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育内容
5.1 复习笔记
一、教育内容概述
(一)教育内容的概念
1.教育内容的定义
教育内容,是伴随历史进程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1)发展
①原始社会,主要给儿童传授渔猎经验和群居生活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的创造,学校的产生,老人代表成人社会在“庠”“序”“校”里,向新生一代传授生产知识、渔猎采摘经验和祭祀规范、风俗习惯,使得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并形成了体系。
③现代社会,人们创造出了把教育内容及其呈现形式和实施方式统一起来的课程。
(2)载体
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在我国:
①古代使用的是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
②20世纪上半叶,使用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
③20世纪下半叶使用的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
④现在开始改为使用“课程计划”或“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以及“课程资源”等。
(3)定义及性质
①定义
教育内容是指“经选择而纳入教育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世界观等文化总体”。广义上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所有内容,狭义上它特指学校教育内容,选择标准一般包括社会发展需要、个人发展需要和文化发展需要等。
②性质
教育内容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从人的发展结构看,它包括德、智、体、美等方面;从社会结构看,它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和宗教等方面。
2.课程内容的含义
课程内容与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区别:课程内容是课程层面上的教育内容,而学习经验则是教学层面上的教育内容。
(1)课程内容的含义
在课程研究和研制领域,课程内容指的是“学习课程里包含的具体事实、观点、原则、问题等等”。任何特定的内容项目都可以为不同的教学目的服务;反之,不同的内容项目也可以为特定的教学目的服务。
(2)课程内容范畴的主要课题
在研制课程材料的过程中,课程内容范畴的主要课题是指一门具体课程或科目中的内容概念界定、内容项目选择并将其组织成一门具有连贯性的学习课程。内容概念界定、内容选择和内容组织,既是逻辑问题,也是理论问题,还是实践问题。
①内容概念界定
内容概念界定具有多样性。不同的人会根据各自有关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概念界定。
②课程内容选择
课程内容选择,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政治性,也具有个人性。
③课程内容组织
课程内容组织,就是对选定的课程内容,按照课程的目的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组织。
a.纵向组织
意在使整个课程中的内容具有连贯性,使某节课中的观念逐步深入。
b.横向组织
意在使课程内容中的一部分与其他部分结合并达至平衡,包括不同学习科目、不同内容系列、不同学习领域之间的结合与平衡。
3.教学内容的含义
教学内容,通常指在一个科目、一个单元或一节课、一个具体教学活动中,作为师生教学对象的具体知识、主题、事实、观念和原理等。
(二)教育内容的文化本性
教育内容,既选自人类文化,具有文化本性,打着教育目的的烙印,具有特殊性。所以,教育内容本质上是一种特殊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教育内容既是人类优化的学习条件,也是文化精华,还是师生活动的共同客体。
1.教育内容是优化的学习条件
教育内容是学校情境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其特殊目的是培育新生一代。教育内容来源于文化并获得了特殊的教育目的性,是一种教育化的文化,亦即优化的学习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经过选择和重新组织的文化便是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在被选择和被重新组织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于一般文化的新的客观规定性。
2.教育内容是文化精华
教育内容是经过专门选择的特殊文化,选择标准是文化自身发展、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这些标准使得教育内容成为具有发展价值的文化精华。教育内容作为文化精华,具有再生性和简洁性。
(1)再生性
教育内容尽管来源于文化,却已不是人类创造出来时的原生性文化,而是一种再生性文化。再生性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存在着创新或退化两种可能性。积极的嬗变,将成就教育内容的文化创新结构和功能;而消极的嬗变,却会导致教育内容在文化的样式上偏于某种取向,在文化水平上退化到某种低级阶段,使得文化的结构与功能退化。
(2)简洁性
教育内容,是一种简洁性的文化。从文化中选择而生成的教育内容,往往具有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全息性”,即少而精的一定量的教育内容的内核凝结了已有人类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的各种样式和各种水平。
3.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共同客体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育内容为活动对象,因此教师是主体,教育内容是客体。
(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是教师提供的教育内容,因此学生是主体,教育内容是客体。
在教学活动中,教育内容同时是教的对象和学的对象,因此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的共同客体。
(三)教育内容的构成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外部条件和内部观念,这决定了不同时代以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教育内容的价值观和功能观,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构成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对立和斗争的问题是:教育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知识传授还是官能训练。
