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咨询心理学》(第2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2.1 复习笔记

一、经典心理咨询理论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是心理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建了“宣泄”、“自由联想”、“释梦”等治疗方法,并不断完善了一套精神分析的理论体系。

1.潜意识理论

潜意识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人的心理结构分为:

(1)潜意识,其有两层含义:

人们不能意识到的自己的一些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人们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一个潜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

潜意识的内容中包含了那些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所不容许的动物性本能冲动,以及幼年经验、被压抑的欲望和动机等。它是心理活动的原动力,遵循享乐原则,梦就是一种满足这种愿望的形式。

(2)前意识

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潜意识的观念首先进入前意识才能到达意识界。前意识的作用就是保持对欲望的需求和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

(3)意识

是指人能知觉到的东西,是人当前注意到的心理活动、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是与语言(即符号系统)有关的部分心理活动,其遵循现实原则。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

(1)本我

本我是与生俱来的动物式的活动,相当于潜意识内容,遵循快乐原则,本我中的需求个体要立即满足。弗洛伊德称本我中的基本需求为“生之本能”,它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比如摄食、饮水、性等。生之本能是促进个体求生活动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被称为“力必多”。本我内也包括攻击与破坏两种原始性的冲动,即“死之本能”。

(2)自我

自我是现实化的本能,遵循现实原则,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的,代表着理性和审慎,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满足。

(3)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遵循道德原则,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类似于人们通常讲的良心、理性等,为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明的部分,多属于意识。它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自我理想

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当个体的所作所为符合自己的理想标准时,就会感到骄傲。

良心

规定自己不犯错误的标准,如果自己的所作所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就会感到愧疚。

如果三者彼此交互调节、和谐运作,就会形成一个发展正常、适应良好的人;如果三者调节失衡,或者彼此长期冲突,往往就会导致个体社会适应困难,甚至演变成心理异常。

3.焦虑及自我防御机制理论

(1)焦虑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产生冲突时,个体就可能产生焦虑。弗洛伊德描述了三种类型的焦虑:

现实性焦虑

例如一个歹徒追赶我们,引起的是现实性焦虑,因为恐惧来自外部世界;

神经性焦虑

当个体担心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或本能而作出将会引来权威者惩罚的事情时,神经性焦虑就会出现;

道德性焦虑

当个体担心会违反父母或社会的标准时,道德性焦虑就会出现。焦虑使自我感受到危险的逼近,这时自我就要采取行动。

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均是由个体内部的威胁造成的。

(2)自我防御机制

为了使自我能够应对焦虑,就需要防御机制,这最初由弗洛伊德本人提出。十种常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

是一种最基本的防御机制,也是其他防御机制的基础。压抑将那些危险的或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感受排除在知觉范围之外,它常常是焦虑的来源。

否认

否认现实是所有自我防御机制中最简单的,它让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使人感到焦虑痛苦的事件。

反向形成

人们通过采取与令人不安的欲望相反的有意识的态度和行为,从而避免自己去面对无法接受的冲动,使自己无需去应对本应出现的焦虑。

投射

即把自己产生的无法接受的情感或意念归因于他人。当个体感受到强烈的性驱力、破坏驱力或道德律令的威胁时,他可能不会容忍相应的焦虑,而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他人身上。

置换

当个体感到焦虑时,他可能不把自己的冲动、情感发泄到危险的物或人身上,而把它转移到更安全的物或人身上。

升华

是一种较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它把内驱力改造成社会可接受的行为。

合理化

某个已经发生而不被个体所接受的糟糕的、失败的行为或观念,人们就找出看似合理正当的理由来解释它,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失望感。

退行

是指倒退到一个早期的人格发展阶段。面对强大的压力、焦虑时,个体可能会采取过去适宜,但是现在已经不成熟的行为。

认同

通过呈现出他人的特征,人们可以减少自己的焦虑及其他消极情感。认同是发展过程的一部分,儿童可以通过认同习得性别角色的行为,同时它也可能成为过度自卑者的防御反应。

理智化

不直接应对情感的问题,而采用抽象思维间接地处理。

4.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口唇期(0~1岁)

该时期婴儿原始欲望的满足,主要是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来完成的。婴儿的快乐也多来自口腔的活动。如果这一时期口腔的活动受到限制,就会有不良影响,如有些成年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

(2)肛门期(1~3岁)

该时期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排泄和控制大小便时所产生的刺激快感而获得满足。这个时期是对婴幼儿进行卫生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如果管制得过严,也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有些成年人冷酷、顽固、刚愎自用、吝啬等,被弗洛伊德称为“肛门性格”。

(3)性器期(3~6岁)

该时期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集中于性器官的部位。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这一时期会出现:

恋母情结

男孩以自己父亲为竞争对手而恋爱自己的母亲的现象被称为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女孩以自己母亲为竞争对手而恋爱自己的父亲的现象被称为恋父情结。

阉割恐惧

当男童发现女童的性器官与自己不同时,他可能假想甚至怀疑是被他父亲割掉了,因而产生恐惧,弗洛伊德称为阉割恐惧或阉割情结。

阳具嫉妒

女童发现自己的性器官与男性不同,她怀疑自己原来的性器官被别人割掉了,于是既恋爱父亲却也对男性心怀嫉妒,这现象被弗洛伊德称为阳具嫉妒,直到成年结婚生子才会真正得到化解。

