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3.1 复习笔记
一、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1.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增强
(1)战后初期苏联面临的任务
①战争结束时,苏联军事实力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被公认是世界第一流强国。
②战争使苏联遭受严重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成为战后初期苏联的主要任务。
(2)恢复国民经济
①组织军队复原,将军工生产转为民用生产。
②随着“冷战”的开启,导致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依然是首要发展目标。
③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四个五年计划。
(3)成就和问题
①成就
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一定改善,文教科技事业也有较大发展。
②问题
a.在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下,1950年后工业增长速度下降,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质量差。
b.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庄庄员报酬低。
2.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1)民主与法制被破坏
①战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到破坏,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并不正常。
②1949~1950的“列宁格勒案件”等一系列重大冤案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和干部受到牵连。
(2)意识形态领域的措施和问题
①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联共(布)加强了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设立培养党政干部的高级党校、培养地方干部的教育网、培养理论人才的社会科学院等。
②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文学和艺术问题的一系列决议,召开了全苏作家、戏剧家、音乐家和美术家会议,加强对文艺界的控制。
3.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1)大会内容
①大会批准了党中央工作总结报告。
②大会批准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五·五计划”。
③大会通过了新的党章和更改党名称的决议。
④大会选举出以斯大林为首的新的中央委员会及中央主席团。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①由斯大林在大会前夕撰写而成,是大会的指导思想。
②书中提出了一整套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
③它使苏联的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更陷于,并在这方面影响了所有社会主义国家。
4.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1)贝利亚事件
1953年7月,苏共中央召开全会,听取并讨论了马林科夫关于贝利亚罪行的报告,贝利亚被定为“反党反国家罪”,开除党籍,最终被执行枪决。
(2)赫鲁晓夫最初的改革调整
1953年9月,苏共中央全会选举赫鲁晓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并着手开始政策调整。
①经济方面
在坚持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同时,着手对经济管理体制特别是农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②政治方面
a.批判个人崇拜,批判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
b.平反一些冤假错案。
c.改组内务部,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
d.出现以揭露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阴暗面为特征的“解冻文学”。
③对外关系方面
苏联提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为此赫鲁晓夫频繁出访和会谈。
(3)苏共二十大
1956年2月14~24日,苏共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①会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和平过渡”三个理论问题,后被称为“三和路线”;
②总结报告正式宣布,“坚决反对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不相容的个人崇拜”;
③赫鲁晓夫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因谴责斯大林,震惊了世界;
④大会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中央第一书记。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1.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1)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建设
①背景
a.东欧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形势下建立起来的人民民主政权,除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在战争结束后不久就实施共产党一党制外,其他则是以反法西斯民族统一阵线为基础的多党联合政府。
b.苏联利用苏军驻扎在东欧一些国家的有利条件,帮助各国确立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地位。
②东欧各国党组织建设
a.1946年4月,德国苏占区的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了德国统一社会党。
b.1948年2月,罗马尼亚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了罗马尼亚工人党。
c.1948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
d.1948年6月,匈牙利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合并,组成匈牙利劳动人民党。
e.1948年8月,保加利亚共产党同社会党合并,组成保加利亚共产党。
f.1950年12月,波兰工人党同社会党合并,组成波兰统一工人党。
(2)东欧各国的政权建设
①匈牙利
a.人民政权建立之初,资产阶级政党小农党在势力较大。
b.1946年3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和工会委员会等组成“左翼联盟”。
c.8月,左派联盟在议会大选中占据绝对优势。
d.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
②捷克斯洛伐克
a.1946年5月选举,捷共成为第一大党。资产阶级党派也加入到新组建的政府中。
b.1947年下半年,资产阶级企图利用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将共产党排除出当政府,而制造了“二月事件”,但最终以无产阶级的胜利而告终。
③波兰
a.1945年6月,临时民族团结政府建立。出任副总理的前伦敦流亡政府首领米科拉契克纠集农民党右翼分子,反对民主改革和战后波兰的新边界。
b.1946年6月,政府就设置参议院、土地改革和西部边界的三大问题举行了全民投票。
c.1947年1月,举行议会选举,波兰工人党获得胜利。
④保加利亚
a.1946年下半年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建立人民共和国。
b.12月,颁布了保加利亚新宪法。
⑤罗马尼亚
