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综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知 觉

4.1 考点精讲

考点1 知觉概述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

1.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端,也是人们其它心理活动的基础,一个人若没有感觉和知觉,就不可能形成记忆、思维、想象、意志等复杂的心理活动。可见,感觉和知觉是一个人正常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心理过程。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客观事物是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条件,没有客观事物的存在,感觉与知觉不可能凭空产生,也就无所谓人的感觉和知觉的心理活动过程。

两者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感觉和知觉的产生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的加工和处理过程。

(2)感觉和知觉的不同点

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反映的内容存在层次上的差异。

两者产生的性质不同

感觉是介于生理和心理之间的活动过程,它的产生主要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和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不需要或很少需要人的知识经验的参与,相同的刺激信息会引起相似的感觉。知觉是纯粹的心理活动,它的产生来自在感觉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各种属性的整合和解释以获取意义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人的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参与,不同的人对同一刺激信息产生的知觉可能不同。

两者的生理机制不同

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知觉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多种分析器共同参与,以对复杂刺激物的多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和整合。由于知觉的形成离不开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因而在知觉过程中,包含了当前刺激信息所引起的兴奋活动,以及过去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

(3)感觉与知觉的联系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产生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和发展,人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两者联系就越紧密。

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的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感觉和知觉,人就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和意志之类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因此,感觉和知觉是人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

4.知觉的分类

(1)根据在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和嗅知觉等。

(2)根据知觉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等。

(3)根据知觉所反映的客体,把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称为错觉。

二、知觉活动过程

1.知觉链

知觉活动过程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称为知觉链,每一个环节都是人们形成正确知觉所不可缺少的。

(1)第一个环节是外界环境,它是指环境中作为知觉来源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特征、位置及其分布。

(2)第二个环节是中介物。外界环境中物体的各种属性,通过中介物,如光、空气、力、热等传递到人的感觉器官。

(3)第三个环节是刺激物与感觉器官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是外界刺激各种形式的能量及中介物中的其他刺激与知觉系统的感受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4)第四个环节是神经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系统向大脑传递各种外界信息的过程。

(5)第五个环节是大脑对传入到皮层相应投射区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的过程。

2.格式塔的知觉理论

格式塔知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M·威特海默、K·考夫卡和W·苛勒,他们认为人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尽可能地用简单的方式去“整体”地认识外界事物,遵循“概略”规律并受神经系统的制约。

3.构造主义的知觉理论

构造主义知觉理论强调先前经验对知觉活动的重要影响,因此把记忆引入知觉活动领域,即一个人把记忆中的先前经验参与到由刺激所诱导出来的知觉之中,从而构造出某种知觉图像。构造主义知觉理论认为,有组织的知觉是从一个人的记忆中选择、分析并添加某些刺激信息的过程,而不是格式塔知觉理论所认为的是大脑组织的“概略”规律所引起的自然操作作用的结果。当人们知觉外界物体细微特性和特点时,往往借助记忆中的过去经验作“任意选择”,在这个意义上说,同样的刺激物可以由于知觉者各自经验的不同而被构造成不同的知觉图像。

4.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

动作行为的知觉理论由巴甫洛夫创立,后来为西方一些心理学家所接受。他们认为,知觉是知觉者借助动作行为习得的,活动及在活动中习得的经验影响和指导着知觉活动。比如,儿童在视觉发展的早期阶段,眼球运动并不倾向于追随物体的轮廓线条,而是全神贯注在面前的图形特点上,先是用手指来触摸和描绘某物体模式的轮廓,只是到后来,才用眼球运动来代替这种手指的活动。这些理论假设已在儿童、恢复视力的成年人以及脑损伤后重新获得视觉的患者身上得到了证实。这说明活动以及由动作行为而导致的学习经验对知觉活动来说是重要的。

5.吉布森的知觉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J·J·吉布森的知觉理论认为,人们所知觉的环境是由具有结构的表面组成的,当在观看三维空间的客观环境时,其表面均是有结构的,它为知觉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诸如遍地卵石的沙滩、近宽远窄的轨道、重叠相间的楼房等,知觉者在认识这些结构表面的同时确定该事物是什么。因此,知觉既有赖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而且与一个人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水平如何有关。吉布森认为,人们对事物的知觉并不像动作行为知觉理论所言是由运动导致知觉,恰恰相反,是知觉指导了运动。

