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河南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专用教材(备考指南+考点精讲+典型题详解)
- 圣才学习网主编
- 3555字
- 2021-01-06 19:58:19
2.2 典型题详解
一、选择题
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称为( )。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答案】D
【解析】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性的、弥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2.皮亚杰认为( )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A.2~3岁
B.4~5岁
C.5~6岁
D.0~2岁
【答案】D
【解析】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其中,0~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于感知运动的阶段,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的一切。
3.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可能处于(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
【答案】D
【解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在儿童的转折时期,往往容易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被称为危机期。孩子对妈妈的话表示反抗说明他可能处于危机期。
4.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 )。
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和危机期
C.关键期
D.最近发展区
【答案】D
【解析】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说明了最近发展区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5.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
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
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
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答案】D
【解析】不同学前儿童,虽然年龄相同,心理发展的速度却往往有所差异。比如,有的孩子刚刚1岁零2个月就会说话,有的孩子已经两岁了,还没有开口。从横的方面来看,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各认识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与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之间,认识过程的发展和个性形成与发展之间,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
二、填空题
1.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种儿童心理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________。
【答案】转折期
2.________的出现,是选择性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性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答案】注意
3.________是心理发展潜能的标志,也是可接受教育程度的标志,在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同时又不断变化,因人而异。
【答案】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4.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根源于本质未变的制约因素,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________。
【答案】稳定性;可变性;稳定性;可变性
5.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特征。
【答案】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答: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分别如下:
(1)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的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在1岁前从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产生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处于自我感觉阶段。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从会叫妈妈起,就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准确使用“我”来表达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的、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也开始发展。
(2)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各年龄间存在明显差异,而5岁是自我意识明显提高的转折点;
②自我意识各因素的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自我评价能力(SA)略高于自我情绪体验(SE)和自我控制能力(SC),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速度比较平稳,而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则呈明显的转折点,在5岁左右变化较大。
2.简述婴儿晚期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答:儿童身体的动作和手的动作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每个孩子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以后,儿童的动作逐渐分化,向着局部化、准确化和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儿童最先学会抬头,然后俯撑、翻身、坐和爬,最后学会站和走。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首尾原则”。
(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有规律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趋势称为“近远规律”。
(4)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从四肢的动作看,儿童先是学会臂和腿的动作,即活动幅度较大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手和脚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精细动作”,这种发展趋势被称为“大小规律”。
(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儿童动作发展的方向是越来越受心理、意识支配,动作发展的规律也服从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从无意向有意发展的趋势。
四、论述题
请论述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指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在幼儿园,有不同的年龄班,小班(3~4岁左右)的孩子明显地不同于中班(4~5岁左右)的孩子,与大班(5~6岁左右)孩子的心理水平就更不相同。这表明,幼儿时期心理的发展也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2)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幼儿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接触,他们不能够离开实物来理解事物。
②表象活跃。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
③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整个幼儿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但是,5~6岁幼儿已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①认识过程以无意性为主。认识过程中的无意性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表现于幼儿的注意、记忆和想像等心理活动之中。幼儿的记忆也是以无意性为主。他们往往不能自觉地或专门地去记住一些东西,而是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记住。
②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幼儿心理活动的无意性还表现在幼儿的心理活动易受情绪的影响。幼儿在情绪愉快的状态下,一般能够接受任务,坚持活动的时间也比较长,任务完成情况也比较好。
③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幼儿中期开始,已能初步按成人的要求做事,到了5~6岁时,幼儿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进行活动,心理活动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①由情感易变化向逐步稳定方向发展。幼儿的情绪情感比较容易变化,而且不能自觉地加以控制。就幼儿来说,年龄小的孩子情感变化比较大,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的影响,5~6岁的孩子情绪情感逐渐稳定。
②由情感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发展。幼儿是纯真的,他们的情绪情感大部分是表露在外的,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年龄较小的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感,常表现得比较冲动。
(5)幼儿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①出现了初步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兴趣爱好。幼儿初期,兴趣还不够稳定,易于变化,在随后的二三年中,幼儿的兴趣和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
②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气质特点。幼儿出生时就已表现出一定的气质差别,到了幼儿期,这种气质特点表现更为突出,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③表现出最初的性格特点。幼儿在活动与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对人、对事和对物的态度以及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