(4)潜伏期(6岁到12~13岁)

6~7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注意力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的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因此原始的欲力呈现出潜伏状态。这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情感比较疏远,团体活动多呈男女分离的趋势。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青春期的开始时间,男性在13岁左右,女性在12岁左右。此时,个体的性器官逐渐成熟,生理与心理上特征使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该时期以后,性的需求转向相似年龄的异性,并且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和婚姻家庭的意识。至此,性心理的发展已趋于成熟。

5.心理咨询与治疗目标

精神分析治疗通常会采用自由联想、解释、释梦等技术,帮助人们把无意识中的内容变为意识,让他们深刻领悟痛苦的原因,并鼓励来访者把新的领悟用于日常生活体验中。目标是:

(1)将无意识的内容带进意识;

(2)增强自我的力量,使个体的行为更立足于现实,而不是受本能的驱使或非理性内疚的影响。

6.精神分析理论评价

精神分析是产生于医疗实践并始终和医疗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学思想,它在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领域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弗洛伊德是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先驱,他为后来心身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精神分析的研究成果已为社会学、人类学、医学、法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于20世纪初期诞生在美国,它彻底放弃研究意识,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1.经典性条件反射

在20世纪初,俄国生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作用时发现了条件反射。他的条件反射学说被公认为是发现人和动物学习各种行为的最基本的生理机制理论。

(1)基本实验

巴甫洛夫及其助手把狗固定住,并用一个管道来收集狗的唾液。同时把各种可食用和不可食用的东西放入给狗喂食的容器里,结合相应的铃声、脚步声观察不同情况下狗分泌唾液的情况。在实验中,他发现给狗喂食的容器以及铃声和脚步声都能够引起狗分泌唾液

(2)理论观点

反射

狗的唾液分泌称为“反射”,即是一种对特定刺激自动发生的反应,不需要意识控制或学习。对人来说,唾液分泌也是一种纯粹的反射。

条件反射

是通过在有机体大脑皮质上建立起暂时神经联系来实现的,是有机体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

是指有机体生来固有的对保存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反射,例如食物吃到嘴里引起唾液分泌的生理反应,此时的食物就是无条件刺激,引起的分泌唾液反应就是无条件反射

强化和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消退。

泛化和分化

泛化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该刺激相似的刺激也会引起条件反射。分化过程是指对事物的差别反应。

(3)理论评价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和说明人类的许多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复杂,但人可以随机应变,这主要在于人由于条件反射的存在而处于一种半自动化的状态,节省了很多资源来应付其他的事情;在咨询和治疗中条件反射的应用对于治疗恐怖症、焦虑症等也有重要意义。

2.华生的恐惧实验及其理论观点

(1)基本实验

被试是一名9个月大的儿童艾尔波特。实验开始时,研究者向他同时呈现白鼠和令人恐惧的声音。他起初对白鼠很感兴趣并试图触摸它,但同时敲响铁棒,响声使他十分惊恐,如此重复3次。一周后,重复同样的过程。之后不出现声音,单独向他呈现白鼠时,发现他对白鼠产生了极度恐惧,大哭并飞快地爬离白鼠。

(2)理论观点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的,同时证实人们的行为来自无意识这一论断是错误的,并把其研究推论到其他情绪中,如愤怒、愉快、伤心、惊讶或厌恶等。

弗洛伊德主义者把吸吮拇指当作追求快乐的本能表现。华生却认为,假如艾尔波特在他感到恐惧时吸吮拇指,并且拇指一放到嘴里就感到不害怕了,这种吸吮拇指的行为是一种阻碍恐惧产生的条件反射。

华生又做了相关的实验,验证了对恐惧的泛化问题。

(3)理论评价

积极作用

行为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消极作用

华生的恐惧实验严重违反了伦理道德。且过分简化的刺激—反应公式不能解释行为的复杂性,即选择性和适应性。

3.操作性条件反射

(1)基本实验

30年代后期,斯金纳设计了斯金纳箱,它是动物学习实验的自动记录装置。箱子内有杠杆和与食物储存器相连接的食物盘。用白鼠来进行实验,白鼠按压杠杆,就有食物滚入食物盘。一只饥饿的白鼠作出按压杠杆的动作之后会有食物进入食物盘。随着实验过程的进展,白鼠为了获得食物就会有意按压杠杆,形成饿鼠按压杠杆取得食物的条件反射。

(2)理论观点

强化和惩罚

强化是指在强化物的作用下,行为的加强;惩罚是指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立刻跟随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或撤除一个正强化物,从而抑制这个行为的再次发生。强化和惩罚是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两个基本过程。

正性强化和负性强化

正性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负性强化是指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消除或者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

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

正性惩罚和负性惩罚都会减少某种行为将来出现的可能性。正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发生后呈现一个令人厌恶的刺激物,致使这个行为发生可能性减小;负性惩罚指一个行为发生后撤走一个令人愉快的刺激物,致使这个行为发生可能性减小。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消退

消退的关键在于强化。在实际治疗中只要予以奖励,行为就会获得强化,反之就会消退。若施加惩罚,就会加快消退的速度。

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是通过积极的强化来改变行为的一种手段。斯金纳认为任何不好的行为都是强化所致,不是传统心理学所认为的内因论。

