展进程的监视。舆论的社会监视功能总能保持清醒的超越现实功利、谋求整体长远利益的效果。第三个表现是对社会发展的效果评价。

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

主要表现为对社会心态、社会意见的调节、疏导和重新整合。舆论监督的社会调整功能还常常表现为充当社会公众的“传声筒”和“排气阀”,传达呼声,宣泄积郁,平衡心理,满足愿望,从而使整个社会在心态上维持在一个理想的安全值上。

舆论监督的社会控制功能

它是一种积极控制,主要以典型示范、及时褒贬、议题设置等手段,通过事先预警、事中监测和事后评价的主动介入方式,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社会越轨行为。同时,它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软控制。主要以舆论、宣传、教育的手段去影响和引导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通过精神内省、价值认同、道德感化和舆论压力的方式达到控制的目的。

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功能

主要表现在舆论监督对社会权威和权力的设限和抗衡上。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微博和微信中的使用。

【分析】半开放试题。从题干上来看,限定词是“使用与满足理论”,要从现象看到本质,并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对背景、原因、表现进行多重分析。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理论简介→分点论述表现。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使用与满足理论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该理论认为,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他们接触媒介的活动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从而使自己的特定需求得到“满足”。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在这样情境下,大众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就不可能同时被所有的受众所接受,受众总是从中挑选出可以满足自己的信息。研究表明,受众通过使用媒介而获得的满足至少来自三个方面:媒介内容、媒介接触本身以及接触不同媒介时的情境。

根据这一观点,受众面对大众传播并不是被动的,实际上受众总是主动地选择自己所偏爱的和所需要的媒介内容和讯息,而且不同的受众还可以通过同一媒介讯息来满足不同的需要,并达到不同的目的。因此,不是传播媒介在操纵受众,而是受众在使用传播媒介,传播活动的主动权是由受众而不是传播者所掌握。

(2)“使用与满足理论”在微博和微信中的使用

接触新媒体的需求

保罗莱文森在《新新媒介》一书屮提出了当代媒介的“三分说”,即旧媒介、新媒介及新新媒介。他认为“新新媒介涵盖以前新媒介的原理”,“用户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获取新媒介提供的文本、音频和视听”。互联网时代产生的微信,集传统媒介的优势于一身,将用户从传统的受传者变成了信息的发出者,实现了用户从信息消费者向信息生产者身份的转变。微信和微博为受众带来新鲜感和使用新媒介的迫切愿望,它的发展离不开以白领和学生为主体的年轻群体的支持。年轻群体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追逐新奇事物的天性,使微信与微博在年轻群体中备受好评。

获得资讯和信息的需求

拉斯维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媒介的“三功能说”,他将媒介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三个方面。而“瞭望哨”的作用正是信息的需求。自然与社会环境时刻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人类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从微博和微信的使用情况来看,受众通过搜索或者推荐,对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满足自身某种需求的微博和微信账号进行关注,这种关注是基于自身的某种需求,譬如娱乐、获取信息、增长知识等,且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性的行为。

微信和微博常见信息的形式一般包括新闻消息、生活服务类资讯和娱乐信息等。对于那些选择订阅新闻或是生活资讯的用户,他们会在每天定时收到服务平台发送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生活服务资讯。这既能满足受众对信息关注的需求,同时,这种手机碎片化阅读的方式大大节省了他们消化信息的时间,能够让用户在最宝贵的时间里看到最需要的新闻。此外,微信独创的二维码扫描,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商家进行扫描,获得某些商家的优惠信息和打折活动,满足吃喝玩乐的娱乐需求。

社会交往的需要

社会交往,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根据不同的层面,社会交往可以划分为个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竞争、冲突、合作、调适等。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群居动物,每个人都有与他人进行交往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呈金字塔形,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基于对用户需求和沟通想象性的创造,微信将沟通与社交提升到了全面,自由,无限制的境地。通过微信“朋友圈”、“附近人圈”、“陌生人圈”,通过微博的不同分组和不同查看方式建立起的立体式交际网络,使人们打破了以往只与相互认识的人进行交往的传统。

娱乐、消遣的需要

微信和微博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娱乐服务。在工作学习之余,打开客户端,看看最近大家热议的娱乐话题;通过关注公众平台,浏览到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分享笑话或有意思的文章;关注娱乐明星的最新动态;与好友进行游戏互动等等。尤其是通过微信关注名人明星用户,可以及时收听到他们发布的语音信息,了解他们的心情和最新动态,使用户获得了与偶像身临其境进行交流的满足感。同时,微信和微博为用户带来的娱乐和消遣还体现在它的“可分享性”。某一用户可以将自己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一些有趣的文章、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通过微信朋友圈或是微博发布,分享给好友。这些好友在自己获得娱乐的同时,可以再次对内容进行分享和转发,推荐给更多的人,实现资源的无限传递,在最大程度上使更多的受众享受到休闲娱乐。此外,新版微信中特地增加了游戏的版块,“打飞机”和“天天爱消除”成为了首批上线的微信游戏。