考点2 知觉的基本特征

一、知觉整体性

知觉整体性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1.知觉组织原则

知觉的整体性与知觉对象的特性及其各个部分之间的结构成分有密切关系,格式塔学派把它们归纳为以下知觉组织原则。

(1)接近原则

视野中的接近,即空间位置相近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除了空间视觉方面的接近外,在时间听觉方面,在时间上接近的声音也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原则

物理属性相似的客体,例如形状、大小、颜色和亮度等方面的相似容易被人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原则

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等特点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同一整体。

2.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

知觉整体性不仅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性密切相连,而且也与知觉者的主观状态有关,特别是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对当前的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客观事物具有多种属性,当客观事物作为刺激物对人发生作用时,它的属性或部分结构分别作用或先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有时甚至只有其中一部分对人发生作用。

二、知觉选择性

知觉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1.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的区别及联系

(1)区别:知觉对象有鲜明的、完整的形象,突出于背景之前,知觉对象是有意义的、容易被记忆的。知觉对象和知觉背景的这种结构成分,是知觉选择性中最基本的特点。

(2)联系: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的联系是相对的,此时的知觉对象可以成为彼时的知觉背景;同样,此时的知觉背景也可以成为彼时的知觉对象。由于人的这种知觉选择性的作用,使人们的知觉既清晰和准确,又完善而丰富。

2.影响知觉对象选择的因素

(1)从客观上来说,那些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色彩鲜艳的、具有活动性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客体本身的组合若符合“良好图形”原则,即具有简明性、对称性,容易被迅速而准确地知觉、记忆。

(2)从主观上来说,知觉选择性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任务、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人的意义是否重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知觉过程和结果。

3.知觉选择性的应用

对于直观教学的组织、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广告设计、工业产品检查、军事伪装和搜索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三、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影响知觉理解性的因素有:

1.个人的知识经验

对知觉对象的理解,是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的,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人在知觉同一个对象时,对它的理解不同,知觉的结果也不同;

2.言语指导

言语指导也是影响知觉理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言语能够指示知觉的内容,当外界对象的标志不明显时,通过言语的指导,可以唤起人的过去经验,补充知觉的内容,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3.实践活动。

4.个人兴趣和爱好。

四、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象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有以下类型:

1.大小知觉恒常性

大小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映象的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特征。物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的视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条件:物体的大小和物体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其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α为视网膜上视像的大小,A为对象的大小,D为对象与眼睛的距离。

公式表明了在视网膜视像大小不变的情况下,主观感觉到的大小和主观感觉到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这一公式又称为大小—距离不变假设。

2.明度和颜色恒常性

明度和颜色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物体固有的明度和颜色的知觉不随映象的变化而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

3.形状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形状变化而反映客体本身形状不变的知觉特征。人的过去经验在形状恒常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3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是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距离(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空间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动觉等经验及其相互联系,对空间知觉具有重要作用。

一、距离知觉

距离知觉是指人对物体远近距离或深度的知觉。知觉物体距离的线索有以下几种:

1.单眼视觉线索

单眼视觉线索是指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物体深度的线索。单眼视觉线索主要有以下六种:

(1)遮挡

某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物体,人对遮挡物体知觉为近些,被遮挡物体被知觉为远些。物体的遮挡是知觉远近的重要线索之一。

(2)线条透视

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角大些知觉为近,反之为远。

(3)空气透视

物体的清晰度受空气透明度的影响。天气晴朗,空气透明度大,物体清晰度高被知觉为近些,反之则为远些。

(4)明暗和阴影

明亮的物体显得近些,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知觉为远些。

(5)运动级差

当周围环境静止不动而观察者的头部或身体移动时,由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物体的视角变化的差异(近物体视角变化大,远物体视角变化小),便引起相对运动视差。近物体被知觉为向相反方向运动。最近的物体向后移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向后移动较慢,遥远的物体的移动方向与观察者相同。

(6)结构级差

结构级差是指随着人的视野向远处延伸,运动视差(客体的物体分布密度)的有规律的递缩的变化。

2.双眼线索

双眼线索是指由眼睛的运动觉而形成的对物体距离的知觉线索。双眼线索包括:

