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政治经济学(50分)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10分)
答:(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需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较,由此产生了剩余价值率。其表示方法有两种:①物化劳动表示法:,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②活劳动表示法:,该公式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于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用表示利润率,C表示全部预付资本,则利润率为:。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体现为: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②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③二者计算的数值不同。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因此在量上利润率也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2)利润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入,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将导致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有机构成是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c:v来表示,其中c表示不变资本,v表示可变资本;一般利润率即平均利润率,是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全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会对平均利润率产生影响,原因如下: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目的,在现实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表现为利润率。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这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同一个剩余价值必然表现为不断下降的利润率。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有机构成的变化不仅发生在个别生产部门,而且是在一切生产部门或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发生,因而,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同量的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量必然减少,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10分)
答: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其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1)三个部分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产值,它划分为包含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不变资本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可变资本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m)。
(2)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用于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Ι)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3)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的形式收回,从而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指它的各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后再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相当于处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获得价值补偿又获得实物补偿才能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角度,谈谈如何认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15分)
答:(1)资本总公式即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G-W-)。=G+ΔG,即原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额,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在资本流通过程中所出现的这种商品等价交换与价值发生增殖之间的矛盾,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阐明价值增殖,从而剩余价值产生的条件: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这是因为,在商品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则商品按照价值进行交换,交换双方都不能得到更多的价值,不能产生出剩余价值。这样,剩余价值似乎是由不等价交换产生的。如果是不等价交换,通过贱买或贵卖,虽然可以使交换的一方占到便宜,可是商品生产者不仅作为卖者而且也要作为买者出现在市场上,他作为卖者或者买者得到的,又会在作为买者或卖者时失掉,即使有的商品生产者善于欺骗,既贱买又贵卖,这也能使个别人发财致富,而不能使所有的商品生产者都获得剩余价值。因为,贱买贵卖没有增加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只是改变了价值在不同人之间的分配。总之,“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是,离开流通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因为在流通之外,商品生产者不发生关系,他们只是和自己的商品发生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生产者只能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实现价值。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3)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售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从而也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4)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消费所购买的劳动力,让它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生产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并使预付的价值发生增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家的目的不是生产使用价值而是生产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继续延长,超过一定点就会产生剩余价值。资本家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以上,从而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超过了劳动力的价值,超过的那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因而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
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加以比较,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达到这一点,即工人新生产的价值只等于劳动力的价值,那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从而生产出剩余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是商品的生产过程;生产过程当作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5)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之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而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劳动力商品上的结果。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或者出卖商品,都是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的。有决定意义的是劳动力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这样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解决了。