4.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米勒和多拉德的社会学习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在1969年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概念。

(1)基本实验

“波比娃娃”实验

研究者让儿童分别观察两名成人,他们都完成装配拼图玩具,但其中一人表现出攻击性。1分钟后,攻击性榜样便开始用暴力击打波比娃娃,持续近10分钟;无攻击榜样只是认真地玩10分钟拼图玩具,完全不理会波比娃娃,分别观察儿童的行为习得情况。

暴力影片实验

给儿童看成人攻击性行为的电影,让儿童看到不同的奖励或惩罚。随后让儿童进入一间放有同样的充气人以及成人榜样使用过的其他物体的房间,观察其行为反应。结果发现,真人榜样影响力最大;看到榜样受奖励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2)理论观点

模仿学习

班杜拉的研究从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儿童的新行为是怎样通过简单地模仿成人而习得的,甚至成人可以并不真正出现。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构成一个人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模仿形成的。

观察学习

也称为榜样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即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不要求必须有强化,也不一定产生外显行为,把观察学习分为:

a.注意过程

此阶段观察者注意和觉知榜样情景的各个方面,榜样和观察者的特征会决定观察学习的程度

b.保持过程

以信息加工方式描述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即借助于选择性注意记住他们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征,并使用表象和言语来保持信息。

c.行为再造过程

也称为复制过程、动作复现过程,是信息由内向外,将符号化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

d.动机过程

人们并不一定要表现他们所学习的一切东西。行为的个人标准、习得的行为本身对于操作行为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理论评价

班杜拉关于榜样暴力行为的研究为学校减少暴力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示范的影响和观察学习的范围非常广泛。榜样学习原理还更普遍地应用于心理咨询过程中,或者被其他专门技术所结合和吸收使用。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和自我实现等。

1.理论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持乐观的看法,认为人类本性是善良的,而且,人类的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了解人性,而且主张改善环境以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2.代表人物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人的需要是按层次排列的。层次越低就越同动物的需要相似,力量越强大;层次越高越是人类特有的需要,但力量越微弱。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a.生理需要

是最低级、最基本,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如饥饿、渴、性等。

b.安全需要

如避免自然、意外的危险、职业的稳定的满足。

c.归属与爱的需要

如爱人及被爱,被团体认同和接受。

d.尊重需要

如自尊、自重和为他人所敬重。

e.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把那些高层次需要已得到充分满足的人看作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理论

a.理论概述

该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库尔特·戈尔茨坦首先将自我实现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马斯洛进一步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对于自我潜能发挥和完成的欲望,是一种使个人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

b.概念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c.含义

完满人性的实现和个人潜能的实现。

d.标准

人的实质和潜能现实化;没有或极少出现不健康、精神疾患和基本能力欠缺。

e.类型

健康型自我实现,即更务实、更能干的自我实现者;超越型自我实现,即更经常意识到内在价值、生活在存在水平或目的水平而具有丰富超越体验的人。

(2)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

卡尔·罗杰斯获得了临床和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1972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心理学会授予杰出专业贡献奖和杰出科学贡献奖的心理学家。其基本理论为:

人性论

罗杰斯眼中的人性比弗洛伊德更为积极和具有建设性。罗杰斯人性观点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倾向。罗杰斯强调人们有朝着健康方向成长和前进,并将其能力发展到极致的固有倾向。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种安全和信任的氛围,提供适当的条件,从而促使来访者重新整合其自我实现和自我评价过程。

自我论

自我概念是指一种习得的关于一个人的能力和个性的知觉的集合。当自我和自我概念发展时,实现倾向的作用是使生物体的这个新生部分实现,罗杰斯称为自我实现倾向,可以视为实现倾向的一个子系统。如果个体能和自己的个体评估过程(自己真实的喜好和感受)保持联系,那么自我实现过程将会继续顺利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论

该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种以积极角度看待个体,相信个体会向功能充分实现的方向发展的心理治疗理论:

a.非指导性治疗

b.当事人中心治疗

c.以人为中心治疗

该理论尊重来访者的人格尊严。目标不仅是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更在于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成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从而能更好地解决他们目前以及将来面临的问题。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有三要素:

a.共情

b.真诚一致

c.无条件积极关注

3.理论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理论鼓励和指导人们成为精神健全和富有创造性的人,在治疗心理疾患和培养健全人格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并促成了开发健康人潜能的热潮。

(四)认知心理学

于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产生,认为人的情绪、情感及动机和行为是由认知活动决定的,由此发展了“认知疗法”。它将来访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看成是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的结果。治疗目的是通过改变人的认识活动来矫正不良行为。

1.贝克的认知理论

(1)基本观点

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自身认知外部世界、处世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即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常见的认知歪曲有:

任意的推断

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便草率地得出结论;

选择性概括

仅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得出结论;

过度引申

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得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结论;

夸大或缩小

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

“全或无”的思维

即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

(2)基本技术

1985年贝克归纳了认知治疗的五种基本技术:

识别自动思维

是介于外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的不良情绪反应之间的那些思想,大多数来访者并不能意识到这些思维。来访者在认识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识别自动思维,尤其是识别那些在愤怒、悲观和焦虑等情绪之前出现的特殊思维。