(1)水晶体的调节

眼睛水晶体的曲度变化是由睫状肌随观察物体的距离进行调节和变化的。当看远物时水晶体比较扁平,看近物时比较凸起。但是这一线索受眼睛调节能力的限制,它仅在10厘米到10米之间的距离知觉中起作用。

(2)双眼视轴的辐合

视轴辐合是指眼睛随物体远近将视轴聚集到被注视的物体上的现象。视轴的辐合是由眼睛外部肌肉组织的协调收缩和舒张实现的。看近距离物体时,视轴辐合大(辐合角大),肌肉调节大;反之,辐合角小,肌肉调节小。双眼视轴的辐合提供的信号是有一定范围的。当物体距离超过30米左右时,两眼视轴几乎趋于平行,对距离知觉的作用就会消失。

(3)双眼视觉线索——双眼视差

双眼视差指一个物体在两眼中对应的图像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所产生的一种视觉差异现象。当人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眼间相距约65毫米,两眼视像便不完全落在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物体的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些,它们都偏向鼻侧。这样,立体的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成像就有了差异。

二、方位知觉

方位知觉是指人对物体空间关系位置和对自己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对物体方向的知觉主要是由视觉、动觉和前庭分析器来实现的;对声音的方向定位是由听觉和动觉分析器来实现。

1.视觉的方向定位

当刺激来自左或右侧时,引起身体某侧感受器的兴奋,成为人辨别物体方向的线索。对于上下方位的定位,主要是依靠视觉和前庭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实现的。在一般情况下,视觉起着主导作用。当人的视觉失去作用时,则依据前庭分析器或以自己的身体位置作为参考,仍可以判断上、下的位置,但是没有视觉参与时那么准确。

2.听觉的方向定位

人利用听分析器知觉声源的方向,以及在其它信息作用下与经验相联系来知觉声源距离。在没有其它分析器参与时,人对声源的方向定位表现为以下四条规律。

(1)来自左右耳两侧的声音很少发生辨认混乱。

(2)当确定声音来自前方,对前方水平线上的声音(左—前—右)辨认最准确。人对前方声音定位的误差不会超过3°,当声音偏左右两侧时,辨认准确性稍差些。

(3)人对来自上下方向或前后方向的声音容易混淆,即在前—上—后—下竖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来自上方的声音会有1/3机会被误认为是下方的声音,正前方的声音或来自上方的声音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后方来的声音。

(4)用连接耳朵的直线为轴,以直线的中点为顶点,向两侧各作一个圆锥体,圆锥围线与轴成45°角,这样每一耳朵仿佛延伸出一个喇叭形圆锥面,在每侧耳朵圆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相互混淆。声音方向定位规律,可以用音笼加以验证。

3.听觉线索

听觉分为单耳线索和双耳线索。

(1)单耳线索

人耳在接受一定频率的声音时产生听觉,由单一耳朵获得的听觉线索,称为单耳线索。人耳在判断声源距离时大多根据声音的强弱,即声音强为近,声音弱为远。

(2)双耳线索

双耳线索是指由双耳获得的引起听空间知觉的听觉线索。双耳线索在听空间知觉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两耳处于相互对侧位置,侧面声源的声波到达两耳时的距离不同(约27.5厘米),这个距离差称为“两耳距离差”。两耳离开声源的距离不同所造成的两耳声音刺激的时间差别、强度差别和声波位相差别就成为了人对声音空间定位的主要线索。

时间差

时间差是指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由于两耳存在着距离差,当声音来自右侧方向时,就比左侧耳朵先收听到音波,声源就被定位在先获得刺激的一侧。

强度差

强度差是指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造成的强度差别。一个来自侧面的声音到达两耳的强度由于声源受到头部阻挡,因此对侧耳朵获得的声音较弱,声源便被定位在声音较强的一侧。

声波位相差

声波位相差是指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声波位相上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别。由于同一声波在波形的不同位相处产生的压力各不相同,所以当声波在侧方时,同一时间内进入两耳的声波位相就有所不同,从而使双耳鼓膜所受到的声压产生差异,成为人辨别声音方向的信号之一。

考点4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一、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指人对客观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比较有两点不同,一是时间知觉有时并非由固定刺激所引起;二是时间知觉不像光和声那样有专门的感觉器官。