4.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15分)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调节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发展和创新了对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从目的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的思想。
二是从制度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包括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三是从属性和要求的角度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及“又好又快”、“统筹兼顾”等重要论断。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革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基本原则,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经济基础。
(3)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过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因此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二是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将实行按需分配原则,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要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上述分配原则: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它既要反映和体现市场与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要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包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等。
(5)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非常丰富,主要有: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发展是硬道理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的理论,关于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关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论,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关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理论,关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理论等等。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6)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理论
实行对外开放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包括以下主要的原则:一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二是强调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进程,具有二重性,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方面它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造福各国人民。另一方面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全球扩张,进一步加剧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继续扩大南北发展差距,加剧贫富分化和环境恶化。我们应选择并推进前一种趋势,警惕并控制后一种趋势。三是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实现自主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除了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理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政府职能和政府调节的理论等也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最基本的了,它们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还很不够,还有许多未知的必然王国。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二部分 微观经济学(50分)
5.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10分)
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经济学的三种分析方法。由于经济学的目的在于寻找均衡状态,所以从研究均衡状态的角度来区别和理解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这三种分析方法。
(1)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例如,在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的外生变量被赋以确定的值后,即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给定的情况下,二者的交点即为均衡点,此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此时的数量为均衡数量,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均衡点不再发生变化。这就是静态分析方法。
图1-1 均衡价格的确定
如图1-1所示,线是需求曲线,线是供给曲线。两者相交于点,所以点表示该商品达到供求均衡点,点对应的价格为均衡价格,对应的产量为均衡产量。此时,市场出清。
(2)比较静态分析是指考察当原有的条件或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例如,在上述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当外生变量被赋以不同的值后,由此得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是不同的,即当外生变量的变化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时,均衡点的位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新旧均衡点的分析比较就是比较静态分析。
图1-2 需求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如图1-2所示,原先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即均衡价格为,均衡数量为。如果需求从增加到,均衡点就会从点移动到点,于是,均衡价格上升到,均衡数量增加到;反之,如果需求从减少到,均衡点就会从点移动到点,于是,均衡价格下降到,均衡数量减少到。
6.对中国的家庭来说,住房和食物都是最重要的消费品。假定一个代表性中国家庭仅仅消费和这两种物品,其中是住房,是食物。其效用函数如下式表示:,其中,,。和可以不同。
请解释:
(1)这个效用函数的性质是什么?该性质和有何关联?其经济含义是什么?(5分)
(2)证明:该效用函数下,每种物品都不可能是低档物品。(5分)
(3)该效用函数下,和是总替代品或者总互补品吗?为什么?(5分)(本题总计15分)
答:(1)该效用函数具有递增性,同时边际效用递减。对于、来说,总效用具有可加性,两种商品具有独立的边际效用,即。其经济学含义是指,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效用增加量与的消费数量无关。同理,对于也成立。
(2)低档物品是指需求量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反方向变化的物品。假设是低档物品,和价格不变,那么当收入增加时,的需求量必然减少,相应的,的需求量增加。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可知,收入提高前:
,当收入提高后,同样有,而由知,与的边际效用递减,因此有,
,这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矛盾。所以,不可能是低档物品。同理,也不可能是低档物品。
(3)在该效用函数下,不能确定和是总替代品还是总互补品。原因在于:从给出的效用来看,两种商品具有独立的边际效用,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确定。
7.假设世界上有南国和北国两个国家,每个国家都生产和两种商品。南国的生产函数为和
。表示劳动力数量,并且总量为100单位。北国的生产函数为和,其劳动力总量也为100单位。
(1)计算南、北两国各自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PF)。(5分)
(2)假如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5分)
(3)假如对外开放导致两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比较两国等量生产和开放前后的全球总产量。(5分)
解:(1)设单位的劳动力用于生产,则有单位的劳动力用于生产,则有和,两边同时平方相加得:,此即为南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同理可得,北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
(2)假如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两国的生产被有效的加以配置其前提条件是两国的边际转换率相等,即
,,。所以有:
从而有: ①
