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3.1 复习笔记
一、人类行为
1.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1)人类需要的含义
①需要是人的基本特性,是人类活动和行为积极性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需要可以看成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②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
③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不同。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它的发展变化受到社会生产发展和财富分配性质的制约。
(2)人类需要的层次
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会减弱。
a.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b.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
第二,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
d.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
第一,内部尊重,即自尊,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
第二,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
e.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基本满足了低级需要后才会产生高级需要,最占优势的需要将支配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高级需要出现之后,低级需要仍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会减弱。
②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
a.生存(Existence)的需要
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
b.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
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
c.成长(Growth)的需要
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
ERG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而求其次。另外该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③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
a.基本需要
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身体健康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另一个基本需要是自主。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只有具备自主性,才能自发、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
b.中介需要
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3)人类需要的类型
①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a.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类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
b.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a.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的需要;
b.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
③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a.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b.发展性需要是人类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2.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1)人类行为的含义
人类行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a.广义的人类行为是指由客观刺激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内部与外部的反应;
b.狭义的人类行为仅指外显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把人的行为看成是机械式的由刺激直接引起的,否认了人的心理因素。其行为公式是S→R,S指外界刺激,R指反应行为。新行为主义者考托尔曼提出“中介变因”的概念。其行为公式是B=f(S.A),B为行为变因,S是情境变因,A为前提变因(包括遗传、年龄和经验等)。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的行为公式是B=f(P.E),B代表行为,P代表个体,E代表环境。这比较能说明人类行为的真实含义。
(2)人类行为的类型
①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按照人类行为的起源,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
a.本能行为来自遗传,是人类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出现的定型的行为模式;
b.习得行为是人类在后天与环境的互动中逐渐学习而形成的。
②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根据行为对社会的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可以将人的社会行为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a.亲社会行为指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
b.反社会行为是一种攻击他人或社会的有消极作用的行为。
③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按照行为是否符合正常模式和社会规范,可将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a.正常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的行为;
b.偏差行为是指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因为社会规范和正常模式是相对的,所以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区分也具有相对性。划分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常用标准有个体主观体验、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和行为适应性标准。
(3)人类行为的特点
①适应性;
②多样性;
③发展性;
④可控性;
⑤整合性。
(4)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
①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
a.生理因素影响人的成长,是人的行为的物质基础;
b.生理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心理因素的成长;
c.不同阶段的人生理发育不同,这直接影响到了人在不同时期的成长特征。
②心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包括:
a.心理认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从而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确保人类行为的健康发展;
b.人是有感情的,情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十分重要;心理的需要和动机影响行为的变化。
③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群体、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事件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环境的含义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
a.人造物质环境包括房屋、道路、活动空间和各种服务设施,它们是使用者行动的外部环境;
b.纯社会环境可简称为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单位、群体、社区、文化等子系统。
(2)社会环境的特点
①多样性;
②复杂性;
③层次性;
④稳定性;
⑤变动性。
2.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1)家庭
①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初级群体,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②家庭的类型
a.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
b.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父母与一对已婚的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c.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是指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d.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是指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家庭类型;
e.丁克家庭
丁克家庭是指夫妇双方都有收入而没有孩子的家庭类型。
除了以上一些家庭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家庭类型,如由鳏寡孤独形成的单身家庭,由失去独生子女形成的失独家庭,由子女上学或外出工作形成的空巢家庭等。
③家庭教养模式
a.娇纵型
父母盲目地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骄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以自我中心、骄横跋扈、疏懒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这种“小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b.支配型
家长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构成支配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家长在生活方面对子女无微不至,在学习上严加管理。一方面是过度保护,包揽生活中的一切,一方面又期望过高。这种方式容易使孩子形成怯懦胆小、意志薄弱、既娇且骄、清高孤傲等心理特征。
c.专制型