(1)形式教育
形式教育,也称形式训练,又叫心智训练,它格外重视教育内容、课程和教材的训练价值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功能。形式教育依据官能心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三大主张。分别是:
①教育的任务在于训练心灵的官能;
②教育应以形式训练为目的;
③学习的迁移是心灵官能得到训练而产生的结果。
(2)实质教育
与形式教育截然相反,实质教育格外重视教育内容、课程和教材的知识传递价值和文化功能。实质教育依据联想心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形成了三大主张。分别是:
①教育的任务在于提示适当的观念来建设心灵;
②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目的;
③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
2.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与科学主义教育斗争的主题是:从水平结构来看,教育内容究竟应当以人文学科为主还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
(1)人文主义教育
①主张
人文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内容应该以人文知识为主,人文学科在课程中应该占支配地位,宗旨在于把人培养成有人文教养的和体面的绅士。
②发展
a.人文主义教育后来发展成为新人文主义教育,不再极端地排斥自然科学知识,而是主张有选择地吸收自然科学知识,并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主义教育意义。
b.到20世纪60年代,与传统的人文主义有历史渊源的人本主义勃然兴起,人本主义教育主张,教育要培养“完人”“自我实现的人”,教育内容要实现认知与意动同一,“理智”与“情感”结合。
(2)科学主义(自然主义)教育
①主张
科学主义教育主张,教育内容应该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自然科学在课程中应该占支配地位,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现代人才。
②发展
当代的科学主义已经开始超越极端化,注意吸收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教育的观点和主张,注意挖掘自然科学的人文精神。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教育,就是科学主义教育在当代的表现。
3.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
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问题是:从垂直结构来看,教育内容应当以什么性质的知识为主?怎样优化教育内容中的普通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
(1)普通教育
①概念
普通教育,指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基础的普通知识,使他们养成基本的文化修养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普通教育又称通识教育,是一种关于以通用文化知识来提高人的素养、培养通才的教育主张,其渊源是西方的博雅教育。
②主张
普通教育强调,从文化中选择宽泛的普通知识或通用知识作为教育内容,以培养人生素养为目的,并为学习者的持续发展打下必需的知识和修养基础。
(2)专业教育
①概念
专业教育,指实施某种学科或某种职业的专门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或专门的职业知识与技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学科或职业的专门人才。专业教育又称专才教育,是一种关于以专门学科知识来培养科技精英、培养专才的教育主张。
②主张
专业教育强调,从文化中选择精深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作为教育内容,以培养专业素养为目的,并为学习者成长为科技专门人才或形成精深的职业技能打下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
(一)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凭借特有的智力认识事物的过程及其结果。当代人们从不同维度对知识的分类有:“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常识、科学知识与现象学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等。
(二)人文知识与科学知识
人类所生活和认识的世界,有客观世界和人文世界,分别来自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内容就有不同的性质。根据内在性质的不同,知识被区分为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
1.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是人类采取各种手段对人文世界的认识及其结果。人文知识有自身的特性,主要表现为价值负载和解释依赖。人文知识承载着事实之外的价值,陈述的是经过价值解释、理解和选择的事实,是被意义化和价值化的。人文知识已经被概括和区分成了一系列人文学科。
2.科学知识
(1)含义
科学知识,是人们采取科学手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结果,表现为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分类
①按研究对象不同,科学知识一般可分为以自然、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
②按与实践联系的不同性质,科学知识可分为理论科学知识、技术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
3.二者的联系
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对新生一代的成长和学习是不可替代的。
(1)人文知识因为其系统性、理论性、深刻性而对人生真谛有更充分的揭示,所以也更能启发和帮助人们进行自我反思和不断修养,以达到高尚的人文境界。
(2)科学知识因为其客观性、简捷性、对象性和革命性,得以从近代以来一直是社会和个人求得高质量生存与有效发展的力量源泉。