a.1946年11月议会大选,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政党联盟获胜。
b.12月30日,国王米哈伊被迫签署退位书,议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
⑥民主德国
a.民主德国建立后,经济拮据,与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的联邦德国差距不断拉大,人民日益不满。
b.政府提高工作额度的计划引发了东柏林“6·17事件”。
c.“事件”是东欧国家中群众第一次显示出反对推行苏联模式的迹象。
d.“事件”发生后,苏联改善了对民德政策,民德最终成为主权国家。
2.东欧各国的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
(1)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
①改革前各国土地情况
a.东欧各国大多是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农村中还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b.工业较为发达的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存在大地主所有制。
②改革措施
a.无偿没收国内外法西斯分子的土地,规定拥有土地的最高限额。对于超过限额的土地,各国标准不一。
b.国家把没收或赎买来的土地大部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少部分用来建立国营农场或公用林牧场。
③企业国有化改革
a.将外国人和卖国贼的银行和企业没收,将本国银行和大企业收归国有。
b.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对物价实行国家统一管理。
④经济恢复工作。
a.战争期间,各国社会都遭到严重破坏。
b.各国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在苏联帮助下,迅速得到恢复。
(2)发展国民经济
①发展特点
在经济恢复基础上,走苏联经济模式。
②各国工业发展情况
a.南斯拉夫
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但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开始走以“自治体制”为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捷克斯洛伐克
1949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量增加1倍,机器制造业增加5倍。
c.保加利亚
“一·五”计划四年提前完成,工业比重已上升到50%以上。
d.匈牙利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了农业;建立了斯大林冶金联合企业,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供出口。
e.罗马尼亚
1950年开始五年计划建设。一大批新工业部门建立起来,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农业国。
f.波兰
1950~1955年实施了六年计划。工业化达相当水平。
g.民主德国
从1951年起实施五年计划,工业产量增加约90%。
h.阿尔巴尼亚
从1951年起实施五年计划,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上升到43.5%。
③各国农业发展情况
a.发展较快的国家
保加利亚进展最快,1952年社会主义农业已占全部耕地的75%;捷克斯洛伐克在“一·五”计划结束时,农业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耕地的1/2;阿尔巴尼亚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国营农场在1956年共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9%。
b.取得一定发展的国家
匈牙利农业合作社的耕地面积在1953年达到32.5%;罗马尼亚的社会主义农业耕地面积在1955年达26.4%。
c.进展较缓的国家
1955年波兰农业合作社的耕地面积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2%。
④评价
到50年代中期,除南斯拉夫外,东欧各国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建设,都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程度不等地开展了农业集体化,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a.不足
各国教条式照搬苏联经验,片面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有的国家也实行强迫命令,使农民的积极性受挫。
b.后果
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并未得到应有的提高。
3.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
(1)波兹南事件
①背景
a.苏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错误,在东欧各国引起强烈反响和风波。
b.波兰统一工人党奥哈布就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后公开承认,党在过去犯了很多错误,宣布为前党中央总书记哥穆尔卡恢复名誉,并实行大赦。
c.广大群众强烈要求改革。但党内意见不一,未能及时制订出一个明确的革新纲领。
②事件发生
1956年6月中旬,波兹南工人,要求增加工资和降低赋税,举行游行示威,进而引发骚乱,史称波兹南事件。
③波党七中全会
7月中下旬,波党举行七中全会。会议讨论了波兹南事件,全会决定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会后,波党中央又决定推举哥穆尔卡重新担任党的领导职务。
④波党八中全会
1956年10月,波党举行八中全会,会议主张在经济上调整工业结构,实行中央计划经济与企业工人自治相结合的体制。政治上认为党的生活要民主化,对党政机关要加强监督。会议选举哥穆尔卡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2)匈牙利事件
①背景
a.苏共二十大以后,匈广大党员和群众强烈要求改革,有的人还提出“民主社会主义”等口号。
b.1956年7月,匈党中央全会解除了拉科西的党中央第一书记职务,由其副手格罗继任。但形势未得缓和。
②事件发展
a.1956年10月23,首都高校学生开始示威游行,后引发暴乱,政府通过戒严令并请苏军协助。
b.11月1日,纳吉政府宣布匈牙利中立,退出华沙条约组织并向联合国求援。3日,他改组政府,宣布实行多党制。
③事件的平息
11月4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宣告成立。苏军于当天开进布达佩斯平息武装冲突,纳吉及其政府要员避入南斯拉夫大使馆。
④事件后果
a.巨大损失。有2500多人死亡,近2万人受伤。经济损失达200多亿福林,相当于匈一年国民收入的1/4。
b.这一悲剧性事件给匈牙利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⑤事件发生原因
a.拉科西一格罗集团的严重错误和罪行。
b.纳吉集团没有和反动势力划清界限,并赞同反革命势力。
c.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破坏和进攻。
d.国际帝国主义的挑动和参与。
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1.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情况
a.在军事上,国民党还有大量残余武装,威胁着国家的安全和统一。
b.在经济上,新中国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而又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c.在国际上,美国力图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
②巩固政权的斗争
a.军事上,肃清了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b.政治上,建立起各地各级人民政府,镇压了反革命。
c.经济上,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并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③成果
a.胜利完成各种繁重的社会改革任务。