家长缺少爱心或耐心,管理方式粗暴,构成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在这种家庭中,孩子的人格、自尊、意志、权利不被尊重,家庭亲子关系是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教养方式易使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戒备心理严重、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或反抗权威等人格特征。
d.放任型
家长既缺少爱心、耐心,也缺乏责任感,对孩子放任自流构成了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世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e.冲突型
家庭成员间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家庭气氛失调,价值导向不一致,便构成了冲突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冲突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也易形成缺乏安全感、意志力薄弱、残忍冷酷、撒谎,大多数有激烈的反抗性,出现反社会的倾向。
f.民主型
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对子女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这种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自尊、自信、自律性强,具有创造性,社交能力强,具有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
④家庭的功能
a.情感支持;
b.性爱满足;
c.繁衍后代;
d.社会化;
e.经济功能。
⑤家庭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家庭对个体成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关系和家庭内互动发生的。家庭成员关系是指家庭成员的关系类型和这些关系的性质。家庭内互动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
a.纵向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对当今家庭成员行为的影响;
b.横向影响主要是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家庭内互动方面,不同的家庭教养模式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良好的教养模式可以使儿童、青少年向着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不良的教养模式会导致他们向着攻击性、反抗性等消极的方向发展。如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的教养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民主型的家庭模式有利于家庭成员的正常发展。
(2)同辈群体
①同辈群体的含义
同辈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职业、社会地位及行为方式大体相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
②同辈群体的特点
a.平等性
同辈群体成员的年龄、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较相近,他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b.开放性
同辈群体内部不存在特别严格的规章制度,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在语言、方式、话题等方面都没有限制。
c.认同性
同辈群体是个人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在自然随意的过程中进行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对群体有较高的心理归属感和较强的认同性。
d.独特性
每个同辈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亚文化,这种群体的亚文化为群体成员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群体成员在语言、服饰、行为方式,甚至发型等方面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
③同辈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a.它对个体的认知发展、行为塑造、情绪表达、精神追求及支持系统均有直接影响;
b.同辈群体往往有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一致时,会有利于群体成员形成积极的行为,当这些标准与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不一致时,会对群体成员的行为起消极影响;
c.伴随着个体的成长,同辈群体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的多样化对群体成员来说具有多种意义。
(3)学校
①学校的含义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专门对社会成员,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系统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社会组织。
②学校的类型
a.根据资金的来源,学校可分为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
b.根据教育的层次不同,学校还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③学校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
b.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的不同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直接的影响。
c.教学模式
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强调教育者的创造精神,教师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并组织科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将外部教育影响主动内化为自己稳定的身心素质。
d.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与教师所建立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联系。
(4)工作单位
①工作单位的含义
工作单位是个人在社会中从事一定职业时所归属的正式社会组织。
②工作单位的类型
工作单位按照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③工作单位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促使个人学习和实践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
b.指导个人建立各种社会关系,正确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相应的工作需求与社会需求。
(5)社区
①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②社区的类型
a.地域性社区和功能(精神)性社区;
b.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c.传统社区和现代社区。
③社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社区成员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文化和风俗习惯等;
b.社区成员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在交往中彼此产生影响;
c.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社会规范,对社区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d.社区成员对社区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也会影响社区成员的行为。
(6)文化
①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精神体系,是所有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②文化的类型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
第一,主流文化是在社会占统治地位,并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第二,亚文化是被一部分社会成员或某一社会群体接受的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之下的次一级文化,它既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又不与主流文化冲突。
b.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第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物质、思想和观念的总和。
第二,现代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又与之并存。每个民族的文化中既有传统的成分,又有现代的成分。
c.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指经过人类加工、创造的物品,这些物品凝结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
第二,非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思想、观念、制度和规范等精神产品。
③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作为共享的价值和生活方式,文化对人类的行为的影响主要通过确立行为标准,从而达到规范、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人类在深受文化影响的同时又创造着文化,人类在接受文化的影响时也进行着选择。
(7)大众传媒
①大众传媒的含义
大众传媒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包括复制、传递信息的设备、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②大众传媒的类型
传媒可分为旧传媒和新传媒。
a.印刷传媒(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广播、电影、电视)被称为旧传媒;
b.有线电视、电脑报刊、互联网、卫星电视等被称为新传媒。
③大众传媒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a.可以为受众提供支持其固有立场、观点和行为的有关信息,从而增强受众的固有观念和行为;
b.在争议不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大众传媒只要重复传播内容,就能直接改变受众的行为;
c.大众传媒可以使受众改变其原有的立场;
d.可以提供信息引导人们的行为;
e.为受众提供行为规范,供他们选择。
大众传媒对人的行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包括提供信息帮助个人和群体了解情况、做出判断、满足要求或实现目标;消极的影响包括通过信息传递不恰当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对受众进行误导。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4)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总的来说,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是平衡的,社会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三、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1.婴幼儿阶段