(3)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弘扬,光大的是人文精神;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发展,孕育的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缺一不可。
(三)几种新知识观
新的知识观包含着不同的知识分类观点,主要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常识、科学知识与现象学知识”以及“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等。
1.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1)显性知识
①概念
显性知识,就是通常所称的“知识”,一般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加以表达。②地位
a.长期以来在人类生活和实践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都是显性知识。它们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形式存在,并以人类创造的文字、语言、图像、书报、影视、计算机以及互联网等载体得到表达和有效的传递。
b.在教育领域,占据支配地位的也基本上都是显性知识,它们通过教育文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本、教学材料以及各种教学媒体得到了明确的表达,并以专题活动、科目以及学习领域等形式存在。
③特征
显性知识表现出了理性、批判性、意识性、可陈述性、公共性等特征。
(2)隐性知识
①概念
隐性知识,又称“缄默知识”,是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
②地位
a.在生活与认识活动中,隐性知识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并发挥作用;
b.在教育活动中,在课程研制与教学实施过程中,隐性知识因遭遇拒斥而陷于盲动状态。
③特征
隐性知识具有非理性、非批判、非意识、非言语、非公共的特性。
2.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
(1)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
①客观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认识及其结果。客观知识长期居于支配地位,
②主观知识则是对人们的主观体验的认识及其结果。主观知识一直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2)社会知识与个人知识
①社会知识
指的是得到社会大众认同的具有普遍客观性的知识,分为某个特定群体的社会知识、某个国家的社会知识以及全人类的社会知识。
②个人知识
指社群中每一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既有从社会知识或客观知识中学习掌握的部分,又有个体自身在探索、学习、研究或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身思维加工而创造的知识。
(3)两者的相互作用及转化
社会知识与个体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成为知识发展的基本机制。社会知识内化为个人知识的客观知识部分后,个体赖以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创新的个体知识,这些创新的个体知识客观化为社会知识的一部分……这样循环往复,从而推进社会知识的发展和进步。在知识总体中,在知识的发展与进步中,社会知识是基础,个人知识是动力。
3.常识、科学知识与现象学知识
新的哲学认识论聚焦于事实并从人的立场出发,区分出具有同一性的自然事实、科学事实和现象学事实,进而建构起了从常识到科学知识,再到现象学知识的知识连续体。
(1)常识
自然事实是处于事物本身与人们在经验这些事物时所具有的主观状态之间的领域,是人们的感官可以触及和感知的事实领域。人们对自然事实的认识及其结果产生常识,并形成自然的世界观态度。常识获得的主要是客观性规定。
(2)科学知识
科学事实,则是人们通过一定人为性科学操作步骤进行“科学还原”而获得的事实,是感官不能直接感知,只有借助科学工具才能触及和感知的事实领域。人们对科学事实的认识及其结果,形成的是有别于自然态度的科学态度,并生成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实际获得的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的规定。
(3)现象学知识
对纯粹知识的体验、认识及其结果产生与纯粹事实及其本质相关联的洞见性知识就是现象学知识,并生成一种特殊的现象学态度。现象学知识获得的主要是主观性规定。
4.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1)描述性知识
描述性知识,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技能,是个人无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
(3)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策略进行自我监控。
三、教育内容的拓展
(一)体育内容
1.概念
体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体育为‘体育运动’的同义词。
(2)狭义的体育指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的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
2.种类
(1)国外的体育内容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体育内容,国外影响较大的有德国式、瑞典式与英国式。
①德国式
以器械操为主,侧重培养刚气,刻苦耐劳,增强体力,以保卫国家;
②瑞典式
以徒手操为主,以促进身体各部分和谐发展;
③英国式
以休闲性游戏与运动为主,以促进身体自然发育和精力充沛,培养道德性格。
(2)我国的体育内容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内容,主要包括有关卫生保健知识,合理的卫生保健制度,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3.五个学习领域
21世纪以来,按照新研制的课程标准,我国体育内容有了比较规范的表述,主要有“五个学习领域”,分别是:
(1)“运动参与”
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和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2)“运动技能”