展示自我,获得关注和认同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后,总会有获得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需要的最高层次。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人们刻意展现出自己具有吸引力的一面,以期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镜中我”的概念中也指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拥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身份、社会地位的限制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并不是所有的个体都能获得被关注和被认同的机会。而在微信这个虚拟的交流平台上,个体失去了身份和地位的约束,他们可以自由平等的发表己有的观点和意见,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自我,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关注和认同。当然,这种自我展示不仅被个体用户所重视,它们更多的被一些企业、组织、社会团体等所接纳,成为这些主体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通了微信平台,他们在这里展示自己的品牌文化、经营策略、运行方针等相关内容,在获得受众关注的同时,潜移默化的起到了宣传的作用,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

2.传播学实证研究方法与其优缺点。

【分析】冷僻考点。没有在大纲中明确表明,但是隐藏在教材之中。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概括→分类简介→表现。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集合了多种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研究方法也必然结合了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众传播中实证研究一般分为定性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定性方法是人文科学广泛使用的一种思辨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被社会科学广泛使用。在传播学领域,定性方法被批判学派所推崇,而定量方法被以美国为首的经验学派使用。

(1)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的方法。定量研究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来测定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的优势

a.定量分析采取了实证主义范式,用量化手段(数字和统计)来理解传播现象,其研究目的在于找出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因而其结论具有精确性和概括性,能够了解某个现象或事物在宏观层面上的信息,具有可信度。

b.定量研究追求“更多样本量、更好的统计显著性、推断出更大的总体”,强调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c.研究结果不会因人而异,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相同的研究设计得出相同的结论。

d.研究过程测量的是客观事实,使用的是调查法、实验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者从研究中剥离,因而研究过程中不会受个人因素的影响。

定量研究的缺点

a.研究环境是受控的人工环境,不方便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

b.研究过程是线性的,因而比较死板、单一。

(2)定性研究

大众传播中的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分析资料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

霍夫兰的说服研究就大量采用实验法。实验法分为控制实验和自然实验。控制实验就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对实验对象在实验室中,控制研究变量,进行的研究。自然实验是使研究对象在自然的社会环境中,根据研究目的对其进行的相关信息的搜集与分析。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的宣传研究中把内容分析法引入传播学研究。内容分析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设定标准,把内容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定性研究的优点

a.由于定性研究是在自然环境中,使用实地体验、开放型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因而简便易行,并且能够与研究对象贴近。

b.定性研究能使研究人员在近距离和比较自然的环境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沟通,有利于从研究对象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他们的行为、态度和动机等。

c.定性方法采取解释性范式,重视对现象的解释和理解,因而它的研究设计比较灵活。

d.定性研究不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因而其研究结果往往留下很大的阐释空间。

e.个人在研究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而能充分调动参与人的积极性。

定性研究的缺点

a.由于定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因而其结果受研究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大,很难重复;

b.由于研究结果因人而异,所以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效度通常受到怀疑;

c.数据难以用统计方法处理,因此无法提供定量的信息。

三、案例分析题(45分)

运用媒介伦理知识,分析李天一案件中的媒介表现。

【分析】开放试题,属于现象问题的分析,分析角度与方向自由选择。从题干上来看,主要是着眼于“媒介表现”的分析,要架构好分析结构,并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对背景、原因、意义进行多重分析。

难易程度:★★★

答题思路:介绍媒介伦理→回顾事件→就表现进行多层分析。

视频二维码(扫码观看)

答:(1)媒介伦理失范的含义

媒介伦理失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道德主体(媒介组织)在传播行为中对道德客体(传播文本中的人或者物)以及道德波及者(普通受众)作出的善或恶的道德判断,即对道德客体在道德范畴内的利益侵害与否,以及对道德波及者的利益侵害与否;传播者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责任伦理的丧失和制度的真空状态导致媒体追逐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不能纳入合理化的轨道,极端个人行为、利己主义等行为加剧了社会转型期的无序和混乱,这必然侵犯道德客体和道德波及者的利益,而这些行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会存在道德问题。

(2)李天一案件中媒体所面临的媒介困境

在李天一案件过程中,不但网络爆炒,而且传统媒体也争先恐后。总体而言,媒体面对了一个难以抉择的局面。一方面是未成年的李天一的合法合理权益,媒体的报道应该考虑不要影响他未来改过自新;另一方面是在社会背景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受害人杨某,如果媒体不给予必要的关注,公众利益将可能受到侵犯。

(3)李天一案件中媒介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隐私侵权

媒体报道中,“李双江之子”的使用非常普遍,有媒体直呼其名,顺带牵出其曾用名。当月《东方早报》用了整整两版以题为《因父之名:一个星二代的成长与堕落》的文章曝光了当事人的成长经历,其中还配了包括幼年李天一与父母合影在内的四张照片。文中虽然一直用“李某”来称呼当事人,照片中李天一的眼部也用马赛克处理了,但通过其父母和文中的其他线索可知道当事人就是李天一。