(1)婴幼儿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婴幼儿阶段身高、体重和大脑的发育迅速。
②心理发展
在这一阶段,婴幼儿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忆为主,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比较发达。在婴幼儿的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周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这一阶段是孩子从直观行动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关键阶段。
a.1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b.2岁左右孩子的口语词句迅速增加,对语言产生明显兴趣,并学会了大量名词,喜欢听故事、儿歌和成人说话,能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复合句。
③社会性发展
a.婴幼儿社会化过程
第一,出生至6个月的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
第二,7个月至2周岁是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
第三,2~3周岁是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
b.婴幼儿的自我意识经历的阶段
第一,游戏伙伴阶段;
第二,退缩阶段;
第三,自我意识出现阶段。
在婴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依恋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依恋产生于婴儿与其照顾人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种感情上的连接和纽带。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往往有更多的探索行为,而这能够促进他更早地形成自我认识。
(2)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哺乳问题;
②母爱剥夺;
母爱剥夺,通常是指母亲与子女的互动不足,以及一些导致亲子互动不充足的情境。
③弃婴问题。
2.学龄前阶段
(1)学龄前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a.6~7岁儿童的脑重量已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
b.3~6岁时,儿童的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了胜任感和独立感。
②心理发展
学龄前儿童语言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其思维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③社会性发展
a.学龄前儿童已经逐渐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
b.通过在环境中与他人进行互动,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学龄期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
c.学龄期儿童已经能从人的外表来认识性别,开始了性别认同的发展过程;
d.学龄期儿童开始了道德的发展,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e.学龄前期儿童社会交往的范围从以家庭为主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中,他们社会交往的对象主要包括父母、同伴和老师等。
(2)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挑食偏食;
②攻击行为;
③电视依赖;
④自闭症。
a.自闭症的主要症状表现
第一,社会交流障碍明显;
第二,言语障碍十分突出;
第三,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第四,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
第五,多数患儿存在感觉异常的问题。
b.社会工作者在自闭症的预防、康复和治疗过程中的干预措施
第一,开展自闭症幼儿成长小组;
第二,对家长提供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服务;
第三,为自闭症患者争取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3.学龄阶段
(1)学龄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a.学龄期阶段,儿童在身高、体重、骨骼、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b.在学龄期,由于儿童自身生理的发展、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促进了儿童各方面技能的发展。在动作方面学龄期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②心理发展
a.学龄期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的发展上。
b.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注意力的范围逐渐扩大,注意力的分配能力逐渐提高,注意力的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③社会性发展
a.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道德和社会交往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b.学龄期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2)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儿童意外伤害
学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各种事件或事故对儿童所造成的损伤。
a.导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因素有:
第一,儿童自身的因素;
第二,外在的环境因素。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方面中的干预措施
第一,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安全教育;
第二,针对学校开展工作;
第三,针对社区开展工作。
②校园欺负
校园欺负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社会工作者针对校园欺负问题可以在不同层面进行干预工作。
a.针对学校进行干预工作;
b.针对受欺负者、欺负者和旁观者开展的个体干预,应对欺负的原因、特点和后果进行评估与诊断,制订可行的干预方案;
c.针对家庭开展干预工作。
③儿童性伤害
儿童性伤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a.儿童遭受性伤害的主要原因
第一,儿童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辨别力、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二,性安全教育的缺失;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儿童性伤害中可以开展的工作
第一,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不断健全儿童保护体系;
第二,开展社会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第三,对受侵犯儿童及家庭开展系统干预。
4.青少年阶段
(1)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青少年阶段,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皮下脂肪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水平。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了生育的能力。
②心理发展
a.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b.青少年的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
c.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
③社会性发展
青少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是由青少年社会化的任务决定的,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
(2)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上。
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可以从预防与治疗两个层面进行。
a.预防层面,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
b.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有效帮助。
②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各种犯罪的总称,呈现偶发性、团伙性、模仿性、暴力性和低龄化等特点,受到了政府、社会和一些专业机构的关注。
a.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第一,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第二,家庭原因;
第三,学校原因;
第四,社会原因。
b.社会工作者在青少年犯罪方面可以开展的工作
第一,开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展;
第二,针对青少年罪犯,提供社区矫正服务,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③青少年性行为
面对日益增长的青少年性行为,社会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开展性教育,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性和性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a.鼓励正确的男女观念,建立正确的性态度;
b.教育他们学会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认识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内容,要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5.青年阶段
(1)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青年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岁左右,人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这种状态一般持续到35岁左右。这是人的生理发展的“黄金时期”。
②心理发展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的机械记忆能力、思维敏捷性虽略有下降,但心智活动的效率却达到最高水平。
③社会性发展