b.恢复了国民经济。
(2)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
①经济计划的制定
1953年6月,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a.特点
第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
第二,对个体农业,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到初级农业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b.结果与评价
第一,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改造要求过急,以致在长时期遗留了一些问题。
第三,总体来看,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③经济建设的成就
a.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了起来。
b.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3)政权建设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①政权建设
a.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了国家领导人。
b.全国人大代替政协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人民政协继续发挥作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这时期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联系。
②中共八大(1956年9月)
a.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b.会议内容: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便变化,制定发展任务,确立指导思想。
c.评价:“八大”的路线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
(1)美国扩大侵略战争
①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操纵安理会通过决议,指责北朝鲜是“侵略者”,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
②7月7日,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进一步扩大侵朝战争。
③9月,美国调集兵力,在仁川登陆,相继占领汉城、平壤,战火烧到中朝边境。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①10月初,中国派遣志愿军入朝参战。
②中朝军队不断取得胜利,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3)朝鲜停战谈判
①谈判过程
a.6月23日苏联提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建议,为交战双方所接受。
b.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举行,10月8日谈判移至板门店。
c.1953年7月27日,李奇微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②遗留问题处理
a.《朝鲜停战协定》确定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b.从1954年9月起,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批从朝鲜撤回。
③朝鲜抗美战争胜利的意义
a.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朝中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b.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3.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1)越法协定
①背景
a.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宣读《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法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9月23日,法军随英军开进占领了西贡,越南人民奋起反击,南方抗法战争开始。
b.越、法先后签订了《越法初步协定》和《越法临时协定》。法国承认“越南共和国为一个自由的国家,有它的政府、国会、军队和财政”;越南承认越南为“法兰西联邦的一分子”。
②全面战争的展开
1946年12月19日法军对河内发起全面攻击,越南人民抗法战争全面展开。
(2)边界战役和奠边府战役
①边界战役
1950年9月,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军发动北部“边界战役”,歼敌近万名,打通了长近1000公里的中越边界线,取得了北方战场的军事主动权。
②奠边府战役
a.1954年3月13日,在中国顾问团的帮助下,越人民军发动了奠边府战役,占领了法军司令部。活捉了法军司令官,改变了整个印支战争的形势。
b.奠边府大捷,改变了整个印支战争的形式,对正在召开的日内瓦国际会议产生了积极影响。
(3)日内瓦协议
①经过
a.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开幕。5月8日,开始讨论印支问题。
b.由于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国国内政治发生变动,国民议会通过了停止战争的决议。
c.7月21日,与会国达成协议,签订关于在印支三国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
②内容
a.在北纬十七度线以南、9号公路稍北划定一条临时军事分界线,越军在线北集结,法军在线南集结;
b.与国会保证尊重印支三国的独立、主权和内政不受干涉,印支三国将分别举行全国的自由选举。
4.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1)外蒙古宣布独立
①蒙古国家发展历史
a.1911年,蒙古的王公和大喇嘛在沙俄的策动下宣告自治,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权。
b.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1921年7月11日,蒙古宣布独立,建立君主立宪政府。
②建立共和国
a.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人民共和国。同年召开蒙古人民党“三大”,确定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总路线。
b.1940年6月颁布新宪法,宣称保证向非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以便在将来过渡到社会主义。
③中蒙关系
a.1924年《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规定,苏联承认外蒙古为中华民国的一部分。
b.1945年10月,外蒙古举行了全民投票。1946年1月5日,国民党政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
c.1949年10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正式建交。
(2)经济发展
①40~60年代初的发展
a.工业
第一,从30年代起,在苏联的帮助下开始建立现代工业部门。
第二,在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下,经济发展较快。
b.评价
第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统治地位。
第二,这时期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粮食主要依赖进口。
②60~80年代的发展
a.农业
第一,到80年代中期,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
第二,蒙古乡村和草原的面貌发生变化,城镇出现。
b.工业
第一,工业产值增加,在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增加。
第二,大多数建设项目仍依靠苏联援助。