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3)“身体健康”
该领域强调,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心理健康”
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情绪调节能力。
(5)“社会适应”
体育活动对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并将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二)技能与能力
1.技能与能力的概念
(1)技能
①概念
在心理学里,技能指“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a.技能表现为一种动作系列,属于动作经验,区别于认知经验。
b.技能是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其动作的顺序以及执行方式,均需符合活动法则或规则的要求,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方式。
c.技能是通过学习及练习而获得的,区别于本能。
②分类
技能关涉人的整个身心活动及其发展,既涉及外部动作活动,也涉及内部心智思维活动。根据活动中的主要成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
a.动作技能,是为顺利完成某种操作活动而按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肢体动作系统,如写字、弹琴、骑车、游泳、打球、打字、使用生产工具等。
b.心智技能,又叫智力技能,是为完成某种认知活动以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智力动作系统,如阅读、运算、分析、综合、概括、构思等技能。
c.二者的联系
动作技能主要以外部动作的形式组织起来,而智力技能则主要以言语或表象的形式组织起来。两者并不截然分开,而表现为相互联系,甚至相互包含,在复杂的活动中往往有机结合在一起。
(2)能力
能力指“使人能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或人格特质”。
①根据表现形态不同,分为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
a.认知能力,指人在观察、记忆、理解、概括、分析、判断以及解决智力问题等方面具有的能力。
b.操作能力,指人在器械操纵、工具制作、身体运动等方面具有的能力。
②根据适用范围不同,则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a.一般能力,指大多数活动都共同需要的能力,包括一般认知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两个方面。
b.特殊能力,指从事某项专门活动所需的能力,如数学能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写作能力、体育能力等。
(3)知识、技能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能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和相互影响。学习一定知识不能停留在领会的水平,必须使它转化为相应技能,并发展为特定能力,才能使知识在完成任务中起应有的作用。
①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基础;
②技能是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的中间环节,技能的形成对能力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③能力既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又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结果。
总之,能力、知识与技能之间,是相互转化、相互促进、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有效的教育内容,必须是也必然是具有关联性的特定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统一体。忽视或者削弱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都是有害的。
2.动作技能
(1)概念
动作技能,亦称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动作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分类
动作技能调节和控制着操作动作的执行,可分为初级动作技能和高级动作技能。
①初级动作技能
初级动作技能,是通过一定练习或模仿形成的,仍带有明显意识控制特点;
②高级动作技能
高级动作技能,则经过反复练习,其基本成分达到了自动化水平。
(3)形成
动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模仿、整合与熟练这样四个阶段。
①操作定向
操作定向,是主体了解操作活动方式的结构,头脑中建立活动的定向映像,初步形成操作的自我调节结构。
②操作模仿
操作模仿,是主体仿效标准的操作方式,通过机体运动来尝试相应的操作,是将操作性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的开端环节。
③操作整合
操作整合,是指活动中各个成分间的连接或结合,使之一体化,体现了操作成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活动方式的合法则水平,使动作趋于定型。
④操作熟练
操作熟练,指操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和自动化。这是在反复练习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方式的概括化和系统化实现的。
3.心智技能
(1)含义
心智技能,亦称为智力技能。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2)特征
①心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虽与程序性知识有密切的联系,但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知识。
②心智技能也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具有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不同于操作活动方式,虽两者有时密不可分。
③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智力活动方式,其活动的动作构成要素及其执行顺序应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要求,区别于任意的活动方式。