青年期的社会性发展更为成熟,主要表现在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三个方面的发展。
(2)青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婚恋问题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婚恋观念也与传统的婚恋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很多青年人恋爱结婚的年龄推后,出现了社会上所谓的“剩男”“剩女”现象。在婚姻方面,随着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人们对婚姻的认识也发生变化。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就可以结婚,而且现在结婚手续不断简化,结婚变得越来越简单了,由此出现了“闪婚”一族。
社会工作者针对青年恋爱婚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a.对青年进行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增强青年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促使青年形成对自我行为反思的能力和习惯。
b.为青年提供恋爱婚姻的咨询和辅导。在婚前、初婚、孕期、育儿等各个阶段为青年提供帮助和指导,提供有关爱情和婚姻的科学知识,解答他们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的情感生活。
②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指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特别是女性,她们在求职、工资、职业生涯上以及行业、职业等方面遭遇到性别歧视。
造成对女性性别歧视的原因既有传统上“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也有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因素。
对于性别歧视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在宏观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平等就业机制。在劳动法、就业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国家和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完善的性别平等就业政策。
b.要加强宣传,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法律保障的宣传力度。
c.在微观层面为女性开设一些自强小组,帮助女性认识到性别歧视的社会原因,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③就业问题
就业是青年期重要的社会任务,是青年人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从心理成熟走向社会成熟的重要标志。
a.影响青年就业的因素
第一,用人单位方面的因素
这主要包括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高,提供的待遇较低,工作较差等。
第二,就业信息不完善
社会为青年提供权威、可靠的就业信息不足,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
第三,服务不完善
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连接、高效、有序的就业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搭建好,影响到广大的青年就业。
第四,学校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脱节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是造成青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
b.针对青年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
第一,要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
第二,推动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的服务体系,健全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的相互贯通和共享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
第三,帮助在就业中受挫的青年宣泄其负面情绪,促使其做冷静、理智和创造性的思考,协助其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6.中年阶段
(1)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人进入35岁以后,胴体细胞数目开始逐渐减少,致使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女性在50岁左右经历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则要晚一些。更年期导致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②心理发展
中年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
a.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b.智力技巧保持相对稳定,实用智力不断增长。
③社会性发展
a.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
b.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
c.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中年人在事业、地位和财富上基本达到人生的巅峰状态。
(2)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早衰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婚外恋和家庭暴力。
7.老年阶段
(1)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①生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毛发脱落、脊柱弯曲、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
②心理发展
进入老年期后,人的认知既表现出成熟性和稳定性的一面,也表现出衰退性的一面。老年期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较快,而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因素则衰退较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是事实,但并不是所有智力因素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到七八十岁以后才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
③社会性发展
老年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他们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这种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2)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失智和失能
a.老年人失智是一种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其典型的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
b.老年人失能是指因老年人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保持自我照顾的能力,而需要由其他人协助完成的情况。
②精神健康问题
孤独、抑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严重的称为抑郁症。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丧失生活乐趣和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情绪极度低落,行为迟缓。感到孤独、抑郁又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老年人孤独、抑郁和自杀问题,社会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a.对于老年人抑郁问题,关键在于平时多给老年人关心和情感支持;
b.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对老年人而言;
c.主动参与社会交往,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调动自己乐观向上的精神,是对抗抑郁的好办法。
对于那些遭受了生活重大变故和创伤,经历了亲人亡故、婚姻破裂、身患重病、子女虐待等的老年人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社会工作者要与有自杀想法的老年人进行交谈,使对方把内心的情绪、自杀的想法和冲动都表达出来,必要时对导致自杀的外部因素予以干预。
③死亡问题
死亡是人生无法回避的终极问题,也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危机,是导致内心焦虑和恐惧的根源。老年人的很多问题根源都与死亡焦虑有关。而老人内心对死亡的恐惧可能表现为对死亡问题的回避,对自身真实情感的否定。老年人还要面对亲人,特别是配偶的去世,他们会感到深深地孤单、空虚、抑郁,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放弃自己的生活,消极等待生命的终结。
对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a.丧偶与哀伤辅导。指协助老年人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处理悲伤情绪,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b.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死亡;
c.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④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a.老年人被歧视和被虐待的原因
第一,社会的急剧变迁在客观上使老年人丧失了原有经验的优势,老年人昔日的地位彻底被颠覆。
第二,以权力、能力、财富和健康等片面的指标来评价老年群体,忽视了老年人曾经为家庭和社会作过的贡献,将老年人视为家庭的负担,社会的累赘。
b.社会工作者在预防老年人被歧视和被虐待方面中的干预措施
第一,改变当下流行的评判人的标准,倡导尊重老年人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
第二,要给予老年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继续参与社会的权利,更多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第三,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关心老人、服务老人的风气,给老年人创造身心愉悦的社会环境,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四,帮助老年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适时调整角色行为,积极适应各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