一方面,当未成年人涉嫌严重犯罪时媒体应予以报道。根据施拉姆等所著《报刊的四种理论》中观点,媒介的社会责任是基于公众信息权的一种道德责任,强调以积极自由弥补消极自由。严重的犯罪案件往往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公众有权利知晓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动态。这些信息的传播、讨论和反思的过程,有很大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让公民了解社会问题,也在社会问题的讨论中让公民学会承担责任、反思原因、弥补过错和预警类似事件的发生,以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嫌疑人的行为一旦明显涉嫌严重案件,基本就意味进入了公众知情权的中心。美国的媒体对具体案件中的涉案未成年人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主要考量因素是案件的重要程度和年龄,如果是涉嫌谋杀等重罪,年龄在13岁以上,媒体通常可以报道涉案者姓名。

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急剧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对于重大事件,传统大众媒体阻挡不了其在网络上的传播。传统媒体封锁信息或者发布信息滞后,网络的负面作用就会凸显。没有可靠信源出现,谣传会加大事件的传播。药家鑫案和本次李天一案件,都出现了这种状况。所以,传统媒体主动及时发布可靠准确的信息,有利于舆论的方向朝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此次李天一涉嫌轮奸属于情节严重甚至恶劣的案件,媒体应该予以报道。

另一方面,媒体应该负责任地谨慎报道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媒体除了应该遵守如公平公正、客观、真实、平衡等一般的伦理规范外,应该站在高度的专业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的角度,谨慎报道未成年人涉嫌严重犯罪的案件。如没有特殊情况,不能报道能推断出未成年人的身份的信息,不能炒作挖掘与所犯案件无明显直接关联的事件。在李案发生后,有媒体挖出李在美国读书的欺辱同学的事情,谣传其生活作风奢靡,甚至报道其父过去的负面经历。这些经过有意挑选又与案件无明显关联的报道,很容易让人在法院判案前对嫌疑人形成负面印象,从而让舆论对司法过程施加了压力。

媒介审判,干涉司法公正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传播媒体在报道消息、评论是非时,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造成破坏司法原则的后果。媒介审判具有两大负面影响:一是亵渎了法治原则。“媒介审判”虽然不能真正代替现实生活中的司法审判程序,但能够制造和引导一种“众情激奋”的舆论氛围。新闻传播媒体往往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逞一时之快,给受众“先入为主”的影响。二是导致新闻传媒角色错位。“媒介审判”使新闻传播媒体超越报道新闻、提供信息、引导舆论的职能,转而担当“民间审判”的角色,对自己拥有权力的无限放大,干预正常的司法程序。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名誉权。

在李天一案件报道中,媒体充分行使了告知的义务,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但是对于媒体而言,这仅仅是它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部分,并非全部。原因在于,首先,如果分析研究西方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1947年报告《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的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理论在对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进行修正的同时,揭示了所负责任的社会性。自由报刊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并招致许多批评的现状,社会责任理论主张: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它强调:只要媒体对社会产生影响,其社会责任就是无法回避的;越是对他人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体,其所承担的责任就越重大。因此,那些传媒从业者及传媒集团的管理者,对社会整体都负有不可推卸的一份责任。而这种责任恰恰是一般的自由媒体所忽略的。其次,有关刑事犯罪的报道,不是一般性的报道,而属于司法事件报道。新闻传播媒体的职责是向社会传播公众关心的、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典型性或独特性的客观事实、人物、理念及言论。要防范“媒介审判”,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就要做到:客观、真实、不煽风点火,不添油加醋;理性,不偏不倚,忠实记录历史;公正、平衡,给原被告双方同等说话的机会,甚至于给犯罪嫌疑人发言或为自己辩驳的机会;案件判决前不作定罪、定性报道;对当事人正当行使权利的言行不作倾向性的评论;评论一般在判决后进行;维护司法尊严,在法治原则下监督司法。

(3)媒介伦理失范的原因

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我国新闻记者“无法可依”,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没有法律的准绳做牵引。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新闻法,在涉及新闻传播的许多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有些新闻记者打“擦边球”。

新闻记者队伍良莠不齐。一些新闻媒体的新闻记者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对新闻采访写作的具体细节掌握不好,加上有的媒体单位疏于对记者新闻业务的培训,使得一些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活动时不能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守新闻伦理。

部分媒体纯粹以市场为导向,忽视新闻生产的社会效益。有的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收视、收听率或者发行量,放弃职业操守,一位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使得新闻质量下降,呈现出娱乐化甚至低俗化倾向。

试题点评

(1)2014年是4年以来中传MJC334难度最大的一年,一方面保留了对于基础考点的重视,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于冷僻考点和热门事件的考察力度。考察内容也越来越灵活化和开放式。

(2)对于334的复习不要局限于大纲内容,要在掌握大纲的基础上,吸收所有的热点。尤其是多看论文,多做笔记,推荐《现代传播》类期刊。

(3)对于新媒体的考察加大,要深入新媒体领域,将运营和内容与传播学基础理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