1.时间知觉的线索

(1)时间的外在标尺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变化和其它客观的自然现象和计时工具,这些周期性自然现象是人类最早用于计时的依据。通过这些现象来判断物质变化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知觉称为物化时间感。

(2)时间的内在标尺是人体内部有节律的生理过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饥渴等。这些变化都可用于对不同长短时间的估计。人的生理节律性活动过程基本上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因此,也把人的身体看作为一个“生物钟”。

2.时间估计

一般来说,在这方面听觉和触觉的时间知觉较强,如视觉辨认间隔性的精度为1/10~1/20秒,触觉辨认的精度为1/40秒,而听觉辨认的精度可达1/100秒。

在时间知觉中,人的个别差异和误差较大。心理学研究表明,用计时器测量出的时间和人对时间的主观估计存在着差异。一般情况是对于1秒钟左右的时间间隔,人的主观估计最准确,短于1秒钟的间隔常被高估,而长于1秒钟的时间常被低估。

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

人的时间知觉和自身活动的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密切关系。活动内容丰富而有趣的情境,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而内容贫乏枯燥的活动,则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积极的情绪,会使人觉得时间短暂,消极的情绪会使人觉得时间很长;期待会使人觉得时间过得较慢。一般来说,一个人对持续时间越注意,就越觉得时间长,对于预期性的估计要比追溯性的估计显得长些。但是,在事后回忆时,时间知觉刚好与当时的时间估计相反,即与有趣事件、丰富内容的活动相联系的时间,回忆时觉得长些;与厌倦事件、单调贫乏的活动相联系的时间,回忆时觉得短些。

二、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指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包括人对物体真正运动的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人的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1)网像运动系统:当物体从一处向另一处运动时,物体在空间的连续位移,使视网膜上相邻部位连续地受到刺激,经过视觉中枢的信息加工,便产生了运动知觉,这种运动系统称为网像运动系统。

(2)头—眼运动系统:来自身体运动时肌肉的动作反馈信息以及视网膜映像信息的相互作用系统称为头—眼运动系统。当人主动用眼睛追踪运动着的物体时,物体投射在视网膜上的映像是相对静止的,但运动知觉却依然产生。当人随身体、头部和眼睛移动时,静止的物体会连续地刺激视网膜上的不同部位,但却不会引起运动知觉,这说明眼睛、头部的动觉和视网膜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在运动知觉中共同起作用。由大脑指示眼睛运动时所产生的信号与由视网膜映像所提供的信号之间有可能存在着相互抵消的作用。

2.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把静止物体知觉为运动,或者把没有连续位移的物体知觉为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包括动景运动、自主运动和诱导运动。

(1)动景运动

动景运动是指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看到原来两个静止物体连续运动的现象。电影、霓虹灯活动广告等,就是按照动景运动发生的原理制成的。

(2)自主运动

自主运动又称为游动运动或自动效应,指人在注视暗环境中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自主运动产生的原因:自主运动的产生与黑暗中光点失去了周围空间的参照系,从而使它的空间位置不明确因素有关;自主运动是由于眼睛的不随意运动的信息使人觉得光点在运动;自主运动是由于视野内缺乏参照物所致,一旦视野内出现某个参照物,自主运动即随之消失。

(3)诱导运动

诱导运动是指由于物体的运动使其邻近的静止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在晴朗的夜晚,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会觉得月亮在移动而云朵是静止的。

考点5 错觉概述

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

一、错觉现象

在心理学研究中所揭示的错觉现象,大多属于视错觉。视错觉是指人凭借眼睛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失真或歪曲的知觉经验。

错觉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以下七种:线条横竖错觉、缪勒—莱尔错觉、奥伯逊错觉、戴勃错觉、赫尔岑错觉、佐尔纳错觉、楼梯错觉。

二、错觉产生的原因

1.从生理机制和功能方面解释,认为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神经机能参与了错觉产生的过程。例如,线条长短错觉是由眼球沿线段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由于眼睛垂直移动比横向移动更为费力,因此同等长度的垂直线段就显得比水平线段更长些。

2.从心理学方面解释,认为人的错觉纯属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人当前的知觉与过去经验之间产生矛盾而做出思维推理的过程。

其实在各种错觉产生的过程中,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都不可能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起作用的。

三、错觉的理论

1.眼动理论

人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自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

2.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视网膜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如佐尔拉错觉、波根多夫错觉等。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知觉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