识别认知性错误

为识别认知性错误,治疗者应该听取和记录来访者诉说的自动思维以及不同的情景问题,然后要求来访者归纳出一般规律,找出共性。

真实性检验

即检验与错误信念辩论,是治疗的核心。在治疗中鼓励来访者将其自动思维作为假设看待,并检验这种假设,结果他可能发现,95%以上的调查时间里,他的这些消极认知和信念是不符合实际的。

分散注意

大多数抑郁和焦虑的来访者感到自己是人们注意的中心,一言一行都受到人们的注目和评论,所以认为自己是脆弱无力的。治疗者可建议来访者稍加改变,然后要求它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

监察苦闷或焦虑水平

焦虑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波动的。鼓励来访者对自己的焦虑水平进行自我检测,认识焦虑波动的特点,增强抵抗焦虑的信心。

2.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现称为合理情绪行为疗法。

(1)基本观点

艾利斯认为神经症的表现不是由于情绪困扰,而是由于不正确的信念造成的,它可以从别人那里学到,还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及自我重复不断地强化,最后就形成了各种功能性障碍。艾利斯认为人的情感障碍和不良行为正是这些非逻辑性思维存在的结果。

(2)ABCDE理论

艾利斯将治疗中有关因素归纳为A-B-C-D-E,A即诱发事件;B即信念;C即情绪和行为反应或结果;D即辩论;E即效应。

人对诱发事件A的反应C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异常的,但C并不是A的直接结果,受中介因素B的影响,要想改变B就必须找到D。对D一般采用有针对性的、直接的以及有系统的提问方式,逐渐使来访者认识信念B是C的直接原因,从而使来访者向非理性观念挑战,纠正不合理信念,进而取得疗效E。

二、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一)现代精神分析理论

1.客体关系理论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创始人是梅兰妮·克莱茵,其他代表人物有马格丽特·S·玛勒和奥托·康伯格等。该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客体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由此成长起来,并将人格发展研究的重心从俄狄浦斯期转移到0~3岁的俄狄浦斯前期的冲突上。

(1)梅兰妮·克莱茵

她是儿童精神分析的先驱,她扩展并改良了弗洛伊德的客体和本能的观点。其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发展状态的概念,它不同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她认为在生命早期已建立的状态,是将持续终生的结构。

主要概念

a.客体

是指一个被爱着或恨着的人物、地方、东西或者幻想,是一个与自体相对应的概念;包括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

b.投射

投射是一个人把自体的一部分归因到另一个人身上。这是一个外化的过程,婴儿借此解除内部焦虑。

c.内摄

内摄指客体被纳入到一个人的内在,成为内在客体。内摄建立了一个内部世界,部分地反映外部世界。通过这个机制,婴儿内化他对外部世界的感觉。

d.分裂

分裂是主动的“将自体与重要客体的矛盾经验分开”,即婴儿将客体分裂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心理机制。

e.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是指个体把自己不能接受的行为或人格中消极的方面投射或放到别人身上,然后认同于那个人,并在无意识中要去控制他。

发展状态

描述的是儿童进行体验的不同途径或处理内在客体和外在客体的方式,包括两个基本的状态:

a.偏执—分裂状态(0—4个月)

该阶段,婴儿特有的体验和防御机制的特征就是“偏执一分裂”。婴儿对自己的破坏冲动感到焦虑,他认为世界与自己一样是具有破坏性的,他投射自己的愤怒和恐惧,以分裂的方式分离好与坏两极的情感,以消除内部和外部的迫害。

b.抑郁状态(4—12个月)

该阶段,婴儿的心理快速发展,在与母亲的互动中婴儿逐渐觉察到来自同一个体的好和坏的情感。当儿童心中的坏客体与好客体逐渐整合时,儿童会意识到,他对坏客体的攻击会影响好客体,于是产生了内疚感与悲哀,从而产生抑郁状态。克莱茵认为,儿童早期的不良的客体关系影响他以后的客体关系。

(2)玛勒

玛勒把客体关系概念集中在一个人的心理诞生方面。她认为心理诞生是一个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由此婴儿才能与母亲分离并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玛勒在她的著作《人类婴儿之心理诞生》中描述了婴儿成长的四个发展阶段:

自闭阶段(0~2个月)

该阶段又叫“正常性婴儿自闭”,是无客体阶段。婴儿只能知觉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而不能知觉到完整的自我。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新生儿在子宫外完成生物的内环境平衡。

共生阶段(3~8个月)

该阶段婴儿能觉察到一个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客体,这通常是婴儿的母亲。婴儿认为母亲和自己是一个二元整体,而不是一个可替换的角色。婴儿的微笑表明母婴之间特殊的共生关系已经建立起来。

分离—个体化阶段(6~24个月)

该阶段心理发展的内容有两方面:分离的任务与个体化的任务,并通过以下三个亚阶段实现:

a.孵化(6~10个月)

该阶段母亲与孩子的主要动力关系在于知觉区分。随着婴儿感觉系统变化,婴儿逐渐体验到与母亲的分离。婴儿会出现“陌生人焦虑”。

b.实践(10~16个月)

该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开始进行四肢爬行。运动功能驱使孩童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他越来越能离开母亲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儿童的全能感与自恋在此阶段达到了顶峰,特征是陶醉于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世界之广大,对失败无动于衷。

c.复合(16~24个月)

