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哲学
答:哲学是指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哲学体系的方式存在,而且涉及自然、社会、思维领域,包含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家又往往因为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强调哲学的不同方面。要弄清什么是哲学,必须把某一个时期或某一种哲学体系研究的哲学问题和哲学的本质区分开来。
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
答: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指人们对世界或宇宙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可将它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
3人生观
答:人生观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的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和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理解,并具体地表现为对生与死、福与祸、荣与辱等问题的看法。
4哲学基本问题
答:(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涵
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研究包含许多领域(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许多方面(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的问题,但其中有一个贯穿各个领域和方面,决定整个哲学体系性质,并对解决具体哲学问题具有支配作用的问题,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任何一种哲学在解决哲学基本问题时,这两个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
①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答,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科学解答。
②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正确解答,又离不开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科学解答。
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看成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问题。
5唯物主义
答:(1)唯物主义的含义
唯物主义即是唯物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它与唯心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为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2)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①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即自发唯物主义。
②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历史形态是机械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历史形态是包括唯物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答:(1)唯心主义的含义
唯心主义即唯心派,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或理念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2)唯心主义的两种历史形态
唯心主义可以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历史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在于,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②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在于,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自存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7辩证唯物主义
答: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的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8历史唯物主义
答: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是科学的历史观。历史的所有事件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历史唯物主义指出:
(1)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4)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5)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6)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9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
(2)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以及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辩证法唯物论应用于中国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发展辩证法和唯物论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内涵:
(1)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用于指导中国的社会生活实践,使之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为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2)不断总结、概括中国社会生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正反两方面的新鲜经验、教训,从哲学的高度予以升华,并用哲学法范畴形式进行表达,据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用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
二、简答题
1如何理解哲学的本质和作用?
答:(1)哲学的本质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①作为世界观理论形态的哲学及其特征
a.哲学总是以各种各样的哲学体系的方式存在,而且涉及自然、社会、思维领域,包含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哲学家又往往因为研究问题的不同而强调哲学的不同方面。要弄清什么是哲学,必须把某一个时期或某一种哲学体系研究的哲学问题和哲学的本质区分开来。
b.哲学是用最普遍的概念、最一般的范畴和具有普遍性的规律来把握世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与人生观
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既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体理解,又包括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总体理解,还包括对人本身以及人生意义的总体理解,关系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根本态度以及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准则。
(2)哲学的作用
哲学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哲学自身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总是与那个时代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等紧密相连,以文化为土壤。
②哲学既依存于文化,又以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成为文化发展的导航器。哲学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并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哲学既是各种文化形态的凝结,又是贯穿各种文化形态,使其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串线。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2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答: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于人类活动的特点和哲学的本性。
①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中不断重复出现的关系,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关系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②哲学基本问题并不神秘,它是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③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哲学是以人与世界关系为中心展开的理论形态,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正是对人的活动中普遍存在、不断重复出现的人与世界关系本质的哲学提炼。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构成哲学的基本问题,决定于它在全部哲学中的不可超越性。
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不是哲学的唯一问题,但哲学体系的性质以及如何解答、论述具体问题,却决定于如何解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表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这种不可超越性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不可超越性。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主要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决定的,这种革命性变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的意义和作用是多方面的:
①在世界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在认识论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在历史观中,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历史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强调哲学的实践性,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科学地解释世界,又强调能动地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建立了严整的哲学体系。
①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本身就是辩证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本身就包含着辩证法。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
把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称,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特点的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种彻底性和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
③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开创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所以,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
(3)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为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活动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其阶级性密切相关,并集中体现为它的实践性和批判性。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同科学性又是密切相关甚至融为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
答: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1)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真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开创作用和决定意义的是毛泽东。毛泽东不仅在理论上反复强调、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在实践中也反复强调、全面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①毛泽东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经验的哲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理论典范。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写下的重要哲学著作。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大矛盾的理论等,都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
③毛泽东哲学思想不仅包含在他的哲学著作中,而且蕴涵在他的全部著作尤其是军事著作中,如《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都闪耀着创造性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既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贡献。
①邓小平理论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阐述,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关于把发展提高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的观点,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都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理论,并创造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是先进文化逐步战胜落后文化的过程,而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民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③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吸取了西方工业化的教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经验,顺应了当代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进步潮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