c.改革
从1984年起,蒙古在工业和农牧业部门也先后开始进行完善经济机制的试验和改革。
(3)经济困局
随着蒙古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的根本转轨,长期依赖苏联的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4)政局变化
a.1990年蒙古也开始实行多党制,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议会和联合政府中占主要地位。
b.11月,议会通过新宪法,改国名“蒙古人民共和国”为“蒙古”,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c.1992年2月,蒙古人民革命党召开“二十一大”,宣布放弃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国际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1.《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莫斯科会谈
①1949年12月~1950年2月,毛泽东应斯大林的邀请访问了苏联,并就中苏之问的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会谈。
②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同时,还签订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和《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
(2)中苏条约和协定的内容与作用
①内容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条约有效期为30年。
b.《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规定,不迟于1952年末,苏联政府将长路、旅顺口、大连等地完全移交中国政府。
c.《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规定,苏联从1950年至1954年五年内,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中国在1963年底以前分期还清这笔贷款及利息。
②评价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缔结和实施,使得中苏两国友好关系以条约和协定的形式固定下来,推动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
2.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冲突与和解
(1)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的决议
①苏南矛盾的发展
a.二战期间,苏联为了维护与美英的联盟,在南斯拉夫问题上,采取承认流亡政府、抑制南斯拉夫共产党游击队并促使两者达成协议的政策,引起苏南两党之间的矛盾。
b.战后,关于里雅斯特的归属问题、两国经济合作问题以及筹建巴尔干联邦问题上,苏联与南斯拉夫矛盾不断加深。
②苏南关系破裂
a.1948年3月,苏联突然从南斯拉夫撤走所有军事顾问和教官及文职专家。
b.3月18日至5月22日,苏南之间就双方分歧交换意见,观点发生严重分歧。
c.1948年6月,情报局第三次会议在布加勒斯特举行,会决议将南共开除情报局。
d.7月,南共召开“五大”,又通过了《关于南共对情报局的态度》的决议,驳斥了对南共的所有指责。
e.1949年11月,情报局又在匈牙利召开会议,通过了《南斯拉夫共产党是刽子手和特务当权》的决议。
③评价
苏南公开冲突和情报局决议给南斯拉夫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造成了战后国际共运的第一次分裂,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混乱。
(2)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南关系
①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
a.1953年6月,苏南外交关系恢复。1955年5月,赫鲁晓访问南斯拉夫。6月2日双方发表了《贝尔格莱德宣言》,强调互相尊重主权和互相平等。互不以任何理由干涉内政。
b.1955年8月,两国在莫斯科缔结了一个长期贸易协定,苏联贷款给南斯拉夫1.94亿美元。
c.1956年6月,铁托访苏,双方发表了两国政府的《联合公报》与两党关系的《莫斯科宣言》。由此,苏南两国两党关系正常化恢复。
②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和国内外政策上的分歧。
a.1958年4月,南共联盟“七大”通过了新的纲领。苏联又展开了对南共纲领的批判,从而又开始了苏南第二次大争论。
b.1960年,由于中苏分歧公开化,赫鲁晓夫在这年9月联合国大会期间恢复了与铁托的个人接触。
c.1961年两国再次签订长期贸易协定。苏南关系进入第二次和好。
d.1968年8月苏联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又使苏南争执迭起。
③评价
赫鲁晓夫时期,苏南之间虽有分歧,但并不影响两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继续合作,也没有中断两国领导人的互访。
3.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
(1)苏波关系
①苏波关系历史渊源
a.反法西斯战争末期,在苏军帮助下,波兰获得了解放。
b.战后,在人民波兰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苏联也给予了巨大援助。
②刺激苏波关系的历史问题
a.卡廷事件。1940年春,苏联于斯摩棱斯克市附近的卡廷森林屠杀近1.5万名波兰军官。
b.关于战后波兰疆界的变动。
c.波苏经济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
d.苏联对波兰内政的干涉。
③波苏关系缓和
a.1956年10月19日波党召开二届八中全会,波共和苏共两党达成协议,苏方表示尊重波党自己的人选,波方保证波苏友好。
b.10月30日,苏联政府发表宣言,表示要在完全平等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c.11月中旬,哥穆尔卡率波党政代表团访苏,双方就两国间一系列政治、经济问题达成协议。
(2)苏匈关系
①苏匈关系的历史曲折
a.1945年春,苏军在向柏林进军的过程中帮助匈牙利获得了解放。
b.1946年7月开幕的巴黎和会上,苏联为维护了匈牙利的独立和主权。
c.1948年2月,苏匈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供货协定等。
②苏匈关系的激化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中,匈牙利人民强烈反对苏联的大党大国主义,要求调整苏匈关系。苏匈关系在纳吉政府后期陷于破裂。
③缓和
a.1956年11月4日,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成立。应工农革命政府的请求,苏军坦克部队平息了匈牙利的武装冲突。
b.1957年1月,以卡达尔为首的匈牙利党政代表团访苏。
4.1957年莫斯科会议
(1)莫斯科会议
①莫斯科会议召开背景
苏共二十大后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一系列事件,使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感到有必要召开一次国际性会议,以求统一认识,协调共同的策略,促进国际共运的发展。
②莫斯科会议召开
在1957年俄国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全世界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派出代表团齐集莫斯科,先后举行了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和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并分别通过了《莫斯科宣言》及《和平宣言》。
(2)《莫斯科宣言》
①性质
实际上是各种观点妥协与调和的产物。
②内容
社会主义各国的相互关系应建立在完全平等、尊重领土完整、尊重国家独立和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基础上,并在此基础上相互援助,加强团结。
(3)《和平宣言》
认为和平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力量能够阻止战争,维护和平。但认为战争危险并没有过去。