该阶段儿童已能觉察到自己能力的限制,全能感完全崩溃。小孩在此时期学会说“不”,变得抗拒,透过肢体推离和语言来保持自己的分离性。

客体恒久性阶段(24~36个月及以后)

指维持客体稳定形象的能力。该阶段的儿童能够更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任务,对母亲忽略一段较长的时间。发展出更复杂的个体感和自体恒久性、时间感以及延迟满足的能力。客体恒久性和个体化的发展贯穿整个人生。

玛勒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挑战和危机。如果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或突遇创伤性事件,便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3)客体关系理论

该理论解释边缘型人格,即源于个体在分离一个体化阶段中的创伤和发展紊乱问题。心理治疗师在对此类患者会谈中应注意使用澄清、诠释等治疗技巧。边缘型人格者可能在不同时间出现两种情况:

冲突不安

治疗师表现出包容性和共情的态度,同时可通过人际间的投射认同修正患者投射出来的自体部分,经内摄使其自体得到重建。

出现攻击性

治疗师应表现出足够的宽容和接纳,同时也承认和接纳自己的局限。

2.自体心理学

该理论起源是精神分析和自我心理学,创始人是海因兹·科胡特,他的著作《自体的分析》、《自体的重建》、《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自体心理学把自体放在理论的中心地位,强调自恋的重要性。弗洛伊德把自恋看作一种无能,因过于关注自己而无法爱他人或与他人发生关系;而科胡特认为,自恋本质上是正常和健康的,它是发展的推动性组织者,对自己的爱先于对他人的爱。

(1)主要概念

自恋

力比多投注在自我或自体上称为自恋,即人把全部的能量和注意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自体

指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只能通过对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才能发现。

镜像

在自体心理学中,父母对子女的正性反应反射了自体的价值感,并逐渐内化为自体尊重。父母对于儿童活动的欣喜对于儿童的发展是基本的要素。这样镜像反应的结果,儿童能发展并维持自尊和自我肯定的抱负。

转变内化作用

透过自体客体这个内在表象,客体在漫长的时间里将与自体客体关系的经验内化并转化为自体结构的一部分。

(2)自恋的发展路线

同玛勒一样,科胡特也相信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会有一种全能感,但这种状态会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被打破。婴儿会试图创造两个新的自恋系统,这两种自恋系统是并存的,并有各自独立的发展路线:

全能自体

是源自对完美自体幻想的夸大自体,其特征是表现癖、扩张和一种全能的感觉,其体验是“我是完美的”。

理性化的自体客体

是源自寻求一个完美者并与之结合的幻想的理想化的双亲影像。这是由婴儿的原始幸福感、全能及完美的一部分投射于父母产生的,认为父母是全能的并能满足自己的任何需求,其体验是“你是完美的,而我是你的一部分”。

(3)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解释与治疗

自恋型自体疾患的基本特征是创伤导致的自体结构上的缺陷,病理来自于父母对孩童被镜映以及需要理想化客体的需求长期没有给予同理的回应,致使孩童无法建立起一些必摹的心理结构。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治疗师对患者主观经验的同理(共情)。

(二)家庭心理咨询理论

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个体转向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互动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家庭治疗在美国站稳脚跟并逐渐发展起来。

1.概述

家庭心理咨询是以家庭动力系统而非个体人格为出发点,集中关注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把家庭看作一个单位或系统。治疗是为了理解和改变家庭的内部结构。家庭心理咨询的治疗观点符合了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总想,适用于范围广泛的心理卫生问题,临床上被应用于神经症、心身疾病、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治疗等,最早以家庭作为心理干预对象的是阿德勒。

2.主要理论体系

(1)历史派

概念

又称代际治疗派,它受精神分析,尤其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影响很大,因其利用从过去的历史事件和家庭出身中得到的线索去理解和对待当前存在的问题而得此名。

代表人物

Bowen是这一治疗派别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八个重要的概念,即“自我分化”、“三角化”、“核心家庭情感系统”、“家庭投射过程”、“情感阻断”、“代际传递”、“排行”和“社会性倒退”。其中“自我分化”与“三角化”的讨论是最为核心的。

模型评价

该咨询模式是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干预对象,侧重于发现家庭中反复出现的问题和重复出现的特征性关系,确定家庭系统中成员的互动方式以及家庭规则,找出问题的原因。其目标是减轻焦虑,加强自我分化,改变互动的模式。

(2)结构派

代表人物

米纽琴提出了家庭心理咨询的结构理论。Minuchin用边界、结盟和联合等概念来描述一个家庭的结构关系。边界是指家庭结构中子系统或成员彼此的“间隔”,适当的结构必须要有适当的界限。Bowen重视的是家庭中的代际关系,而Minuchin重视的是家庭的当前结构,她认为心理咨询的目标就是要使得家庭规则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使家庭结构有一定的弹性,即要使模糊的家庭边界变得明确,使家庭成员行使各自的权利,而不越权。

模型评价

该模式是家庭心理咨询领域中应用得最广泛的概念化模型,它以家庭的组织、关系、角色与权力的执行等为关注点,通过调整界限和重新组合家庭亚系统,改变每个家庭成员的行为和体验,增加脱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修正家庭结构,最终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3)经验派

