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  )时,效果最好。

A.30%

B.50%

C.100%

D.150%

【答案】D

【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对学习的材料达到能背诵的程度之后,再继续学习,增加学习的次数,达到熟记不忘的程度。过度学习的量并不是愈多愈好,一般地讲,以刚刚达到能背诵的学习量的1.5倍为最好

2.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一般先达到(  )。

A.符号学习水平

B.感知学习水平

C.表象学习水平

D.概念学习水平

【答案】A

【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中小学生在掌握概念时,其学习往往是分步的,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至概念学习水平

3.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B.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

C.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D.是一种实践性知识

【答案】C

【解析】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言语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它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事实或陈述一种观点,因此也称描述性知识。

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答案】C

【解析】模象直观即在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直觉的能动反映。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观。

5.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答案】C

【解析】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它的容量相当有限,在短时记忆中,人们一次大约只能记住5~9个彼此独立的信息单元,人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或广度以5~9个信息单元为限。只有通过组块,信息单元的内容可以扩大,才可以包含更多的信息。

二、填空题

1.衡量学生知识学习的好坏,主要以他是否能________为标志。

【答案】准确快速的解题

2.根据遗忘进程________的规律,应及时组织复习。

【答案】先快后慢

3.________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

【答案】变式

4.知识学习中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学习。

【答案】词汇

5.________指具体而有形的、可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信息。该类知识往往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加以表示,如有关日期、地点、物品等方面的知识。

【答案】具体知识

三、名词解释

1.概念学习

答:概念学习又称“概念获得”、“概念掌握”,是有机体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为促进概念的获得,普遍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提供肯定实例,增强感性经验;运用变式,概括事物的共同特性;提供反例进行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比较;恰当地使用已有概念有利于巩固新概念的获得;对新、旧概念系统化有利于稳定的知识结构的形成。

2.广义知识

答:广义知识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自然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各种媒体长期贮存,供后人学习和借鉴。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也称为描述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可用来区分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具有静态的性质,狭义的知识就是指这类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程序性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往往表现为一系列“条件—活动”的规则,认知心理学将这种规则称为产生式。

四、简答题

1.简述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

答:具体知识、方式方法知识和普遍原理知识是布卢姆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提出的知识分类。各自内涵如下:

(1)具体知识

所谓具体知识,指具体的、独立的信息,主要指具体指称物的符号。它们是较复杂、较抽象的知识形态的构成要素。具体知识又包括两个亚类:一是术语的知识,指具体符号的指称物的知识;二是具体事实的知识,是有关日期、事件、人物、地点等方面的知识。

(2)方式方法知识

所谓方式方法知识,是有关组织、研究、判断和批评的方式方法的知识。这种知识介于具体的知识与普遍原理的知识之间的中等抽象水平上。该类知识包括五个亚类:惯例的知识,是有关对待、表达各种现象和观念的独特方式的知识;二是趋势和顺序的知识,是有关时间方面各种现象所发生的过程、方向和运动的知识;三是分类和类别的知识,是有关类别、组别、部类及排列的知识;四是准则的知识,是有关检验或判断各种事实、原理、观点和行为所依据的知识;五是方法论的知识,是有关在某一特定学科领域里使用的以及在调查特定的问题和现象时所用的探究的方法、技巧和步骤的知识。

(3)普遍原理知识

所谓普遍原理知识,指把各种现象和观念组织起来的主要体系和模式的知识。该类知识处于高度抽象和非常复杂的水平上。它又包括两个亚类:一是原理和概括的知识,是有关对各种现象的观察结果进行概括的特定抽象要领方面的知识;二是理论和结构的知识,是有关为某种复杂的现象、问题或领域提供一种清晰的、完整的、系统的观点的重要原理和概括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知识。

2.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答:知识应用的水平、效果如何,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知识的理解与巩固的程度

知识的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知识得以重现的基础上,把该知识所反映的一类事物的本质标志同当前问题的特征进行对照分析,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标志。即知识能否顺利地应用,取决于知识的领会水平及巩固程度。

(2)课题的特征

在知识掌握过程中,个体应用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因问题的类型、难度等特征的不同而受到影响。问题形式不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难易程度也将有所不同。问题越复杂,要求学习者的心理参与程度也就越高,心理资源的投入也就越大,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这四个过程也就越展开、越迂回。知识应用的难易与所解决课题的性质也有关。一般说来,以抽象形式提出的课题比带有具体情境的课题容易;单一的计算题比综合应用题容易;单纯的文字题比需要实际操作的课题容易。

(3)智力活动方式

学生解题时的智力活动方式对知识的应用有重要影响。知识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心智技能有许多,既有一般性的思考技能,也有审题、联想、解析与类化等具体的技能。如果不善于在审题时抓住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成问题的表征;不善于在联想中依据要求来区分哪些知识是解决当前问题所必需的,哪些不是;不善于在解析时从问题的一系列直观特征中区分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不善于在类化中依据概念与原理等的本质标志去寻找并确定当前问题中是否存在这些特征,则知识的具体化即知识的应用将发生障碍。

(4)解题时的心理状态

学生在应用知识解题时,如果缺乏动机或动机过于强烈,情绪过分紧张或满不在乎,注意不集中等,都会妨碍知识的应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要教知识,又要教心智技能与方法、策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自主的、自我调控的有效的学习者。

五、论述题

试论如何进行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答: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最基本的方法,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进行合理复习,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复习时机要得当

把握复习的正确时机主要是指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遗忘的发展开始很快,所以要想提高巩固复习的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及时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为此,在教学上必须遵守“及时复习”的原则。

由于遗忘存在着“先快后慢”的趋势,因此在教学上还必须遵守“间隔复习”的原则。

复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中应用,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因此,教学上也应该遵守“循环复习”的原则,对于所学的重要的基本的材料应经常进行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

合理的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对所学教材的复习,从时间分配上来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分散复习(每次时间短,次数多),一种是集中复习(每次时间长,次数少)。研究表明,这两种复习方式效果不同,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因为分散复习可以降低疲劳感,可以减少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分散复习,不要等到考前集中复习。

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一般背诵材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一遍又一遍地单纯重复阅读,一种是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研究表明,这两种复习方式效果不同,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阅读边背诵,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

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整体复习指每次复习整篇材料;部分复习指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复习。而所谓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即先进行整体复习,而后把材料分成几个部分,进行部分复习。研究表明,这三种复习方式效果不同,一般综合复习效果最好。当然,整体复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的选用也应考虑材料的特点,全面照顾到影响记忆效果的各种因素。如果材料是彼此没有意义联系的,采用部分复习法无疑是合理的。如果材料是彼此具有联系的,则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安排:材料比较简短,可以采用整体复习法;材料比较复杂、冗长,则宜采取综合复习法。

(3)复习次数要适宜

有关研究一致表明,教材的保持或遗忘与复习的次数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据此,心理学家肯定了“过度学习”的必要性。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但是,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所以,并非复习次数总是越多越好。

总之,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