由(1)可得: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从而有:,
令,因此有。同理,。因此,生产可能性曲线方程为:
(3)若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单位劳动用于生产,则有:,且应满足劳动的边际产量相等,即:,即有:,代入,解得:,。同理可得:,
。由于总的劳动数量为200,故有:
整理得:
开放前,与产品的全球产量为;开放后,与产品的全球产量为。
8.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追踪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头,从1.1元涨至3元。请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10分)
答:(1)涨价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野蛮上涨”的原因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①成本增加。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一直在增加。随着整体物价的上涨,蔬菜经营者的生活和销售成本不断增加,如摊位租金费、管理费、蔬菜经营者生活成本等。为了分摊这部分成本的上涨,蔬菜中间商、菜摊主等,提高了西红柿等蔬菜价格。
②供需矛盾。之所以会出现菜价在“最后一公里”价格飙涨,根本原因在于北京市蔬菜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蔬菜是低质、低价、易腐的商品,需要高效率的配送条件,但北京的菜市场却呈现出减少、缩小、缺失等现状,再加上在京配送蔬菜的运输成本,远高于蔬菜从产地到批发地的运输成本,近年来房租等又不断飙升,最终造成了‘最后一公里’菜价远高于批发价。”
③垄断经营。由于部分市民身边的菜市场规模小,导致一些菜市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垄断经营,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是“刚性需求”,对菜市场的选择余地变小。
④配送率低。事实上,西红柿等蔬菜价格在“最后一公里”狂飙,关键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蔬菜供应效率的问题,如果配套菜市场建设到位,蔬菜配送效率提高,根本不会出现菜价涨起就难落的现象。
(2)抵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为解决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并存等问题,可采取具体措施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相应的政策建议如下: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稳定和提高大城市蔬菜自给能力;加强蔬菜重点生产基地建设;改善蔬菜流通设施条件;完善“绿色通道”政策;提高蔬菜产销的组织化程度以降低营销费用;强化蔬菜信息体系建设;统筹抓好当前“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
第三部分 宏观经济学(50分)
9.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哪些?(15分)
答: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之间既有经济理论上的分歧,也有政策主张上的分歧。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假设
在基本假设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坚持市场出清假设,而后者则坚持非市场出清假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通过工资、价格的不断调整,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市场连续地处于均衡之中,即被连续出清。与此相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则认为,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缓慢的工资和价格调整使经济回到实际产量等于正常产量的状态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而在调整过程中,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
(2)解释经济波动方面
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分歧是,前者试图用实际因素从供给扰动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后者则用货币因素从需求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3)政策主张
在政策主张上,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冲击之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恢复到充分就业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用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是必要的,不能等待价格和工资向下的压力带来经济恢复,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所以,为了避免较长时期的非充分就业持续出现,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然是有效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出清是常态,因此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0.在封闭经济模型中,假设价格可以变动,我们可以将曲线和曲线分别表示
与。其中是名义利率,是预期通货膨胀;是名义货币供给,是价格。总供给函数为,。经济最初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产品市场均衡,总需求和产出缺口分别将如何变化?传导机制是什么?其变化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10分)
答:(1)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则投资将增加,经济将由最初的长期均衡状态变为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的非均衡状态。具体分析如下:
图1-3 投资增加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时,实际利率将会减小,由于投资与实际利率成负相关的关系,故投资增加。短期内,在价格水平不变时,如图1-3所示,此时总需求增加。由总供给函数知当时将导致总供给减少,因此将产生总需求和产出之间的缺口。
(2)影响因素:①投资对实际利率的敏感性。总投资对利率越敏感,由预期通胀率增加导致实际利率减少而引起的投资增加更多,最终产出缺口也越大;②曲线的斜率。曲线越平坦,则预期通胀率增加导致实际利率减少而引起总需求的增加越大,从而供求缺口也越大;③的大小。越大,总供给减少得也越多,从而总需求与产出之间的缺口也越大。
11.2008年到2010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M2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即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数据如下表(万亿元)。
(1)计算每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5分)
(2)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货币流通速度都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2009年和2010年的名义GDP应当分别是多少?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5分)(本题总计10分)
解:(1)由货币数量方程(其中表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表示货币流通速度,为价格总水平或价格指数,表示一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可得: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计算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从2008年到2010年呈递减趋势。
(2)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即时,
2009年:
2010年:
计算结果表明如果以2008年为基期标准,则经济可能处于通货紧缩或是经济衰退。
12.对于有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其中,总劳动的增长率为,劳动效率的增长率为。
证明:
(1)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5分)
(2)资本和劳动各自赚取了一个经济收入中的不变份额。(5分)
(3)资本总收入和劳动总收入都会按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的速率增长。(5分)(本题总计15分)
证明:(1)在稳定状态下有,这意味着,因为、、和都是固定的,所以也是固定的。由于,所以在稳态下,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
(2)资本赚得的份额即资本回报,由(1)可知稳态时是固定的。而是的函数,而在稳定状态时是不变的,所以也是确定不变的。因此,资本回报是不变的。劳动的收入份额=1-资本的收入份额。因此,既然资本收入份额不变,劳动的收入份额也不变。
(3)在稳态,总收入按人口增长率加上技术进步率()增长。由(2)可知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是不变的。既然份额不变,而总收入按速度增长,那么资本和劳动的收入也按的速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