代表人物

a.Whitaker

认为家庭现在出现的障碍是人的成长过程受到阻碍的结果。他认为心理干预的基本目的在于启发和提升家庭成员的自主性和归属感。

b.萨提亚

她最明显的特点是其鲜明的人本主义模式。她认为人的成长从受孕那刻就开始了,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影响个体发展的有三个因素:遗传基因、家庭系统中长期的影响力和家庭成员中持续的身心互动。

(4)策略派

Haley看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样用权利争夺的观点来看待家庭关系,并指出如果家庭的权利关系失衡就会引起家庭的三角化,从而导致家庭功能先调。策略派非常注重与权力分布有密切关联的家庭结构,并且努力寻求用以应对那些较为顽固的失调行为模式的治疗技术和方法。

3.主要技术与方法

(1)提问策略

家庭咨询师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法,促使家庭互动。提问策略是家庭治疗中的重要技术。

关系性提问

咨询师要设法将症状问题变成一个关系问题。关系提问的要点是抓住家庭成员诉说内容或行为中隐藏的和其他成员的关系,不从症状本身,而是从相互作用的角度提问。

循环提问

也被称为“循环催眠”,即同一个问题,轮流反复地请每一位参与治疗的家庭成员回答。

差异提问

差异提问就是帮助来访家庭意识到问题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情境,提醒他们看到问题积极的一面,然后再比较差异出现的条件,寻找问题出现的环境因素,根据比较结果为症状的消除创设或调整相应的环境。

假设提问

治疗师根据对家庭关系及背景的了解从不同角度对家庭的问题提出假设。通过这种提问,治疗师能够为来访家庭展开另一扇门,提供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多重角度。

(2)家庭图谱

家庭图谱通常是由治疗师和家庭一起完成的。它可以表现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三代家族图谱,家庭成员和家庭治疗师可深刻地了解个人问题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

(3)雕塑

通过具体造型的生动形象可重新建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种造型象征着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安排其他人的具体位置,有时还要求这位“雕塑家”把自己摆进雕塑之中。

(4)模拟家庭

通过模拟家庭的角色扮演,让家庭成员在某种家庭情景中去感受他们自己,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领悟。

(5)积极赋义

对当前的问题重新界定,从积极的方面重新进行描述。引导家庭成员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放弃挑剔、指责态度,增强他们的信心。

(三)交互分析与心理咨询

交互分析最先由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提出。

1.基本理论

(1)结构分析

我们每个人有三种自我状态,每个自我状态都是一个情感、思想和行为的有组织的心理系统,且每个都是独特且相互排斥的。

儿童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大部分诞生于童年期,来自内在的反应和经验,个体按照小时侯的思想、感觉或行为模式来做反应时。

父母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大部分也诞生于童年期,来自外在的榜样,例如父母、老师等。当个体的行为、想法和感受拷贝自父母,或运用小时候认知到的父母的表达方式来做反应时,他就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中。

成人自我状态

个体行为、想法和感受都是针对此时此刻发生的现实做反应,运用成人的资源来面对现在,这时个体就处于成人自我状态中。

这三个自我状态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TA理论的核心:自我状态模式。传统上称之为PAC模式。对行为过程的描述方式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人格。它将PAC模式按如下结构划分:

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CP

当个体拷贝父母带有命令和控制性质的行为时,就处于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从功能上它也可以分为正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和负面的控制型父母自我。

照顾型父母自我状态NP

当个体表现出父母照顾自己时候的行为,个体便处于照顾型父母自我。从功能上它也可以分为正面的照顾型父母自我和负面的照顾型父母自我。

顺从型儿童自我状态AC

这种自我状态从行为表现可分为叛逆和顺从两类。

自由型儿童自我状态FC

个体小时候的行为与父母的压力无关,既不顺从也不反抗,单纯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长大后自己的行为也完全不受别人影响。

就一个健康、平衡的人格来说,三种自我状态都是必需的。

(2)沟通分析

伯恩认为交流是沟通的基本单位,并有如下定义:一个刺激(s)加上一个反应(R)就是一次交流。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一连串的交流形成的。可将沟通分为三种类型:

互补沟通

当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中成平行线时,这个交流是互补的,可以永远继续下去。沟通定律一:只要交流符合原先的期待,保持互补状态,沟通就能一直进行下去。

交错沟通

当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上发生交叉时,交流停顿。这时导致沟通交错而中断。沟通定律二:当交流呈现交错状态时,沟通会被打断,这时一方或双方需要改变自我状态,才能继续沟通下去。

隐藏沟通

隐藏沟通中常常包括两个以上自我状态,它有时是双重的,有时是三角形的。沟通定律三:隐藏沟通的结果取决于心理层面的内容,而非口头社会层面的信息。

(3)脚本分析

Bcvrne认为脚本是指小时候在潜意识中萌发的人生蓝图,被父母加强,又被后来的生活事实证明,并可经选择而改变。其主要来自成长时父母的影响,生活位置是其核心成分。生活位置有四种形态:

我行,你也行

这可能是反映儿童如何进入外界时的一种生活位置。

我行,你不行

如果儿童受到了错误的对待,他就会觉得别人不行,这实质上是一种对自己“不行”的基本情感的防御。

我不行,你行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活位置,经常处于这个位置的人会感到内疚、抑郁、自卑以及恐惧。