④心智技能同时还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主体通过动作经验的内化而形成的,并非与生俱来,区别于本能。智力技能是获得新知、养成经验、解决问题和形成能力的重要因素。
(3)形成
心智动作形成是一种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即内化过程,一般有以下五个阶段:
①动作定向基础阶段
即准备阶段,是学习者在头脑中构成关于活动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以便对动作本身和结果进行定向。
②物质动作或物质化动作阶段
即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进行智力动作的阶段。学习者通过外部的物质活动促进智力活动,了解学习内容。学习者通过外部的物质活动促进智力活动,了解学习内容。
③有声言语阶段
即指动作由外部形式转化为内部形式的开始,学习者的智力动作不直接依赖实物而借助有声言语进行。
④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是学习者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进行智力动作。
⑤内部言语阶段
是学习者智力动作简化而自动化,难以觉察。
4.实践能力
技能是能力的基础,但并非就是能力。无论是动作技能还是心智技能,都需要向实践能力发展和升华。实践能力,是当代教育内容所格外重视的部分。
(1)概念
实践能力,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那些生理和心理特征”。实践能力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涉及生理成熟、获得经验等多种因素。
(2)四要素
依据各种能力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的影响作用,实践能力由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情境实践能力四个基本要素构成。
①实践动机
实践动机,是指由实践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者内部动力,主要由实践兴趣、实践的成就动机和实践压力构成。
②一般实践能力
一般实践能力,包括个体在实践中的基本生理和心理机能,它不指向解决具体问题,但却影响个体问题解决的效果,构成个体实践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涉及“问题情境的感知”“机体运动”“交流”和“一般工具的使用”等。
③专项实践能力
专项实践能力,指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专项技能,如短跑中的起跑技术。
④情境实践能力
情境实践能力,指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实践者根据自身能力与具体情境条件的相互关系,恰当地决定行动路线并付诸实现的能力。
任何一项具体任务的解决都包含某些专项实践能力因素,这种能力因素的形成,是一个练习达至熟练的过程。
(3)实践能力的内容和形式
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性来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是指通过用手而且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的能力,包括平常所说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强调动手去做,操作能力强调按照一定的规则去进行,它们包含着操纵使用工具能力、加工制作产品能力和科学实验研究能力。
②日常生活实践能力
日常生活实践能力,是人生存能力的基础,主要是指自我的基本生活能力,即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
③职业活动实践能力
职业活动实践能力,同样是人必不可少的一种实践能力,由于各职业领域的社会分工不同,因而各职业所要求的实践能力也不一样。
④人际交往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实践能力,往往决定个人的成就或贡献大小。人际交往中的实践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⑤关系
上述各种实践能力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
(三)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的基本含义是引人向善,善主要包含在个体的态度与价值观里,所以长期来教育内容的重要维度之一是态度与价值观。
1.态度
(1)概念
①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其周围的人、事、物持有的比较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人格倾向”。
(2)成分
①认知成分
指个体如何知觉态度对象,认识其概念内涵,基本上由对态度对象的知识或信息构成,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相信与不相信。
②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喜欢与不喜欢。
③行为意向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反映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行为意图及准备状态,所以可以从外显的行为推知个体的态度。
(3)特点
主要有“对象性”“习得性”“意向性”“稳定性”和“功能性”等。
(4)态度的学习
①概念
专门指“通过经验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对人、对己和对环境的肯定或否定的持续反应的倾向,或决定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通常包括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调节个体社会行为的工具。
②三阶段
联想、强化、模仿三个阶段。
③三环节
顺从、认同与内化三个环节。
2.价值观
价值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价值评价和选择意识,是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决定表层文化的性质和特征。它为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价值尺度,为人生提供理想和信念,为人的一切社会活动提供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