我不行,你也不行

如果缺少安抚或都是极端消极的安抚,儿童就可能会觉得“我不行,你也不行”。

(4)心理游戏与游戏分析

伯恩认为个体可以通过心理游戏获得认可和安抚,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同时也运用不同的时间结构进行着各种沟遇。治疗师必须一步步地慢慢告诉他什么是心理游戏,如何通过觉察、了解自己目前真正的感觉和需求,用成人的方式来面对当下作反应。

2.主要技术与方法

Berne认为理想的自我结构中的PAC是不应该相互重叠的,一旦发生了重叠就意味着被污染,除了被污染之外,还存在排斥。互为补充的双方之间的防御性排斥,是产生固执“父母”、固执“成人”、固执“儿童”的主要原因。

(1)强化松散的自我边缘技术

向求助者解释自我状态的理论,理解“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含义与功能。求助者能够用上述的知识来处理自己的行为时,则自然可以强化自我边缘。

(2)去污染技术

让求助者了解到自己受污染的状况,作为咨询师要及时指出求助者的成人受谁的污染,并通过认知的剖析,修正当事人的现有状态,以重建当事人和谐流畅的自我状态。

(3)再倾泻技术

倾泻是指个人的一个自我能很稳健且直接地转换到另一个自我。再倾泻是指求助者所排斥的另一个或另两个自我状态激发出来,使当事人的行为反应能因环境的状况与需要,随时倾泻或呈现更适宜的自我状态。

(4)回溯技术

这是发现求助者受父母影响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要求求助者要申明而不是否认自己的消极情感。回溯是力图让当事人回到最原始的冲突情境之中,由治疗师提供机会让当事人以新方式来处理该情境。

(5)澄清技术

指咨询师将求助者所说的话或想说的相关信息串联起来,或把求助者内隐而未显且未能明白表达的想法与感受说出来。

三、后现代心理咨询理论

20世纪后期,后现代思潮对诸多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及当代心理治疗实践造成深远影响。

(一)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1.理论概述

它是指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核心的,是由Steve de Shazer及Insoo Berg夫妇提出来的,强调个人正向能力的思考和学习,摒弃病理模式的分析。

2.基本观点

根据台湾樊雪春总结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精神,以及沃尔特和佩勒的基本假设,总结如下:

(1)事出并非一定有原因

有些问题是有正向功能的,并不是什么事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明确的因果关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探讨复杂而可能无意义的原因上。

(2)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寻找“例外”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总有问题不发生的时候,即所谓的“例外”,它常常可以作为问题解决的指引。

(3)由小改变到大的雪球效应

“雪球效应”在咨询中尤其重要,从小的改变着手,事情比较容易成功。成功的经验可以使来访者产生信心和力量去处理更困难的问题,进而带动整个系统的改变。

(4)来访者是自己的问题专家

相信来访者本身具备所有改变现状的资源。在焦点解决咨询中,咨询师的重要工作是协助来访者自己去设定改变的目标,把来访者视为解决他自己问题的专家。

(5)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而咨询师是解决问题过程的专家,二人合作就会使得问题迎刃而解。

3.基本过程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每次大约60分钟。基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

大约前四十分钟,以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对话为主,并在建构解决途径的对话架构下工作,该架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目标架构

分为四步:

a.带领来访者明确应该往何处去;咨询师在此期间的任务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b.咨询师要和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c.就是要求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好来访者想要的目标;

d.目标设定后,还需要咨询师鉴别该目标是否是来访者的希望或抱怨。

例外结构

引导来访者寻找发生的例外事情,而不是定格在当前发生的问题上,即寻找生命的闪光点。

假设解决结构

是一种引导来访者培养自己建构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来访者很难运用例外结构时,咨询师就要引导来访者想象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2)第二阶段

该阶段是休息与正向反馈阶段。休息时间大约是十分钟。目的是回顾与整理第一阶段中来访者对其问题的解决所提及的有效解决途径,提取出有意义的一些信息。此过程是咨询师和在外面观察的同事共同商定的。

(3)第三阶段

咨询师再次回到会谈地点,把正向的有意义的信息和经过详细的讨论而形成有效的意见正向反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最大的特点是:咨询师通过“建设性预设问句”所选择的方向、所使用的语言带来的正向暗示与教育作用,企图影响来访者知觉的改变,引导出正向解决的思考与行动。

4.基本技术

(1)一般化技术

告诉来访者很多人都是这样,但都可以走过来,所遇到的问题是发展过程甲常见的、暂时性困境,而不是病态的、变态的、无法控制的灾难,借此使来访者降低恐惧感,这样他们就会更接纳自己的困难。

(2)振奋性引导

是以一种兴奋、喜悦的声调、动作、表情或语言来表示,借此传达出咨询师支持与鼓励的信息。

使用时机

a.当来访者有所行动、改变与解决问题时;

b.来访者根据例外架构找到一些过去曾经做过的成功经验时。

作用

引导来访者思考当时自己如何决定要如此做的,从而助长来访者的自主性与责任感,并暗示他还可以再去做一次。

(3)赞美

当来访者提到一种例外、一点小小的改变,咨询师可给予赞美,可以协助降低来访者对改变的忧虑,也使来访者更多的开发个人资源,促使他找到更多的例外及更多的可能性。

(4)评量技术

利用数值的评量,如0~10,协助来访者将他的观察、印象和预测以比较具体的方式加以描述。

具体使用

a.评量咨询以前的状况

b.评量改变的动机

c.评量改变的信心

功能

a.使描述更加具体化;

b.作为咨询进展的指标,从中比较出不一样的变化,协助来访者以直觉的方式表达出他们对过去经验的观察并评量未来的可能性。

(二)叙事心理咨询

是由心理学家麦克·怀特夫妇以及大卫·爱普斯顿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

1.基本观点

(1)现实是由语言构成的

后现代主义者的观念把焦点放在语言如何组成我们的世界和信念,认为社会是在语言中建构他们的现实。对心理治疗师而言,工作中的重心在于不管是信念、关系、感受或自我概念的改变,都牵涉到语言的改变。

(2)人不等于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问题是独立于人和家庭的,人如果能够和问题故事分开,就会开始感觉个人的自主,感觉自己有能力介入自己的生活和各种关系中。

(3)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

咨询师相信个体会再度对生命获得主权,会重新获得自我的资源。来访者与咨询师拥有平等的话语权,咨询师是陪伴者,而不是权威和指导者。

(4)生命的力量比问题本身更重要

叙事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帮助来访者解构受主流故事控制的旧故事,重新建构一个来访者真正企盼的、具有个人力量的新故事。

2.咨询方法与步骤

叙事心理咨询与过去心理咨询最大的不同就是,叙事心理咨询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在《叙事疗心》一书中迈克·怀特和大卫·爱普斯顿阐述了叙事心理咨询的步骤。该方法可遵循两个步骤:

(1)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是咨询师与来访者交流互动的基本过程,是咨询师遵循的基本程序。

问题外化

将压制来访者的问题客观化或拟人化,使问题变成和人或关系分开的实体的过程就是问题外化。

寻找特例事件

人的生活经验中那些未引起来访者注意,却包含着来访者为追求美好生活、反抗主流故事压制的偶发事件,就是特例事件或闪亮事件。特例事件却为来访者摆脱问题牵制、重新掌控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可能。

重写故事

咨询师要求来访者加入闪亮事件就是重新创作故事,写出“新故事”丰富他的“人生哲学”;而新故事中不应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故事中的事件。只要来访者拒绝接受问题的影响,就能使问题的影响力降低。

(2)支持步骤

支持步骤包含对基本步骤中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予以巩固的重要措施,咨询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如下一种或多种文本方式支持来访者,巩固疗效。

欣赏性解释

咨询师在认真倾听过程中,需要不断引导来访者发现被他遗忘的“特例事件”。一旦来访者有关于逃脱“问题”控制的“意外”闪现时,即应表示认可和欣赏,并对这一“意外”进行释义。

持性通信

咨询师通过书信的方式,表达对于来访者近期对抗“问题”所取得的成果的支持与鼓励。

仪式性宣言

通过为来访者安排一个仪式,如成人仪式,在仪式上赞扬其与“问题”所作的卓越斗争,请来访者在仪式上宣读自己关于誓与“问题”划清界限的“独立宣言”。

奖励性证书

这种证书是通过咨询师签署并颁发的关于来访者克服“问题”的经历,并证明其具有了帮助受“同样问题”困惑的其他人走出来的能力的书面文件。

结论性判言

是对来访者圆满完成治疗、达到预期效果、摆脱外化问题威慑而恢复自由的一种判定,是对来访者取得胜利的肯定。

自传性故事

即来访者的自我故事。改写“主流故事”,重塑人生并获得自由的经历。它是自我成长的见证。

3.理论应用

可广泛应用于治疗青少年心理障碍以及家庭问题等领域,并能协助解决轻度精神症状。同时,叙事心理咨询的一系列特性非常适合中国人:

(1)不揭人老底

叙事心理咨询将人或关系与问题分开。这正是迎合了中国人不喜欢被他人揭伤疤,不喜欢别人指责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在自己的观念。

(2)问题只源于不当的叙述

问题出现仅是由于来访者对提取信息的不当解释,那么重新抽取“闪亮事件”,处理问题如探囊取物。

(3)重视别人对他的看法或态度

问题的困扰似乎是对当事人的否定,而寻找到“特殊事件”的喜悦加上咨询师的赞扬是对当事人的最佳肯定。

(4)自助式

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关注自我形象,人们把面子当成生命,不愿有求于人,接受他人的指导。而叙事心理咨询中来访者的“悟”,大多源于自省,改变也在于自我努力,非常符合自力更生的精神。

(5)实用与近利

中国的天文、地理、发明均源于实用,为的是解决近期温饱、安居或战争问题。而叙事心理咨询正是针对当前问题的实用、焦点、短程、速效的方法。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人生哲学

叙事心理咨询关于问题中闪现的“利”及经验中闪亮事件对于主流故事“弊”的修复符合中国人关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朴素辩证理论。

4.理论评价

叙事心理咨询理论让人们回归事件本身,转换视角去重新叙事,让人和问题分开,并将咨询的结果用某种仪式性的证书颁发固定下来,有助于当事人把注意力集中于困扰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